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村有3700多人,坐落在曹操高陵所在地的安丰乡西高穴村西一公里,紧邻漳河,对岸就是河北省磁县,这个看似与普通村庄无异的偏僻之地,却有令人惊异的古文明。参观过渔洋的人都夸赞她像一颗璀璨的古文化明珠镶嵌在漳河边。
他是一个6000年文化不断代的传统古村落。
李恩义|文、图
古渡口和古商道
渔阳原名鱼羊。因漳河屡次泛滥,冲成的坑里有着肥美的鱼类,河滩长着丰茂的青草,既可用网打鱼,又可养羊放牧。故名鱼羊。
明代有文人嫌名字不雅,在鱼羊两字前各加了水,变成了现在的渔洋。原为渔洋镇,因为镇太招摇,为防日军骚扰,改为渔洋村。
夏季清漳河和浊漳河自合漳村合流之后,从太行山奔腾而下,渔洋上游水流湍急,下游宽阔平缓,唯渔洋河窄岸坚,秋后水落适宜栽桩搭建草桥,但夏季水大,草桥被冲毁,只得搞摆渡。
渔洋村北自古就是漳河渡口,秦汉以前称三户津,津即渡口的意思。甲骨文中即有三户之名。
因为这里离殷商都城只有22公里,是京畿之地,所以渔洋自古就是交通要冲,因此商贾、行人选择在此过河,渔洋一线形成南北自发商道。
尤其是明清民国时代为商贾往来的繁华之地,2015年访渔洋时,街道两旁仍有商铺门面可寻。
古渡口当时有30多条船供摆渡,至今渡口仍有凿着系船缆索孔的条石,这些孔被岁月的缆索磨得十分光滑,叙说着当年的繁忙景象。
每到夕阳西下,霞光万丈,每个人身上会度一层霞光金边,十分好看,因此“漳河晚渡”是安阳古代八大风景之一。
· 漳河晚渡
渔洋渡口西通山西,南通古城安阳,西南通古镇水冶,北可运河北峰峰瓷器、煤炭,是商品转运交换集散地。
民国尚有三成、协成、长泰货栈,德成、庆成、合兴、四合四家炭场。商店、客店、饭店鳞次栉比,从而也孕育了渔洋的经济繁荣。
西门渠渠首
渔洋村北的古渡口往西大约1千米,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魏国能吏西门豹引漳河水入渠的渠首所在地。
我小时候课本上就有《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西门豹在漳河岸边的紫陌(今河北临漳县管辖)投巫后,又引漳河水灌溉农田。
他领导的能工巧匠勘察地形,选择渔洋西北作为引漳河水的渠首,在此打桩挡木料树枝垒石堰,抬高水位,逼河水入渠,然后从总干渠又引12条支渠灌溉万亩良田。2000多年来,这里的老百姓一直受益。
西门豹修的水渠,最初叫漳渠,西门豹死后叫西门渠,曹魏时期叫漳滨堰,也叫天井堰,东魏天平年间改叫天平渠,民国时叫三民渠,解放后叫幸福渠。至于毛渠则多得数不清。
1951年11月2日毛泽东视察安阳殷墟,就是站在西门豹修的水渠引出的毛渠八字小桥边纵论历史烟云的。
水渠因不断有泥沙淤积,历代都有疏浚,民国时期疏浚水渠时,为了达到疏浚标准,恐人偷懒,每隔百米左右就在渠底埋一白石,上刻“天平渠底”字样,挖出白石才算达到了标准。
因用白石太多,就改用砖标。在渔洋龙振山的博物馆就保存着一块上面刻着“天平渠底”字样的标准砖。
古建筑
渔洋至今保存着明代成化年间修的拱形古寨门,由粗粒石和废弃碾盘做底基,上面砌青砖,里面用漳河里的大鹅卵石填充。
2015年我来这个地儿的时候,看见寨门青砖已被历史的岁月风化掉棱角,成斑驳的尖状物,如风烛残年的老人硬挺着不屈的身躯。
近年,南寨门和西寨门按原样进行了修整,西寨门墙上镶嵌着乾隆55年(1790年)重修寨门石碑,叙说着苍远的历史。原来寨门上边建有康王泥马庙,传说当年宋康王赵构是从这里泥马渡河的。
古寨门原有东、西、南、北四座。东寨门于20世纪50 年代拆除,北寨门已没入地下,现在只剩南寨门和西寨门了。
渔洋村民盖的房屋和院墙多用青砖垒框,从漳河里运来大个的鹅卵石整整齐齐垒就,虽然鹅卵石很不规则,但墙壁很结实,标示着高超的垒砌技术。
但大户人家的墙则是条石做基青砖到顶,建筑考究。标志着身份地位的厚重箱式门墩,侧面雕刻麒麟送子和犀牛望月,图案精美。
宽大的门框,砖雕墀头,屋脊上兽吻昂首遥望远方,守卫着主人家的安全。
院落严谨,木雕线条流畅,古香古色,彰显着主人不俗的身份与经济实力。
在渔洋古村游览,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门楣文化。不少门上用砖雕着“耕且读”、“惠迪宅”、“持中恕”、“背峰观涛”“遥望黎阳”“居之安”“善庆堂”“之书堂”。悬挂在私塾的木匾“读书声”等等。彰显着儒家文化的浸润和主人崇尚的思想意向。
这些字体有的端庄,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遒劲,显示着不同的行笔风格。
这里还有清朝进士的家宅。
高超然是渔洋村的“恩进士”,1841年生,1930卒,清光绪年间举人,但时运不济,每到大比之年,家里就有丧事,一直没有机会登进士榜。
有一年他的同窗广西巡抚马丕瑶之子马吉樟拿着高超然写的一副中堂献给光绪帝,一下子攫取了龙心,知道高超然因事耽搁了科考,因此赐给他“进士”头衔。
高超然家门楣砖雕“耕且读”。秉承着中国传统家庭一边耕作,一边读书的古训。
6000年不断代文明史博物馆
为渔洋古文化增添重量级砝码的,是渔洋村“土博士”龙振山先生的民间收藏博物馆。
龙振山1962年毕业于安阳市六中,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一直担任会计兼副支书工作。
上世纪80年代一场大雨过后,村西北那条大深沟冲出一架人骨和陶鬲,这架人骨下面垫着贝币,他断定是商代遗物,于是对文物发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动力,因此每次大雨过后,他都到沟岸边、田间地头转悠,每每有所斩获。他见到碎瓷片、烂瓦头都捡回家,然后买来文物书籍按图索骥,对照确定年代和名称。
实在弄不准的就去安阳市博物馆请教文物专家。当地老百姓都知道龙振山喜欢收集“碎砖烂瓦”,家里盖房子或地里干活,发现有什么“古董”,就给他送过来。
· 仰韶文化时期陶片
文物所一个朋友送给他一瓶胶水,把碎了的瓦片儿瓷片粘起来。经过30多年的不断搜寻,这些零碎古玩意儿,竟达3000多件。
然后他一一登记贴上年代名称标签。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听说了,来到龙振山家。
见到如此多的文物,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商文化、西周、东周、南北朝、隋唐、宋元、直至清末民国,6000年不断代,让他惊叹不已。
· 鹿角犁
再看龙振山对文物的鉴定,竟然基本无误。这是一部多么难得的穿越6000年时空的中国村落文明史画卷!
上级有关部门支持龙振山的工作,给他配备了玻璃展柜,在家办起了展览馆,把搜集到的“碎陶烂瓷”按文化年代分类展出,是中国历史的活教材。
收集到的鹿角犁、石铲、龙山卜骨、商代渔网陶坠、商代陶鬲,战国鼎壶,骨、铜、铁箭头等都成了镇馆之宝。
目前已有一万多人参观,其中不乏外国人慕名而来,享受古文明的熏陶和历史知识的再学习。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关注“豫记”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转载”。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