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0月8日作于湖南韶山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毛泽东母亲、父亲
毛泽东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有思想的妇女。她生于1867年,在文家排行第七,家庭和邻里都昵称她为“七妹”、“文七妹”,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提到毛泽东母亲的名字叫“文其美”,是“文七妹”音译之误,其实毛泽东母亲的名字叫文素勤。她没有读过书,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娘家在湘乡四都棠佳阁(今属湘潭市韶山区大坪乡),与韶山冲相隔一座云盘大山,相距十多华里。文家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七妹13岁到毛家,18岁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正式结婚。毛泽东的母亲勤劳简朴,聪明贤惠,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深为邻里和乡亲称道。文七妹共养育了四个子女,长子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堂妹,父母去世后由毛泽东父母收养)都为崇高的事业,成为了革命先烈。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因患腮腺炎逝世,终年52岁。毛泽东得到这一不幸的消息,从长沙星夜兼程赶回韶山。在悲痛之中,他撰写了一篇《祭母文》,并写下了两副挽联。这是其中的一副。
此联录自余章瑞、余东东著《中华对联鉴赏》,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83页。
毛泽东母亲与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注释
1、[春风] 化用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句。本意指春天温暖的和风。比喻温暖可亲的气象或境界。这里比喻温暖、可亲的母爱。
2、[南岸] 韶山的一个地名。毛泽东少年时期在南岸读私塾,他的少年时光基本是在这里度过的。
3、[留晖远] 指母亲对儿女的关怀爱护以及高风亮节在儿女的心中留存久远。晖:春晖。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因以“春晖”比喻母爱。这里是对“春晖”的化用。
4、[韶山] 地名。在湖南省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这里群山环抱,松柏葱茏,风景秀丽。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韶山冲的上屋场,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光。1925年2月8日,他在这里开展农民运动,6月,建立起了中共第一个支部;1927年初,又来此考察农民运动,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解放后,建有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为了便利我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前往瞻仰、参观,1967年修建了韶山铁路。1968年按照毛泽东在1925年领导农民运动时湘潭西二区所辖范围建立韶山区,直属省领导。有毛泽东旧居、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旧址、1925年创办的农民夜校旧址、1927年考察湘潭农民运动的旧址等。
毛泽东挽母亲手迹
赏析
毛泽东对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毛泽东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立志救国救民,走读书救国之路,可是父亲却总想让他辍学务农、经商。毛泽东的母亲总是最能理解儿子的想法,她用请客之计,请来亲友和塾师,趁酒醉饭饱之时,与毛泽东一起向他的父亲苦苦恳求,开导他的父亲,几位塾师也称赞毛泽东聪颖过人,能成大器,从中予以说情,使父亲同意毛泽东继续读书。是母亲使他走上了成才之路,也是母亲勤劳善良的品德,影响和培养了他。
毛泽东以其大手笔将对伟大母亲的怀念之情,浓缩于短短的14个字之中。这是毛泽东所写对联中,用心最多的一副。言之悲悲,情之切切。用温暖的“春风”和肃杀的“秋雨”相对比,将母爱的温馨和失去母亲的悲痛呼应,鲜明地反映出此时此刻的心情。
上联的意思是:母亲的无限关爱就像春日里温暖的和风,这种温暖从我上南岸私塾时就有深刻感触,现在您虽然去了,但是您留给我的温暖,却像落日的余晖一样,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下联的意思是:在秋雨连绵的季节里,您在休养生息的韶山匆匆而去,秋雨仿佛是上天在为您的逝世而流泪,但是您的儿女们的泪水却比秋雨还多。
但是,短短的十几个字,又怎么能够将毛泽东对母亲的哀思完全地表达出来呢!毛泽东守在灵前的油灯下,往事历历在目,他和泪写出了一篇哀恸的《祭母文》。
毛泽东的母亲以其中华民族妇女典型的温柔、善良、勤劳的品行,给毛泽东以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爱心也使他对母亲乃至中华民族有着一腔似水的柔情。这篇《祭母文》正好是对上述对联的最好的注释。
后来,毛泽东在给他的同学邹蕴真写信时,曾盛赞母亲的品德。信中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他的母亲正是这最后一种人。
1959年,毛泽东回到韶山时,在故乡母亲的遗像前伫立良久。第二天,他又独自来到父母的墓前,久久伫立,寄托无限哀思,并对随从人员说:“我们是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教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他们两位。”
可见,母亲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是多么地重要,对他一生的影响又是多么地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