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被消灭,蒋介石败退台湾。他贼心不死,想要把台湾打造成国民党的”复兴基地“,从而实现自己”反攻大陆“的愿望。
蒋介石来到台湾后,重新组建了国民政府,清除了大多数骨干,甚至还有一些元老级人物遭到了调查传讯。然而这些人中有一个例外,他就是陈诚。
陈诚
陈诚来到台湾后,成为了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把手,直到病逝前夕,他一直处于权力的中心。蒋介石对周围的人生性多疑,为何偏偏会看重陈诚呢?
与蒋介石结缘,陈诚:总司令之恩亦不能不报蒋介石旗帜鲜明,凡是能够得到他重用的人,几乎身上都有同样的特点。除了黄埔出身以外,和他同为浙江老乡也是一个加分点,还有就是对自己要绝对忠诚,而陈诚正是这样一个三者皆备的人。
陈诚出生于浙江青田,家中世代务农。求学的时候,他拿着一张假文凭前去报考,来到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在父亲好友杜志远的疏通下,通过走后门得以进入第八期炮兵科。从此,开始了自己一生戎马的军旅生涯。
革命 战争年代的陈诚
陈诚在保定军校学习期间,与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毕业后的他听说邓演达正在组织新军时,转身来到上海投奔了邓演达。
1924年5月,陈诚跟随邓演达在与桂军的作战中,不幸中弹,被送往了野战医院进行治疗。陈诚在治疗期间,身为粤军参谋长的蒋介石正好来到了医院慰问伤员,当他得知陈诚的事迹后,同他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不过没有给蒋介石留下深刻的印象。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成立,陈诚因为骁勇善战,被孙中山点名送进黄埔军校进行重点培养。陈诚在黄埔军校担任教育副官期间,受到了蒋介石进一步的关注。
有一天,陈诚和邓演达到了凌晨时刻才回到了营中,他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就读起了一本《三民主义》。
此时蒋介石正如同往常一样查哨,他发现前面的房间有着微弱的灯光,以为是有学生不按时休息,准备推门进去加以训斥。可眼前的一幕让蒋介石愣住了,一个人正借着微弱的烛光在看书,蒋介石走进去一看,发现是有人在读《三民主义》,心情立刻转怒为喜。
蒋介石
蒋介石抬头看了看陈诚,虽然长相普通,但是神态自若,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突然闯入而显得大惊失色。蒋介石望着陈诚,连忙询问道:“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啊?”
陈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叫陈诚,是浙江人,你之前来野战医院慰问伤员的时候我们有过一面之缘。”
蒋介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嘱托陈诚早点休息,说完就离开了陈诚的房间。这一次的见面,给蒋介石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第二天早操结束后,蒋介石在众人面前表扬了陈诚。同时还当众宣布:因陈诚发奋刻苦,特将他提升为少校炮兵队长,以资鼓励。
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陈诚的心中非常激动。他当众表示,愿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1925年,孙中山开始东征陈炯明。在棉湖之战中,陈诚凭借自己炮兵的优势成功的压制了敌军的火力,从此一战成名,后来他在龙溪战役中力战孙传芳的主力部队,由于陈诚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因此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
蒋介石与陈诚
1928年,蒋介石复出后,陈诚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警卫司令。这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职位,按照当时组建的兵力,加起来足足超过了一个杂牌军。
陈诚也没有辜负蒋介石对他的器重,他在后来的中原大战中屡立奇功,升任为了十八军的军长。当时十八军的武器装备在国民党军队中都是顶尖的,而陈诚也因此确立在国民党内部的军事地位。
蒋介石为了进一步拉拢陈诚,还为他牵上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1931年,他与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女儿谭详结婚。值得一提的是,谭详还是宋美龄的干女儿,从此,两个人的关系更近一步。
蒋介石与陈诚夫妇
面对蒋介石的知遇之恩,陈诚多次在家书中表示:
“在公我须随总司令为国努力,为私总司令之恩亦不能不报。”
主张抗日,多次上书蒋介石不久,蒋介石把陈诚派往了江西作战,想要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过,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陈诚所部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侵占了东北全境,三千万东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正在江西“剿共” 的陈诚亲自致电蒋介石:
“倭寇凶横,借端启衅,占我沈阳,辱我军民,犹复续开驻韩倭军入境,节节侵迫,此种举动,欺人太甚,凡属国民,同深愤慨,国难之急,至今已极,亡国之惨,转瞬即见。吾革命军民,以打倒帝国主义为职志,此而可忍,何以为人。职等份属军人,责在卫国,愿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成败利钝,概不暇计。宁可致死于亡国之前,不愿偷生于国亡之日。执戈待命,谨候明示。”
面对陈诚请缨抗战的行为,蒋介石只是要求陈诚遵循国民政府所制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不得擅自行动。
日军对中国东北发起进攻
1931年9月21日,蒋介石回到南京,再次召集军政要员商讨对策。他在举行的国民党党员大会上再次阐述了自己的态度: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国家存亡,关系之大,此时务须劝告民众——严守秩序,服从政府,尊重纪律,勿作轨外之妄动。
1937年8月,正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的陈诚奉蒋介石之名返回了南京。当他准备向蒋介石介绍训练团的情况时,蒋介石却摆手说道,要他马上根据淞沪的战事进行考虑,来拟定一个战斗序列,方便统帅部进行指挥。
蒋介石
就在8月13日,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蒋介石此刻召见陈诚,可见他对陈诚的信任。
由于上海为第三战区,蒋介石便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来到上海后,率领第15集团军在吴淞、宝山、罗店等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由于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加之伤亡过大,防线逐步被日军突破,上海最终沦陷。此次会战中,陈诚的嫡系部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其中嫡系67师经过惨烈的血战后,都已经伤亡殆尽。
陈诚
淞沪会战整整坚持了3个月之久,使得日军把主力转移到了东战场,避免了日军由平津南下,出洛阳以塞潼关之口、趋武汉以断国民党后路之危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赞赏。
众人要求治陈诚战败之罪,蒋介石出面保全1946年,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失败,蒋介石决定由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前往东北指挥军政。
陈诚上任后,先是枪毙了几个贪官,让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然后扩军备战,使得国民党在东北的总兵力达到了14个军55万人的规模,在总兵力上占据了优势。
与此同时,他将“全面防御”改为“机动防御”,收缩兵力,保卫沈阳、长春等几个重点城市。
陈诚所率领的主力部队
陈诚的这一计划,算是抓住了重点,如果他遇到别的对手,或许有扭转局势的可能,不过他的对手是林彪,那可就不一样了。
等到陈诚主力西援的时候,林彪直接将计就计,出动6个主力纵队,在长春和四平之间寻机歼敌,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在辽西地区三战三捷,共歼敌约1.2万人。
初战失利的陈诚想要扳回一局,却不曾想在急躁之中犯了兵家大忌,他为了争夺辽西地区,竟然把中长铁路线上的兵力掉了过来,使得林彪抓住机会,发动了大规模的秋季攻势。
至此,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全部躲进了各大城池之中。林彪左看右看,实在是无仗可打,于是下令收兵。
国民党内群情激愤,他们将东北战场上的失败,归咎于陈诚的指挥上,纷纷要求“杀陈诚,以谢天下”。蒋介石为了保全陈诚,只好让陈诚住到医院装病,同时卸掉了他的职务。
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开始安排后路。1948年12月,蒋介石做出决定,由陈诚负责支持台湾政务,整训由中国大陆迁往台湾的部队。
当时台湾的情况不算稳定,美、日对台湾的影响依然存在,蒋介石为了在短时间内稳定台湾的局势,自然要选择一个相对较有威慑力的将领。陈诚在国民党内影响比较大,加之他已经在台湾养病半年多了,对台湾的情况比较了解,自然成为了蒋介石心目中最为合适的人选。
任命下达以后,陈诚的心里非常困惑,他本想拒绝此次任命 ,可蒋介石多次劝道陈诚,他只好走马上任。
陈诚留下遗嘱,引起党内争议在陈诚来到台湾任职时,正是当地局势不甚明朗的时刻 ,陈诚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他没有辜负蒋介石的重托,在管理台湾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来到台湾后,陈诚在公职人员大会上说道:“今日台湾所需要的,就是政府与人民同患难共生死的精神,使台湾成为一个复兴中华民族的堡垒。”
陈诚来到基层视察
他提出了大量的惠民政策,比如颁布“入境管制办法”、通过“三五七减租”办法、粮食增产计划等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台湾的秩序逐步恢复过来,为国民党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稳定的环境,这让蒋介石非常满意。
不过,由于解放战争中有很多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给蒋介石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加之陈诚在台湾政绩卓著,人民要他主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蒋介石变得谁都不敢相信了。
陈诚与家人合影
与此同时,美国人不断地对蒋介石展开批判,指责他昏庸无能,还要声称扶持一位新人,来主政台湾的一切事宜,此时的陈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1954年,陈诚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此时的陈诚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作为蒋介石”副手“的地位从此确立。不过,这些事情都遭来了蒋介石的猜忌,因为蒋介石想让自己的儿子蒋经国来接班,陈诚自然成为了蒋家父子的绊脚石。
权力之争一向是最残酷的,蒋介石的虎视眈眈,陈诚也是心知肚明。可是随着陈诚逐渐年迈,他即使想要争权,身体也不允许了。
60年代陈诚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后,正式提出了辞职的请求。蒋介石想都没想,直接同意了陈诚的辞职。
自从陈诚辞职后,他便长期留在了家中养病。虽然他曾经位高权重,但是他在任的时候作风廉洁,没有留下多少存款,导致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病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
担任副总统时期的陈诚
1964年9月,陈诚突然出现了连续的腹泻,体重骤降,在家人的劝说下,陈诚来到了医院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被诊断为肝癌晚期。
蒋介石还算有点良心,他在得知陈诚病重的消息时,为他安排了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由于陈诚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身体也日渐衰弱下去,一天不如一天。
1965年3月,陈诚突然从昏迷中醒来,他向儿子陈履安挥了挥手,示意他拿出纸笔来记录自己的遗言。
陈诚望了望天花板,沉默片刻后留下了三句遗嘱:
一、希望同志们团结一心,在总裁的领导下来完成革命大业。
二、不要消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军民亦共患此难。
三、党存俱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
说完遗嘱两天后,陈诚就离开了人世,享年67岁。
陈诚病逝后,他留下的遗嘱自然也成为了众人所关注的焦点。国民党相关部门在发表遗嘱的时候,专门找到陈诚的夫人谭详,希望可以在遗嘱中加上关于”反攻大陆”的决策。
谭详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辞修(陈诚,字辞修)的遗嘱一定要发表,只能按照他生前所口授的原件,你们觉得不合适的话也可以选择不发表。”
众人将陈诚的遗嘱以及家属的意见上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的心中非常疑惑,他沉默片刻后轻轻地说道:“就按照原件发表吧。”
几天后,蒋介石亲自为陈诚主持了葬礼。在陈诚的葬礼上,蒋介石让人把自己书写的“党国精英”的匾额挂在了灵堂的正中间,可见对陈诚的重视。
陈诚殡葬大典
纵观陈诚的一生,可谓是毁誉参半。他恪尽职守,堪称国民党内部的一股“清流”,可惜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只落得一个唏嘘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