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珠旺八字开打一生肖 红珠是什么生肖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不久前,评剧电影《安娥》首映式上有记者问主演袁淑梅,这算不算您的谢幕之作。袁淑梅笑中含泪,没有正面回答。熟悉她的人知道,她对这个舞台有多么的不舍。

多年舞台上的摸爬滚打,积劳成疾,近两年她已作过两次大手术,一次是两膝碎骨游离,一次是腰椎变型错位。但她都挺过来了,依然笑靥如初,依然走路生风。

首映式那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戏迷粉丝坐满放映大厅,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下午“观影及袁淑梅从艺45年”研讨会上,专家们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几位北京来的专家为了赶时间饭都 没顾上吃。无论是戏迷还是专家,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那就是对评剧艺术及评剧艺术家的尊重。

红珠旺八字开打一生肖

研讨会现场

且听专家如何评说——

人物简介:

袁淑梅,评剧表演艺术家,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评剧非遗传承人。从艺45年,创排了几十出优秀传统剧目,并领衔主演了评剧《安娥》、《西柏坡》、《淀上人家》、《月嫂》等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剧目和评剧电影。曾荣获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电影华表奖等多个国家级大奖。

红珠旺八字开打一生肖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季国平(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评剧电影《安娥》首映式和袁淑梅从艺45周年研讨活动。我是从北京专程前来观赏和祝贺的。我原以为对袁淑梅还是了解的,刚才看到诺大的会议室整个一面墙的画板上,布满了她从艺45年所塑造的众多各色形象的剧照,看来我了解得还不充分。她有时候跟我开玩笑说,她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实际上,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对艺术永远的不满足和永远的执着追求,才有了她一个接一个作品的精彩问世。

周大明(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原所长):1996年袁淑梅获得第1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时候,她拿的是剧团自己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神河口》,还拿了三个折子戏。这三个折子戏又是三个行当,花旦戏《花为媒·花园》、武旦戏 《红珠女·保珠》、老旦戏《闯法场》。当年梅花奖评委对她有这样一个评议:“扮演的几个角色,性格迥异,行当跨度大,有文有武,是难得 的文武全才。”我觉得这句话从那时起就对她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概括。

赵惠芬(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从上世纪90年代就看袁老师的现代戏创作,而且几乎她有了新的作品我都会去看。她给我的印象,一是有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行当上说,花旦、老旦、青衣乃至刀马旦都有,都演出了光彩。二是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坚持令人印象深刻。她对每一部剧都是经过反复的打磨,多长时间都有,有的甚至她抓着两三年、三四年在磨这个戏,这一点让人非常敬佩。

吴乃顾(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处副处长):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有很多文章写了袁老师,她小时候在剧团勤学苦练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报道里就说到她总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仍然加功练习,日积月累,能文能武,戏路宽广,真是一个“通吃”的好演员。

刘仲武(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原常务副主 席兼秘书长):袁淑梅允文允武,这在梨园圈是很了不起的。在夺梅花奖的时候,那三折戏你们一听就感觉到会吃惊,第一个花旦戏《花为媒·花园》,那场演出把新凤霞那个经典的唱腔基本上都能够学过来,都能拿来为己所用。第二就是《红珠女》,舞大旗“拧旋子”,还要翻打扑跌,从花旦演到武旦,难度相当大。当时中国剧协也请来了很多的专家,在现场看直呼“哎呀,这个丫头不得了啊”。接下来的《闯法场》是跨行当的,从花旦到老旦是相当有难度的。四十五年的练功、演出过程,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

叶志刚(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老团长):我与袁淑梅结识较早,也可以说,是她看着我——慢慢变老的。学戏初期,袁淑梅个性使然,发狠练功,每天压腿、涮腰、跑圆场、翻跟头、练开打。她知道,练好基本功,才能积蓄勃发的能量。那年三伏天,她演完中场戏之后,与爱人一起来到打谷场上,头顶烈日,练身段、走“前桥”、拧“旋子”、翻“跟头”,练得小袁气喘 吁吁,双腿发颤。她爱人一看,小袁的腿和脚红肿了一片,赶忙拿过一瓶酒,倒入大碗,将酒点燃,蘸着热酒为她按摩。围观一位老奶奶说:“闺女啊!都以为你们唱戏的整天乐乐呵 呵的,哪知道你们背后受这么大的罪啊!”

吴合利(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市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从淑梅大姐身上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益很多,尤其是她对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艺术的这种精益求精。有时候在工作上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会想淑梅大姐她会怎么办, 她一定是坚持再坚持,最终攻克难关。

红珠旺八字开打一生肖

专家们为“袁淑梅从艺45年”题词

不忘初心感党恩

罗松(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杂志主编、编审):今年适逢建党100周年,我发现越 来越多的跟建党有关的戏剧作品已经纳入到党员党史教育的活动中,而且这些观众他们都是非戏剧观众,他们都觉得很新鲜很好看,这样的一种观赏比他们上多少次党课都有作用有效果。因此我认为电影《安娥》给我们带来了智慧和启迪,就是让我们更加理解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有道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文艺要为时代发声,要关注时代、关切社会,关怀人民。

赵惠芬:我发现袁淑梅老师的几部代表性的作品大都是现代戏,塑造了一系列当代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一戏一格,一人一格。比方《神河口》里的绵子,《淀上人家》的安边柳,《西柏坡》里的柏凤书记,《月嫂》里的韩巧妹,《安娥》里的安娥,这些女性形象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些人物都是饱经生活的磨难,却始终坚韧,独立,不屈不挠,充满感人的力量。

季国平:现代戏写的是现代人的生活,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在表现形态上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对于推动戏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也更为直接。袁淑梅的现代戏剧目,因为题材和人物的现代,必然要带来舞台样式和表演上的改革和创新,在创作上的经验自然非常值得总结。《安娥》这部电影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战歌,是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汪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如何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这一中国文坛的“世纪之问”。党中央提出全面实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我们有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的遵循。以此标准来衡量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及领衔主演袁淑梅近8年来的作法,无一不验证了它的科学理论价值。如动画电影《西柏坡1》《西柏坡2》,以动画电影形式呈现革命圣地西柏坡发生的故事,教育青少年不忘初心使命。再如根据红色经典歌剧、电影《白毛女》改编的长篇电视剧《白毛女》,昭示 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价值。我们今天研讨的《安娥》,正是在深入挖掘石家庄籍文艺名家、凝聚河北地域文化元素,彰显燕赵 风骨,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吴乃顾:观摩评剧电影《安娥》,对我来说就是上了一堂特殊党课。通过安娥这样一个女性人物在革命时期的成长,回溯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再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再现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历程。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共同经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党史教育,应该有一种形式叫电影党课。

罗松:大概十几年前在人民大会堂电影 《西柏坡》的首映式,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中袁淑梅老师扮演的是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既有革命的激情担当奉献,又有儿女的柔情,真挚质朴。多年来,袁淑梅老师不忘初心,值得我们学习。

不遗余力为传承

赵俊芳(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袁淑梅既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敢于创新的探索者,既守正又创新,把传承和创新的统一做到了极致。正如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题词写的“舞台表演形神兼备,社会实践德艺双馨”。今天《安娥》电影是首映,下一步要利用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发挥院线的作用让更多人观看。不仅要把这个电影作为特殊的党课,更要作为一个励志的精品,进一步发扬光大。

周大明:曾经有一段时间,评剧艺术面临稍不努力稍一放松就要滑坡的境况。今天看到《安娥》这样一个巅峰之作,特别欣慰。据我所知,袁淑梅同时还给新凤霞和白玉霜等老艺术家做了六出音配像,那是一个传承戏曲大工程。这为我们的后人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叶志刚:袁淑梅不但戏演得好,而且歌唱得也不错。她曾向省、市及京、津声乐专家求教,在省艺校随着钢琴练声。为了丰富评剧形体动作,她曾到群艺馆参加舞蹈训练班,向丝弦老艺人学习手绢功,到武术队学习拳脚、对打。不仅自己广览博学,而且不忘培植新人。她要把学到的玩意儿传下去,这是一个评剧“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譬如:1999年开办的精英袁淑梅艺术学校,培养出了百余名评剧“好苗子”;还有2012年开设“评剧传承基地”,如今学生们都成了舞台上的“新力量”。

裴世杰(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原团长):我有机缘和袁淑梅一起工作,是从2000年4月到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任团长起到2020年3月退休,合作了20年。我到评剧院一团时,她已经获得了梅花奖,担任着副团长,但她并没有在梅花奖面前止步,而是对评剧事业充满激情与热爱,不断寻求新作品,新突破。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尤其发挥了重要的传、帮、带作用,不遗余力地为评剧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惠芬:这些年,她坚持做传承和传播,特别努力地把成功的舞台剧搬到银幕上,《西柏坡》《安娥》她都做到了。电影是对戏曲艺术有效的传承和传播手段之一。我们现在也在进 行舞台剧的数字化,电影是另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播,也是非常好的手段,两种艺术形式的结 合,也是袁淑梅一直在尝试的。

季国平:这些年袁淑梅的作品我看过不 少,一个比一个好,《安娥》应该是她45年从艺生涯的巅峰之作。没有这种执着的和对艺术的永不满足,没有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艺术追求,恐怕不可能有她今天的成就。这一点,我更想把这话说给她的学生们听,现在社会的诱惑太多了,但是诱惑都是暂时的,艺术却是永恒的,哪怕苦一点累一点,哪怕穷一点,都是值得的。希望年轻人以袁淑梅这样的德艺双馨艺术家为榜样,传承和发展好评剧艺术。

(燕都融媒体记者 静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