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地块项目位于**;参与建设的各主体责任方如下: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
选自《危大工程》专栏,第02节“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详情点击下方专栏卡片获取
2、**地块项目地下车库共地下2层,顶板为无梁楼盖,总建筑面积为72000㎡,人防建筑面积为10629㎡。地下二层层高为3.55米,净高为3.2米,楼板厚度为350mm;地下一层层高为3.5米,净高为3.05米,楼板厚度为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非人防区域为C35P6,人防区域为C35P8。
在柱顶设置柱帽,柱帽托板厚度为200、300mm,柱帽尺寸有2800×2800、3000×3000、3200×3200mm,最大柱间距为8.4m、8.6m,成矩形布置。按照施工后浇带为界限分为37个施工区域(详见施工流水段划分图)。
本工程地库顶板采用轮扣式钢管支撑架、柱帽处采用钢管扣件支撑架,地下二层搭设高度为3.2米,支撑架基础为400mm厚钢筋混凝土基础筏板;地下一层搭设高度为3.05米,支撑架基础南区为400mm厚钢筋混凝土基础筏板,北区为350mm厚地下二层车库顶板,北区保留地下二层的架体不进行拆除,待后期随地下一层架体同步拆除。
3、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本工程地下车库各部位荷载计算如下:
顶板及柱帽托板均布荷载计算
序号
部位
板厚(mm)
均布荷载
结论
备注
1
地下二层顶板
350
16.265KN/㎡
论证
2
地下二层柱帽托板
550
22.765KN/㎡
论证
3
地下二层柱帽托板
650
26.015KN/㎡
论证
4
地下一层顶板
450
19.515KN/㎡
论证
5
地下一层柱帽托板
650
26.015KN/㎡
论证
6
地下一层柱帽托板
750
29.265KN/㎡
论证
结构梁集中线荷载计算
序号
部位
截面尺寸(mm)
集中线荷载
结论
备注
1
地下二层
300×600
8.409KN/m
不论证
2
300×700
9.553KN/m
不论证
3
300×1250
15.845KN/m
不论证
4
400×750
13.175KN/m
不论证
5
400×1000
16.88KN/m
不论证
6
500×650
14.405KN/m
不论证
7
500×750
16.225KN/m
不论证
8
500×916
19.246KN/m
不论证
9
600×1250
30.065KN/m
论证
10
800×1250
39.545KN/m
论证
11
地下一层
300×600
8.409KN/m
不论证
12
300×730
9.896KN/m
不论证
13
300×816
10.88KN/m
不论证
14
300×831
11.052KN/m
不论证
15
300×880
11.612KN/m
不论证
16
300×1650
20.421KN/m
上返地梁,后施工
17
400×750
13.175KN/m
不论证
18
400×800
13.916KN/m
不论证
19
400×1000
16.88KN/m
不论证
20
500×750
16.225KN/m
不论证
21
500×1050
21.685KN/m
论证
22
700×500
16.085KN/m
不论证
超限梁明细表
序号
超限梁
尺寸截面
部位
备注
1
WKL-2Q
500×1050
地下一层
1-7~1-8/2-Q
2
LL-DZ
300×1650
地下一层
1-27/2-E~2-F
上反梁
后施工
3
LL-DZ
300×1650
地下一层
1-27/2-D~2-E
上反梁
后施工
4
WKL-DL
300×1650
地下一层
3-4~3-5/3-S~3-T
上反梁
后施工
5
WKL-134
500×1050
地下一层
1-34/1-A~2-1/A
6
KL-2Q
800×1250
地下二层
1-7~1-8/2-Q
7
KL-17
600×1250
地下二层
1-7/2-V~2-W
8
KL-2F
800×1250
地下二层
1-11~1-12/2-G
9
KL-2D
600×1250
地下二层
1-15~1-16/2-E
由上表可知,本工程地下车库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特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施工平面布置
严格按照《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建质安[2004]1511号和公司相关文件规定制定,使本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劳动保护、治安消防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4.1、现场按平面布置图中所示设置场内施工道路。
4.2、材料堆场、加工场地、办公及生活区地面采用厚度为150mm、C25混凝土硬化。
4.3、现场标牌标语:工地主要出入口围墙大门及企业标志,并设置“六牌二图”,即施工公告牌、工程概况牌、项目管理人员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文明施工要诀牌、消防保卫制度牌和现场平面布置图、立面效果图。工地设安全文明标语、宣传栏,施工危险区域或夜间施工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各类标牌应整齐规范。
4.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材料堆放区进行规范化硬化。
4.5、钢筋加工房和木工加工房设置在作业面就近区域,并按照安全文明施工规范搭设。
施工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5、1施工要求
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稳定性,能保证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1)、支撑体系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坍塌。
(2)、模板要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构造简单、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等。模板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4)、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需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方可上岗。
二、编制依据
序号
名 称
编 号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GB50870-2013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5
《建设施工支撑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19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GB/T17656-2018
20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34-90
2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2016
2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8
37
《建设工程高大模扳支撑系统施工安全临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3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建质办[2018]37号令
48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实现总工期的关键是控制好基础及主体阶段的施工进度,从而为内外装修、防水施工及水电安装等施工创造条件。项目部根据业主工期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地下车库施工进度计划,分南、北两个区域进行施工。为了充分满足施工混凝土浇筑及材料运输条件,南区19区、26区、27区和28区为预留混凝土浇筑道路,北区4区、6区、7区、10区、14区、15区和16区为预留混凝土浇筑道路,待其他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施工(流水段施工顺序详见总1-流水段划分图)。
本工程所有施工段均按后浇带划分,后浇带宽度为1000(局部800)mm。地下车库部位基础筏板浇筑完成后,待主楼部位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期间筏板基础养护周期不得少于14d。先进行独立柱的施工,待柱子砼浇筑完毕,再进行车库模板支设。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附图)
2材料工具及机械设备计划根据《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模板垂直、水平运输采用塔吊,水平构件模板的制作加工采用圆盘机、压刨机。施工中所需的斧子、锯子、电钻、线坠、撬棍、活动扳子、水平尺、钢卷尺、锤子等小型工具应备齐。
主要机具表
序 号
机 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塔吊
台
10
2
交流电焊机
台
30
3
圆 盘 机
台
8
4
平 刨 机
台
8
5
压 刨 机
台
8
6
小型电动工具
台
若干
7
空压机
台
4
模板工程周转材料使用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复膜多层板
15×915×1830
m2
26500
2021年3月
2
木材
40×90×3600
m3
2200
2021年3月
40×90×3050
m3
500
40×90×3200
m3
200
3
方管
40×40×2.5
根
50000
2021年3月
40×40×2.5(双)
根
32000
2021年3月
4
钢管
φ48.3×3.6
1.8m(轮扣)
根
85000
2021年3月
0.9m(轮扣)
根
85000
2021年3月
0.9m
根
70000
2021年3月
0.6m
根
70000
2021年3月
3m
根
13000
2021年3月
4m
根
13000
2021年3月
5m
根
5000
2021年3月
6m
根
8000
2021年3月
5
顶托
φ36
只
120000
2021年3月
6
扣件
十字
只
30000
2021年3月
直接
15000
旋转
15000
7
对拉螺栓
Φ14
个
45000
2021年3月
8
木垫板
2000×200×50
个
60000
2021年3月
9
木跳板
4000×200×50
条
20000
2021年3月
10
安全密目网
ML1.8×6
捆
5000
2021年3月
11
其它配件
若干
根据工程进展需要
主要机械设备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钢筋切断机
台
4
2
钢筋弯曲机
台
8
3
钢筋调直机
台
8
4
圆盘锯
台
8
5
空压机
台
8
6
插入式振动棒φ50
根
30
7
66m混凝土汽车泵
台
4
主要检验检测设施设备计划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全站仪
台
2
2
激光经纬仪
台
4
3
水准仪
台
4
4
激光铅锤仪
台
4
5
50m钢卷尺
根
4
6
水平检测塔尺
根
4
7
对讲机
台
8
主要安全防护材料设备计划
序 号
材 料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水平安全网
捆
300
2
密目安全网
捆
300
3
安全带
根
1200
4
安全帽
个
1200
5
脚手板
根
2500
钢材的选用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2018的规定。
1、轮扣架
1)立杆、水平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的 Q235B或Q345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2)立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Ф48.3mm×3.6mm,水平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Ф48.3mm×3.0mm。
3)立杆轮扣盘宜采用钢板冲压整体成型,其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中Q345级钢的要求;轮扣盘也可采用铸钢制造,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轮扣盘的厚度不得小于10mm,宽度最窄处不得小于lOmm。
4)水平杆端插头应采用铸钢制造,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ZG270-500 的规定,材料厚度不得小于lOmm。
5)水平杆端插头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下伸的长度不应小于40mm,侧面应与立杆钢管外表面形成良好的弧面接触。
6)搭设剪刀撑、拉结采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
7)构配件应由专业厂家负责生产,立杆、水平杆及轮扣盘严禁使用废旧钢管或钢板改制。主要构配件上应有不易磨损的标识,应标明生产厂家代号或商标、材质牌号。
8)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中气体保护焊用碳素钢、低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不应小于3.5mm。
9)立杆连接套管规格不应小于ϕ57mmx3.2mm,宜采用无缝钢管。采用无缝钢管的套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中20号无缝钢管的规定;采用铸钢的套管,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立杆连接套管长度不应小于16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问隙应小于2mm。
10)构配件抽样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 1 的有关规定进行随机抽样。
(2)构配件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按批进行抽样检验,每批不大于10000件,样本由检测人员于生产线或成品库随机抽取。抽取的样本数为20件,接收数为1。
(3)构配件力学性能试验应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抽检合格的产品中抽取8件做力学性能试验,接收数为0。
11)构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管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分层、无结疤、无毛剌等,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
(2)铸造件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渣、 咬肉.裂纹等缺陷;
(5)构配件表面应涂刷防锈漆或进行镀锌处理.涂层应均匀、牢靠,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
2、钢管
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2)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采用Ф48.3×3.6及以上的钢管。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质量合格证;
(2)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
(3)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管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工具
1
焊接钢管尺寸(外径)
-0.5mm
游标卡尺
2
焊接钢管尺寸(壁厚)
-0.36mm
游标卡尺
3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0mm
塞尺、拐角尺
4
钢管外边面锈蚀深度
0.18mm
游标卡尺
5
可调拖撑支托变形
1.0
塞尺
(5)钢管应涂有防锈漆。
3)、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3)钢管上严禁打孔。
3、扣件
1)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规定的ZG 200-420、ZG 230-450、ZG 270-500和ZG 310-570号钢的要求。
2)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支撑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3)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1)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²m时,不得发生破坏。
(4)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中的规定。
(5)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所有进场的钢管、轮扣架和扣件,均按照JGJ130-2011的要求,对钢管、轮扣架及扣件进行检查验收,复核入场钢管、轮扣架、扣件的技术性能。进场的钢管、轮扣架、扣件以及ф36的可调支撑,在监理见证取样下进行抽样复试。检测合格后才投入使用。
钢管、轮扣架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示意图
检查工具
1
钢管尺寸
外径48.3
±0.5
游标卡尺
壁厚3.6
±0.36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18
游标卡尺
扣件抽检要求
序号
扣件规格
抽检要求
抽检数量(每批次)
1
直角扣件
按照10000件为一批不足10000件按10000件计算
16
2
旋转扣件
按照10000件为一批不足10000件按10000件计算
8
3
对接扣件
按照10000件为一批不足10000件按10000件计算
8
木材的选用
本工程只在模板背枋上使用枋木,其枋木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木枋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3)、模板体系的枋木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多层板的选用
1)、多层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选用15mm,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2)、多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多层板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多层板模板选用耐水胶粘接型,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进场的多层板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材料进场检验要求
项目
要求
抽检数量
检查方法
钢管
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
检查资料
钢管表面应平直顺滑,不得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打孔;钢管外壁使用前必须刷防锈漆,钢管内壁宜涂刷防锈漆
全数
目测
钢管外径及壁厚
外径允许偏差±0.5,壁厚允许偏差±0.36
3%
游标卡尺
扣件
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复试报告
检查资料
不允许有裂缝、变形、螺栓滑丝存在;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全数
目测
承插节点及套管
插销外表面应与水平杆和斜杆杆端扣接头内表面吻合,插销连接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拔脱,抗拔力不小于2KN
10%
榔头
插销应具有可靠放拔脱构造措施,且应设置便于目测检查楔入深度的刻痕或颜色标记
全数
目测
铸钢或钢板热段制作的连接盘的厚度不得小于8mm,允许尺寸偏差±0.5mm;钢板冲压制作的插销厚度不应小于10mm;允许尺寸偏差±0.5mm;铸钢或钢板热段制作的插销的厚度不得小于8mm,允许尺寸偏差±0.1mm
3%
游标卡尺
采用铸钢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9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75mm;采用无缝钢管套管形式的立杆;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
3%
游标卡尺
可调底座及可调拖撑
可调拖撑及底座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3%
检查资料
可调拖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拖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小于3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板厚不小于5mm,变形不大于1mm;螺杆与支托板焊接要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3%
游标卡尺
钢板尺
木方
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扭曲变形、劈裂、腐朽的木方不得使用
全数
目测
木方的宽度不宜小于90mm;厚度不应小于40mm,允许偏差±2mm
3%
钢板尺
多层板
多层板不得有分层、鼓泡、碳化、局部松软、板边缺损、油污斑点和异物、压痕
全数
目测,手感
厚度偏差±0.3mm
3%
钢板尺
长度宽度偏差±2mm
3%
钢板尺
四、施工工艺技术1、技术参数1)地下一层板底支架及顶板模板
板跨度(m)
8.4×8.6
结构层高(m)
3.50
支撑方式
满堂支撑架
楼板厚度(mm)
450
立杆型号(mm)
Ф48.3×3.6
立杆间距(mm)
600×900
步距(mm)
1200
小梁材质(mm)
40×40×2.5方钢管
小梁间距(mm)
200
主梁材质(mm)
40×40×2.5双方钢管
主梁间距(mm)
600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立杆纵向方向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2)地下二层板底支架及顶板模板
板跨度(m)
8.1×8.1
结构层高(m)
3.55
支撑方式
满堂支撑架
楼板厚度(mm)
350
立杆型号(mm)
Ф48.3×3.6
立杆间距(mm)
900×900
步距(mm)
1200
小梁材质(mm)
40×40×2.5方钢管
小梁间距(mm)
200
主梁材质(mm)
40×40×2.5双方钢管
主梁间距(mm)
900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立杆纵向方向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3)柱帽模板
柱帽尺寸(mm)
2800×2800、3000×3000、3200×3200
支撑方式
满堂支撑架
楼板厚度(mm)
550、650、750
立杆型号(mm)
Ф48.3×3.6
立杆间距(mm)
450×450
步距
1200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小梁材质(mm)
40×40×2.5方钢管
小梁间距(mm)
200
主梁材质(mm)
40×40×2.5双方钢管
主梁间距(mm)
450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立杆纵向方向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侧模次楞材质
木枋
侧模主楞材质
钢管
对拉螺栓
M14,人防区采用止水螺栓
4)梁模板
截面尺寸(宽×高)(mm)
800×1250
立杆型号(mm)
Ф48.3×3.6
立杆横距(mm)
300
立杆纵距(mm)
450
步距(mm)
1200
支撑小梁间距(mm)
150
梁侧次楞
木枋
梁侧主楞
4道钢管
主楞布置方向
平行梁跨方向
主楞间距(mm)
底部200,顶部250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模次楞(mm)
40×40×2.5方钢管
梁底模次楞间距(mm)
150
梁底模次楞根数
6
梁底模主楞(mm)
40×40×2.5双方钢管
梁底模主楞间距(mm)
450
梁底模主楞道数
15
梁底承重杆颗数
45
截面尺寸(宽×高)(mm)
600×1250、500×1050
立杆型号(mm)
Ф48.3×3.6
立杆横距(mm)
300
立杆纵距(mm)
450
步距(mm)
1200
支撑小梁间距(mm)
120
梁侧次楞
木枋
梁侧主楞
4道钢管
主楞布置方向
平行梁跨方向
主楞间距(mm)
200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模次楞(mm)
40×40×2.5方钢管
梁底模次楞间距(mm)
120
梁底模次楞根数
5
梁底模主楞(mm)
40×40×2.5双方钢管
梁底模主楞间距(mm)
450
梁底模主楞道数
15
梁底承重杆颗数
30
截面尺寸(宽×高)(mm)
500×1050
立杆型号(mm)
Ф48.3×3.6
立杆横距(mm)
300
立杆纵距(mm)
450
步距(mm)
1200
支撑小梁间距(mm)
120
梁侧次楞
木枋
梁侧主楞
3道钢管
主楞布置方向
平行梁跨方向
主楞间距(mm)
200
面板材质
多层板
面板厚度(mm)
15
梁底模次楞(mm)
40×40×2.5方钢管
梁底模次楞间距(mm)
120
梁底模次楞根数
5
梁底模主楞(mm)
40×40×2.5双方钢管
梁底模主楞间距(mm)
450
梁底模主楞道数
15
梁底承重杆颗数
30
2、工艺流程
1)、总的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支垫垫木→搭设模板支架→支架验收→→绑扎竖向构件钢筋并检验→安装竖向构件模板→安装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并检验→安装线管预埋→绑扎楼板面筋→验收支架、模板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养护。
2)、模板支撑验收批准程序
高支模架搭设施工→项目验收→提出要求→整改→公司验收→整改加固→报甲方/监理验收→模板安装→模板自检→报甲方/监理验收→钢筋绑扎→安装预留预埋→甲方/监理、设计、施工方共同验收→提出意见→整改合格→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3、施工方法1)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柱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便于立柱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2)在本层施工时,先绑扎本层的柱钢筋、再绑扎柱帽及顶板板钢筋,经验收合格后,对模板和支架均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够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柱子的混凝土,然后再浇筑柱帽的混凝土,柱帽的混凝土浇筑,按照下面第三条的方法进行浇筑,最后浇筑板的混凝土。
3)在浇筑柱帽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相邻柱帽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0.4米。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4)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承插式钢管支撑架、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5)一般要求
a、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b、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c、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d、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e、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f、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g、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h、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i、 柱帽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j、在立柱底距地面5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k、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L、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3×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立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m、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6)模板的配制与发放
绘制配模图,参考模板模数与净空尺寸,对模板进行组合配制,以求最大限度保证材料使用率,减少浪费。配模采用专人,设置专门木工车间。配制好的模板要用手电刨将锯口边缘刨平,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配制好的模板要分类码放整齐,方便使用。
7)模板支设
顶板模板支设采用40mm×40mm×2.5方管作为次龙骨,间距为200mm;采用2根并立40mm×40mm×2.5方管作为主龙骨,间距为450-900mm。主龙骨与立柱钢管采用顶托连接。
楼板模板立杆采用轮扣架支撑,立杆间距地下二层为900×900mm、地下一层未600×900mm(详见立杆平面布图); 钢管支撑搭设时立杆下采用可调底座。
不足模数处支撑架搭设方式
后浇带模板支设
本工程后浇带设计由纵横多支后浇带将地下车库与各单体工程隔离后浇,具体位置见后浇带布置图(附图)。
后浇带采用单独支撑体系,考虑顶板模板拆除时不进行拆除、不做二次支模。后浇带支撑体系详见下图:
柱帽模板支设
柱帽模板:顶板模板选用15㎜厚多层覆膜胶合板模板, 次龙骨采用40mm×40mm×2.5方管,主龙骨采用40mm×40mm×2.5方管双方管,支撑体系为φ48.3×3.6钢管,立杆横、纵间距450㎜,且与周边板下轮扣架相对应,柱帽下扣件水平杆应向板下轮扣架方向延伸两跨,以确保架体的整体性,其拉节点为立杆主节点,立杆下垫短木料做垫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配制、安装。柱帽底部加腋部位配制定型模板(如下图),以保证模板与主楞连接牢固。
详见柱帽支模示意图:
柱帽下扣件脚手架与周边板下轮扣架相接处应向轮扣架方向延伸2跨,拉结点为立杆主节点
支撑体系与主楼地下室外墙交接处模板支设,交接处模板支架悬挑大于300处,应增加一排立杆(详见附图:不足模数处支撑架立杆示意图P59)。
车库与主楼地下室外墙交接处不符合模数部位,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立杆间距、步距等应符合架体整体要求(详见不足模数处支撑架立杆示意图)。
梁底模板支撑采用三排扣件式钢管排架,立杆横向间距≤300mm,纵向间距450mm,横杆与周边板下轮扣架架体连接,至少向板下轮扣架体方向延伸出两跨。
满堂支撑架设置加强型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纵、横间距地下一层为0.6m×0.9m、地下二层为0.9m×0.9m(柱帽下为0.45m×0.45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不大于6跨且不大于6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
8)周边拉结
(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在立柱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最上和最下一道水平杆部位与建筑结构柱设置一个固结点;
(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a、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进行检查验收,并且签字。
b、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
c、砼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
9)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位置线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位置线
3
插筋
中心位置线
5
外漏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位置线
2
外漏长度
+10、0
预留孔
尺寸
+10、0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层垂直高度
6
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立柱、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等重要杆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质量等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模板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和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一般要求
1
构架尺寸误差
±20mm
2
立杆的垂直偏差
±5mm
3
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20mm
4
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10mm
5
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节点中心距离
≤150 mm
6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步距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差
应>500mm
7
节点连接
扣件式支撑架
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 N.m
承插式支撑架
按相应的连接要求
10)局部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对梁底扣件进行100%检查。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组织保障
此外,如遇紧急事故,还可拨打下述电话救援:
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如下:
(一)、安全生产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项目经理是单位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应全面负责,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积极支持安全员的工作。
2、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生产防护用品、防护设施的投入和运用。
3、督促使用好劳动保护用品。
4、负责项目部所有职工(包括劳务用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送培工作。
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搞好安全生产活动。
6、定期(原则每周不少于一次)组织安全检查,纠正违章作业,落实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7、抓好工地现场安全文明建设,建立防火保卫制度。
8、现场发生事故应立即上报并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和处理办法。
9、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10、组织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工作。
11、工程施工中应落实环境保护和不扰民措施。
12、施工现场工人因需要加班加点,项目经理必须安排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值班并认真做好安全监护和巡查工作。
13、严禁安排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14、严禁安排未经验收合格的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15、严禁恶劣气候(如风力在6级以上)安排工人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
(二)安全生产小组副组长(项目技术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项目技术人员应对项目部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2、加强安全技术的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的业务水平。
3、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包括各类支撑架、施工临时用电、模板工程、基坑工程等专业强、危险性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制定和审查。
4、对施工生产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负责(或会同企业技术负责人)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5、负责施工现场各类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操作规程等相关资料的编制、归档及管理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安全技术教育培训计划,向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
7、参加安全检查和验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8、参加事故调查,针对事故原因提出技术措施。
(三)、安全生产小组组员(施工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
2、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活动中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贯穿到每个具体环节中。
3、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对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4、加强对各施工班组的安全管理,督促施工班组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
5、加强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用品(具)使用的管理,及时检查各类机械、机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能。
6、发现各类事故隐患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对三违现象应及时制止并进行处理。
7、发生各类事故应及时做好抢救、抢险措施,并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
8、参与施工现场消防防火、治安保卫和文明工地创建等工作。
9、加强对分包队伍及劳务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
(四)、安全生产小组组员(安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协助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督促施工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纠正各类违章、违纪行为。
3、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工程管理的需要,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
4、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活动,负责职工三级教育的有关事项。
5、组织各类工种、各类人员参加有关安全专业培训。
6、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隐患有权停止施工并立即汇报处理,情节严重的有权给予处罚。
7、会同有关人员对各类机械、机具和防护用品进行验收。 8、督促有关部门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9、发生事故后应采取有力措施,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并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10、禁止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11、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和书面考试合格的工人上岗操作。
12、禁止未经验收合格的施工机械、提升设备和电气设备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13、禁止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
(五)、安全生产小组组员(材料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在购置施工现场各种防护用品、机械、机具时,必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并具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严禁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2、对施工现场使用的脚手料具、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用品时要认真检查,不合格的应及时报废。
3、加强施工现场各类材料的管理,特别是易燃、易爆等材料应做好隔离、防火、防泄漏等措施。
4、现场各类材料的运输、堆放应符合要求,并做好标识。
5、根据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计划,及时采购、供应并保证质量。
6、对所购的安全生产防护用品妥善保管,定期清理,建立安全防护用品台帐。
(六)、安全生产小组组员(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应认真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根据规定,认真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整理好验收资料。
3、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选址工作。
4、参与有关机械设备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5、认真审查有关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专业队伍资质和人员资格,参与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6、对各种机械设备组织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7、协助相关人员做好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送培取证工作。
8、建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监督落实,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9、做好现场机械设备台帐及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10、禁止无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
11、禁止未经验收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12、禁止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
5.2技术措施
(一)项目部切实按照公司的要求,搞好三级安全教育工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分别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分别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正式施工之前,搞好岗前培训工作,每个施工作业人员,均要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分别发放本工作岗位的劳保用品,项目部并进行登记造册,领用人员分别在登记发放表上签字。
(二)针对支架施工和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事件特点及成因,编制应急措施,提出处理办法:
1)因本工程楼板450(350)mm厚,超重结构支模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纵横水平杆、特别是剪刀撑严重不足,造成支撑体系整体刚度不足,整体稳定性差引起的,加之支模工程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当作业层上每施加施工荷载时,应组织相关技术、质量、安全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支撑有变形、支架有偏离、支撑体系连接部位有松动时,应组织人员及时进行加固和处理。
2)模板支设施工前,搭设专用安全通道,并保持通道畅通。
3)模板支撑时,设专职安全员巡视,支设过程中与施工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浇筑混凝土时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模板下部。
(三)混凝土浇筑措施
1)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及混凝土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地下车库顶板混凝土采用2台66m混凝土泵车输送。先浇筑框架柱和墙体混凝土并振捣完毕,再浇筑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由六个独立班组进行,每个班组配置4条@50振捣棒,每个流水段由一个班组单独施工,每班组安排劳动力20人。
混凝土浇筑方向区段图
2)混凝土的浇筑工艺要求
a分层浇筑厚度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50cm为宜), 为准确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应配备标尺杆(夜间还应配备手把灯),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堆载高度不得超过H+100mm(H为楼板厚度)。
b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
c振捣移动间距:
振捣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时不得碰钢筋及模板;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0mm-100mm,防止混凝土漏振。
d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防止混凝土离析。
e浇筑竖向结构前,结构底部先填50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大梁跨度中部下的立杆与混凝土框架柱上设置标高相对控制点,对混凝土浇筑沉降情况用水准仪进行及时观测,模板上部和支撑周边设测量员对模板及支撑进行及时观测。观测时要注意混凝土短时停止浇筑,并且观测支撑的测量人员不能站位在浇筑梁板的正下方。每次观测完毕迅速撤出。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测量员随时监测模板标高变化,如出现标高异常变化,立即报告现场安全员采取应急措施。
6)如模板架体发出异响、标高异常变化或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模板上部安全员立即组织施工人员通过安全通道有序撤离,支撑周边安全员负责疏散周边施工人员到指定的安全地点。
(四)模板支架拆除
1、拆除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架。
2、拆除方法
1)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模顺序为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两步。
2)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待支架拆除后方可拆除,严禁先将附墙件拆除,再拆除模板支架。
3)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围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并派专人看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4)严禁将拆除的构配件由高处抛落。
3、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作业。
4、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除模板妥善传递至地面。
5、严禁作业人员在悬臂结构边缘撬下面的模板。
(五)雨季施工措施
1、雨期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混凝土浇筑前要提前2-3天查看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混凝土浇筑现场要配备大量防雨材料,以备浇筑时遇雨进行覆盖。
3、模板隔离剂涂刷前要及时掌握天气状况,防止隔离层被雨水冲刷掉。
4、遇到大雨天气应停止浇筑混凝土,已浇筑部位应加以覆盖。
5、对于被暴雨冲刷的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采取结构补强措施,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大型机械应安装避雷设施,雨季施工前应对避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避雷装置处于良好状态。
7、雷雨天气应停止机械设配运行,施工人员要进入室内躲避。现场电工人员要提高雨季施工用电的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做好施工用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清原因,并及时整改所存在的问题,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发状态,确保用电安全。
8、配电箱、开关箱的箱门必须牢固,班后关闭加锁,防护棚必须防砸、防雨,防止雨水和积雪浸入箱内,发生短路事故和漏电事故,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雨雪过后要及时清理检查维修。
9、固定式机械应使用固定式开关箱、箱底与地面高度不小于1米,移动式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使用用移动式开关箱,箱底与地面不低于0.7米,必须一机一闸,10KW以上的电气设备严禁使用四眼插座。
10、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防淹、防雷等措施,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六)安全防护措施
车库外墙及顶板施工时,周边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进行防护,其主要要求如下:
1、脚手架应由持有特种作业证的工人,按批准后的施工方案和措施进行搭设;经施工和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后,挂牌后方可使用。
2、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每隔6-7根立杆应设置支杆和剪刀撑;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
3、脚手架的外侧、斜道两侧、平台周边应设置1.05m高的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置立安全网;脚手架必须设置可供人上下的垂直爬梯和斜道,斜道上应有防滑条。料口、平台、通道上应有天棚。
4、脚手架严禁钢木、钢竹混搭;长期未用的脚手架,大风、暴雨和解冻期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必须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5、脚手架上的照明线必须有绝缘子或其他绝缘支撑。
6、脚手板的铺设应满足:满铺、平稳、牢固、无探头板,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横杆,拐角处应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cm;与建筑物立表面距离小于20cm,脚手板铺设后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翘动或移位。
(七)其他技术要求
1、模板支撑架在搭设过程中,严格把好基础、材质、间距、支撑、连接、防护、承重、上下通道、雷电、验收等十道关;
2、搞好支模架基础防、排水措施,确保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
3、模板支撑架搭设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支撑架、物料周转平台等架体相连接;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缆风绳等不得固定在模板支撑架上;
4、加强对钢管、木枋、模板等材料的质量检验控制,必须使用合格材料;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5、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0.65m,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6、在立杆底距地面4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7、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在架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间隔应不大于6跨且不大于6m。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架高度超过8m,或施工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²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当荷载较大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强型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及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
9、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10、配备扭力扳手对扣件进行检查,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mN,且不应大于65mN;
11、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12、支模架的搭设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在专人指挥下,统一进行;并应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底座后应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拉杆的顺序搭设;
13、支模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支撑架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经修正施工方案并报请原方案审批人批准,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
14、支模架在使用过程中,要有专人对支撑架进行观测,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防护不全、拉接松动等,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15、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16、严格按照方案附图中砼浇筑方向、顺序、速度等控制情况浇筑混凝土,减小砼浇筑对支模架产生的影响;
17、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建筑机械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的各项规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检查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的规定;
18、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按JGJ46-2005规范执行TN-S系统及“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并按“一箱、一闸、一漏、一机”的强制性规定执行;
19、支模架搭设人员属登高特种作业人员,除持证上岗外,还必须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经考核合格及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登高作业;夜间禁止登高作业;
20、施工现场应制定严格的消防制度;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和制定监控措施;动火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八)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别及预防措施
1、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项目经理部从工程实际出发, 结合本项目特点, 归纳处以下几类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
1)、 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2)、 坍塌——基坑开挖、支撑架、模板搭设与拆除,施工层超负荷堆放, 机械使用不当等造成的坍塌, 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的。
3)、 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2米(含2米)以上作业, 建筑物四口五临边、 攀登、 悬空作业及雨天进行的高处作业,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4)、 触电——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等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5)、 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6)、 火灾——电气设备线路安装不符合规定、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未按规定明火作业、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等对人体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
7) 中毒——指化学危险品的气体、物体、粉尘、一氧化碳、电焊废气等、由呼吸、接触、误食及食用变质或含有有害药品的食物造成的中毒等并对人身造成伤害的。
2、 危险源的综合预防、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 对重大危险源要采取“两个控制” ,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a、 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b 、 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a 、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b 、 加强对施工人员队伍的安全教育, 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c 、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d 、 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 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 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1)、 七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a、 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如下:
①、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 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进行维修和安装。
②、 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经理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③、 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④、 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检查,使用后电工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⑤、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2) 、 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基坑、基槽边在施工时堆放过多物料及支撑模板、支撑架等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如下:
a、 为防止坍塌事故事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要求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
b、 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
c、 对于基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时更要加强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d、 遇有特殊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 保证安全施工。
e、 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基坑边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坍塌。
f、 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施工层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3) 、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如下:
a、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
b、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c、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d、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e、凡高处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 ,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4) 、 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 JGJ46-2005 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 4 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如下:
a、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b、 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 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c、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d、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 当地的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好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 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e、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f、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g、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经理部每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h、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 3 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 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i、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 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j、 照明专用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器, 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 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 2.5 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
k、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设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l、 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 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m、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有电工跟班作业。
5 ) 、 物体打击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不受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根据国 家、上级的现行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措施如下:
a、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b、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c、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每日进行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d、 对于泵车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 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 以确保人身安全。
e、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架体拆除,模板支撑拆除及垃圾废物清理) 。
f、 施工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g、 施工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运行, 在确定无故障情况下方能作业。
6)、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为了防火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上级制定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如下措施:
a)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能力。
b)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
c)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必须由安全部开具的动火证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动火作业要有专人看护。
d)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
e)严格对易燃易爆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和乙炔等物品混放。
f)临时库房、仓库必须留出足够的消防通道。
g)临时电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避免因漏电产生火花造成火灾。
7)、预防中毒事故的防治措施
a)凡从事有毒有害等化学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并保证良好通风。
b)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等化学品。
c)电焊工进行作业是,除要有防护罩外,还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品。采用低尘少害的焊条。
d)现场严禁使用明火照明,防治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5.3监测与监控
1、监测措施
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监测项目有:支架沉降、位移变形。
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钢筋头。(具体详见监测监控点平面布置图)
3)监测措施
支撑的变形监测采用SD-3水准仪进行。做法是:在首层柱的侧面标示出观测基准点,分别在支撑杆上标示观测点(位置在首层结构面上约1.5m处)。在整个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安排专人在首层外围进行监测。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4)仪器设备配置
名称
规格
数量
精度
电子经纬仪
DT202C
2
精密水准仪
2
±2”
全站仪一台
RXT—232
1
±2” ,最大允许误差±20”
自动安平水准仪
3
千米往返±3mm
红外线水准仪
2
激光垂直仪
DZJ2
2
h/40000
对讲机
6
检测板手
1
5)监测方法
a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坐标轴与建筑轴线方向一致。
b观测方法:分别在基准点K10~K12上设站,按极坐标法或测角前方交会法进行观测。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固定的棱镜反射片作为观测点。
c仪器设备:采用RXT-332N型全站仪,仪器标称精度为测角±2.0″,测距±2mm±2·PPm·Dmm。
d位移量计算公式:坐标增量ΔXn=Xn-Xn-1,ΔYn=Yn-Yn-1,ΔXn与ΔYn的矢量和(ΔL=ΔXn2+ΔYn2)作为观测点的本次位移量,各次位移量之和即为该点的累计位移量。并根据前后两次测得的坐标计算位移方向。
e测量精度: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二级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水平位移观测的精度为±1.0mm。
f每次观测应固定仪器站位及立镜位置,并尽量不替换观测人员。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在搅拌机、卷扬机等有震动影响的范围内设站。
6)监测频率
a监测周期为模板钉好混凝土浇筑之前起至浇筑完成后模板拆除时终止。
b动态变形监测的频率:模板钉好混凝土浇筑之前观测2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视现场施工情况每0.5-1.0小时观测一次。
c观测总次数暂定25次,具体观测频率及次数可根据观测结果及施工进度适当调整。
d如遇有异常情况(变形量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时),要进行连续监测,直至变形趋势得到控制为止。
e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f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①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②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③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④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⑤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⑦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g 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h监测结果报告必须包括监测项目及允许值、报警值、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监测结评述。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该高支模监测项目提出以下报警值: 高支模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预警值取5mm,控制值取8mm。
(7)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同时须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报告。
(8) 监测发现下沉、位移等异常现象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施工。
a 停止作业,撤离作业人员。
b 通知项目负责人、监理等。
c 确定加固整改方案或其他安全方案。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
根据该工程的工作量及工期要求,对投入的劳动力做如下安排:
1、施工管理人员
序号
职务
姓名
备注
1
项目经理
樊有福
2
项目技术负责人
郁超
3
项目生产负责人
倪兵
4
施工员
茅天峰
5
施工员
陈林峰
6
安全员
郁彪
7
安全员
陈建飞
8
安全员
宋春华
9
质检员
张占生
10
质检员
张建生
11
质检员
黄卫飞
12
材料员
徐春华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搭设过程中,因处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组在交叉作业中,故应加强安全监控力度,现场设定若干名安全监控员。水平或垂直运输材料必须设置临时警戒区域,用红白警戒线围栏,谨防非施工人员进入。同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本小组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责
1
组长(项目经理)
樊有福
负责协调指挥工作
2
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郁超
负责技术交底
3
副组长(项目生产负责人)
倪兵
负责现场施工指挥
4
组员(施工员)
茅天峰
负责现场施工指挥
5
组员(施工员)
陈林峰
负责现场施工指挥
6
组员(安全员)
郁彪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7
组员(安全员)
陈建飞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8
组员(安全员)
宋春华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9
组员(质检员)
张占生
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工作
10
组员(质检员)
张建生
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工作
11
组员(质检员)
黄卫飞
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工作
12
组员(材料员)
徐春华
负责各项物资保障工作
13
组员(架子工长)
陆烨
负责现场落实具体施工
3、现场作业人员
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模板支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模板支架搭设按下表配置人力资源,特殊工种操作均有上岗作业证书。模板支架的搭设和拆除,还应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普工
200
2
木工
500
3
架子工
50
需持证上岗
4
钢筋工
200
5
电焊工
25
需持证上岗
6
电工
15
需持证上岗
7
机修工
20
8
水电安装工
100
9
专职安全员
4
需持证上岗
10
塔吊司机
10
需持证上岗
11
塔吊指挥
20
需持证上岗
七、检查验收1、施工旁站、验收
(1)木制模板在工地现场加工。木工加工组根据图纸对模板进行精确翻样,加工品成型后,首先由加工组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质检员对加工品进行专检,使模板的允许偏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3)使用前支模组对木制加工品再进行交接检,影响使用的立即返回整修;
(4)配制好的模板应在反面编号、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以免错用;
(5)墙、框架柱用模板现场加工后,除清点数量、核对型号外,还要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并在现场进行试验性组合拼装,检查模板是否要求加工、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6)架体及模板支设完成后,由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向项目部提出书面验收报告。
2、条件验收
检查支模架的构配件、架体的各工序必须按JGJ130-2011及JGJ162-2008规范的检查验收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
1)立杆底部基础是否坚实
2)垫木是否满足方案要求
3)底座位置是否正确
4)顶托螺杆伸出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5)立杆的规格尺寸、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和垂直度是否符合本方案的规定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6)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等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牢固可靠
7)扣件螺丝的紧固力是否符合要求
8)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
3、重大危险源验收
3.1施工前,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勘察和设计单位驻场代表、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对施工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不得进行重大风险点位施工。
3.2重大风险点位施工条件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专家论证情况;
2)检测、监测情况;
3)施工监理交底情况;
4)应急预案和救援物资储备情况;
5)安全防护和安全警示标志情况及重大风险部位公示牌情况;
6)周边环境现状评估及保护情况;
7)施工机械使用前验收情况;
8)视频监控情况;
9)领导带班、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动力组织等情况;
10)其他情况。
3.3重大风险点位施工条件验收程序:
1)重大风险点位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根据《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条件验收标准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的,向监理单位提出复检申请。
2)监理单位收到施工单位复检申请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当及时组织对施工条件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3)建设单位接到验收申请后,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及3名以上(含3名)专家成立验收组进行验收。
施工单位汇报自检情况→监理单位汇报复检情况→验收组进行检查,提出验收意见,明确验收结论。
八、应急处置措施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开展抢救,明确是否有人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者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出来,并实施初步治序。杜绝护救护方法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杜绝二次事故发生。
(一)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技术施工组为小组组员;
各小组岗位职责
1)应急领导职责: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及时向公司汇报,并在公司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就援组长。
2)现场抢救(兼现场整改)小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做好人员疏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保护现场。
3) 医疗救治(兼善后处理)小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4)后勤服务(兼媒体处理)小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及对外媒体的宣传。
5)事故调查小组职责:负责与各相关调查部门的衔接及协调,分析事故原因,得出事故责任者、整改措施。
(二)应急救援路线
我单位选择应急急救医院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应急抢救位置线路: 天山北路→龙山道→真理道→江都路→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三)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
(四) 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火灾事故、触电事故处理、高空坠落、落物伤人、支模架坍塌等事故。
九、模板支架计算书(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