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是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体现的是学校的一种精神。但我发现,不少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压根不知道学校校训是什么,或是能熟背校训,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它的内涵和对自己的意义,又或是受限于知识水平,无法理解其中深意。渐渐地,校训就成了学校教学楼或文化墙上的一道文字装饰,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校训成了装饰,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对校训不够重视,忽略了它的价值。也正因如此,许多学校的校训内容区别不大,甚至出现小学、中学和大学校训雷同的现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落入了千校一面的窠臼。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对办学理念及校训的提炼开始重视起来,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束缚,对校训内容的选择依然没有跳出“四字八词”的框框。并且,为了追求与众不同,对校训内容的选择喜欢标新立异,导致校训晦涩难懂。这些校训表面上看来,具有浓厚的文化味道,但却脱离学生实际,如果学校再不加以多番解读,难免有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甚明了,校训的作用自然无法显现出来。
校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该如何确立符合学校办学理念、适合学校和学生的校训呢?如何才能让校训真正影响师生行为,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呢?其实,大道至简,教育应当回归简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小学校训就应当立足小学生实际,从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设计。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公办全日制完全小学,刚到学校履职时,学校的办学硬件还不完善,师资力量单薄,生源基础差,这些都与学校作为区直属小学的定位不大匹配。学校急需明确办学理念,更需凝练一种学校精神,让全体师生树立起应有的教育“自信”,这是一所新办学校“破局”的关键。
为此,在综合分析学校现状及师生实际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原点教育”办学主张,旨在培育有志气、富文气、显才气、展朝气的原点少年,培养有底气、显锐气、讲和气、展大气的原点教师。我相信,虽然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都较为薄弱,但每名师生都有闪光点,都能自信发光、照亮彼此,“自信”也成为校训的主要内容。但该用怎样的词句,才能将“建立教育自信”这样一个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每一名师生,使之成为师生向上发展的持久动力呢?
为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我便到班级与学生们沟通,结果那些传统的与“自信”相关的“四词八字”反响平平,没有真正触动、打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我想到在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跟岗学习时,该校曾经组织开展了“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的主题活动。受此启发,我决定把校训内容用一个句子来表达,即“我要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
“我要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一个完整的句式,内容表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生动形象,且具有画面感,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起“四词八字”的校训内容更受学生欢迎。
与其他学校相比,这样的校训看似非常朴实,但它正逐渐得到师生的认可,逐渐成为学校的一种精神,逐渐改变着大家的行为。当师生看到或想到校训时,常常能够得到一种正向的激励与心理暗示,并转化为自身的一股能量,在比赛竞技、教研评比中不再紧张。
确立学校校训,应当回到教育原点上去思考,应当立足小学生实际,要让小学生能够读得懂,并可以产生共鸣,即使使用朴实一些的字眼也无妨。我校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的校训,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又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的成长信念和动力源泉,而这正是校训的应有之义。
当然,并非所有小学的校训都要选择用一个句子来体现。校训应当不拘一格,每所学校都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校训内容及表达方式。校训内容也并非亘古不变,受到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学校地域特征等各种客观因素限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校训内容应当符合学校实际。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教育改革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校训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是灵动的、有生命的,也该是接地气的。
(作者系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06日第8版
作者:陈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