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八字分析 宋徽宗八字分析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怡贤亲王

雍正八年五月,雍正最亲爱最倚重的皇十三弟怡亲王胤祥逝世。雍正悲痛欲绝,亲临其丧,并辍朝三日悼之。封谥为“贤”,明配享太庙。诏令怡亲王名仍书原“胤祥”,以志思念。命将御书八字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加于谥上。恤葬从优。雍正帝在诸兄弟中,为确保帝位,严厉打击其政敌,唯独对怡亲王允祥恩宠有加,情同手足生死与共。先后推崇其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乾隆时期,又定为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由此可见,雍正与胤祥的关系远远超出普通的君臣关系,更非一般兄弟王子的关系。

今天老猪实地探访了这个由雍正皇帝亲自主持修建,地处河北涞水县东营房村的怡贤亲王墓。在这里追思这位传奇王爷的过往。

作者/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打卡点:河北,涞水县。

行脚博物馆系列之怡贤亲王墓 。

宋哲元八字分析

怡亲王墓区曾有面积600余亩,周长40余华里,是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唯一有望柱华表的且有三华里神道的王爷墓。

宋哲元八字分析

七孔桥处手误应为五孔桥

园寝处于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依山傍水,林木丰茂,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园寝背西向东,据记载全陵寝有建筑物30余座。建筑用料全部采用红砖绿瓦,其规模浩大,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气势宏伟。周围松柏参天,涛声瑟瑟,庄严肃穆,华贵典雅。在清代王陵中独树一帜。

宋哲元八字分析

七孔桥处手误应为五孔桥

整体布局自东向西依次为:三华里神道,沿神道依次为神道碑亭、火焰牌楼、五孔石拱桥、四柱三门石牌坊、平桥、华表、元宝山、偻佝桥、三孔桥、神道碑亭、神厨库、井亭、值班房、月台、宰牲亭、朝房、宫门、南北焚帛炉、隆恩殿、宝顶等。但由于历史因素(后面会提及),这些弘大的建筑群目前大都灰飞烟灭,只剩下了神道碑,火焰牌坊,石桥,五柱三门牌坊,华表,墓坑遗址了。

宋哲元八字分析

终于到达了怡贤亲王墓的国保碑,咱们老样子,边看实拍的允祥墓的现状照片便说说这位十三爷的那些故事。

宋哲元八字分析

宋哲元八字分析

这便是现在仍存的怡贤亲王神道碑。 高5米,宽1.4米, 其上分别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十七个字。

宋哲元八字分析

怡贤亲王,康熙时期为贝子,深得康熙宠爱,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并未封。后因废太子事件遭到圈禁,词中有多种说法。前半生豪放的性格,被康熙称为拼命十三郎,但十年的圈禁生活是让这位皇子性格大变,成熟稳重,谨慎低调。雍正即位后,升十三爷为亲王,从此胤祥从一个闲散皇子变成了雍正朝的二把手。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为雍正的台柱。其理事之才绝非常人能及,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为雍正的台柱。其理事之才绝非常人能及,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可以说当时的怡亲王是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的总理事务大臣。

宋哲元八字分析

龙首龟趺。

就在这个碑前,公元1732年,雍正帝亲自在这里为允祥举行安葬仪式。雍正帝在这大放悲声,并将公元1726年就亲书赐给允祥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加刻在其谥号之上,如此一系列的额外恩典,不仅是其他宗室王公大臣们难望其项背,而且是特例之外的特例,雍正帝曾说:"怡亲王薨逝,心中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在常例之外。"

宋哲元八字分析

顺着神路向西,便是火焰牌坊,三门四柱,全为石制,每门的上额枋上正中有一个火焰宝珠。

宋哲元八字分析

雍正元年,胤祥受命总理户部。该部所司直接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事务繁多,头绪复杂,康熙末年以来积存的许多弊端都亟待解决,胤祥自上任伊始,便勤奋理事,不稍懈怠。此外,胤祥在蠲免诸省不合理赋税、整顿两淮盐务等许多方面也都有不凡的建树,为了制止各地官员在税收赋敛中任意加派,中饱私囊,胤祥疏请取消加色、加平等积弊,减轻了百姓的额外负担,也限制了官吏贪污受贿之风。

宋哲元八字分析

很多人只知道康、乾盛世,其实康熙晚年政务和国库都成了烂摊子。雍正接位时,国库只存银八百万两,到雍正八年却高达六千两百多万两。胤祥死后雍正九年打了西北大仗,最后留给乾隆的还有三千四百多万两库银。

宋哲元八字分析

宋哲元八字分析

治河患、兴水利,是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的国家大计之一。雍正三年冬,胤祥受命总理水利营田事务,他不避风寒,经过一冬春的实地勘查,从疏通河道,筑堤置闸,开引河,开挖入海直河,到区域田土疆界,开挖沟渠,他都详细规划,制成水利图进呈。经奏准,设立了营田水利府,将直隶诸河分为四局管辖。胤祥亲临指导,修河造田,辟荒地数千里,募民耕种。还聘请南方农民教种水稻。一年初见成效,数年之后,使京畿灾荒洼涝地区,变成了千里良田。水灾相对减少。雍正五年,直隶水稻丰收,北方民间不习惯吃稻米,胤祥奏请政府拨款按价收买,以鼓励农民种水稻的积极性。

宋哲元八字分析

选武官是兵部武选司的职责,是兵部最重要的权力,然而事实上,雍正七年以前全国中低级官吏(三品以下)的铨选权不在兵部,而在怡亲王。雍正为了对准噶尔用兵,于雍正七年(1929)六月,设立军需房(即军机处的前身),命胤祥主其事,胤祥参予了作战规划,他对路程得远近,山川得险易了如指掌。更重要得是他及时有效地保证了转运军事供应,不仅理财有方,而且调度得宜。数以千万计地军需,概出于国库,没有向民间另行摊派。胤祥经常采取让晋商秘密购办军需的方式,和雍正及地方政府配合默契,从没出过差错。 “挽输数年,海内未尝知有用兵之事。”

宋哲元八字分析

往前走便是五孔桥,已经塌朽不堪。很多的石构件散落一地。

宋哲元八字分析

很多兽头也不知去向。咱接着说允祥的事儿。

宋哲元八字分析

胤祥还承办了大量繁杂事务。他处事周密,勤勉不怠,雍正对他极其信任,故委任他的实也多,如管领汉侍卫,督领圆明园八旗守卫禁兵,养心殿监理制造,诸王子事务,雍正旧邸事务,选择雍正陵址等均交给胤祥经营。胤祥竭尽全力,事必躬亲,克尽臣弟之道。雍正夸他办过的实情:“无不精祥妥协,符合朕心。”

宋哲元八字分析

过了五孔桥就是石牌坊,三门四柱七楼,石牌坊建造得极其精美,可以与清东陵、清西陵二陵的石牌坊相比,在清代王爷坟中有两座牌坊的也为数不多。

宋哲元八字分析

文中标题前四个字为“吞土受陵”其实是有来历的,在允祥为雍正选完清西陵作为陵地后,雍正帝为表示宠眷允祥,在自己万年吉地之旁择一块所谓"中吉之地,赐给允祥作为陵地。

宋哲元八字分析

而允祥闻知后,"惊悚变色,惶惺固辞"不受,雍正无奈何又择距泰陵六十里外的"平善之地"予他,即今天涞水县的这个十三王爷墓所在地。

宋哲元八字分析

据说,允祥得此葬身之地"踊跃忭舞",当即派人取来坟地上一块黄土吞下,且跪伏雍正面前叩谢日:"皇上待我隆恩,异数不枚举,子孙世世俱受皇上之福绵长矣。"这就是允祥吞土受陵地之说的来历。

宋哲元八字分析

宋哲元八字分析

雍正年间推行耗羡归公与并廉银制度、摊丁人亩制度等新政,所受阻力是极其强盛的,曾一度使雍正帝陷于孤家寡人的境地。而使新政能够排除强劲阻力得以施行,怡亲王允祥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的。故而在之后雍正每每想起允祥,总是悲痛欲绝。

宋哲元八字分析

牌坊再往西有擎天柱一对,分列两旁。

宋哲元八字分析

擎天柱即华表,此擎天柱与皇帝陵的大碑楼的擎天柱有所区别。皇帝陵的华表,柱身上盘绕着一条云龙,须弥座环以石栏杆。而怡亲王园寝的擎天柱,柱身虽然也是八棱的,却是每面各雕二条龙,上面的龙头朝上,下面的龙尾朝上,龙头又抬起。柱身上有8个侧面,共雕龙16条。

宋哲元八字分析

记得雍正又一次在晨会上解释赐给允祥的那八个字时,就说:怡亲王的忠,是为公事而忘掉自己,把国家大事作为个人的家事,时时处处妥善处理,所以能为朕去操劳,不用使我忧;怡亲王的敬,是兢兢业业办事,小心谨慎处理政务,没有丝毫懈怠玩忽的情况,是敬奉皇命的敬;怡亲王的诚,是赤胆忠诚,心地坦白,言行一致,没有一点欺诈虚伪的因素掺杂其中;怡亲王的直,是有话坦率地表白出来,从来不加隐饰,是真正的表里如一;怡亲王的勤,是以寝食不安的精神去奉公,日夜操持不息,可以说是数年不变其衷;怡亲王的慎,是按照本分去言行,没有半点违规犯上之举;怡亲王的廉,就是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馈赠,更没有去贪婪妄取的念头;怡亲王的明,是看问题透彻,做事情周详,对政治利弊分析明了,待官员的贤庸分辨清楚。可以说雍正果真是有性情的真汉子。

宋哲元八字分析

在往后是一座即将坍塌的石桥,除此之外在无他物,全部被损毁了,如何损毁的是有详细记载的。

宋哲元八字分析

1925年,镇威军第一军副军长马瑞云强行砍伐了怡贤陵龙岗上的松柏林,把伐来的树木运到各村强行拍卖。据目击者称,这些树木卖得的银洋足足装了一大车。后来有人把消息透露给驻高碑店的另一支军阀队伍。正当马瑞云把卖树的赃款运往高碑店火车站时,被石友三的三十五帅大刀队截获。

宋哲元八字分析

1934-1936年间,整个园寝被当地军阀和地方官吏所破坏。1935年被宋哲元派往涞水的县长王作舟及带来的一营军队,监押80多名盗墓犯公开施工,将墓内所有随葬的珍宝洗劫一空。九县专员王作舟盗墓的时候,据老人们讲那时候王爷宝顶七尺多高,红色,有的地方露出黄色,地宫门框是风磨的铜渗金,石券门三米宽,里面有悬棺,四角还有四口棺椁。后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 为了对日作战,八路军将王陵拆除。地面建筑全部平毁。所以,目前怡贤亲王园寝只有荒冢坑一个,古墓遗迹已片瓦无存。

宋哲元八字分析

此图片为怡贤亲王的地宫现在的样子,只剩下空空的一个深坑了。

宋哲元八字分析

卫星地宫遗址图片

宋哲元八字分析

从史书中的描述中,人们不难想象出十三王爷墓完整时的景象是何等的气派怡人。然而,今天走在这里,除了三间四柱的两座牌楼和两处石拱桥及一对华表外,就是曾倒栽地上后被扶起的刻有雍正手书那八个字的神道碑,二百多年过去了它仍在,碑上左满右汉的文字还清晰可辨。这是否算是雍正生前最为褒奖忠臣贤弟允祥的最好例证呢?

作者/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谢谢观赏,喜欢请关注。

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