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同学群里许诺,说说苏东坡,本以为是千八百字十来分钟的事,没想到一落笔就收不住,写了17000多字,就是这17000字,也远不足以展现苏东坡生平一角,但是,读完此文总能让你对苏东坡的人生有一个脉络性的了解。吃完饭,泡杯茶,慢慢读。谢谢!
苏东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苏东坡之所以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虽然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是一个完整的人,从琴棋书画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不染指,无论你喜欢什么,都能在苏轼身上找得到共鸣。
论文章,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前后赤壁赋》脍炙人口;
论写诗,他是诗坛领袖,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成就;
论填词,他是豪放词的创始人;一曲大江东去,淘尽风流人物;
论书法,他是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论绘画,他是湖州派的佼佼者;
论学术,他是蜀学的旗帜,而且在儒学以外,他对佛学和道教的知识远在很多高僧和著名道士之上;可以说是入世之佛,出世之人。也就是说一个最接近人的佛,也是一个最接近佛的人。
哪怕是一个大俗人,从来不读诗词歌赋,也不懂琴棋书画,就只管吃的。他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东坡肉”、“东坡肘子”就是他的发明,这道菜至今还是中国菜里的经典菜式之一。
读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真的让你嘴馋。
苏轼留下的文字实在太多了:文章接近五千篇,诗歌两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他是北宋最高产的文人。
苏东坡满腹才华、少年得志、潇洒豁达、宠辱不惊。可惜,偏偏又造物弄人,他的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
但是,正因为他的潇洒豁达,他就是贬到哪写到哪吃到哪,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录,既然这样,那就用他的作品来记录他的一生吧。
(以下凡是引述史料部分,所有大写日期均为农历,苏轼的年龄沿用史料惯用的虚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仁宗,景佑三年农历十二月十九(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
插一句:
唐宋两朝,一个皇帝很多都有多个年号,每过几年就换一个,如唐玄宗就用过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和明清时候不一样,明清时候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哪怕是康熙、乾隆这些在位六十年,他们也是一个年号,这样好记。
苏东坡一生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朝皇帝。
先说说苏轼的名字含义:“轼”就是古代马车的前扶手,好像没有实际用处,但是离开了“轼”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车,因为苏洵觉得这个大儿子性格过于外露、心直口快,希望收敛一点别太张扬,像“轼”一样,看上去不起眼。
苏轼的弟弟取名苏辙,“辙”就是车走过之后留下的印迹,车辙对于车子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就算车子翻了,车辙也是安然无恙。也就说明苏洵对于性格内敛的苏辙是比较放心。
(四川眉州三苏祠)
宋仁宗时代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丙申二十一岁,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进京赶考,第二年,父子三人进士及第,轰动京城。因此后世流传: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轼及殿试章衡榜,中进士乙科。
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副主考梅尧臣举荐《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实在太好了,应该是第一名,但是,他以为这是他学生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所以压低一名,放在第二。放榜之后,欧阳修才知道是苏轼的文章,大嘉赞赏。苏轼便拜入欧阳修门下,从此结下师生之缘。
欧阳修对苏轼的欣赏不只是文才,更包括人品、气度、志向,他曾对苏轼说:“我老将休,付子斯文。”
这样看来,苏轼的前途一片光明了。
可惜,天意弄人。
(三苏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二十二岁,是苏家大喜之年,也是大悲之年,因为在苏轼兄弟同榜高中进士的同一年,他们的母亲去世,父子三人回家“丁忧”三年(丁忧就是守孝,官员称:丁忧,百姓叫:守孝),在中国古代但凡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所有在职官员必须回家服丧三年。一般是两年零三个月,算作三年。如果有特殊情况,皇帝可以下旨“夺情”,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就用过“夺情”来继续推行他的改革新政。言归正传。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己亥二十四岁,苏轼、苏辙兄弟服丧期满,三苏举家迁居京城。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辛丑二十六岁,兄弟二人参加一场更高规格的考试,苏轼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因为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虚设的等级,第三等才是实际上的第一等,而宋朝开国以来,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到了第三等,所以苏轼的成绩破了纪录,再度轰动京城。原本苏辙也有机会得到这个荣誉,但阅卷考官之间分歧太大,最后录在第四等。苏轼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走马上任。。
(凤翔东湖)在这解释一下宋朝的官员制度,因为比较复杂,官是官,职是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差遣”。苏轼这个“大理寺评事凤翔府签判”的头衔里,“大理寺评事”是官,“凤翔府”是就职所在地,位置大约是今天的陕西凤翔,“签判”是“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属于差遣,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市长秘书。
宋英宗时代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乙巳三十岁,凤翔签判任期满返京。苏轼改任直史馆;这是个美差,今后很容易破格提拔。同年五月,原配夫人王弗去世。第二年,父亲苏洵在京师去世,苏轼、苏辙兄弟护丧返蜀,兄弟在眉山服丧三年。宋神宗时代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除父丧,离蜀赴京。此后,苏轼再也没有回到过眉州,可以说是永别了家乡,时年三十三岁。从1057中举至1066这十年里,中举的同一年,丧母,丁忧三年,正当任职直史馆有机会委以重任的时候,父亲苏洵去世了,十年内双亲以及妻子相继的离世已经是人生内心莫大的悲痛。这个对于苏轼、苏辙兄弟的仕途来说,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因为有句话叫: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那时候五十岁能考中进士,已经算是进士当中的少年了,而苏轼兄弟两人却在20出头就高中进士,加上当时的文坛宗主欧阳修对于兄弟二人也是赞赏有加,本该是前途一片光明。可惜!世事难料。
(苏洵像)等到兄弟二人服丧完毕再次回到京城,已经是物是人非了,欧阳修老了,欣赏苏轼的皇帝宋仁宗、宋英宗驾崩,换了宋神宗继位,还赶上王安主持变法,作为改革派的代表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重用。王安石早就对苏轼父子看不顺眼,王安石曾经说过:如果自己担任主考,肯定不会录取苏轼。因为王安石属于改革派的“新党”阵营领袖,而苏轼父子是不支持改革的“旧党”干将,“旧党”领袖是司马光。而苏轼、苏辙回京之后,因为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站在宋神宗的对立面,自然不会得到重用,于是苏轼兄弟自请外放,离开京城,去做地方官。宋朝是中国古代王朝里最文明的一个朝代,就算和皇帝意见相左,甚至和皇帝顶嘴,顶多也就流放,不会有性命之忧。
(苏堤春晓)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辛亥三十六岁,苏轼出任杭州通判(相当于杭州市副市长),苏轼对于杭州真是热爱有加,因为他一生两次在杭州为官(第二次是1089—1091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初到杭州的苏轼,就迫不及待的写下这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五》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最后一句:故乡无此好湖山,可以说是苏轼对杭州最大的夸奖,欢喜之余居然连故乡都卖了,当然,这也是苏轼的快人快语和对杭州的喜出望外。如今我们去到杭州西湖,依然能看到苏轼留给杭州诸多的遗产,如“三潭印月”就是苏轼建造的,还有最著名而又不显眼的“苏堤”,著名,那是因为实在太出名了;不显眼,那是因为每一位来到杭州的后人都会把它踩在脚下融为一体而不自知。
(杭州西湖苏堤)苏堤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清理西湖的淤泥,利用淤泥构筑而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全长接近3000米,无论什么时候到杭州,在苏堤走一走,都会让你和这位先贤有无限的接近,也会让你对历史有无限的遐想。这以下首诗估计是苏轼在杭州期间所作的诗词当中后人最为熟悉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的诗情与杭州的画意可谓一拍即合相得益彰,苏轼到杭州可谓如鱼得水龙,他的生命不再枯燥;而杭州有了苏轼就如水得鱼,一汪碧水游鱼可见,杭州从此有了灵魂。苏轼是属于杭州的,杭州也是苏轼的。
(抹茶和松风炉)大家也知道,苏轼是从琴棋书画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是通达之人,对于吃喝当然也颇有研究和执着,杭州,除了风景秀丽之外,最出名的莫过于龙井茶,可谓贡品第一茶,苏轼在煮茶还颇有心得,有诗为证:《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试院煎茶》的前四句就是描述了从烧水到冲茶的过程,非常细致形象生动,第一句:蟹眼已过鱼眼生,描写壶里的水从蟹眼(小气泡)到鱼眼(大气泡)的变化,这是视觉的;第二句:飕飕欲作松风鸣,这就是听觉的,因为水快要开的时候会飕飕作响,犹如风过松林般的声音(也有解释说松风是指煮茶用炉子叫松风炉)。第三、四句: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磨茶时茶叶的粉末、白毫纷纷落下,倒在碗里的茶汤旋转着,上面飘着白色的饽沫。由此可见,宋朝人喝茶和我们今天的喝茶方式是不一样的,宋朝人那时候是把茶叶磨成粉末,冲水之后,把茶汤连同茶粉一同喝下,也就是抹茶。我们今天的主流是的喝茶方式是从明朝之后才开始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饼茶制作费工费时,下诏书废除饼茶制作,改变了茶的制作工艺和泡茶的方式,也就叶茶或散茶。对比一下宋明两朝不同的喝茶方式,是不是感觉宋朝人的更为精致?日本的茶道还保留了宋朝的习俗。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甲寅三十九岁,苏轼杭州届满,九月,他主动上书朝廷,要求出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一职,这样一来,在距离上,他就跟在山东济南为官的弟弟苏辙很近了,当年十一月到密州。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苏轼准备去济南看望苏辙时,却因道路受阻去不了。公元1076年(丙辰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举杯邀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喝到大醉,填了这阙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阙词大家太熟悉了,我也无需多解释,直接引用后人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075年的正月,苏轼自己也是刚到密州就任,人地生疏,这年也正是妻子王弗去世十年,伤感加上一点落寞的苏轼写下了这阙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阙词情真意切、通俗易懂,说的都是家常话。我摘录苏轼所作的《亡妻王氏墓志铭》的一段,看看苏轼对王弗的评价:“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敏而静”是苏轼给爱妻的评价。这是一位聪慧而低调的女子,知书而不言,苏轼读书的时候喜欢陪伴左右,可谓红袖添香。因此,在妻子亡故十年之时,苏轼写了这阙词,也可见夫妻情深。
苏轼相比于在杭州的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在密州可以说是壮志未酬、郁郁寡欢,在1075年的冬天,赋闲无事的某日,苏轼带随从出城打猎,写下了可以说是豪放词的开篇之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一落笔就自称“老夫”,其实当时只是三十八岁(古人按虚岁来算,称作四十岁),这阙词的开篇就非常有气势: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他要让密州城的老百姓看看我苏轼也可以像孙权那样,亲手射杀猛虎。当然,这只是苏轼的夸张而已,我估计射几只兔子是没问题的,射几头鹿也有可能,至于猛虎,如果有也早就被随从以及围观的百姓吓跑了。词的下阙: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大意如下: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对我委以重任呢?因为当时北宋的敌人主要是西夏,所以他写:西北望,射天狼。那是隐喻。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就是:我虽然年近四十,但是,我依然精力充沛,依然勿忘报国,如果皇上还不用我,我就老了。
(徐州黄楼)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丁巳四十二岁,二月,奔赴徐州任知州。途径京师,按惯例苏轼可以面圣述职,但是神宗避而不见:有旨,不许入国门。七月,黄河决堤,水汇徐州城下,苏轼亲率军民筑堤抗灾。第二年,在河边建造了黄楼,今天去到徐州,依然可以看到这座建筑。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己未四十四岁,二月,苏轼出任湖州知州,七月,引发乌台诗案,自湖州任上被拘捕入京。先说一句什么是乌台,乌台其实就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在此要花点篇幅说说这个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为乌台诗案不仅是苏轼人生的一桩大事,也是中国古代法治文明进程里的一桩大事,这案子涉案人员众多,搞不好就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文字狱。苏轼初到湖州上任,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凡是新官上任,都要写这种感谢信,但苏轼这份感谢信,招来了一场牵连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字狱,史称“乌台诗案”。为了更加清晰的讲述“乌台诗案”的细节,以下引述《熊逸说苏轼》的一段原文:写这种感谢信其实很难出错,因为都有固定套路:说到自己要谦称不配,说到皇帝要感激涕零,最后再表态说自己一到任就会好好干,好好报答皇帝的厚爱。苏轼也是按这个套路写的,文体还用到唐朝风格的骈文,今天如果混在《苏轼文集》里看,怎么看怎么都只是例行公事,但当时的新党人士敏锐地挑出了毛病,重点就在这两句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如果让我们设身处地,站在新党阵营,内心确实会被这两句话深深刺痛,因为“新进”和“生事”都是他们最不爱听的词。所以苏轼这两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和在当时语境下理解,涵义完全不同。字面意思是说:“皇帝知道我跟不上时代发展,僵化的老脑筋配合不来政坛新锐的快节奏,但人老有人老的好处,就是不爱生事,皇帝一定是看中了这点,才让我去做地方官的。”同样的意思在新党人士读起来,味道就变了,就变成了:“皇帝知道我耿介,从不随波逐流,没法昧着良心追随那些因为趋炎附势和政治投机而平步青云的政坛新贵,但皇帝也能看到我不会为了追求政绩就没事找事,折腾百姓,所以才放心让我去做地方官。”于是,犀利的讽刺招来了严厉的弹劾。苏轼倒也没做辩解,坦率承认讽刺属实。当然,新党还找了很多诗词文句作为弹劾苏轼的罪名,如:
《山村五绝 其四》
仗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一句过眼青钱转手空,那就是明摆着讥讽青苗法的,“杖藜裹饭去匆匆”是形容农民匆匆忙忙进城,找有关部门办贷款,贷下款来之后,“过眼青钱转手空”,这笔钱只是过个手,还没出城就花光了。办理贷款手续复杂繁琐,但新法搞出很多听上去很美的项目,让农民不断往城里跑,一年当中有大半年要呆在城里。(引述完毕)反正意思都是讽刺或抨击王安石新政带来的坏影响,细枝末节就不多说了,免得篇幅太长。最后御史台负责审讯,苏轼倒也坦然承认,不喊冤、不上诉,于是此案交由大理寺量刑。此时,已经罢相身在金陵的王安石为此事上书神宗皇帝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王安石和苏轼,算是政见不合,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苏轼的赞赏。在人落难时,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出手相救,王安石,乃真君子也。
关于王安石变法,学者们各有各的解读,在众多的解读当中,我比较认同熊逸老师的观点,故此引述一段:苏轼比王安石看得更远,对于社会看的更透彻,就以“青苗法”为例,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都需要借贷,这是事实,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民间借贷,而王安石就觉得民间借贷利率高,等于剥削了农民,如果由政府来发放低息贷款,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又可以增加朝廷收入,这是双赢的大好变革,然而,苏轼为什么反对呢?苏轼反对变法的原因就是:朝廷不该与民争利。苏轼能够正视商业利润的正当性,理解商人赚钱的不易,这在当时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苏轼既不低估商人的道德感,也不高估政府的道德感。沿着苏轼的逻辑不难推导出来:如果说放贷得利的商人乡绅是对农民的盘剥,那么,同样的事情让官府来做,只不过把商人乡绅的角色换做官府而已,结果都是盘剥。那么凭什么朝廷对百姓盘剥就一定商人乡绅对百姓盘剥会更好? 更有正当性?(引述完毕)最后事实也证明了很多官吏为了完成朝廷下达的贷款任务,就不管农民是否真的需要贷款,也按人头摊派下去,民怨极大,最终以失败收场。王安石变法确实为国家增加了收入,但是,却害苦了老百姓,使得国富民穷。在国富与民富之间只能二选一的时候,苏轼选择了让民富。所以,国富不一定就会民强啊。
(黄州赤壁)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至黄州,寓居定惠院。那一年,苏轼四十四岁。苏轼是一个人先到黄州,二月的黄州阴雨绵绵、寒风刺骨,仕途的落魄,江湖的险恶,加上孤身一人,让苏轼的情绪一下子跌落到人生的谷底,某个残月的夜晚,辗转难眠的苏轼,写下了这首孤高而凄冷而的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其实,苏轼就是写自己此刻的际遇和心境:刚刚经历过官场的凄风冷雨,如今自己孤身一人来到黄州,连个陪伴的影子都没有(李太白尚可对影成三人),所以特意用以缺月开篇,孤雁的惊鸿一瞥,满目枝头却没有找到栖身之所,那不正是自己当下的处境么?大宋江山怎么就没有我的容身之所呢(当然,才华横溢的苏轼绝不会因饥不择食而随便屈就),最后宁愿一个人流落到这个寂寞清冷的地方,这就是此时此刻苏轼的心境。
(黄州赤壁)在黄州期间是苏轼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因为远在江湖心无旁骛,属于个人的时间就比较多,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诗词歌赋,都有不少他的代表作。
到黄州的第二年,有人帮着苏轼向当地政府申请到城东的一片荒地,大约几十亩。苏轼开始自耕自种,补贴家用。他把这片田地称为东坡,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号:东坡居士。从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出现了苏东坡这个光彩的形象。此前,苏轼还不是苏东坡。如果说苏轼到杭州是如鱼得水,一展身手;那么,苏轼到黄州可以说是倦鸟归林,乐得清闲,处江湖之远,了无牵挂。
(黄州赤壁)在黄州期间是苏轼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因为远在江湖心无旁骛,属于个人的时间就比较多,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诗词歌赋,都有不少他的代表作。
(黄州寒食帖 局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清明节,苏东坡写了这个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七月、十月,两次与友人同黄州游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后人合称为“赤壁三咏”,苏轼的《赤壁赋》,代表着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前后赤壁赋比较长,我就不在此赘述了,说说大家都更为熟悉的这阙词吧。《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图乃真赤壁)苏东坡这篇赤壁怀古,可以说是豪放词的标杆之作,无论从时间到空间都极具张力,千百年来为世人所称颂。开篇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江水的永恒反衬人间的短暂与流转,多少古人淹没在时间的长河,唯独英雄豪杰留下的名声却和江水一样永恒。在赤壁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非周瑜莫属。当然,黄州赤壁并不是发生赤壁之战的那个赤壁,但既然地名相同,倒也不妨以假乱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用“人道是”三个字,巧妙地免去了考据上的麻烦。眼前的风景,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捲起千堆雪”,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让人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多少豪杰”当中最容易想到周瑜。“遥想公瑾当年”,这个“当年”不是“当初”,而是“正当年”的意思。周瑜不但少年得志,还娶到了著名的美女小乔。随即“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轻松打赢了赤壁之战,事业、家庭双丰收,人生再不会有比这更辉煌的成就了。“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樯是桅杆,橹是船桨,樯橹代指战舰。一句“灰飞烟灭”就把三国时期的这场著名战役轻松的概括了。
周瑜的胜利当然来得半点都不轻松,但苏轼偏要把它想得很轻松,反衬出来的是:自己明明也有满腹才华,为什么建功立业就格外的难,都一大把年纪了,却不进反退,被贬到黄州,无所事事,只能“故国神游”,想像古人的风采。“故国神游”是倒装句,顺过来就是“神游故国”。“故国”的“国”和“国家”没关系,指的是赤壁之战的遗址。古人对“国”的用法比今天宽泛很多,我们今天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成型才不过一百多年。在1911年中华民国还没成立之前,从秦始皇到满清这两千多年,中国都是一家一姓的王朝,比如苏轼所在的宋朝就是赵家的江山,明朝是老朱家的。“多情应笑我”也是倒装句,顺过来就是“应笑我多情”。倒装是诗词语言里相当常见的修辞,为什么会这样,一是为了照顾格律,二是为了和日常语言拉开距离,形成审美距离。
苏轼在一番神游之后生出感慨说:一定是因为自己太容易触景生情,所以才早早地生出了白发吧?最后只有叹息“人间如梦”,洒一樽酒,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祭奠。“人间如梦”呼应着“故国神游”,在神游结束之后,发觉自己跟着周瑜的一生慷慨激昂了好半天,不过是做了一场梦,转而想到,自己的一生又何尝不像一场梦呢,于是“一樽还酹江月”。“酹”的本义是一种祭奠仪式,把酒洒在地上,那么问题来了:苏轼的祭奠对象是什么呢?是周瑜吗?是如梦的人生吗?是既瞬息万变又永恒不变的长江和明月吗?我们不得而知。这样的结尾,就像“无语立斜阳”之类的结尾一样,百感茫茫却无从说起。细读之下才能体会到,“多情”才是全篇唯一的关键词。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面对紧闭的家门,听到门童鼻息如雷,他干脆拄着拐杖听这滔滔的江水,感叹一声:长恨此身非我有,如果我能和这个门童一样酣然入睡,把官场上的蝇营狗苟抛诸脑后,从今往后“江湖”中一叶扁舟度余生……(江湖,指的是远离官场)。
在黄州,苏轼是比较清闲的,这一天,他又和朋友出去玩,没想到中途遇上下雨,一行人狼狈不堪,纷纷跑去躲雨,唯独苏东坡闲庭信步,写下了这首博得广大读者喜欢的词,尤其是那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苏轼人生的写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初到黄州的“缥缈孤鸿影,寂寞沙洲冷”;到此刻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已经仿佛忘了自己是被贬谪到黄州。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二十二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儿子。苏轼为他取名苏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苏遁满月之时,苏东坡想起昔日的名躁京华,而今却流放至此。因而感慨系之,而自嘲一诗:《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遁是不是可以无灾无难到公卿呢?后文有交代。如果没有乌台诗案,如果没有把苏轼贬至黄州,估计后人的餐桌少了一道叫“东坡肉”的名菜。著名的东坡肉就是在黄州隆重登场的。中国人以猪肉为食比较迟,据说到了清朝中晚期才渐渐多起来,我们所读到的明清小说,都极少写到猪肉,看看《水浒传》,动不动就是来两斤熟牛肉。苏轼初到黄州,看到黄州猪肉价钱便宜,而当地人并不懂怎么吃,于是他就自己就亲自研究猪肉的吃法,做法:微火慢炖,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苏轼还因此赋诗一首:《猪肉颂》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相传苏东坡在杭州第二次为官的时候,疏浚西湖,以猪肉犒劳民工,味道极好一时传颂开去,百姓称之为“东坡肉”而闻名全国,自此流传后世。苏轼在黄州熬了四年,终于等来了宋神宗的指示,要把他迁到汝州(今河南汝州)。汝州离京城已经不太远了,苏轼的命运要发生转机了吗?
(庐山风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甲子,四十九岁,正月,神宗出御札,苏轼量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四月离黄州,自九江至筠州,访苏辙。游庐山。在游览庐山写下了这首大家都熟悉这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经历黄州四年的贬谪生活,此时的苏轼对人生有另一番感悟,面对庐山他写的不是风景,而是写心境,人生的起起落落、顺流逆流换个角度来看待,或许就不一样了。就如眼前的庐山,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风景,人生也是一样,没能看清生活的真相,那是因为你身在其中未能从其他视角来看,更没有从高维度的去俯视。
(金陵古城墙)七月二十八日,当他们的船停泊在金陵江岸时,还没到一岁的苏遁中暑不治,这孩子再也无法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很伤心,后来为纪念苏遁还写了一首诗。在金陵(今南京)的同时,苏东坡主动拜会了因变法失败而被贬出京城的王安石,两人冰释前嫌,相谈甚欢,甚至有点惺惺相惜。两人敞开心扉细谈之后,大家都发现对方并不是坏人,只是政见相左而已。从昔日朝堂上的针锋相对到今朝金陵城下的相逢一笑,以往的所有争斗都已是过眼云烟。也由此可见宋朝的党争与后来明朝的党争不是一回事,宋朝的党争,只要一方落败,争斗就结束了,胜方不会穷住猛打,更不会致对方于死地。反观明朝,每一次的党争,都恨不得把对手抄家灭族。所以,在中国所有的古代专制王朝,我最不喜欢就是明朝,太可怕了。
(司马光砸缸)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乙丑,苏轼五十岁。三月,宋神宗崩,哲宗即位(当时的哲宗皇帝还不满十岁,其实是高太后主政),起用司马光。苏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晋升到翰林学士,负责拟定中央公文。旧党的多数成员都得到重新起用,苏辙亦被迅速起用,担任右司谏。次年五月,王安石病故。司马光上来之后雷厉风行,要把王安石的新法一举废除,这时候,苏东坡却站出来为王安石辩护,认为新法也有一些值得保留的,所以,废除新法不应该一刀切。就这样,苏东坡本来是属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现在反过来与原本同一阵线的司马光在新法的去留问题产生极大矛盾。没想到司马光却因此而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人世。苏轼至此是既不容于新党,又不见谅于旧党,处境甚为尴尬,因此再度自求外调。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己巳五十四岁,三月,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十六年之后苏轼再次来到杭州。这个就不赘述了,前文已经交代过。期满回京任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后任颍州知州(今安徽阜阳)、扬州太守、礼部尚书这些不作详述,把时间快进一下。因为传说中的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模式正式开启。
(定州文庙)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哲宗皇帝要恢复神宗皇帝推行的新法,苏东坡又迎来人生的转折点,哲宗皇帝将当时已经在京城任礼部尚书的苏轼外派至定州太守(今河北定州),请面辞,不允。插一句:不是说王安石的新法不好么?为何哲宗皇帝要恢复推行新法?前文说了,新法利国不利民,虽然不利民,但是利国啊!国库收入确实增加了,于是哲宗皇帝又想再次推行新法。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甲戌五十九岁,在定州任职的苏轼开始了人生连续的贬谪生涯。首先被取消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并被贬为和州知州(今安徽和县);还没到任,诏书先到:又改英州(今广东英德),马上降为左承议郎。闰四月,苏轼离开定州,六月,苏轼携家人赶往英州。在前往英州赴任的路上,诏书又到: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轼去惠州时经过英州,在英州逗留一段时间。因为他留下了几首写有关英州诗。
(惠州合江楼)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年近六旬的苏轼和侍妾朝云和小儿子苏过,还有两个女佣人一起来到惠州,初居合江楼,不久迁嘉祐寺。这一年,应该是苏轼最为颠沛流离的一年,半年内,从河北到定州贬到了广东的惠州,从二品大员几乎削职为民。因为在唐宋时代,朝廷要把一个官员流放到岭南地区,基本就等同终老异乡,尤其是刑不上大夫的宋朝,可以说是很重的刑罚,对于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来说,可能这一站是他最后的归宿。行文至此,我心里也感到很难受,一个少年天才,学富五车,而且地方政绩出色的苏东坡,甚至官至尚书,为皇帝侍读,可以说是当今皇帝的老师,花甲之年却被流放岭南?过程或许错综复杂,答案也可能是多种多样。反正众说纷纭,都有道理。但是,我认为朝云给出答案最合适。据毛晋编写的《东坡笔记》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婢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对王朝云更加爱怜。
(惠州六如亭,后面就是朝云墓)很可惜,在绍圣三年(1096年),苏东坡来到惠州的第三个年头年,朝云去世了,那年,朝云三十四岁,最懂苏东坡的女人走了。苏东坡很伤心,把朝云安葬于惠州西湖栖禅寺东南,寺僧在墓前建六如亭,苏东坡并亲手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更可惜,六如亭在清朝重修的时候,把这对联换了。所以今天去到惠州西湖六如亭,再也看不到不合时宜。(我有个建议,如今的惠州人,可以把东坡先生那副对联放在六如亭后面那两条柱子之上)对联虽然换了,但朝云的墓一直都在,时至今日,惠州的老百姓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朝云生辰日,都有民间的祭奠活动。
(朝云墓,至今还看到拜祭的鲜花)说到苏东坡,说到惠州,我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莫过于这两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如下:《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依然保持了的乐观和豁达,都已经被贬到岭南这种番外之地,居然还说“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何不辞长作岭南人?那是因为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嘛!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就算是皇帝想吃荔枝都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因为荔枝的保鲜期一般只有两三天,产地都在偏远的两广福建,想当年唐玄宗那“一骑红尘妃子笑”,你就知道古代的王公贵族吃过荔枝的就没几个人。苏东坡乐得逍遥,不走了,“不辞长作岭南人”。(估计把皇帝气够呛!)(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卢橘是什么水果,还以为是柑橘的一种,其实卢橘就是下图的水果,哈哈,长知识了吧)
(枇杷,也就是苏东坡笔下的卢橘)历史上除了苏东坡,也有其他名人被贬到岭南地区的,就拿另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来对比一下,唐朝的韩愈因为上书反对供奉舍利子,被宪宗皇帝一道诏书贬为潮州刺史(等同市长),下令即日起行,他给钱来送行的侄孙写一这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对比了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潮州刺史的韩愈,被贬为节度副使本周安置的苏东坡是否更为乐观豁达?无论司马还是刺史,都还是个不小的官啊!苏轼连个闲职都算不上,他还能坦然面对,没有呼天抢地,怨天尤人。正因为这样,读到苏东坡更有一种让我心疼的感觉。
(儋州东坡书院)苏东坡到了昌化军之后,昌化军使张中敬仰苏轼,热情款待苏氏父子,并将自己公馆旁边的一所官舍修缮一新,让苏氏父子住在里面。然而,好景不长,朝廷遣董必(此恶人也)察访两广,认为苏轼住在官舍是违规,将苏轼逐出官舍。无家可归的苏轼,用仅有的一点钱在城南买下一块地,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盖了五间简陋的房子,以作栖身之所,起名:《槟榔庵》。海南当地的书生学子常来此拜访,苏轼为有一个会客的场所,便把其中的一间取名为《载酒堂》。后来他在《载酒堂》这所陋室里开课讲学。开化了海南这片荒蛮之地,使其“书声琅琅,弦歌四起”。
(惠州西湖)苏东坡在惠州是不是天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呢?当然不是啦!不过,苏东坡在惠州为老百姓做的实事,我就不在此不罗列了。留待各位到惠州一游的时候,花点时间追随东坡的足迹,寻找一下东坡的故事。相传惠州西湖以前叫丰湖,是苏东坡来了之后,他喜欢杭州的西湖,于是把丰湖改称为西湖,沿用至今。
(惠州苏东坡纪念馆)时至今日,苏轼离开惠州已经九百多年了,我们都能在惠州各处地方,看到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记,许多还成为惠州的重要历史文物。正可谓“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朝云病亡半年之后,白鹤新居落成,苏轼终于有了安居之所。而长子苏迈全一家人,经过一年艰难的远途跋涉,也来到了惠州,整个家庭稍微安顿下来。已经六十一岁的苏东坡,惠州会不会就是他人生的最后归宿呢?不是!
(雷州古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农历丁丑年,苏轼六十二岁。朝廷重贬“元祐党人”,苏辙贬雷州(今广东雷州)。闰二月,苏轼再贬为琼州(今海南海口)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这个可以说是哲宗皇帝给苏东坡判了死刑,因为宋朝的士大夫是没有死刑的,而海南岛已经是大宋所属地盘的最最最偏远世界,这个流放,属于死刑无疑。苏轼四月离惠州,五月十一日在藤州(今广西藤县)赶上了弟弟,这对难兄难弟又重聚了,他们结伴同行至雷州。一路上,苏辙对兄长海南此行甚为不安,因为苏轼的身体状况欠佳,苏轼宽慰弟弟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悲)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吾弟无需多虑。
六月五日,兄弟两家一行人抵达雷州,十一日清晨,兄弟俩在海边诀别。苏轼登舟渡海,回望岸上弟弟颀长的身影,可谓百般滋味在心头,兄弟二人都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他们俩的最后一别。
(儋州东坡书院)苏东坡到了昌化军之后,昌化军使张中敬仰苏轼,热情款待苏氏父子,并将自己公馆旁边的一所官舍修缮一新,让苏氏父子住在里面。然而,好景不长,朝廷遣董必(此恶人也)察访两广,认为苏轼住在官舍是违规,将苏轼逐出官舍。无家可归的苏轼,用仅有的一点钱在城南买下一块地,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盖了五间简陋的房子,以作栖身之所,起名:《槟榔庵》。海南当地的书生学子常来此拜访,苏轼为有一个会客的场所,便把其中的一间取名为《载酒堂》。后来他在《载酒堂》这所陋室里开课讲学。开化了海南这片荒蛮之地,使其“书声琅琅,弦歌四起”。
(载酒亭)今天去到海南儋州,在东坡先生当年生活过的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东坡书院和《载酒堂》。宋朝科举,录取人数很多,但是此前海南一直无人中举。儋州把苏轼看作本地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苏轼写道“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兴办学堂,许多人前来求学。其中有个学子姜唐佐,虽然勤奋好学,由于没有名师指点,屡试不第,后来姜唐佐来到载酒堂拜苏轼为师。半年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姜唐佐启程前往广州参加乡试,临行前向恩师告别,苏轼赠他一把扇子题诗两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说待他中举归来,为他将这首诗补全。姜唐佐不负所望,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的乡试中,一举成名,成为海南第一个举人,衣锦还乡的姜唐佐专程去儋州拜谢恩师,而此时,苏轼已获赦北归,姜唐佐只好悻悻而归。第二年,姜唐佐上京城参加会试,途经河南汝州(今河南平顶山汝州)拜会苏轼之弟苏辙(师叔),方知恩师在北归后不久就驾鹤西去。姜唐佐闻之悲恸不已,拿出恩师的题扇交给苏辙,苏辙见兄长遗作,沉痛片刻,将这首诗补全:《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这首诗本身或许算不上是上佳之作,但是由宋朝最杰出的两兄弟在阴阳相隔的接力,上演了人鬼情未了的一幕共同来完成了一首诗,着实让人既感动有感慨。此刻,姜唐佐手捧题扇,热泪夺眶而出,据说后来他延续了恩师旳位置,回到海南,开坛讲学,收徒授业,薪火相传,为海南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宋一代,海南历史共出十二位进士,使“蛮荒之地”放射出文化人才的曙光。《琼台纪事录》载:“宋苏文公之谪儋耳,讲学时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也就是说:海南的文化,是苏东坡开启的。苏轼贬谪儋州,可以说是苏轼的不幸,却是海南之大幸。据闻苏东坡临终前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人生最失意之时,做了人生最得意之事。
(东坡像)在海南岛生活了三年,已经六十五岁的苏东坡本来已经做好了在海南岛终老的打算,此刻却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四月,哲宗皇帝驾崩,徽宗继位,朝廷特赦大下,苏轼复任朝奉郎。此刻,他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真的就要离开这些共同生活了三年的海南百姓,苏东坡又有点恋恋不舍,此地虽然蛮荒不化,但是,百姓朴实加上自己又深得百姓的喜爱,实在不忍心丢弃他们。而另一方面,朝廷特赦,说明自己已经不是戴罪之身,得以清白,召自己回去,或许是要委以重任?真有点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写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而且他知道一旦离开海南,也是对海南父老乡亲的永别。六月二十日,苏东坡踏上了北归之路,百姓争相来到码头相送,送别这位海南文化的开启者、播火者,苏轼与众人挥泪告别,他不敢再回首,他担心一旦回头,他就离不开海南了。在船上,他写下这首诗以别海南:《六月二十日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日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河南平顶山市郏城县三苏墓园正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六月,经过一年的舟车劳顿,苏东坡才走到常州(今江苏常州),身体每况愈下,他自己感觉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上书朝廷申请就地退休。七月二十八日,这位被后世誉为民族偶像的苏轼苏东坡,终于走到了人生旅途的尽头,这次,他真的起不来了。第二年葬汝州郏城县小峨眉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郏城县),苏辙作墓志铭。后来苏辙(1039-1112)在许昌去世,亦葬此。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所以后人也将苏轼称为“苏文忠公”。
(河南平顶山市郏城县三苏墓园)
(苏轼墓)
(苏辙墓)今天去到河南平顶山市郏城县,有个三苏坟的墓园,依然可以看到苏轼和苏辙的墓地,苏洵的是衣冠冢,合称三苏坟。这个在九百多年前建造的墓园,保留完好,只是有点荒凉,如果去到平顶山,不妨花半天时间,近距离的靠近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和无数华章的先贤,此刻,再也不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从四川的眉州到江苏的常州,在他六十六年的人生。整个宋朝的江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且如今这些足迹、印记都还清晰可见,有的甚至熠熠闪光。
(借用熊逸老师课程图片)
行文至此,苏轼的生平已经简述完毕,感慨良多。读苏轼能感受到他的温润而不圆滑,他的坚定而不固执,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他都是一个可敬可亲的人。在反对王安石变法之时,他不遗余力,因为“新法”利国不利民,当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之时,他却反对全废之,因为“新法”也有部分是对的,不该全盘否定。可见他不固执。苏轼不一定是皇帝宠信的臣子,但肯定是百姓喜欢的官员。不是因为他雷厉风行、铁面无私,而是因为他温情脉脉、润物无声。他的一生,得意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失意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委屈时,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惆怅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孤寂时,缥缈孤鸿影,寂寞沙洲冷;深情时,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泰然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放在苏东坡身上最合适不过。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简略的整理了苏轼的生平,让自己对于苏轼的人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整理文稿期间,让我数度动容情难自禁,恰好月初写了一篇给自己的半个世纪的回望,把自己和苏轼对比一下,我知道自己在诗词歌赋社会贡献等方面已经完全无法望其项背,但是极力争取起码在吃这方面,尽量向他靠拢,别让他老人家在吃货的路上太孤单,也算得不枉此生。最后引用一句苏轼的诗句来结束本文: 长恨此身非我有!!!董铭2020年4月27日完稿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谢谢你的阅读,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这是对你的尊重也是对作者的尊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