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一类人:似乎一年到头都在叫喊着「要减重、瘦下来」。
但却从来没真正见到他们变瘦,反而还会有些人越来越胖,甚至身体大不如前,这是因为什么呢?
肥胖的定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为肥胖。传统医学里面指出肥胖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运动减少等引起的以痰湿偏盛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一类问题。
图源:摄图网
与现在的西医科学中的单纯性肥胖、获得性肥胖及继发性肥胖是相互交杂的。目前判断自己肥胖的指标比较多,常见的有BMI>28指数,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百分比>20%都可以视为肥胖。
中医眼中的3种胖
具体到每个人,又有所不同,有些人明明没有超标,但是身上却非常臃肿,有些目测臃肿,但各项指标却并未超标。这与脂肪的含量及分布相关,须因人制宜。
《内经》把胖分为三型;肉人、脂人、膏人;
脂人:《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紧密凝聚在一起的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
图源:摄图网
「脂人」的脂肪,分布均匀,虽形体肥胖,但腹部并不大,不垂,肌肤之地中等,身体相对紧实,但又还没到达肌肉的程度。这种体型多数是受父母之精气,先天遗传带来的。平时可以通过调养改善身体状况,如果不是过度肥胖,也不建议减重。
肉人:以肌肉发达为主,体格壮实,精神内旺,上下均壮,这类人的胖是健康的胖,壮士为主,只是体重超重,体内脂膏的含量并不超过正常标准。这样的体型一般是无需要减重的。
膏人: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身体小但腹部肥胖突出,相当于近代科学的腹形肥胖。整体肉松垮,皮肤缺乏弹性,严重者肥肉处橘皮组织和皱纹横生。这种类型才是真正需要内调脏腑、外加减重的人。
什么样的人容易变成膏人呢?
饮食不节的人和痰湿体质的人。
饮食不节,平素嗜食生辣刺激、损伤脾胃,脾运化失常,身体代谢失常,同时气血运行受到阻滞,气血津液无法外达四肢,四肢肌肉失养,肌肉变得松垮,皮肤也无法得到脾运化的精微濡润失去弹性。
图源:摄图网
本身痰湿体质的人群,多数是肥胖者。朱丹溪指出「肥人多湿」。这类人多数脾胃偏虚弱,运化水湿能力少弱,若平时饮食不节加重脾胃负担,体内湿气留滞更甚。
我们的腹部位于身体的中下部,形于脾胃三焦的位置相当,湿性趋下,脂肪就容易堆积在大腿根部及腹部,现代多数以坐姿实行脑力工作,大量气血上冲,身体下部气血相对减少,下部火力性对不足,呈现相对阴寒状态,湿气有凝滞、趋于阴寒的特点,加重了脂肪在腹部及大腿的堆积,最终变成我们所说的膏人状态。
怎么区分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膏人?
膏人是对肥胖体型及特征的一种描述,要解决膏人肥胖的这种状态,必须分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病机分型,膏人肥胖有含有几种类型,分别是:
✔ 脾虚型
脾虚性肥胖是较为常见的,这种肥胖特点是枣核型身材、相对均匀性肥胖、腹部的肥胖尚且不是很突出,但是属于喝水都长胖,减重易变胖,甚至还会越来越虚弱的类型。
此类肥胖主要源于脾胃亏虚,不能有效的运化水谷,导致湿浊积聚而致,并且这类人往往因为缺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润泽而皮肤光泽不好,偏暗淡或稍黄。
特点就是「吃一点就饱了,过一会就饿」,常常兼有气短、肠胃不适、乏力、大便常常不成型的脾虚表现。这类型者如果强制节食减重或者以泻的方式减重,只会导致进一步损伤脾胃,出现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或者因不进食而脾胃无以化生的状态 。
✔ 阳虚型
通畅指的是脾肾阳虚型膏人肥胖,叶天士指出「凡论病,先论体质--夫肌肤柔白属于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唯多痰多湿」。
阳虚型的胖与脂人有些类似,肥胖的也是比较均匀,身体相对紧食,圆柱形体型,脸也稍胖,皮肤一般会有一些皝白;但是常兼有平时怕冷、四肢温度较低,部分人有四肢浮肿,常常腹泻或大便稀烂、小便不利。
这类人在吃现代减脂餐、蔬菜餐时往往会腹泻加重,或者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因素体阳虚、化生受限,体内相对阴寒,很多蔬菜餐减脂餐往往采用凉拌生冷为主,加重阴寒之气。
✔ 痰湿型
痰湿是中医专用术语,是病理性的产物,大多都是饮食不当导致。
图源:摄图网
痰湿型的膏人肥胖也很见,以梨型身材为主,腹部肥胖及大腿根部肥胖突出,肉质松软软塌,皮肤无泽或者油乎乎,并且因为痰湿蕴结体内,脾脏受困,运化不能,伴有纳呆,喜好重口味以刺激觉醒味蕾、身体困重乏力,四肢疲倦、嗜睡昏蒙,口中痰涎多等痰湿重表现。
这类人常常因痰湿重,在饮食上偏好重口味,又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痰湿;而且常因痰湿久聚,生内热,经常一吃刺激食物就上火、嘴上长口疮口腔溃疡、气泡、脸颊冒痘痘、大便不爽、肛门灼热。
远离「膏人肥」,试试1拍2调3灸
1.拍带脉,约束诸经、减少痰湿积聚
带脉出自《灵枢》,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保证我们的腰腹部和下肢经络的气血运行正常,让全身气血流通协调顺畅。
带脉是横向的经脉,沿着肚脐水平一圈,这也是膏人容易脂肪堆积的地方。
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为阳,下位阴,经络气血也在这里交界运行。并且通过拍打带脉,气血阴阳运行流畅,脾胃负担减轻,逐渐恢复正常运转,减少体内痰湿等产物的积聚,脂肪堆积也就相应减少了,形成良性循环,以此达到瘦下来的目的。
动作:以双侧带脉穴连肚脐画一条横线,先轻拍后深拍,相互结合,轻柔缓慢进行,次数以80-100次为宜,不必刻意。
2.固本培元,调理中焦脾胃
肥胖的病位主要在中焦脾胃,脾胃正常,肥胖表现相对可能得到好转。
膏人肥胖因表现突出,且影响生活及美观,在调理诉求上比较高,可以在专人指导下辩证调理。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参苓白术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气滞突出者加陈皮;痰多呕恶者,加半夏木香。
不过以上加减建议一定要在正规中医师辩证之后才能使用。
此外,大家还能选用相对平和的药食两用食品进行日常调养,如:正安的五行健裨散,根据清代御医经典固本培元方改良调配而成。
方中有五味药食同源食材:怀山、茯苓、莲子、芡实、薏苡仁。
此5种食材均为调养脾常用的药食两用之品,且性味相对较平,研磨成细腻的粉状好吸收,麸炒后口感香醇,适合膏人调养脾胃之用。
3. 艾灸阴陵泉穴,激发脾经经气
因肥胖者多病位在脾,调理脾胃,艾灸阴陵泉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阴陵泉是脾经合穴,脾在五行中属于土,而阴陵泉五行属于水,此穴为土中水穴,水道通畅,则土能安稳,能正常吸收水里滋养物质,且水道通畅,才能正常清理水湿。
因此通过艾灸阴陵泉,能够激发脾经经气,调和气血,使得脾运化得健,进一步来说还能清理脾经中储流积聚的水分。
阴陵泉取穴在食指沿小腿内侧骨内援向上推,抵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下部寒气较重或阳气较虚弱者可以隔姜灸,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1-2次/周,每次以皮肤微微红润为宜,防止烫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