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播出三年,依然余韵袅袅,绵绵不绝。
剧中的国风元素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韵味,场景意境空灵浪漫,总让人想起一些唯美抒情的小诗或含义隽永的典故,读之余香满口,观之清心明目,令人沉浸其中久久难忘。
十六年后,云深不知处静室。蓝忘机除冠散发,端坐案前,动作平稳简约煮茶温酒,神情淡定安详地等待某人归来。
夜雪微光,清寒透幕,纸窗微明。镂空屏风前,一枝玉兰插在落地瓶中,三两朵素花绽放枝头。博山炉中,檀香袅袅;紫砂壶里,茶香脉脉……散发着东方文化的意境之美。
剧组的创意应该来自于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此情此景完美演绎了这首小诗。剧中人比诗中人还要默契:晚来天欲雪,我知道你会饮酒,也已经为你温在壶中。也许多年后,我们偶然读到这首小诗,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这画面吧!
这是两个曾经被命运严刑拷打过的人,各自有各自的伤痛:
故人归来是命运对蓝忘机最仁慈的抚慰:也曾有尝受过心灵撕裂,也曾经历过生离死别,也曾无望地等待,也曾多年饱尝痛悔和压抑……这些痛彻心扉的漫长精神凌迟还是被蓝忘机慢慢消化了。安然接纳命运馈赠的痛苦和幸福,再转化成无声力量,抚慰着那个曾经绝望崩溃的人。严苛冰冷的行走的家规慢慢展现出隐忍内敛深情的一面。这种转变也感动了观众,让很多书粉和观众对蓝忘机扮演者从最初的苛责审视转变为赞誉有加。
前世的魏无羡因为含冤在身,百口莫辩,无人理解愤怒绝望。眼前之人的温柔呵护让曾经致命的伤害变得微不足道;眼前之人包容接纳让他消弥前尘往事带来的伤痛,能够淡定和平宠辱不惊地面对过去;眼前之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让他不再彷徨迷茫,再次坚定了锄奸扶弱的信念。
落雪的夜,竹影摇曳,静谧宁静;这宁静安详中又涌动着款款深情;这深情让孤寒清冷多年的静室多了人间烟火的暖意;这暖意又慰籍两个被命运撕扯暴击过的灵魂。
《陈情令》的编导非常注重细节,他们为“雪夜谈心”设计了三组唯美空灵,古典浪漫的镜头:
魏无羡站在静室屋檐下喝酒,蓝忘机在静室弹琴。渐渐下起了雪,满天飞琼,遍地碎玉,地面、栏杆、石灯都落上了一层薄薄的雪花。
蓝忘机走出静室,两人并肩立在雪中。此时魏无羡又独自在雪中前行几步,蓝忘机则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似是在等待,也似是在守护。
蓝忘机回到屋内继续抚琴,满身雪花的魏无羡慢慢走回静室的屋檐下,靠着静室的门,看着满天飞雪,慢慢喝着依然温热的天子笑。
这三组镜头不仅创造唯美诗意的氛围,更含蓄暗示了人物内心情感和未来:
你不忘初心,去行侠仗义搏击风雪,别担心风霜欺人,旅途孤寂,凉了热血。我不会再试图把你“带回去,藏起来”,而是会和你并辔而行,举起霜刃共同守卫我们的初心。
你累了、倦了、伤了,我在云深不知处给你一个温暖的屋檐,供你放下刀剑洗去征尘,脱下战袍休养疗伤。
这是问心无愧,理应如此的选择,更是出自本心,遵循本心的情意。那个曾经雪夜长跪,双手捧着戒鞭,自请责罚的迷茫少年在经历过痛苦挣扎后,早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命运仁慈地网开一角,让失去的故人重新归来,也给了蓝忘机弥补悔恨的机会。
在分别的十六年间,云深不知处一定落过很多场雪,这个雪夜是如此寻常。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可是寻常的雪夜,因为有了来客,变得不同寻常;因为有了心意相通,雪夜变得安详恬静;因为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契,静室变得温柔氤氲。更何况此客并非暂停过路的候鸟,而是要定居云深不知处的归鸿。
一首清新空灵的古典小诗,一组意境唯美的镜头,一段动人心弦的剧情……从古典文化里汲取营养,丰盈当代文化,滋养现代人的精神,这是文化根脉的延续和创新。
一刷《陈情令》的时候,就被雪夜谈心这场戏散发的唯美浪漫的诗意深深吸引。美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意象,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是人类对世界浪漫唯美的解读和重构。反复欣赏品味这些唯美的画面,体会剧中人唯美清澈的情感,然后写下这篇小文,表达对美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