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兄弟无助 八字兄弟排行推算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八字兄弟无助

4月18日,认证信息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普策划人”的用户,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论文“致谢”部分的图片,讲述了作者逐步克服家庭贫困,历经亲人师长离别,凭靠努力完成学业,从四川南充仪陇走出大山战胜命运的经历,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南都记者了解到,当天,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转发上述消息,披露这篇致谢来自博士学位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为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黄国平。4月19日上午,南都记者从这篇论文作者黄国平目前就职的腾讯方面获悉,黄国平已对此发布公开信回应。其中提到“因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很多问候与关心无法回复”,借助公开信公布完整版论文“致谢”,并表达歉意与谢意。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夏日地烫赤脚行 冬着破衣打寒颤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根据该致谢文章,黄国平“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但他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黄国平在致谢中提到,他12岁时母亲离家,17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同住的婆婆也病故。进城上高中后,计算机启蒙老师和对其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匆匆离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除了亲人师长的离去,贫困是另一重现实的考验。黄国平在文中称,高中以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他求学期间家徒四壁,下雨时要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屁股后面沾着泥湿漉漉地上课,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则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命运一丝的怜惜是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在致谢结尾,黄国平对未来不乏期望,“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

公开“致谢”全文 感谢导师和亲人

上述文章图片发出后,在网络上迅速流传,不少网友被黄国平坎坷的学习成长经历、真挚朴实的语言打动,有人留言称其为“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典范。”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随后转发相关消息,披露“致谢”文章来自黄国平博士学位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

4月19日上午,黄国平通过媒体发布公开信,公布了隐匿个人信息的完整版论文“致谢”。

黄国平在公开信中提到,“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先后就读于炬光小学和大寅镇中学;2004年升入仪陇中学,2007年在绵阳南山中学复读;2008年进入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导师为宗成庆研究员,并在2017年7月毕业。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持续向目标靠近。”

南都记者从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中发现,实际上除了回顾以往坎坷的学习成长经历,他也在“致谢”中感谢了导师宗庆成老师、课题组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和帮助,以及妻子、兄长等亲人的抚养和陪伴。

他提到,“我很庆幸保研时选择了自动化所”,“感谢导师宗庆成老师选择了我,宗老师将我引入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博士这五年无疑是我过去最幸福的时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公开信息显示,宗成庆为中科院自动化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多语言翻译、情感分析、网络内容挖掘。

公开信最后,黄国平表示,“还有许许多多我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网上的留言与讨论,朋友的问候与关心,很多无法回复。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专访

装修工哥哥谈“博士致谢”背后:

曾经的无助不是一两句说得清

4月19日下午,黄国平的哥哥黄建全及其家乡炬光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军,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电话采访,并回顾了黄国平一路成长改写命运的经历。“他这样走上来真是不容易,一般人肯定压垮了,为我们家乡增了光,对我们小孩也是榜样。”黄军说。

兄弟俩相依为命

从未流露出脆弱情绪

“他(黄国平)写的全部属实,没有一点虚假。”黄军向南都记者表示,他已看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致谢”,确实是黄国平本人的真实经历。

他透露,黄国平1987年生于四川南充仪陇县永光镇炬光村,家里有父母、婆婆和哥哥。亲人相继离世后,只剩黄国平和哥哥黄建全兄弟俩。他们读书时长期寄居在同村的伯伯家中。

黄建全告诉南都记者,他15岁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目前在陕西做装修工。黄建全记得,儿时父母、婆婆相继离开,兄弟俩非常无助,“对他(弟弟)打击更大,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

黄军称,当年黄国平一家在村里属于“条件很差的”,有次他看见已上高中的黄国平从仪陇镇坐车回家,“打赤脚走街上,穿得衣服很脏烂。”

但在外人面前,黄国平从未流露过脆弱伤心的情绪,“他很理智、坚强。”

曾回家乡办婚礼

邀请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咱们弟兄两个,帮助我们的人特别多”。黄建全告诉南都记者。黄军也提到,黄国平在仪陇县上高中后,学校有位工作人员一直在资助他读书。在“致谢”里,黄国平称,“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某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

尽管家庭条件艰难,黄国平成绩优异,从小就崭露出兴趣和天赋。黄建全记得,他还没离家打工前,有时也会教弟弟识字。“幼儿园时他就把一年级的课程学了,学习比同龄人超前,他现在也是这样,在不停地学习。”

而后,如黄国平在“致谢”中所述,他凭靠努力一路从仪陇县山坳里走出,进入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学习,毕业后延续博士期间研究课题开拓事业。

黄军说,黄国平一直与家乡人保持联系,近些年回家时也会到他家中探望。两三年前,黄国平结婚时还曾和妻子回仪陇县办酒席,邀请了老师和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