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反映父子亲情的电影选择在暑期上映,无疑是给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带来一股清流。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对父子历经艰辛却百折不挠的成长过程,由邓超饰演的父亲马晧文在剧中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却因为遭人陷害致使桥梁垮塌而入狱七年,期间妻子改嫁,儿子马飞就读寄宿学校,没想到他出狱的那一天,刚好遇到教导主任宣布开除儿子那一刻,于是父亲带着这些年教育缺失的愧疚,与教导主任打了个赌,如果期末考试儿子考进年级前十名,就豁免开除。此后,这位另类的父亲带着成绩落后的儿子,开始了别出心裁的教育之旅,期间发生了种种意外,包括逃课看航展、偶遇洪水而逃生自救、作文由零分意外获得认可,最后考进年级前十名而留在了学校,继而儿子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实现了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之梦。我带着孩子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许多关乎教育的细节引人深思……
关于如何做孩子1、独立思考
父亲说:“只要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影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无论是儿子复习功课的时候,还是父亲面临困难的时候,只有独立思考,想出解决办法才能克服困难,最终迎难而上。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影片后来儿子遇到洪水自救、太空返回遇险时都派上了用场。
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多少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没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一旦孩子离开父母,遇到困难就措手不及,最终还是要依赖父母,永远无法断奶,成为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家庭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可以自食其力地生存下去。即使孩子离开父母的帮助,自己也可以开创多姿多彩的未来。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无论面临多少挫折,都能够不屈不挠地生存下去,这才是教育的目的。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这一切的基础。
2、找准目标
父亲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
影片中当成绩落后的儿子心情沮丧地从学校回来时,父亲用这句话来安慰他。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儿子从看航展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一名飞行员,并且回来后奋发图强,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自发地努力学习,最后儿子没有听从教导主任的劝说,放弃高考直接参加飞行员考试,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人最终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有多少父母能够支持孩子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有多少父母能够牺牲自己的时间帮助孩子寻找人生目标?在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中,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衷,也忘记了教育的本意。
而这部影片恰恰告诉父母,帮助孩子发现兴趣,启发孩子寻找理想,让孩子积极主动地为目标而拼搏,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而不是整天盯着分数,时刻纠结孩子是上清华北大,还是摆地摊卖煎饼。
3、坚持理想
父亲说:“如果真喜欢一个东西,那就真喜欢,谁说都别变。”
影片中的父亲一直鼓励儿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改变。儿子高三时,成绩优异,已经报考了飞行员,而教导主任特意来劝说儿子,要求他放弃飞行员考试,参加高考,为学校争光。儿子当场拒绝了教导主任,最终考上了飞行员。
现实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理想真的很难,稍微遇到一点诱惑,别说孩子,就连大人都很容易迷失自我,然后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多少人在坚持理想这条道路
上半途而废?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吧,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学习,那么就应该把它当作一个伴随终生的习惯,而不是在高考结束后将课本撕烂后扔上天,也不是在大学毕业后就再也不碰书本。
就像电影中父亲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而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把清华北大当作目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从来没觉得清华北大是过程。父母应该尽早明白:孩子的人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学习是一项终生习惯,而不是离开学校就戛然而止了。
4、坚定信念
父亲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认输。”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反映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一个是儿子遇到洪水被困时,独自想办法逃生成功;另一个是儿子从太空返回途中遇到太空舱隔热层受损,在最短的时间里修复好并顺利到达地球。两次经历都是生死攸关的考验,最终还是父亲这句“任何时候都不要认输”给予了儿子重生的勇气。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么逃避要么放弃,稍有不顺心就出现轻生的念头和举动。作业没写完就逃课,考试没考好就跳楼,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不服输的勇气,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
父母们真要好好反省一下了,过分的娇纵和溺爱只会让孩子更加脆弱,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照、保护孩子,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更加没有反败为胜的底气。要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认输”的坚定信念是在失败的教育和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关于怎样当父母1、以身作则
父亲说:“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影片中,儿子睡觉前看到父亲还在为自己的申诉状而奋笔疾书,马上也起床看书,为考进年级前十名而努力学习;当儿子觉得这个目标太难想放弃时,父亲也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递交申诉状到法院,告诉儿子坚持信念,永不放弃。
现实生活中的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用嘴巴不停地对孩子重复唠叨,而自己却在工作上不求上进,懒懒散散;更直观一点的例子就是,母亲监督孩子写作业,自己却在玩手机。这样的父母如何能教出爱学习的孩子?
俗话说:“身教大于言传”、“话说千遍不如示范一遍”,光说不做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没有权威和公信力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在教孩子做好之前先让自己做好,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2、给予信任
父亲说:“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影片中,面对表现较差的儿子,幼儿园老师说:“他就是脑子缺根弦。”母亲说:“他是个笨孩子,无药可救了。”教导主任说:“煤球再怎么洗也永远变不成钻石。”当所有人都对笨手笨脚的儿子进行批评指责时,只有父亲采取了鼓励的方式,说他是最聪明的孩子,让他重拾信心。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远远大于鼓励教育。当孩子拿着九十九分的试卷,满心欢喜地期待父母表扬时,父母却说:“怎么扣了一分?错在哪里了?赶紧去订正!”当孩子拿着自己的画,等待父母来欣赏时,父母却说:“太阳怎么是绿色的?树木怎么是红色的?不对,重新画!”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而我们缺少的是发现这些闪光点的眼睛。
信任和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一直在指责和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没有自信,缺乏勇气,很难将潜力发挥出来。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给孩子的人生设限,永远用信任的眼光和鼓励的话语来对待孩子,那么,他的将来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3、换位思考
父亲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感受器,他们能感受到大人对他的感情是不是爱。”
影片中,儿子被教导主任批评后从学校出来,母亲在校门口当众训斥他,这一做法立即被父亲制止,并对母亲说:“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他的内心已经很难受、很自责了,先回家再慢慢说。”父亲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感受。
现实生活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认为对孩子是爱,而孩子却并不领情。比如常把“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比如当众批评教育孩子,比如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报各种培训班,又比如花钱买大量的玩具、衣服、零食等却没时间陪伴孩子……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父母是否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有多久没有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了?当父母们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时,有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不要以为大人的敷衍可以逃过孩子眼睛,他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父母是否真的爱他。
4、亲自体验
父亲说:“躺下来,感受一下草的味道,看一下什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影片中,儿子作文写不出来,父亲带他去草地上亲自感受大自然,通过切身体验来理解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并且父亲还带着儿子亲眼目睹航展的风采,领略故宫的文化底蕴。后来儿子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全部融入到作文里。
现实生活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写出好的作文,画出优美的作品,于是买来大量的书籍给孩子看,什么《优秀作文100篇》、《少儿绘画作品集锦》之类。不可否认,这样的参考书对孩子是有所帮助,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是应该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切身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当孩子亲自体验到了,就会在文章和绘画当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而不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枯燥无味的拼凑。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家庭和学校中都值得推广,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与其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不如切身体验让孩子印象深刻。
大家好,我是@泉妈育儿心得,专注亲子关系,对亲子心理、教育、沟通、阅读等有独到的见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带给你帮助,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