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八字路包括哪几个村 桃源八字路东湖和缘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
随笔——田桃源:沅水清清沅水长

原创: 印象桃源 印象桃源 今天

我到过天南地北,总结一条:最美不过我们桃源。

仅一条沅水,就可以游玩几天。

【本期供图】太极摄郎

我们桃源县,是革命老区,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贺龙于1917年来到桃源投身革命,前后在我们桃源长达18年,先后50多次来桃源进行革命活动。桃源生活着以汉族为主以及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近百万人口,有180余个姓氏,桃源人和乐崇文、务实求新,在这块仙源乐土上,人才辈出,近现代,涌现出宋教仁、胡瑛、覃振、翦伯赞等杰出人物。

桃源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等其他各种事业,都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其地理位置:县西与怀化地区的沅陵县、张家界市的慈利县、永定区交界,东与常德市的临澧县、鼎城区接壤,北枕石门县,南抵益阳市的安化县。县域面积4441.22平方公里,其县域在湖南省县(市)中居第四位。耕地面积为134.29万亩,在全省县(市)中居第一位。

春秋战国时期,桃源地域属楚。郡。西汉时为临沅县的一部分。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桃源地域从临沅县析出,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县名均为沅南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合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隶属朗州。唐、五代时期,今桃源地域均为武陵县的一部分。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桃源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因其境内有著名的桃花源而定名桃源县。县治设于沅水北岸,即今漳江镇。桃源得县名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目前,桃源县是全国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及国家商品粮、优质油料、优质棉、瘦肉型牲猪、蛋品出口重点县和出口绿茶优势区域县,集众多美誉于一身,被人赞为:大美桃源。

桃源县沅水西岸风光带,沅水西岸风光带位于县城沅水一桥至文昌东路抗洪纪念碑地段,全长4.2公里,占地面积214亩,主要由亲水平台、文化墙、外滩公园、滨河路等设施构成。沿河而行,绿色的草地,干净的路面,掩映着文化墙,形成了一处独特风景。

漳江阁,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沅水流经桃源县城的这一段有条名叫漳水的小溪流入,自宋代起便把这一段沅江称为漳江,漳江阁由此而得名。相传旧时站立阁上,白天可看到征帆过往,云彩归来;夜晚可看到星月交辉,渔火明灭,更奇特的不论晦朔,江底都有月光,故称为“漳江夜月”,为桃源八景之一。

在离漳江阁四里路的下游,有一大一小两个江心洲,叫潼舫洲,传说古时候这个地方有个贪心的财主,家有万贯仍不满足,一天,他装扮成一个老叫化,来到江边渡口,登上一大一小由外地秀才起名为“潼舫”的鸳鸯渡船,向过往行人乞讨,可是所有过河人都认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均不予理睬,一天下来,什么也没讨着,到了傍晚他只好一人饿着肚子睡在船上,一边呻吟,一边念着:“要是神仙给我满船金子就好了。”刚想到这里,船似乎移动到了江中,而且果然滚进了金子,而且越滚越多,老地主高兴得拍手叫好。忽然,渡船承重不起开始下沉,老地主又惊慌失措高喊救命,还没等他喊第二声,连船带人沉入了江底。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江中生出了一大一小两个洲,每到傍晚,夕阳照在洲上,金光四射,好看极了,后来有人给它起了名字叫潼舫晚渡,也成了桃源八景之一。

双洲,就是两个洲,前面大一些的洲叫赵家洲,后面小一点的洲叫文笔洲,这两个洲的名字一千多年来在民间有个传说,讲的是宋朝乾德年间,桃源籍状元彭江水蒙冤被斩,因彭状元又是皇帝乘龙快婿,恩准回桃源八字路彭家坡老家安葬,这彭家坡就在如今双洲的下边岸上。落葬后,有人传话到朝廷,说彭状元葬在了一块风水宝地上,其坟头每到午夜就发出一道冲天金光,此乃日后必有人要做天子之兆,这话传去传来传到了皇帝赵匡胤耳中,心中十分恼火,为斩断风水龙脉,当即派人带着皇家玉玺赶赴桃源,一番讲究之后,将玉玺沉入彭家坡上方的沅水江中,以镇水断脉。一年之后的惊蛰那天,忽然那坟头上空乌云翻滚,电闪雷呜,刹时间天昏地暗。当雨过天晴时,江中多了一大一小两座绿洲。后来当地人把大洲起名为赵家洲,以讨皇帝欢心,把小洲起名为文笔洲,以纪念死去的彭状元。

文化墙,是风光带中的一大亮点工程,桃源文化墙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桃源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丰沛物产,建设成果和发展蓝图。文化墙占地建设长度1.5千米,高度约4米,总占地长度约1.8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单体量文化墙;文化墙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创作完成,整体效果体现大气、古朴、雅致,同时结合表现桃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文化墙分17个板块,以篇章式介绍桃源;文化墙采用花岗岩为主材,局部结合汉白玉、青铜等辅材,以高浮雕、浅浮雕、线刻、局部彩绘的形式表现艺术。

桃源水电站。电站以下有两处著名的景点,属于桃源外八景:浔阳古寺和潼舫夜渡。在沅水大桥附近,也有两处景点:刀劈岩与梅溪烟雨,遗憾今天我已经无法亲眼目睹。

沅水,是湘地最长的一条血脉,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一条文化濡染的大江 ......三千里沅江,自西向东注入八百里洞庭,流经桃源长达99公里,雪峰山、武陵山,两条山脉,南、北夹峙,使沅江既有钱塘之秀,又有三峡之险。她是仙境,既融入了长江三峡的特质,又有黄河流域的深厚底蕴。沅水,以她特有的气质,流淌在湖湘大地。秀丽而清婉,雄浑而妩媚。

桃源水电站的构筑、桃源漳江垸的修建,沿江两岸的水利建设,让昔日恣意流淌的沅水呈现出绝美的湖光山色。溯江而上,一江碧透,风光无限,悠游眺望,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

这条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这条武陵人“捕鱼为业”的花川,挽系着两岸的人民,滋润着万物生灵,奔流不止,生生不息。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涉江的屈原、征蛮的马援、流放的李白、谪守的王昌龄、贬官的刘禹锡、宦游的袁宏道等,都曾踏浪而来。

桃源沅水大桥上游左岸一带,是刀劈岩和菉萝山。相传为三国时刘备与孙权为争这处要塞两国交兵,蜀国大将关羽为震慑吴兵,举起青龙偃月刀对准身旁的岩山猛劈下去,只听“啪啦”一声,岩山被削掉一半,吴兵见此不战溃退,这刀劈岩的名字由此而来。

菉萝山,是古代道家所指的第四十六福地,相传菉萝女在此成仙得道。同时,这里也是桃源八景之一菉萝晴画的所在地,何谓菉萝晴画,是讲这一排山峦有一奇特景观,就是每逢天高云淡、江水碧透日子,岩壁经水光反射,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幅青山古寺画图,这画图映入江水中后,就使人看到了桃花源全景图,显得十分神奇。

在游船左侧,我们看到的这个码头叫尧河古渡。古往今来,这个渡口不知送走多少英雄儿女,又迎来了多少远方的游子。

传说尧河为了寻找隐居的善卷先生,曾经在这里巡游。离尧河数公里之外,有一个地方叫尧天坪乡,因此传说尧帝从这里登岸后,经尧天坪去往雪峰山中,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常德籍学子李子英在他的老家插花殿找到了尧帝与善卷遗留的踪迹,正在那里进行开发。

那棵大柳树,当地人叫行吟鬼柳,这棵大柳树的前身曾被雷电击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重新生长的。传说屈原上溯湘沅时,曾在这棵树下与当地老百姓聊天。后来,树下出现一个算命先生,常年为往来的行人推算前天吉凶。

辛亥革命先驱宋教仁先生当年走出桃源,就是在这个码头,登上一只打渔船,化装成渔父,献身于中国革命,终年才31岁。他临走时写下一首颇具悲壮情怀的诗歌:“春潮千里下江东,迎面桃花处处红。余自武陵源上至,还山无路一渔翁。”

尧河又叫游仙观,是一块风水宝地,所谓游仙,有人说是陶渊明,有人说是屈原,有人说是尧帝,但都无从考证。

尧河旁边,我们看到有两座山,形状像一只船,我们叫它盐船山,山体上,刻有四个字“义犬镇江”——过去,有一只盐船,在这附近的水域遭遇风浪袭击,船主的一只狗救了主人,自己却沉入沅江。主人为纪念这只狗,在这山体上刻下“义犬镇江”四个字,以作纪念。

桃源特殊的环境气候造就了桃源丰富多彩的景观。诺!这前面又是一景,叫“楚山春晓”。这里的花花草草比其他地方都要提前发芽开花,据说每年的第一朵桃花就是在这里开放,每年的第一声春雷就是在这里炸响。

右侧,出现两个河洲,靠下游的是洞洲,靠上游的是吴家洲,这里属于桃源沅水湿地公园。沅水国家湿地公园以保护中华秋沙鸭为主的38种鸟类越冬栖息地为目标,是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沅水湿地公园上至张家湾洞洲、下至尧河渡口,规划总面积一万余亩,与桃花源风景区、武陵渔村、双洲公园等多处景点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一个以湿地公园为核心,向沅江上下游辐射的沅江风光带,为湿地公园建设的科普宣传和生态旅游提供良好基础。相传中原隐士善卷归隐德山,数次沿沅江而上,教化万民;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曾溯沅江南下,写下不朽诗篇《涉江》。历代文人墨客郦道元、李白、刘禹锡、陆游、黄庭坚、朱熹、王阳明、袁宏道,无不流连其中,畅抒胸臆。而今,访古探幽,问津赏景,亦然快哉。

“白马雪涛”为“桃源八景”之一。这里原来有个“白马洞”,就是道书上说的“三十五洞白马玄光之天”。不知何年何月,洞却堵塞了。沅江从绿萝崖而上,有很多发出巨响的河滩,波涛最高、响声最大的就是白马江的“雪涛”。那里一江的水波都跳舞着。这里河底礁石林立,极不平坦,河水湍急,迅捷如箭。滩上滩下落差颇大,巨流触石,便掀起层层雪浪,发出隆隆巨响,有如白鬃烈马扬蹄奔腾不息,形成一道奇观。有点遗憾,由于桃源水电站的构筑,这里水位抬高,昔日的这道奇景已经淹没。

后门洞又称桃源后洞,距问津亭古渡约一华里,传为黄道真黄洞源先后垂钓之处。其地峭壁百丈,古木参天,云腾雾绕,水深浪碧。游人到此,不禁悠然神往,但可望而不可及,2006年春,桃花源管理处曾组织潜水员深入水下探寻,发现一个能容一人行走的山洞。

“刘海砍樵”是湖南桃花源一带的民间传说,曾以湖南花鼓戏的形式被广泛传唱。该剧由中央电视台、长沙广电艺术中心、湖南和光文化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常德市委宣传部和常德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一部古装神话剧,以刘海与狐仙九妹胡秀英曲折感人的感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众人为争夺神奇宝物金丝瓜引发的一系列传奇斗争故事。为了营造神话剧的视觉效果,该剧在湖南在这里搭建了渔樵村的拍摄实景,塑造了秦汉人家的社会原貌。

桃源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西晋末叶,山上始建桃源观,到唐代扩大,至北宋而极盛。这里不仅有“潇湘一阁”水府阁、还有“江南一宫”桃川宫、“华夏一院”天宁碑院等景点。在桃源山上可以感受道宫聚紫、高阁流霞、渔舟唱晚的沅湘风情。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古时候有一条白鲇鱼精在桃源山前的潭中兴风作浪,祸害生灵。少年英雄黄闻智降鲇鱼精,最后力竭,殒命海底。从此这儿的山更碧,水更幽,景色更美。因此桃源山又叫黄闻山。

沅水右岸的山脉叫武陵山脉,住在这边的人都称为武陵人。按照《桃花源记》所描述,当年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就是沅水右岸的人,沿着这条溪“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源。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溪就是秦溪,秦溪发源于安化、桃源交界的雪峰山插花殿,沿着秦溪荡舟而行,可见“两岸桃花夹古津”的幽美情景,行至唐诗桥,就别有洞天了。

桃花源古镇占地1600亩,由中国古镇开发运营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开发建设管理。吞沅江水色、纳潇湘灵秀、揽武陵风光……桃花源古镇荟萃武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独有藏风纳气的隐世格局,已经成为湖湘首屈一指的国际旅游、休闲养生、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白麟洲位于桃花源奇观“三日同辉”处,亦是“ 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所在地。传说洲的底下有一只白色麒麟,常年托举着河洲,使其不受洪水所淹。1985年在白麟洲周家岗,出土了文物磨制石斧、石锛,石球,陶制渔网陲、红陶答皿等,纹饰有水波纹、横“人’字形纹、条带纹、戳印纹、印纹等。属新石器时期人溪文化遣址。距今约6000一70000年。

左岸古树参天处,曾是桃源二中的所在地,也是抗日名将刘勘的故居。刘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桃源高田村。民国12年(1923年)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次年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与徐向前是同学。参加过著名的长城抗战、忻口会战,率部毙敌万余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嚣张气焰,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1948年,刘戡自杀身亡。

剪市,又叫剪家溪。剪市是沅水流域重要的商埠,停驻往来船工、排工和商船。剪市河街是一条风情街,至今还保留着很多手工艺作坊,打豆腐的、打铁的、卖米的……在这里仿佛看不到时代发展的痕迹。人们走在青石板街道,可以寻找到失去的岁月和并不遥远的乡愁。

沉溪,发源于乌云界,流经沙坪镇,是典型的茶船古道。沙坪镇曾经是湖红工夫茶的主要产地,一度占有湖南红茶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五,每年出口红茶三四万箱,这些茶叶在沙坪茶厂装船,从沉溪到沅水,出洞庭湖到汉口,再发往京畿和大西北,转运国外。

沉溪的出口就是麦家河,抗战时期,为配合雪峰山战役,这里修建了一个抗战机场,虽然起落飞机次数不多,但为抗战也起到一定作用。现在,当地群众将机场改建为荷塘,每到夏天,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此采风、拍摄的驴友不少。

从唐河老渡口登岸,不远就是郑家驿。郑家驿是镶嵌在川黔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兴起于元代,传说原来叫郑国驿,明代朱元璋闻之不爽,然后赐名为郑家驿。

那座高耸的山峰像是一只昂首的鸡公?是的,这就是鸡公岩。传说吴三桂的侄子吴应奇兵败岳州后,经这里往吴三桂的大本营辰龙关(也就是沅陵的官庄)逃窜,在这里,吴应奇遇到一个算命先生,请先生推算此行吉凶,算命先生看到破败的“吴”字旗,说:“吴公(蜈蚣)遇鸡公,将军此行大为不吉”不久,叛军在辰龙关被官兵大败于辰龙关。

钦山十二峰中有一些山洞,那是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征战五溪,在这里驻扎留下的山洞。据说当时部队开拔到这里后,北方兵士水土不服,喝了这里的擂茶才治愈,因此,有人说那些山洞实为“隔离场所”。这些年,人们在河里采挖砂石,经常会发现一些箭镞。这成了马援带兵征战的证物。

明末进士、戏剧家龙膺晚年曾在常德柳叶湖居住,但是应酬太多,于是跑到马石买地隐居,他与公安派三袁在这里谈时局、谈戏剧,优哉游哉。他写过一篇《桃源县至鱼仙洞纪程中》:“群石或卧或立,潜伏下流,皆前溪诸岩根尔。踰瓮滩而上,历倒水岩十二峰,为渔仙洞。”

与钦山十二峰隔河相望的这个河洲叫营盘洲,顾名思义,所谓营盘,就是安营扎寨。现在营盘洲是一个自然村,全村有1000余人口,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当然也有帐营擂茶,我们还是到洲上一探究竟吧!

凌津滩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效益并作为五强溪水电站反调节电站的综合利用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1.0m,汛期限制水位50.0m,总库容6.34亿m3,有效库容0.46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万kW。凌津滩水电站由华中电业管理局和五凌公司出资合建,凌津滩枢纽从左至右依次由堆渣坝、发电厂房、泄洪闸、船闸及混凝土重力坝等建筑物组成。坝顶高程65.5m,坝顶全长915.11m,最大坝高52.05m。

新湘溪,史记屈原“上溯湘沅”,有人认为并不是指湘江与沅江,而是单指沅江,包括沅水这一段的新湘溪。新湘溪离夷望溪还有大约十公里。《涉江》是屈原晚年放逐江南时所作的—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抒情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

夷望溪位于桃源境内兴隆街乡上游八公里处。夷望溪流域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汇入沅江处有水心寨主峰屹立江中,将夷望溪一劈为二,溪水自两侧环绕注入沅江。此处巍巍青山,倒映溪中,山水相映,赛似漓江。

夷望溪,亦称怡望溪,有望之心怡的意思,乍听起来,似乎又是一道被世间所遗忘的山间流水。的确,这几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静宓与神秘的地方。

夷望溪发端于桃源南部西安镇,长70公里,从兴隆街乡水心岩悄然注入沅水。这条由郦道元作注,袁宏道着色的溪流,在雪峰山脉的余脉间逶迤穿行,将两岸的山河吟唱成一条色彩绚丽的水上画廊,形成有名的夷望溪风光线。

水心岩,亦名夷望山,俗称水心寨,是夷望溪与沅水交汇处的一座孤山。它是夷望溪风光线中第一景。郦道元《水经注》载“昔有蛮民避寇居之,故曰‘夷望’”,夷望山由此得名。据说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曾在山上设祭坛祭告苍天,祝祷起义节节胜利。之后,杨幺就把主寨扎在山顶上,他日日在山上读兵书,习武艺,后来果然打了许多大胜仗。因为杨幺在这里扎过寨,因此,水心岩又叫水心寨。

水心岩,孤竦沅水中流,四周峻绝,岩纹斑驳。夷望溪水在此逼削成四方,与沅水汇合。整座山高150米,尽是陡峭的石壁,在石壁间辟有340级石磴。拾磴而上,如攀天梯。幸有铁链当扶,兀石为凳,飞鸟作伴,能解一路倦意。

到山腰,便见南北二峰宛如玉女摩肩并坐。两峰间山垭处,地面平坦宽阔,四、五十平米,地上铺有青石。坪子左侧的山脚有一泓清泉,鹅卵石镶边。泉水从南峰壁崖上汩汩流下,明澈晶莹,也沁人心脾。泉边有一座凉亭,傍山而建,立在坪中。亭内有圆形石桌和石凳,可观沅水。有一个人曾在此构庵而居,他叫程可立,明朝总兵,为避清廷,励复明之志,伴山泉云海,终其一生。后人崇尚其忠节,在原址建庙供奉,现庙宇不复存在,惟有凉亭独坐,看山中云卷云舒。

别凉亭,攀北峰,到山顶便见水心庵。尼庵有三间,由下而上依次排列,分别称为下、中、上庵。庵中香火缭绕,钟罄有声。水心庵高踞山顶,四周皆临绝壁,因此有“武陵悬空寺”的美誉。伫立山顶,远望群峰屏蔽,俯视江水滔滔。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描绘的“环石皆水,环水皆山,周遭映带,以相逼而奇”的景观,尽收眼底。

离别水心寨,船行夷望溪,便经夷望峡。夷望峡,被誉为“神湖宝峡”。它位于夷望溪下游水心岩至神仙桩之间,长约1200米,宽约40米,水深10-20米。水色温碧,清澈透蓝,如镜新磨。两岸高山耸峙,神峰相逼,有的如狮子怒吼,有的如大象驮步,有的如灵蛇吐芯,有的如新月探云,有的如麒麟戏水……峰峦映水,毫纹可鉴。夷望峡两岸诸峰,要数钟鼓山最美,月亮岩最奇。

秀美的钟鼓山位于夷望峡北岸,数十座钟鼓状的石峰并排而列,错落有致。峰上竹林森森,倩丽青翠。峰间流泉百迭,飞瀑扑崖,水声隆隆,如同钟鼓鸣。形如钟鼓,声如钟鼓,便是钟鼓山的来历。神奇的月亮岩位于夷望峡南岸,与北岸钟鼓山相互呼应。它是半径为150米、高为75米的半圆形石壁。月亮岩光滑、细腻、坦荡,毫无掩饰,这与周围山峰的浓妆重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岩前伴有三座低矮的石丘,状似海浪,与其相依相戏,添设出一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情画意。

水心岩以南的夷望溪河谷,在春、秋、冬三季晴日的早晨,总笼罩着一层厚厚的浓雾,形成“南海怒潮”的奇观。

每次雾景来临,这一带河谷中的水汽慢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团团的云雾。许多团云雾在峡谷中升腾翻滚,相互交织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越来越浓,云雾逐渐吞没了两岸的山脉。这一景观,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持续时间达1个多小时。

随着太阳把自己的光芒越来越多地投射到夷望溪河谷,嬉戏了很长时间的云雾,开始感受到阳光的强烈,它们象一群受到斥责的孩童,惊慌失措地由南向北逃窜,经夷望峡逃逸到沅江上,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将先前揽在怀中的钟鼓山以南诸峰,一一散落在原处。

从夷望峡乘船逆流而上,两岸青山连绵不断。青山映水,水染成缎。小船被山水宠护着,舒缓地荡去七、八公里,不觉到了黄中坪,顿时豁然开朗,大片田野跃入眼帘。田野南临夷望溪水,三面群山环绕,有零零星星的农舍散落山边。田野的中心有一块黑色的斑点,四周的稻田围绕着它慢慢舒展开来。

走近斑点,看清是株硕大的古樟树。它高二、三十米,胸径一米,占地一亩,古樟的树干如龙,树冠如云,好象一顶墨绿大伞矗立在空中,遮蔽天日。又象一位饱览历史的智者,见证了古老岁月的沧桑。

古樟树上栖息着许许多多白鹭。远看象白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之中,有一种圣洁的美。走近它们的园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欢声雀跃,一行行掠过田野,有的躲进云层,有的落在山边农舍的林上徘徊观望。过了一会儿,它们又成群结队地飞回到古樟树上。有的还探出小爪,沾惹人。

古樟树的生存环境,体现出人们的亲情关怀。把古樟视为神灵加以呵护的人们,留出了足够多的土地和空间,让它能够自由自在地生长。古樟树探出的绿枝,欣悦地亲吻着漫畦的稻田,它用自己的爱筑成了一座鸟的天堂。劳累一天的人们坐在古樟树下歇息,吸一阵旱烟,观白鹭飞舞,听小鸟歌唱,疲劳顿消。站在这田野中的古樟,不再是站着的一株树,仿佛变成了一个人,通达,和善,富有感情,它和远山、绿野、农舍有机地融在了一起。这是一帧精美的照片,夷望溪许多美丽的风景都装在了这帧照片里。

【夷望溪大樟树村】罗昌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