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救贫的八字 杨救贫简介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一、故事

马德明巧惩叛徒

1930年4月,陈毅率领红军从瑞金九堡来到沙心,组建于(都)会(昌)瑞(金)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边区赤卫大队,袁国标任大队长,马德明任副大队长。

袁国标,瑞金万田人,曾组织农民武装占山为王,看到红军处处打胜仗,贫苦农民纷纷欢迎红军,于是带领队伍投身革命,当上大队长。陈毅率领红军离开边区后,袁国标经不起万田土豪劣绅的金钱美女引诱,秘密叛变投敌,并保证要把马德明拉过去。六月的一天,袁国标一连两次派人到上堡,要正在养伤的马德明赶快去万田商量大事。马德明带着一名警卫员火速赶到万田。

杨救贫的八字

晚上,袁国标带着几个人,手里拿着一叠靖卫团的白布符号,来到马德明的住房,满脸堆笑的说:“德明兄,我们原来都是占山为王的人,现在红军走了,革命没有希望,我这样做是迫于形势。明天,我们的队伍和西江的队伍(注:西江“五区联防”靖卫团)一起去攻打九堡,为了你的安全,我们把你送到枫树下的石洞藏起来,派几个人保护你。”马德明知道这是敌人的软禁奸计,自己已身入虎穴,只可智斗,不能明争,于是强忍满腔怒火,笑着对袁国标说:“我有自己带的警卫员就够了,不要增加人来保护我,你就放心吧”。袁国标自认奸计得逞,带着几个人走了。深夜,马德明秘密召集原边区赤卫队中部分骨干人员开会,告诉他们袁国标已经叛变投敌,要他们多做工作,多团结队伍中愿意革命的人,寻找机会离开万田,回到边区苏维埃政府。已经暴露的人跟我走,没有暴露的暂时留下来多争取一些人。最后,马德明找到共产党员袁国扬,袁国扬是袁国标的同村人,也是袁国标最信赖的人之一。马徳明要袁国扬留下来监视袁国标的活动,多团结些人,待机处决叛徒袁国标。黎明前夕,马德明率领8名赤卫队员5支枪,乘隙离开万田奔回上堡,返回沙心,重新建立一支有75人、37支枪的赤卫大队,马德明任大队长。

杨救贫的八字

七月的一天,袁国标公开叛变投敌,扯起白旗,投身到万田靖卫团,协同“五区联防”靖卫团,进攻于(都)、会(昌)、瑞(金)边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沙心,见房就烧,见人就杀,见到东西就抢。十月,袁国标率先带领万田靖卫团配合“五区联防”靖卫团攻打梓山夏山革命根据地,当行至黄龙狗坑尾时,袁国扬见队伍已离开万田,“五区联防”靖卫团又还没有来,就开枪把叛徒袁国标处决了,并把队伍带到上堡,回到沙心,与马德明领导的边区赤卫大队汇合在一起。

二、传说

杨公坝的来历

杨公坝村紧靠梅江河畔,地势平坦,风景秀丽。据清同治版《雩都县志》记载,这是唐朝末年著名堪舆家杨筠松安葬的地方。

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今广东省信宜县)人。精于堪與风水,为唐僖宗年间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专掌灵台地理事。黄巢农民起义军攻破长安后,他弃官为民,隐名匿姓,以行地理术周游海内,遍游赣南诸县,以堪與精湛著称,被尊为堪舆家的“祖师爷”,至今还留下他许多神话般的传说。

杨救贫的八字

由于他平时乐善好施,救济贫困,人们称誉他为“杨救贫先生”。他平生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和く三十六龙》等书,还带了7名弟子:曾文辿(于都曲洋人)、刘江东(于都葛坳人)、赖文俊(宁都人)和范越凤、历经伯、刘淼、叶七,以继承他的事业。

晚年,据说他不幸误中坏人毒酒而病危,雇船沿贡江、梅江逆流而上,一问地名,叹曰:“药口,药口,无路可走也。”临终前留下一首锦囊诗,曰:“头顶八字水,脚踏寒信嶂,那个葬得到,代代出丞相。”其弟子未能按他的意图选址安葬,而将他葬在紧靠梅江河边的药口芒筒坝,药口也称跃口。

后人为了怀念和瞻仰这位出色的堪輿家“祖师爷”,便把“芒筒坝”改为“杨公坝”,一直沿用到现在。明万历年初太守叶梦熊和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段道轩与吴肇龙均为他竖立石碑,但他的坟墓却早已被洪水冲刷得无影无踪了。至今,于都县博物馆保存的明清两代所立的石碑,算是纪念他的唯一遗物了。

杨救贫的八字

宗仙“喜欢倒塔”

宽田、寒信一带,流传着宗仙“喜欢倒塔”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宽田人们为追求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在宽田与寒信交界的小佛岭顶傍建一座塔。

一天上午,建塔众人正高兴坐在路边,一边闲谈休息,一边喝茶吃米果。突然一人用手一指,说道:“宗仙来了,请他吃碗茶吧”。众人扭头一看,果然是宗仙,只见他一边用斗笠扇风,一边慢步走来。另一个说:“不要叫他,听说宗仙说话不吉利,我们建塔是做好事图吉祥”。为要不要请宗仙喝茶一事,众说不ー,最后一个头人说,我们做好事就不怕客多,就叫道:“宗仙,过来吃米果喝杯茶,”。宗仙问:“是软米果,还是硬米果”。头人回答是软米果。宗仙高兴的说:“好呀,我就喜欢倒塌”。

第二天,众人又去建塔,一看,塔倒了一半多,只好重建。第三天,人们走近一看,昨天建的塔全倒了。人们这才幌然大悟,宗仙说的“喜欢倒塌”,“塌”与“塔”谐音也。至今小佛岭还留有塔的遗址。

杨公管氏祠堂的传说

梅江岸畔的杨公村,矗立着一座坐东朝西,外观三进,实则四进的管氏祠堂,祠堂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大门前的狮子苑里蹲着一对雄雌石狮。跨进大门,是一座古戏台,台面朝里,再往前走,祠堂右边为崇功祠,左侧为尚义祠,塑着魁伟的杨筠松身像,壁上赫然写着“风水地理祖师杨筠松”,身像之前竖一神牌且刻有“敕封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先师神位”之字。在一姓宗祠里竖着外姓人的神牌和身像,是世上极为罕见的。

原来,唐朝晚期,芒筒坝的管氏族人,正筹备兴建宗祠,族中有识之士商定,一定要礼聘杨救贫亲临芒筒坝,勘察、确定祠堂座落的位置和朝向,并派出一位头人携带礼品,奔赴兴国三僚聘请杨救贫,恰逢他外出未归,头人只好留下话:请杨先生于某月某日光临于都宽田芒筒坝,为管氏兴建宗祠择址、定向。

杨救贫的八字

光阴似箭,约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仍不见杨救贫的踪迹,头人们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团团转,只好派人前去相迎。实际上,杨救贫却已早早来到芒筒坝,在众人平整的地基上观察、勘踏了很久,觉得有些疲乏,拉了一条板凳,面朝梅江坐了下来。工地上众人正忙于整地,无人理会杨救贫。杨救贫坐了一会儿,仍不见有人过问,于是站起身来,拍拍褴褛衫上的灰尘,离开了工地。不久,一个头人跑到工地上来问:“你们有没有看到杨先生?”众人都异口同声的说,没有看到,杨先生怎么会一个人跑到工地上来呀!其中一人说:“只看见一个手拿竹杖,脚穿草鞋,身着褴褛长衫的老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看了一上午,还坐了会儿,就走了”。头人跌足道:“你们真是瞎了眼,他就是杨救贫杨先生呀"。于是,头人们就急急忙忙地追了五六里路,终于追上杨救贫,并再三向杨救贫赔礼道歉,邀请他返回芒筒坝。杨救贫拱手谢道:“多谢盛情相邀。下午还有他人邀请我。你们赶快回到工地上去,找到我刚才坐过的一条板凳就行,板発的位置即祠堂大门的位置,板凳的横向即祠堂的朝向。他日有暇,杨某当再来奉访”。说完,向着头人们拱手为礼,拄着竹杖,大步而去。头人们急忙赶回工地,找到杨救贫坐过的板発,定下了祠堂大门的位置和朝向。一年之后,管氏祠堂终于竣工了。

芒筒坝人为了纪念杨救贫,就将芒筒坝改为杨公坝,如今简称杨公村。管氏祠堂,因洪水肆虐,祠宇冲毁,屡修屡废。清朝顺治丙戊年(公元1703年)初秋一晚,杨救贫托梦于管姓一族绅,在原地重建管氏宗祠即今管氏祠堂。

石唅的传说

南宋年间,石唅谢氏众人不堪忍受官吏盘剥,揭竿而起,参加周十隆、谢凯、谢小鬼等农民起义军,攻打州县,震惊朝廷。皇帝调兵遣将,残酷镇压起义农民。

一天,一位将军领兵占领了石唅村周围的山头,却找不到石唅村庄,只见一片汪洋,深不见底,波涛滚滚。有一天早晨,几个哨兵突然看见两个小孩牵着牛,从汪洋之边冒出来,感到非常惊奇,赶紧向将军报告。将军说:“我们都改穿便衣,不要惊吓小孩,把他们带到这里来。”一会儿,哨兵把小孩带到将军面前,告诉将军,男孩叫谢曼曼,女孩叫谢观音。将军满脸堆笑说:“我们几个人来石唅找亲戚,可就是进不了村”。

杨救贫的八字

两个孩子看到他们是好人,曼曼小声地说:“听说坏人要到村里来杀人,村里请了一位神仙,神仙在祠堂的神台上放了一大碗水,坏人就进不了村。我们是偷偷溜出来的。”将军拿出几个铜板分给他俩,叫曼曼回去偷偷的把那碗水倒掉一半,再回来。曼曼回去不久,汪洋之水突然下降,但仍不见村庄。又叫曼曼回去,把那碗水全部倒掉。过了一会儿,一个颇大的村庄展现在眼前,将军仔细一看,只见村里村边无数的猛虎怒吼,还是不敢进村,扭头便问观音。观音说:“村里没有养老虎,只是神仙在祠堂门前的两根大柱子上挂了两件蓑衣”。将军叫观音和曼曼一起回去拿掉蓑衣再回来。无知的孩子不知道大祸即将降村,回去照办了,猛虎忽然消失了。将军一边叫一哨兵带小孩去玩,一边指挥兵马,冲进村里,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财就抢,全村的男女老幼被屠尽,尸体遍地,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撤军之时,将军指着村里的惨景,对小孩说:“你们再要造反,就象他们一样被杀掉。”曼曼、观音一看,吓得面孔发青,全身发抖,跑回村里,寻找亲人……最后,两人找到一间破房子住下来,相依为命度日。

数年之后,曼曼和观音都长大成人。有一天,曼曼对观音说:“周围好远的地方都没有人住,你也嫁不出去,我也娶不到妻子,我们俩人又不是亲兄妹,结为夫妻好吗?”观音坚决反对,说:“那有同姓人结为夫妻的道理”。曼曼说:“我们不结为夫妻,就没有后代,将来靠谁去报仇呀”。观音低头沉思片刻,说:“你站在东边的山头上,我站在西边的山头上,我们同时把磨石推下去,如果两块磨石到了山底会合在一起,我们就结为夫妻”。

第二天,他俩各把一块磨石背到山顶,叫一声“推”,两块磨石直往山下腾飞,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动地。两人跑到山底一看,两块磨石紧紧地粘在一起。曼曼双手抱着观音,观音满脸通红的笑着说:“这是天意”。两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选自《宽田乡志》2002年版;供稿:于都县志办 于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