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9法3术,知行合一方为境界
—-《孙子兵法》13篇之逻辑
关键词:仰恩版本 “1道9法3术”之知 “动善时”之行 知行合一为境界
《孙子兵法》,是什么?为“兵圣”级别的方法论,在兵法界,是“神”一样的存在。
仰恩版本所谓的“1道9法3术”的系统认知的提法,并非想标新立异,而是借用“道法术”的认知框架的逻辑,来梳理、来还原孙武老先生的兵法大智慧,进而使孙武老先生所著的兵法普惠民生,发扬光大,仅此而已。
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再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方法论的认知与价值转化的过程。
用“盲人摸象”的典故,可以很好理解非标新立异的想法。
“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这仅仅是百度百科的说道。
现实的理解,是“讲正道、讲结果”。那就是零敲碎打,旁敲侧击之后,终于拼出了“大象”的完整的原型,这才是值得欣慰的,值得去做的事情。
第一,道,即客观的规律。
同时,也要用人话来表述其全貌。《孙子兵法》是“兵圣”级别的方法论,自然对战争之道的剖析,为最接近客观实际之“道”。其中,《计篇》为决策层提供了“战与和”取舍而决策之依据,权称为“1道”。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法,为认知的系统
对战争系统的认知,可以人为划分为伐谋、伐交、伐兵与攻城等四方面,以及谋攻、作战、行军与军争等四阶段。而谋攻,按照冷兵器时代的特点,也可以人为理解为:地形、兵势,之后“军形”的应对,以及必然的“九地”之境遇,也有“九变”之对应,此为谋攻之法。由此,权称为“9法”。也可谓之太极“四象”,解决了“怎么看”的问题;
第三,术,为产出的指引。
是智慧的落地,生产力产出的指引。孙武兵法的用间、火攻与虚实,可以认为战争实操的套路的指引。是认为要利用好人性与自然之力以及智者的智力,“3术”的知行合一的落地,才有百战不殆之兑现。也可谓之太极“八卦”,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
第四,知行合一是成败的根源。
知行合一,就是“道法术”之系统认知之“知”,与知识转化成智慧、智慧再转化成生产力之“行”的合一。
此“知”的依据,就是“1道9法3术”的兵法的认知系统;而“行”的准则,那就是蓄势、借势、造势形成趋势之乘势,审时度势之后的顺势而为。这,或许是大师级别与否的评判标准,也是成败之后的人以群分的根据了。
也正是基于这“知”与“行”的逻辑,才有在这大佬级别的平台上,把自己的粗浅,全盘展示出来,不致于误导而被贴上标新立异之标签。
也期待在此“知与行”的逻辑之下,能集合大师们的智慧,摈弃“心魔”的束缚,把兵法阐述得更加系统,更加透彻,并成为我等生民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借鉴。
如此逻辑,孙武兵法13篇,可以定义如下:
1、取舍之“1道”。
决策就是取舍,决策之道就是取舍之道,在于《孙子兵法》仰恩版本的“1道”之间。
计篇,要作“战与和”的决策。其核心逻辑是:索七情校五事之知己知彼,审时度势之后的顺势而为,如此,知与行的合一的决策,才有“以全争于天下”之期待;
是生死存亡之际的战与和的取舍,亦所谓的上层建筑层级的,战略决策。
很明显,孙武老先生已经帮我们揭示出来了。
第一,七情五事。
在“天地人、主将与道法”系统的构建之后,上顺天意、下应民心,此为得天地;
主将,“主”要得道,“将”须得法,如此,兵众孰强;
“道法术”,关注的是“修道保法”,
如此系统计算,高下自判。此算,一览无余;
第二,知己知彼。
彼与此的七情五事之后,势必知己知彼。此知,不单是“七情五事”之实力之辨识,更在于当事方、利益攸关方与局外人的应对之“法”的认知,及其落地之根深蒂固之“术”的套路的认知。不同人,不同操守,就有不同的“术”之级别,也就有不同的底线,与不同的红线。此知,彼此通透;
第三,审时度势。
审时,是审视当下之swot。对象是战争“双四”:是伐谋、伐交、伐兵与攻城等四方面,谋攻、作战、行军与军争等四环节;度势,是度量时机的把握。在于己之蓄势、借他之势,营造趋势,之后对势的把握而动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第四,顺势而为。
在“七情五事”之知己知彼,审时度势之后,顺着势头的变化而为的战与和、生与死之大政方针的决策,审势与顺势,知与行合一,或才可以“以全争于天下”。
第五,知行合一。
体系与系统之“道法术”的认知,与蓄势、借势,造势形成趋势,的乘势,即顺势而为,
如此知行合一,即可百战不殆。
此,即为决策取舍之“1道”及其逻辑。
2、知彼此之“9法”。
强调系统构建之后的系统认知,并生成具体个案的实施方案与应急预案的“2案之法”。
是决策之后,讨论如何实施的轻重缓急与多快好省的问题,亦是定位在战术级别的认知方案。
正是这种认知及其预(方)案的层级不同,造就了百花齐放,也只有经历百家争鸣之后,必然会有的认知的江湖一统。
第一,谋攻之法。曹操曰:欲攻敌,必先谋。在“必以全争于天下”之目标导向之下,伐谋、伐交、伐兵与攻城的四方面(虽讲四方面,其实只重点讲伐兵),以及之后分述的作战、行军、军争等四环节,实现“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如此,其核心逻辑是:败战之应急预案,胜战之实施方案,亦谓之“2案之法”。
1、地形之逻辑:“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之“可全”结果导向之下,要知地之六利、兵之六害(在兵势篇体现,则更为合适)。皆因“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2、兵势的逻辑。兵势,兵之势。在于部队的“分数”、“形名”,更在于“奇正”与“虚实”之将领的得“法”。如此部队,即具兵势,有战斗力;同时还得蓄势,借势,趋势之后乘势,如此,即顺势而为;
3、军形的逻辑:是“地形”与“兵势”剖析之后的“军形”的“攻与守”的应对之法。在特定的“地形”之下,“军形”倒推其“兵势”,“兵势”决定其“军形”,互为表里,如此而已。
其核心逻辑是:在于“曹操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更在于:知彼的应对之形之后,判断其兵势,而后即可确定己的对应之法。
4、九地的逻辑。“曹操曰:欲战之地有九”,主客形势与深入敌方之九种作战环境而对应的战法。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善用兵之将者,静以幽,正以治,譬如率然,谓巧能成事者也;
5、九变的逻辑。是将领对不同情况的战略、战术与战法的应对。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由此与时俱进而变通。“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第二,作战之法。“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如此,其核心逻辑:兵贵胜,不贵久;
第三,行军之法。其核心逻辑,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
第四,军争之法。曹操曰:两军争胜。其逻辑:争地利、争人和、争得老天的眷顾,难上加难,其解决的办法:故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悬权而动,终归本立道自生。
其核心逻辑与《三十六计》相关,就是战争之“攻战、混战”进入势均力敌的“敌战”,僵持之后,“并战”要出场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军争”要实现的愿望。
3、落地指引之“3术”。
用间、火攻与虚实等“3术”,其逻辑在于“借3力”:借用人本性之力,自然之本能之力,以及智者之心力;在蓄己势、借他势,营造趋势,之后的顺着势头的变换而变换对应的计策之顺势而为,如此“知行合一”,方能实现“百战不殆”的结果。亦定位在战术级别的实战指引。
第一,《用间》其核心逻辑:利用人性之力。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其战损也对等的惨重。如此,也只有识人之“三观”之后,才知其人是否为我所用;
第二,《火攻》其核心逻辑:利用好自然之力。有其“人机料法环”的生成的路径,斩断其“人机料法”生成的链条,才有避免不利之“环”的发生;
第三,“奇正”虽在《兵势》,其逻辑:“以正合以奇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后才有乱中取胜。
第四,《虚实》。其逻辑:因敌破绽,即可避实击虚,而胜于无形。“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第五,十二诡道。在《计篇》,也应归“术”类。其核心逻辑是:在威逼与利诱之下,在其趋利与避害之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进而乱中取胜。
第六,“术”终归于《三十六计》。所有计与谋、战与争之“术”,即所有“术”的集合,可以归结到《三十六计》名下。也如此,需要对《三十六计》进行“借三力”的逻辑的再梳理,最终生成仰恩版本的《三十六计》。
“1道9法3术”,是依托《孙子兵法》这兵圣级别的方法论,按照“道法术”的逻辑,对兵法进行的系统梳理的认知结果的表达。
即在“道法术”的系统之“知”,智慧转化成生产力之“行”,遵循“1道9法3术”的方法论,与的审时度势之后的顺势而为的“动善时”准则,如此知行合一,即可兑现“兵法”的价值,这才是我们研究兵法之后,期待的结果。
仰恩版本期待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的江湖一统,在光大我华夏千年文明的同时,在文化层面形成对西方世界的“四大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