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谢八字算命准吗 中江县谢八字算命怎么样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中江谢八字算命准吗

四川境内汉族来源与姓氏

今四川境内汉族来源大体说来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土著居民后裔,为土著民族逐步汉化后繁衍形成,今主要集中居住在山区;一是历史上的汉族移民后裔,其中以清代大移民影响最大,资料最多。此外,抗战时期、50年代解放四川、“三线”建设等时期亦有大量外省人入蜀,在数量上也相当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外来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第一节 土著汉族姓氏及其后裔

一、巴蜀姓氏的源起

巴蜀在先秦时期原为土著民族分布之地,其居民主体为土著民族,只有少数从外迁来的中原人。大概言之:今甘孜是西南地区的士著民族“夷”人的发源地。后来“夷”人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少数迁入贵州;今川东北、川东、川东南主要是濮系民族,也是土著民族。

秦入主巴蜀前,巴蜀腹心地区已初步建立起国家机器,但仍以部落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四邻部落林立,有的还处于氏族社会阶段。在巴蜀的春秋、战国墓葬中,每每发现“巴蜀符号”印章。这些“符号”多有共同的组合符号、形式,甚至常见数印相同者。其中一部分当为“氏”印,即通常说的族徽。《世本》说蜀人无姓,蜀人虽无姓但却有氏;《华阳国志》等说巴人有姓,其实也是指氏。巴、蜀紧邻,文化程度大体是相当的。氏,初为某一部落、氏族之称,姓才与某一具体人挂钩。在中原,夏、商、西周时仅贵族才有氏;贵族中,一般男子有氏而无姓,女子无氏只称姓。故当时以氏“明贵贱”,以姓“别婚姻。”战国时期,家族和小家庭经济兴起,反映在文化风俗上,人民逐渐以氏为姓,姓氏合一;在中原地区,基本上是入汉以后,男人才通谓之姓,一些边远地区却仍存旧俗。秦灭巴蜀前,巴蜀地区有“氏”而无姓。

在秦入主巴蜀(公元前316年)后,蜀人无姓的状况急速改变。此盖由秦及山东六国人民陆续入蜀引起。土著民族或逐步汉化,或逐步向山区、边地迁徙、退让。巴蜀的许多土著民族中,家族、小家庭经济迅速兴起;汉化的土著民族或取新姓,或改从汉姓,掀起了由“氏”发展为“姓”的第一个浪潮。其“姓”兴起的时代,也主要在秦汉间,与中原大体相当。且巴蜀早期姓氏的资料较为丰富,如《华阳国志》载有巴蜀各地的众多大姓豪族。大姓的出现,非一朝一代可致,在边远山区犹是漫长历史的结果。这些大姓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巴蜀土著民族逐步发展而成。蜀人姓氏的兴起过程,实际上就是家族制逐步取代氏族制,土著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此外,大量外来移民也带进了许多“姓”。在巴蜀一些偏远山区的兄弟民族,氏向姓的转变晚迄唐宋以降,则更多地反映了各民族文化、各地文化互渗的漫长性。

二、巴蜀姓氏

综观巴蜀姓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巴蜀土著的姓,一类是由外地移民带入的姓。

(一)涂

《华阳国志·巴志》说:“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江州,今重庆。在《华阳国志》之前,《尚书·盖稷》、《史记·夏本纪》也都有曾谈到“禹娶涂山”。《帝王世纪》说:“禹始纳涂山氏女,曰女娲。”涂山氏,应是原始社会末期建立在一叫“涂山”地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之称;秦汉时转为涂姓。《后汉书·贾逵列传》说贾逵“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李贤注引《风俗通》:“涂姓,涂山氏之后。”《蜀典》之:《集仙传》有涂辞,蓬州人;《高道传》有涂定辞,居石室……;明代有进士涂泽,汉州人;举人涂性,合州人;涂宁,嘉定人。

(二)蜀

岷山又叫蜀山、纹山,可互通。《水经·桓水》:“桓水出蜀郡岷山。”郦道元注引《地理志》:“桓水出蜀郡蜀山。”大戴《礼记·帝系篇》: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渭之昌仆氏,产颛项。《世本》又说:颛顼母,浊山氏子,名昌仆。浊、蜀、淖古通,是淖子即蜀山氏也。《初学记》引《帝王世纪》云:颛顼母日景仆(即昌仆),蜀山氏女,谓之文枢是也。这些资料表明,在今汶山、岷山一带,曾有一个叫“蜀山氏”的部落或联盟,并曾一度统治过蜀国。秦汉时期转为蜀姓,今川省仍有此姓。

(三)青阳

《史记·五帝本纪》:“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司马贞《索隐》:“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江水、若水皆在蜀”。从传说资料看,青阳姓,源于青阳帝降居江水。五代前蜀枢密使唐道袭母即为青阳氏。《北史》载南朝宋有青阳显白,又宋代咸平有青阳相,元符有青阳回,政和有青阳泰、青阳兢、青阳充,绍定有青阳师鲁、青阳燮、崇宁有青阳楷、青阳仲康,皆进士,均蜀人。《黄山谷集》有青阳简,字希古,井研人,宋又有青阳仲广,作天王寺塔,有门生青阳城。青阳族已知登进士者三十余人(参清人张澍《蜀典》)。又清《荣县志》称世有青阳族居,今裔犹繁。蜀地古有青衣江、青衣国、青衣道等。《读史方舆纪要》说:“蜀中以青衣名江者凡三:一在汉嘉,即大渡河所经。《汉书》:公孙述僭据,青衣人不宾是也。一在青神,以蚕丛氏衣青而教民农事,人皆神之也。此则古有青衣国,与叙州邻,慕义来宾而名。”《明史·地理志》四:“南溪……又南有青衣江,流入大江。”从这些资料看,现在的名山、天全、雅安是古代的一个“青衣”地,那里的大渡河的一段,曾叫青衣江,现仍有一条江名青衣;现在都江堰以西某些地区,是古代蚕丛氏活动的地方,仍有青衣之称;现在宜宾专区的南溪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一度建立过“青衣国”,到明代还有青衣江之称,显然也是青阳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三地青衣氏的关系,可能是同宗异支。山南水北为阳,故青阳氏很可能最早是居住在青衣江北岸的一个部族,是青衣人的一支,后来分迁各地。青衣,是发源于川西北甘孜的“夷”人的1支。

(四)罗、朴、昝、鄂、度、杜、庹、夕、袭、龚、李、谯、廖、何、秦、兰、蔺、范

《华阳国志·巴志)说汉高祖刘邦募賨人(板遁蛮)出兵定三秦后,“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巴蜀方言中的“七”当为多之意,当不是确定的数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又说是“渠帅”七姓。这种矛盾为认识这“姓”的本质提供了线索。这些“姓”实际上是部落或部族之称。渠,大也,渠帅即大帅。被复除租赋的“七姓”是包括“渠帅”和“民”在内的整个部落,实质上是“氏”。

《华阳国志》卷九载李特妻罗氏。李特子李荡妻弟罗寅。賨人罗氏东汉时亦已完成向姓转变。汉晋时郫县大姓有罗氏。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年)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举巴夷、賨民来附。此事亦见于同书卷八《张鲁传》和《华阳国志·汉中志》。朴是賨人七姓之一。朴胡,是一完整的姓名,说明朴氏至晚在东汉开始了向姓的转变。

昝(攒)

至晚在东汉时完成了从氏向姓的转变。《晋书·载记》说李寿曾追尊其母亲昝氏为皇太后,又说前将军昝坚劝李势降桓温,李寿即賨人。《酉阳杂俎》载唐代有蜀医昝殷。

夕、袭

后裔以氏为姓。夕,又作袭。《蜀录》:“蜀有尚书令夕斌,李特以夕斌等为僚属。”《风俗通》佚文说:“袭氏,賨人七姓有袭氏。”《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说:“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周瑜表以袭肃兵益吕蒙……。”徐康《晋志》载桓温伐蜀时,战于笮桥,参军袭护战没。后来袭姓讹为龚姓。賨人本有龚姓,袭又讹为龚,二姓合一,也是有趣的现象。

汉代,垫江县(今合川)龚荣曾任荆州刺史,龚扬任巴郡太守(《华阳国志·巴志》)。垫江曾是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蜀汉有越嶲太守巴西人龚禄(《上书》《南中志》)。安汉(今南充)人龚调曾任荆州刺吏,龚#曾任镇将军(《上书》《序志·巴郡士女》)。龚氏在东汉已为姓,族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各地为官为吏的不少,汉化极快。

汉《繁长张禅等题名》(《隶续》卷十六)有夷侯李伯宣、夷民李伯仁。賨人李特等曾建立成汉政权。李,当为賨人大姓之一。

谯氏武帝时已为显族,初兴当在秦治蜀间(公元前316~前206年)。《华阳国志·巴志》载:南充国县有大姓侯谯氏。谯氏主要集中分布在现在的南充及阆中等地,原賨人分布氏。《上书》卷十二《序志》有“忠正、侍中谯隆,字伯司。”注:“阆中人也。”谯隆重曾为上林令,武帝欲广苑囿,隆固谏,后迁成皋令。东汉阆中谯玄,善讲《易》、《春秋》,仕于州郡,后拜议即,迁中散大夫,最后隐于家,誓死不仕公孙述(《后汉书·独行列传》)。三国著名学者谯周,《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均有载,或立传、或言及,影响颇广。《史记》、《汉书》中无姓谯者。《后汉书》只有谯庆(阆中人)、谯玄(阆中人)、谯瑛(谯玄子)、谯周(巴西西充国人)。《三国志》中姓谯者,皆谯周家人。这就确证谯姓发源于蜀中,兴于两汉,以后传到外省。从谯姓的兴起时代和分布地区看,谯氏应是古賨人的1支,且是文化最发达的1支。谯氏的先祖,可能是賨人的巫师,故其后裔多精天文地理,以原始道学、谶纬学见长。古代“蜀学”自然有很多源泉,但川东北賨人的文化,特别是其巫学,是现有资料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支,其中就以谯氏为代表。

杜、度、庹

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杜臣伟、夷侯杜永严”、“夷民度山”等题名(《隶续》卷十六)。三国初期投降曹操的有賨邑侯杜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賨人七姓中,不见杜氏,有度氏,当是同音异译字。度,在东汉时又分出庹。《华阳国志》说:临江县(今忠县)、垫江(今合川)、涪县(今绵阳)、成都绵竹等地的“大姓”或“首族”(分见《巴志》、《汉中志》、《蜀志》)。以上除成都外,都是过去賨人活动的地区,故杜氏就是度氏。成汉賨人掌权,杜氏大量涌入成都。《华阳国志》中见有不少杜氏著名人物,如“烈女”涪人杜慈(卷十、十二)、成都杜琼、杜珍(卷十、十二)、绵竹“义士”杜真(卷十二)、资中“义士”杜抚(卷十二)等;其中,杜琼、杜微都是名震巴蜀的宏儒。足见其在汉晋间汉化极快,进入城市者,已完全汉化。魏晋时部分賨人外迁,如《北史·泉企传》载上洛地区“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术”,当地的豪族便是泉、杜二姓,有自称巴州刺史的“蛮帅杜青和”。巴蜀庹(音沱)氏,至宋代为显族,为度氏分支。

廖、何、秦

《华阳国志·巴志》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朐腮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射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是巴郡阆中夷人射杀白虎。廖、何、秦当为板遁蛮中的三氏。其始出现时间,必在秦举巴蜀前;到秦昭王时,此三人已有了完整的姓名。

兰、蔺

《巴志》载涪陵有豪族蔺氏,延熙时被移入蜀。汉《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白虎夷邑君兰世兴,《晋书·王谊传》有巴蛮兰洛州等,可见兰为賨人姓氏。

《巴志》:阆中人范目说汉高祖募賨民定秦;涪陵有大族范氏,賨人范长生亦为涪陵人,可见范为賨人大姓。

(五)巴、樊、瞫、相(向)、郑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此五姓皆出武落钟离山,在现湖北长阳县境内。这是1个部落联盟中的五族,后迁徙入巴,建立了巴国。《世本》:“巴氏,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宋衷注:“其地巴郡江州县。”《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姓解》:“汉有太常巴茂。”相,因与丞相字同,唐代后改为向。

(六)税

《通志·氏族略》引盛弘之《荆州记》说:“昔蜀王栾君王巴蜀,见廪君兵强,结好宴饮,以税氏五十遗廪君。”据此,蜀似早有税氏。至宋代,税氏还保留着不少后裔。《蜀典》卷十二:“宋有税安礼,巴县人,博通经史,熟掌故……。税与权,字巽甫,亦巴县人。太平兴国五年庚科进士税挺,元祐三年戊辰科进士税定国,绍兴中进士税元容,庆元五年已未科进士税庚,均盐亭人……。”

(七)果

《元和姓纂》说:“果氏,出古巴子国。”《逸周书·史记篇》:“昔有果氏,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内外不附而亡。”《路史·国名书》中亦有果氏,后为果洲,地约当今南充。

(八)通

《元和姓纂》卷一:“通,巴大夫食采通川,因氏焉。”此为巴国统治时期。

(九)苌汉

《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苌竟舒”,确证苌为西蜀民族大姓之一。又相传周敬王大夫苌弘亦为蜀人。

(十)蔓

《巴志》:“巴国有乱,巴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说文》:“蔓,广汉乡也。”蔓是地名,蔓子被分封于此,以地名为氏。

(十一)资汉

《繁长张禅等题名》碑,题名中见有夷侯资伟山、白虎夷王资伟等。《陈留风俗传》:“资姓,黄帝之后,食采益州资中,因此为氏。”《玉篇》:“资,故国,黄帝后。”“黄帝后”只是一种传说。资中,古蜀地,此当是土著民族中兴起的氏。

(十二)牟汉

《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牟建明。

(十三)屈

上碑有夷侯屈孟辽,当为西蜀土著民族中兴起的姓氏。

(十四)毋、亡二源。

《巴志》载江州大姓有毋氏。《通志·氏族略》:“蜀蓬州多此姓。”地当今林溪流域及迤东一带,可见巴人有毋氏。《南中志》又载句町国自置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汉书·西南夷传》有钩町侯亡波,《昭帝纪》又写为毋波,亡即毋。二流合一,为巴蜀毋姓起源。

(十五)母亦为巴姓。

晋有母雅,巴郡江州人。唐有右补阙集贤母旻、文学士母煚,皆蜀人(见《蜀典》)。母氏今仍为盐亭大姓。蜀中也有外来母氏。后蜀相母昭裔,本河中龙门入,为蜀相,后裔居蜀,代有闻人。

(十六)苴

蜀王开明氏封弟葭萌,称苴侯,后裔以苴为氏、为姓。

(十七)谢

《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白虎夷王谢节”。《华阳国志·巴志》载江州大姓有谢氏。谢为巴人大姓。

(十八)扶

《北史·扶猛传》载上甲人扶猛,“其种落号白兽蛮”。白兽即白虎,猛被称为“宕渠县男”,亦巴地名。《华阳国志·巴志》说朐腮有大姓扶氏。

(十九)玄、元

《华阳国志》卷十二《巴郡士女》有“政事,大司农元贺,字文和。”注:“宕渠人也。”元贺,本为玄贺,为清圣祖康熙帝玄烨避讳所改。《后汉书·第五伦传》说第五伦任宕渠县令期间,提拔乡佐玄贺,贺后为九江、沛二郡守,终于大司农。其事迹亦见于《益部耆旧传》、《东观汉记》等。元氏可能也是餐人后裔。

(二十)杨汉

《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杨伯宰”。晋张华《博物志》说: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谓杨。”《华阳国志》所列川西各县“大姓”中,杨姓所占比例特大,其中多为汉化氐人。

(二十一)徐

《晋书·刘曜载记》有“巴酉徐库彭”,当是巴姓。

(二十二)句、勾

《刘曜载记》:“于是巴氏尽叛,推巴归善王句渠知为主。”句,又写作勾。《华阳国志·巴志》:“汉昌县(今巴中)有大姓勾氏。”《通志·氏族略》说:“勾氏,旧去声,今平声……今蜀川多此姓。”

(二十三)严

《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大姓有严氏。《北史·僚传》说巴州以“巴酋严始欣为刺史”,严亦为巴姓。

(二十四)存

存姓当以水为氏,为姓,至宋代已是川南名族。《蜀典》:“存水出犍为”。存姓当以水为氏。宋宝祐元年癸丑姚勉榜进士存光孙,富顺人。

(二十五)驰

《蜀典》:《晋书·地理志》:“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驰氏)当是以水为氏者。元《一统志》:“驰九垓,仁寿人。”

(二十六)若

蜀有若水(今雅砻江),若氏兴于水边。《汉书·朱博传》:“戴朱博为太守时,有南蛮若儿。”师古注:“若儿,其豪长之名。犍为南蛮,此指僰人。”《王莽传》:“有僰虏若豆。”《蜀典》:“宋代有一人叫若壳,雅州人,嘉祐进士(一说宣和中进士);若涛,咸淳进士,眉州人。”他们当是僰人若氏之后,宋代已能考取进士,反映了僰人某些支系的进化程度。今蜀中仍有此姓。

(二十七)稓

《蜀典》:“李斯《苍颉篇》云:地在蜀,亦姓也。”音作。

(二十八)羊、养

羊氏又写成养氏。《华阳国志》卷十:有郪人养基,字仲鱼,父养甚为交州刺史(又见卷十二)。”上引《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养达伯。《蜀典》:“清代新繁还有养氏。”

(二十九)落下

《史记·历书》:“武帝时巴郡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索引》转达引姚氏案:“《益部耆旧传》云‘闳字长公,明晓天文,隐于落下,武帝征待诏太史……’”。《寰宇记》卷十六:“落下闳,阆中人,隐于落亭,武帝征待诏太史。”今蜀中仍见此姓。

(三十)庸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二:“庸蜀,殷时侯国,周武王时来助伐纣,子孙以国为氏。”

(三十一)郫

《姓苑》:“郫姓,望出成都。”郫是地名,蜀王杜宇曾都此,秦入蜀后又第一批在此建邑。

(三十二)哀、褒

《汉书·王莽传》:“有梓潼人哀章、袁宏,《汉纪》作褒章。”褒,古汉中地区的国名,也是地名。哀、褒之变迁,尚不清楚。

(三十三)微生

《蜀典》:“微生即尾生氏,字相通。”《三峡记》说明月峡中有二溪,东西流,南朝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峡人生亮钓得一白鱼,长三尺,投置船中,以苇覆之,及归取烹,见一美女在草下……。尾生,是濮人的装饰特征。《九州要记》主:“越之西,郡界千里,有濮夷,常居木上作屋,有尾长二寸。”《通典》卷一九七说得更耸人听闻,“尾濮,汉魏以后在兴古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其人有尾长三四寸,欲坐,辄先穿地取穴,以安其尾。尾折便死。”兴古郡,诸葛亮南征后置,地在今贵州南部。《说文》说尾:“微也。”从发现的文物中有“尾”的“西南夷”形象看,尾只是一种装饰。到南北朝时,濮人的一些支系已以此装饰为姓氏。

(三十四)公乘、乘

是秦二十等爵制中的第八级,据说已有资格乘公家之车了。此乃可炫耀之事,蜀中有人遂以此为姓。《华阳国志》卷十有“公乘会妻,广都张氏女也”。《隶续》卷二有《广都公乘伯乔题名》残碑,卷十四《高朕石室六题名》有广都公乘伯高。广都(今双流县地)乃汉晋公乘氏集中分布区。此复姓在明清时期又有减省为乘姓者。

(三十五)狐、弧、胡

《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县大姓有“三狐五马”。狐,最早当为图腾。后来,为了表明与动物的区别,狐改写为胡。汉《巴郡太守纳功德碑》碑阴题名有阆中弧有。弧,古为竹、木之弓。《易·系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礼记·明堂位》:“载弧。”弧氏者,其族最初当从事弓箭制造之业,后以为氏、姓。狐、弧,最早可能都是賨人之姓。

(三十六)鈆

《华阳国志·巴志》载江州“冠族”有鈆氏,“世有大官也”。上引《张纳碑阴题名》有文学史江州鈆迁。鈆,铅也;鈆氏最初或以冶铅为业。

(三十七)帛

《水经·江水注》:“真人帛仲理,名护,益州巴郡人。”《宋书·刘粹传》:“帛氏奴,王城(蜀汉置县,属东广汉郡,今中江县地)人。”《周书·宇文贵传》:“帛玉咸,金堂人。”帛,丝帛也,既是衣料又是早期货币。从传说中远古的蚕丛氏,到秦汉三国时期的蜀锦,丝帛在古巴蜀地位极重。帛氏,最初可能是以职业为氏、为姓。

(三十八)笮

《风俗通》轶文:笮氏,楚有笮伦,蜀古有笮人,又称笮都夷,居于今川西南一带,楚之笮氏或由蜀迁去。

(三十九)讹

《唐书·南蛮传》:“嶲州新安旁有六姓蛮,三讹蛮。”诺州治所在越巂(今西昌),此为少数民族部落之氏。

(四十)竹

《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有竹王者,兴于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将破生弃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又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在“西南夷”的其他部族中也多有类似传说。竹是该部族的图腾。后裔有以此为姓者。《蜀典》说:“今雅州府卢山县该族最繁茂。竹郎裔,雅州府卢山县人,字水生,明季兵燹之后,家里经籍无存,即裔口授书以教乡塾。”清代还有许多竹氏后裔,如举人竹奇、竹全中、竹枝扬,均卢山人……。

(四十一)鹄

《元和姓纂》卷十谓其为“后汉巴郡蛮酋”,或为以图腾为姓。

(四十二)褐冠、冠

《风俗通》载褐冠氏,賨人,以褐冠为姓,褐冠子著书。又《氏族略》载冠氏为賨人。此原为复姓,唐宋时改为单姓。

(四十三)古成、古

《风俗通》说汉有广汉都尉古成云。陈汉章曰:“《潜夫论·姓氏志》云:苦成,后人书之或为枯,不喜枯、苦之字,则更书之曰古成氏”。张澍《蜀典》认为古成云是蜀人。明清间,部分复姓古成改为单姓古。以上73姓中,李、罗、朴、杜、龚、谯、廖、何、秦、兰、范、徐、杨、严、谢、屈、樊、瞫、向、郑为国内汉族常见的大、中姓氏,后裔甚多。上述姓氏中有的是多源,在巴蜀所产生的只是其中的一源,如罗。有的则只有巴蜀这一源,或者以巴蜀这一源为最早,如涂、蜀、郫、谯、度、庹。

巴蜀民族姓氏的兴起虽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且多具中原姓氏兴起的普遍规律和现象,但亦自有民族、地理,风俗特色。古巴蜀民族姓氏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以地为氏古人在确定氏族、部落名称时,首重居住环境。无论巴蜀,还是全国,以地为氏者皆属最多。

以地为氏者可细分三种情况:一是以山丘为氏。如涂山、蜀山氏;二是以河渠为氏。如存、青阳、驰、若;三是以地名为氏。如稓、果、落下。

以国邑为氏如资、通、庸、郫、巴、哀、褒。以装饰特征为氏如微生。以爵位为氏苴、公乘。以职业为氏弧、鈆、帛。以族名为姓此即由氏转为姓的主要内容。如巴、樊、瞫、相、郑。以图腾为氏如竹、狐、鹄、蚕丛、柏、鱼凫等。以上姓氏在兴起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如由复姓变为单姓的有:公乘——乘、古成——古;在写法上有变化的有:狐——胡,弧——胡(?)、度——庹——杜;一姓二写的有:句——勾、玄——元、毋——亡、相——向、夕——袭。反映出姓氏形成是从不稳定逐步演变为稳定、固定,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以上姓氏,在今四川省几乎都有后裔,有的还是大姓。证实了汉民族来源的多源性和广泛性。

第二节 汉族移民姓氏与后裔

今四川人,主要是历代汉族移民后裔。从秦统一巴蜀开始,历史上有多次移汉民入蜀,屡见于典籍。但上古、中古时期移民后裔的详情今已不明,较详的是明清两代移民后裔的资料,影响最大的是清代的“湖广填四川”。

一、明代移民及其后裔

广安蒲氏家族先祖于元末入蜀,定居于广安,经过明代的发展,其家族已经较大。特别是一族人中,在明清两代曾产生过三名进士。光绪《崇庆县志》记载,县人中“半属流寓”,即大体有一半是清移民及其后裔;那么另一半即为清以前在蜀者,其中有许多是明移民后裔。成都所辖的蒲江县在1985年文物普查时,搜集到162个家族的墓碑和家谱资料,其中在明代就定居蒲江的有68族(唐宋时期即居蒲江的2姓、元代即居蒲江的3姓、明代迁入的63姓),占调查数的42%;清初从邻近县迁入的有60族(其中洪雅县2族、名山县9族、丹棱县4族、眉山县2族、雅安县4族、天全县8族、新津县1族、荣昌县1族、荥经县1族),占37%,这些人大都也是四川明代土著,即明代四川土著后裔占共占70%以上;清代从湖广(即今湖南、湖北)、广东移入的有34族(其中湖广32族、广东2族),占21%。洪雅现存最老的族谱12,其中有9谱为明初入川。明末蒲江知县朱蕴锣在张献忠攻城时战死,事见于《明史》,其二子的后裔众多。清代在蒲江寿安有一叫朱水碾的地方,便是其后裔较集中居住的地区之一。忠县邓氏,其先祖邓世鸾于明洪武二年入蜀,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其后裔达3822户、15963人;明初入蜀的乐大银,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其后裔达867户、3901人。忠县的刘氏,共22支家族,其中明代以前的土著1支、迁入21支(其中明朝迁入13家、清朝迁入8家),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共有12448户、51080人。可略见明代移民姓氏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二、清代移民及其后裔

今川人大多数为清代移民的后裔。清代移民入川约始于顺治十六年(1659),历时约150余年而止。清朝廷动用官府力量,采用强迫与自愿相结合、采用给土地、给优惠的多种政策、多种方式,调动了数百万移民入川。其中仅康熙年间的移民就有100多万人。当时的移民路线主要有水陆两线:水路逆长江、汉水入川;陆路从川陕道、云贵道入川。从移民的类别上看,大多数是自愿、自发入川。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成都警务登记资料,时成都人的祖籍为:湖广籍为25%;河南、山东籍为5%;陕西籍为10%;云贵籍为15%;江西籍为15%;安徽籍为5%;江浙籍为10%;广东广西籍为10%;福建、山西、甘肃籍共占5%,几乎全都是清代以来的移民后裔。民国《金堂县续志》载:县人中原籍为楚省者占37%,粤省者占20%,闽省者占15%,其余各省占20%。大体可代表清代移民中省籍的比例。今四川各地农村,清代移民后裔仍较普遍地集中居住,往往一个村以某一大姓为主,一个乡以几个大姓为主,有的甚至在一个县中也是大姓。

四川各地以姓氏为地名的现象极为普遍,多为“坝”、“湾”、“塘”、“场”、“镇”等。省城成都市内至今仍有许多街名冠以姓氏,如“王家坝”、“金家坝”、“白家塘”、“文家场”等。如清末民国初,德阳县的大姓有“一刘、二郭、三江、四铎”之说;罗江县的大姓有何、毛、杜、高之说。1984年人口普查时,德阳市中区大井乡9812人中有104个姓,汉族中的刘、李、周、黄、谢、林、尹、余、罗、陈、甘、王、易、赵、廖、肖、杨、彭、曾、唐、邱、魏、郑等24个大姓的人数占总人口的81%(7977人),居住较集中,多为清代以来的移民后裔。广汉市松林乡红堰村有汤姓1000余人,是该村的大姓。又如管姓,本在四川各地都是一个少见的小姓,但在中江县冯店乡管家沟、管家院及乐至县金顺一带却是大姓。川人中有极个别一族二姓者。如大邑苏家场郭桥楼子附近,有一族在此聚居300余年,其族人一代姓郭,一代姓李,极为特殊,在全国也很罕见。

四川各地移民原籍复杂,入川后,各地移民间,移民与土著间,时有械斗。为了团结本籍人,一致对外,清代移民中普遍修建同乡会馆。至清代中晚期,四川同一县、或同一场镇的同姓移民,还非常流行“逗谱联宗”,即将同一地域的相同姓氏、但不同支系的后裔互相联谱。如道光年间,遂宁县拦江镇地域上的罗姓家族共有13支,其中有12支的祖先由贵州迁来。13支罗姓家族通过互对家谱,讲述家族发展演变、迁移分化等过程,认识到彼此先祖有可能是一家人,有着血缘联系纽带,于是共同出资出力修建“敬天宫”罗家祠堂;竣工后,共祭天宫神位,并达成互助互援的若干协议。其中,还互相对照了辈分序列,规定了13支的互换关系、长幼顺序;同时还强调拦江河罗姓13支不得互婚。

四川各地都有一些“客家人”。他们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移民而来。他们中有些还保留着聚族而居的习俗,并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形成了许多略有差异的方言岛。据不完全的统计,今四川的客家方言岛主要有:

川西:成都市郊东山地区、新都、金堂、广汉(新华、小汉、金轮、兴轮)、什邡、彭州、温江(金马河)、双流、新津;

川南:简阳、仁寿(方家区)、资中(铁佛、球溪)、威远(石坪)、安岳、富顺、隆昌、荣县、泸县、合江、宜宾、彭山、西昌(黄联、新河);

川北:广安(花桥、天地)、三台、乐至(良安区金顺乡广东湾)、仪陇(乐兴、风仪、双龙、五棚、周河)、中巴、通江(黄宗区)、达川(碑庙区)。以上方言区的方言人口一般为数万人,较少的只有几百人,最多的(如隆昌)多达20余万人。

字辈与名字

汉族的姓名字辈习俗起源于东晋南北朝。当时,一些大族子弟已流行以字辈命名。到宋元时期,字辈命名习俗已在很多地区普及。至今大多数四川人也按字辈取名。

一、字辈、族名与字号

(一)字辈

即通常说的字派、行第、派序,用以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序列。清代、民国时期,川人的姓名构成一般是三个字。第一个字为姓,这是始祖所传,绝不能更改。第二字一般为辈份字(也有少数家族将辈份字放在第三字)。第三字才由父母、通常是父亲所取。按字辈取的名字称“族名”、“谱名”。据《明史》卷一百《诸王世表一》记载:洪武年间,太祖见其子孙甚多,怕命名时出现重复,便对东宫及北王世系各拟定二十字,一字为一世,并规定,后人必须依世次辈份取双名,上一字按辈份取,下一字则按“五行”偏旁(以金木水火土为序)取名。明蜀王府镇蜀二百余年,历代蜀王皆按辈份取名,这对四川的取名习俗影响很大。到明代中晚期,四川已普遍推广按字辈取名。如四川广安蒲氏,至迟在其入川后的第五代,已按辈份取名。李家钰将军的先祖、洪雅李氏在明代也是按辈份取名的。清皇室也是严格按照字辈取名的,地方官及一般百姓也争相效法。清代早期,外地移民入川后,相当一部份人都以“始移民”的身份重新制定了“字辈谱”,也有一部分人仍沿袭使用以前的字辈谱。有少数移民在刚进入四川时,原并没按字辈取名,或者说原来没有字辈,但过两三代后,也定了字辈,让后人按字辈取名。如大邑县城东北6公里有郭家坝、郭山沟,聚居郭姓一族。其始迁祖郭扶,于清初入川,当时并未按字辈取名,三代后开始按学辈取名至今。按辈分取名即为族名。族名,川人通常称其为“大名”。字辈谱所用的文字,单独看似乎并无多大的意义,但联在一起,往往是一首意义深刻的韵诗。一般都具有教育后人发奋向上、尊老爱幼,正直为人,忠孝两全,诗书传家等意义。

定字辈时有几个重要原则:先祖定好后,后人能耐再大,也不能更改;同一族字辈中,应避免相同的字;辈份谱上最后一字开始使用时,其族长或家长有责任为后人编定新的辈份谱字,新谱与旧谱的字数应相同。如:罗江李氏(调元)宗族班辈序列:“朝端崇道义,庭际上青方。孝友家声远,祖宗功德长。”广安大姓蒲氏的第二轮辈份为“金殿耀祖,华廷显宗,新丰庆美,俊发昌隆,建兴嘉寿,世代懋功,天锡有德,业广善崇。”遂宁拦江罗布沟罗氏辈份:“少元正国,泗登朝廷;鸿开景运,大启文仁;维世光显,戚德昌明;忠孝诚继,加著长新。”双流刘氏家族按《周易》卦名序辈,即咸、恒、晋、泰、谦、益、履、丰、随、升、复、贲、巽、比、师、蒙等十六卦,并规定每辈命名须按五行相生顺序,即水、木、火、土、金作为所命之名的偏旁。如咸字辈,名字必有火作偏旁;恒字辈必用土作偏旁。蒲江李氏的辈份为:“洪汉朝正登,国如家克兴,天心仁本在,祖泽世代存。”大邑安仁刘氏的排行是:“应朝芳汉继,仕宗公文元。世德能光裕,守道述嘉言。作善有余庆,本固定支蕃。和平复正大,万代自同源。”极个别的字辈中有两个相同的字,为避免混淆,也有一些具体的处理办法。如大邑灌口牟氏的字辈是“秉文家乃大,好学业斯成。修身尊道义,善业守和平。”其中有两个业字。该族谱上便明确规定,取名时,辈份中的第一个业字,必须放在双名中的下一个字,即姓名中的第三个字;第二个业字,放在双名中的上一个字,即姓名中的第二个字。

(二)族名

川中旧俗,只有父亲或祖父、或父系长辈才有权为孩子取族名。其具体的取名时间,各地各族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在孩子出生的几天内,有的是在满月以后,有的要待其满三岁后。近现代四川的许多著名人士,几乎都是按辈份取名的。如:张大千,原名张正权,系按张家“正心先诚意”的辈份所取;巴金,原名李尧棠,是按李家“道尧国治,家庆泽长,勤修德业,世守书香”的辈份所取。其祖上从浙江嘉兴迁来,新制定辈份,巴金为入蜀后的第二代。李劼人的先祖入川后第五代,开始按辈份取名。李劫人的父亲按“正大传家远,诗书处世长”的辈份序列为他取名李家祥。清代习俗,女性一般不取族名,也不正式取名。如原姓张,出嫁到李家后,便叫李张氏,把丈夫的姓放在前面,父姓放在中间,这在姓氏上表达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社会观念。如李劼人(1891~1962)的曾祖母李周氏,祖母李彭氏,母亲李杨氏,在很多场合可简称为周氏、彭氏、杨氏。族名的主要功用有三:反映了本人的血缘传承关系,使家族后裔能井然有序、符号分明的传承下去,清楚的反映了每一个人在血缘链上的位置;它在姓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强了宗族烙印,为避免后代子孙同宗婚(它比上古时期的“同姓不婚”又进一步)、近亲不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资料;通过家谱族名,了解本家族的奋斗史,促进其奋发有为,促进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之美德。“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些媒介和进步人士提倡“一名制”,反对将人的名字区分为族名与号名两个。但影响甚小,只有城市中的少数人响应,绝大多数人仍实行双名制。新文化运动后,政府在进行有关登记时,开始要求女性也应有名字,开始为女孩取了族名和号名。许多过去没有名字的女性,也在这一时期补取了名字。未婚的女性通常由父亲为其补取,已出嫁的妇女则由其夫为其补取。

(三)字号

过去,川人的名字中除族名外,还有一个字,又称字号、或号名。字号与族名,一般在字面意义上有某种联系。如罗廷说,字伯章,在朝廷上可以说话,写的文章又最好,这当然是取名者望子成龙之心太切了。李劫人为其女取族名李远山,据“远山如黛”,黛者,眉也,又为其取字号李眉,标准说法为:李远山,字眉。取字号需一定的文化知识,过去蜀中农村一般是待孩子“发蒙”读书时请老师、或算命先生代取。30年代后,地方政府在办理户口、征兵、税收、入学、招工等登记时,开始实行“一名制”,即只承认一个名字,任登记人在族名与号名中自选。当时,大多数川人都认为,族名比号名更尊严,一般只能供族内人叫,不宜给外人随便叫,一般都选号名登记户口。所以民间实行族名、号名并行制。在当时的报刊等媒介上,也常用族名、号名并用的办法。50年代后,人民政府采用一名制。不仅在户籍登记、招工、招干、招生等方面均采用一名制,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介上也是使用一名制。从此,一般家庭为孩子取名时,也只取一个名字,多数家庭只取族名,即按辈份为孩子取名,不再取号名。这一时期,有些家庭只为男孩取族名,女孩则取其它名字。50年代以后,传统的宗族习俗多有被认定为是“封建主义残余”而取缔者,川人取名的风格也为之一变。首先,一些人认为,姓名只是一个没有实际内容的符号,可以任意改变,甚至认为按字辈取名是“封建文化”的因素,给以全盘否定。于是,许多人不再按字辈取名。许多与政治运动有关的名字开始出现。如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抗美”、“援朝”之类。“文化大革命”中,民间曾大改旧名,一时“卫东”、“卫红”、“永革”、“向东”等具有时尚特征的名字大量出现。80~90年代,民间又出现取单名习俗。此期出生的婴儿单名占了绝大多数,重名、同名比例较高,从名字上已分不清辈份血缘,易于出现近亲通婚的不良后果。

二、取名习俗

(一)时代特征

川人取名,除上述按字辈取名外,还有一些有趣的特征。从城乡区别来看,农村人取名多偏向质朴,城里人取名多偏向文雅。从行业来看,商人取名重钱财,军人取名重武,教师取名儒味较重。从时代特征来看,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取名用字特征。如:清代民国时期,川人取名常用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道德标准相关的字:忠、孝、仁、义、廉、惠、廷、玺等。其次常有按排行序列取名的习俗。常见的有:1、以伯、仲、季为序,其第三字则按辈份用字;2、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序,其具体取法很多:(1)用其偏旁字:如老大取名时,采用金旁的铁、铜、铍、锃等,老二取名时,采用木旁的相、椤、机、杰等;(2)用其属性相同、含意相近的字,如:如金与铜、木与树、水与雪、火与雷、烈、日、土与山等。(3)直用本字。3、数列为序,按大、二、三、四、五叫下去。1950年初,四川解放,一些人便用“解放”、“新生”给孩子命名。1958年掀起“大跃进”、“三面红旗”、“人民公社”高潮,许多人便以“跃”、“跃进”、“红旗”、“公”、“社”、“公社”这些字给孩子命名。大跃进后,城镇中给孩子取单名一度成为时髦,如张伟、李伟、王军这一类单名,几乎随处可见。60~70年代,爱用“红”、“东”、“兵”、“卫兵”给孩子取名。从传统观念看。迄止70年代前,川人普遍希望多生子女,这在取名上也有反映。许多人给第一个孩子取名为“得(德)群”,是希望还能生一群;如第一胎是女儿,有的便取名“招(朝、召)弟”、“生弟”,希望引来弟弟。80年代后,一些人又给孩子取“洋名”;90年代,电脑、英特网成为时髦,一些人又爱用电脑、英特网中的术语给孩子取名,如:摩吨、英特。多取单名的习俗,造成在中、小学中,学生同姓同名的普遍现象,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二)小名

小名又叫奶名、幼名、乳名。一般是在孩子出生当天或几天后为其随便取一个名,不讲典雅。父母皆有权为孩子取小名,甚至其它长辈、邻居、哥哥等都可为小孩取小名。川人认为,要将小名取得贱一点,小孩才容易长大。故以“狗娃子”、“李娃子”一类为常见。还有一类是按出生顺序,叫为“大娃子”、“二娃子”、“三娃子”、“大妹子”、“幺妹子”等。郭沫若曾写道:“我母亲说我受胎的时候,是梦见一只小豹咬着她左手的虎口,便一觉醒了。所以,我的乳名叫文豹。”李劼人出生时,正值端阳节刚过,父母为他取乳名“端端”,俗称“端娃子”。

(三)外名、外号、诨号

四川民间还有为人取外名、外号、诨号之俗。一般由外人为其取,当事人并不一定都知道、都同意。有的当事人还对这些外号非常反感。其取法大体有以下几种:据生理外貌所取。脸上有麻子的,往往据其姓氏称其为“×麻子”;身材矮小的,往往称其为“×矮子”;身材高大的男子,则称其“×大汉”;脚残疾者,往往据其姓氏,称其为“×跻#”等;手残疾者,则称其“×爪手”;长得胖者,称其“×胖子”;戴眼镜者,则称其“×眼镜”或“四眼狗”。进入80年代后,外人对不认识的中青年男性戴眼镜者,往往简称其为“眼哥”。据职业所取。如王姓的补锅匠,熟人便叫其“王补锅”。80年代,对开出租车的男司机,往往简称其为“的哥”、对女司机则称其为“的妹”。据其事迹所取:清末川督赵尔丰,杀人甚多,民间称其为“赵屠夫”。李劼人在班上岁数较大,又极有号召力,同学们都称他为“李大”和“精公”。据高学位所取:如孙姓的博士,往往称其为孙博士。(四)笔名多在知识阶层流行。用笔名的原因极为复杂。旧时多为避“文字狱”,许多知识份子在发表文章时,都用笔名。如川籍著名学者郭沫若用过30多个笔名。四川著名作家李劫人年轻时常用“老懒”为笔名写小说。李尧棠笔名巴金。此俗至“文革”期间仍存。80年代后,发表作品的多少及其影响大小等,与评定技术职称相联系,用笔名者大幅度减少。今仅见于文艺界。

亲属称谓

亲属间的称谓,总的说来与中原相似,但也有一些地方特色。

称祖父的祖父、祖父的祖母为高祖、高祖父、太祖、太祖父、高祖母、太祖母。

称父亲的祖父、父亲的祖母为曾祖父、太爷、祖祖、曾祖母,太婆、祖婆、自称重孙、曾孙。

称母亲的祖父、母亲的祖母为外曾祖父、外曾祖母,自称外重孙、外曾孙、外曾孙女。

称父亲的父亲、父亲的母亲为爷、爷爷、公、公公、祖父、婆、婆婆、祖母、奶奶,自称孙儿,孙女。

称父亲的伯父、父亲的伯母为大爷、二爷等(以顺序相别)、大婆、二婆等(以其丈夫的顺序相别)。

称父亲的叔父、父亲的叔母为三爷、四爷等(以顺序相别)、三公、四公等,叔祖公(叔公、叔祖)、三婆、四婆等(以其夫的顺序相别)、叔祖母(叔婆、婶婆)等,自称侄孙、侄孙女。

称母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为外公、外爷、外祖父、外婆、外祖母、姥姥等,自称外孙、外孙女。

称母亲的伯父、母亲的伯母为大舅爷、二舅爷(以其顺序相别)等,大舅婆、二舅婆等(以其夫的顺序相别)。

称母亲的叔父、母亲的叔母为外叔祖父(外叔祖)、外叔祖母(外叔婆),自称外侄孙、外侄孙女。

称父亲为爸、爸爸、老汉、达达。

称母亲为妈、妈妈、娘,奶子,姐。奶子,本是对奶妈的称呼,旧俗,因母女(使作这种称呼一般以女儿为多)的命相“克”,或者不相“生”,便用改称“奶子”的方法来减少其相“克”的程度。姐,本来是对姐姐的称呼,旧俗,因母子(使用这种称呼的一般以儿子较多)的命相“克”或不相“生”,另外也因母亲年轻初生,便用改变称呼的方法来减少其相“克”的程度。

称父亲的哥哥、父亲的嫂嫂为大爸、大老汉、大老子(以其顺序相别)、大爷、大伯、伯父、伯伯,大妈(以其夫的顺序相别)、大婶。自称侄、侄儿、侄女。

称父亲的弟弟、父亲的弟妇为三爸、三老汉、三老子、叔、叔父、叔叔等,三妈(以其夫的顺序相别)、婶母、婶婶等,自称侄儿、侄、侄女。

称父亲的姐夫、妹夫为姑父、姑爹(一般另加排行数)、姐妹为姑妈(一般另加排行数),川西、川北部份地区还有称老子的习俗。自称内侄、侄、内侄女、侄女。

称父亲的表兄、父亲的表嫂为表伯父、表伯、表伯母、表姆等,自称表侄、表侄女。

称母亲的兄弟、母亲的嫂嫂、弟妇、为×(按序数)舅、舅舅、舅父、×(按其夫的顺序)舅母、舅妈,自称外甥、甥、姨甥女、甥女。舅父,川人流行“娘亲舅大”的说法,认为舅舅有管教外侄的权力和义务,在必要时,舅舅还有抚养外侄的义务。这是川人称呼中少见的“母系”遗迹。称母亲的姐夫、妹夫、母亲的姐妹为×姨爹(按其妻的顺序)、×姨父、×姨母、×姨妈,自称姨甥、甥、姨甥女、甥女。

称妻子的父亲、妻子的母亲为岳父、老丈人、丈人、爸爸、岳母、老丈母、丈母娘、妈妈,自称女婿、婿。

称妻子的哥、嫂为哥(或加排行)、哥老倌、内兄、内嫂、嫂,自称弟、妹夫。称妻子的弟弟、弟妇为弟、内弟、内弟妇、弟媳妇、自称哥、哥老倌、姐夫、或名字。

称妻子的姐夫、妹夫、妻子的姐妹为老挑、襟兄、襟弟、内姐、姐、内妹、妹、襟弟、襟兄、妹夫、姐夫。

川人在亲属称谓上有如下特点:

1、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比称突出:2、以关系近的一方为准绳;3、重视排行,弟妹称哥、姐总是按排行称大哥、二哥、大姐、二姐等,哥姐称弟妹也总是按排行称三弟、四妹或简称老六、老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