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词语“再接再厉”来鼓励他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慎终如始,继续努力,争取新的胜利。但它却经常会被误写作“再接再励”或“再接再砺”。为何是厉,而非励、砺?
其实,再接再厉最早正是写作再接再砺,它的来历非常有趣,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著名诗人孟郊的一次斗诗有关。当时,斗鸡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一次,韩愈、孟郊一同观看了一场激烈的斗鸡比赛,有感而发,两人便一替一句、联手赋诗记录了这场比赛,形成了《斗鸡联句》一诗。其中孟郊写下这样一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句中的“一喷一醒”和“再接再砺”生动形象,后来都成了文人常用的成语。斗鸡过程中,若是哪只鸡斗累了蔫头蔫脑,其主人就通过对其喷水的方式,让它尽快恢复战斗力,这就是所谓的“一喷一醒然”,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比喻推动督促。而被喷水的鸡尽管又有了精神,但并不会立刻投入战斗中,而是会先在地上磨喙蓄势,所以叫“再接再砺乃”。“接”即接触,“再接”即再斗;“砺”即磨喙,再斗之前先磨喙就是“再砺”。整句诗对仗工整,把斗鸡的紧张场面描写得惟妙惟肖。
为什么到了今天,词典中的标准写法变为再接再厉?不妨来看厉、砺与励三个字,在古代,这三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厉是会意字,繁体写作厲,从厂,从萬。这里厂(hǎn)与工厂的“厂”不同,表示的是突出的悬崖。《说文解字》将厉解释为“旱石也”,厉字本义为粗糙的磨刀石,如《史记》中有“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便是把黄河看作衣带,把泰山看作磨刀石。又由磨刀石的功能而生出“磨,使锋利”之意,如《韩非子·五蠹》中有:“坚甲厉兵以备难。”
砺字又是怎么来的?原来随着使用,厉字越来越多被用作动词(磨,使锋利),砺字便及时补位,慢慢取代了厉本义“磨刀石”的用法,如词语“砥砺”,本义就是磨刀石,其中砥是细磨刀石,砺为粗磨刀石。因此,从字源上说,厉是砺的本字,二者虽然可以通用,但在字义和用法上还是有所区别,所以从诗句“再接再砺乃”向成语“再接再厉”演变时,就发生了用字上的变化,用主要表动词的厉代替了主要表名词的砺,固定成为标准用法。与此类似的成语还有厉兵秣马,在古文中也曾写作“砺兵秣马”。
再看励字。励是形声字,从力,厉声。金文中力像犁地的农具,从力表示劝勉他人努力;厉表声,且有磨炼之意。《字汇·力部》的解释是:“励,勉力也。有修饰振起义。”励本义是鼓舞、劝勉,后又引申为奋发、振作,成语励精图治中励即是此意,使用中常易被错写成“厉精图治”。
总结来说,成语再接再厉,本义是斗鸡每次投入交锋前都会磨利喙部,后指交战一次磨一次兵器,因此衍生出比喻义“一次又一次努力”。它虽然常常被用来鼓励人,但其中的厉跟鼓励没有关系,所以不能用励字。至于写成“再接再砺”,虽不算错,但也是不规范的。
再接再厉虽源自一场斗诗,却绝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它体现出一种不因眼前成绩骄傲自满,不忘初心、慎终如始的定力。在古代,人们常常会产生“末路之难”的感慨——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到最后阶段,往往越容易失败。正如老子所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而要突破“末路之难”的瓶颈,就要慎终如始,保持清醒,不放松警惕和自我要求。做任何事,只有始终不忘起始时的明确目标,以坚强的意志做后盾,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才能在最后阶段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取得最终胜利。(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