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雕刻 八字吊客是什么意思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徽州三雕”是一种汉族传统雕刻艺术,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传统雕刻工艺。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2006年,“徽州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字雕刻

徽州三雕,是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木雕、砖雕三种的简称。徽州古建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凡有建筑处,都可看到匠师的三雕艺术。

徽州民居,多为外观素净的高墙深院,粉白的墙壁在江南梅雨多年的冲刷下显得斑驳古旧。但推开古老的大门就会发现,从入口到室内,从梁、枋、栋、天井、墙裙、屏门、窗扇,甚至美人靠的栏杆上下,木头、石头和青砖上,到处雕满了华美的纹饰。

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有着深厚的身世,自宋迄清直至民国,流传发展千年。那些最精湛的三雕,往往出自最为豪富的徽商家宅和宗族祠堂。翻看徽商发展史,商帮的崛起和三雕日趋繁复的发展轨迹达到了惊人的契合:南宋初年的徽商初兴期和元朝的相对蛰伏期,徽州三雕发展平淡;及至明清,随着徽商势力日趋鼎盛,资产猛增,三雕逐步成为徽商重要的资本出路、提升社会地位的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抗“抑商文化”的手段,一路向着“大繁”之美的巅峰攀援而上。

徽州木雕

木雕——主要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

八字雕刻

徽州的木雕就地取材,雕品为突出其天然的纹理。通常不施色彩,清新淡雅,再岁月洗礼后浑厚的包浆似莹润如玉。清末后受到艺术繁縟之风的影响,部分地方的木雕开始着色,以红,黑,金三色为主,对比鲜明,但骨子里仍保留着其不求华丽的朴拙。

八字雕刻

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八字雕刻

作为清朝大盐商汪定贵的家宅,承志堂堪称一座木雕艺术博物馆。无论是前梁、额坊、护板、立柱,还是斗拱和房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木雕 ,并以金粉描覆,使其看上去富丽堂皇。据传,这座建筑共耗资60万两白银,仅木雕就由20个工匠雕刻了4年才完成。由此,宏村承志堂也被誉为“民间故宫”。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与砖雕和石雕相比,木雕显得更精致,房子内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叹为观止。

徽州砖雕

徽州砖雕广泛地应用门楼、门罩、八字墙、镂窗、民檐、屋顶、屋翎及旌表牌坊、神位龛座等,使建筑物典雅、庄重、富有立体效果。

八字雕刻

砖雕多盛产于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成形。一般用于房屋的门罩,门楼,大门的八字墙,屋脊等。门罩是房屋的脸面,上为青瓦翘檐,下嵌水磨砖围就的砖雕图案,就能显示出主人品味和家族势力。而更讲排场的人家干脆就会把门罩做成垂花门式,显其豪派。

八字雕刻

徽派建筑有个说法,“千两银子七百门”——如果用一千两银子建房,花在门面上就要七百两,无论贫穷与富贵人家,门面都有精美砖刻,可见徽人对门面的重视程度。

八字雕刻

徽州石雕

石雕——质地坚硬,防雨防潮,主要运用于建筑外部空间及建筑承重部分。

八字雕刻

徽州本就是多石的世界,凡山不石。徽州出产的石料也特别适合雕刻,除了用于表现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的繁复之美,其教化作用也很重要。

在这片“东南邹鲁”之地,许许多多的贞节牌坊、孝慈牌坊和恩荣牌坊既是石雕艺术的舞台,也是森严礼教的“化石”。村野的牌坊,饲堂的护栏,厅堂柱础,水边石桥,随处可见的就是石雕的身影。

八字雕刻

徽州的宅子大多,高墙深院。粉白的墙壁因江南的梅雨冲刷显得更是斑驳古朴。推开一扇古老的大门,才豁然,一方阳光,洒满极尽的雕饰。其美不胜收堪比皇室的宫殿。在煌煌民居和家具中,可谓无宅不雕,无处不刻,无木不图。繁复的漏窗,浮雕的花鸟,民间的戏曲故事,百结,回纹,缠枝等,实则“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八字雕刻

精美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由画家,工匠和儒商一起完成,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正是印了徽州三雕的工艺之精与繁。如今,市场经济下,旧时的手艺因为商业化反而少了品的韵味。真正的艺术还是需要真正的手艺人用工匠精神去传承三雕的精华。

八字雕刻

八字雕刻

(图文整合于网络 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