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鼓一曲写芳华
——记宜都梆鼓表演艺术家谭金华
在我的家乡湖北宜都,只要提起宜都梆鼓,就会不约而同提到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一一国家二级演员、宜都梆鼓表演艺术家谭金华。 就是这个昔日从山乡飞出来的“金凤凰”,凭着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凭着对表演艺术的执著追求,把原本名不见经传、拿不上台面的地方小曲种,唱进了大雅之堂,唱到了省城武汉,唱到了首都北京大剧场,唱出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银奖和省文化厅颁发的金奖,唱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唱出了她享誉荆楚的艺术人生芳华。 就是这个后来在曲艺界闯出一片蓝天的乡村小姑娘,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可谓精彩纷呈,甘甜苦辣一样不差,其中最令人心碎的莫过于“妈妈曾经两次不要她”。 1957年农历八月,桂花满地飘香的季节,上午还在生产队劳作的妈妈不动声色悄悄回到家里,自己给自己接生顺利产下一女娃。尽管娃娃长的漂亮,第一声啼哭响亮的令她心里惊诧,还是强忍着心痛要实行早有的“计划”一一抛弃她。临产前,妈妈准备了一小桶水和一个布袋,打算娃儿一生下就装进布袋放进水桶里闷掉。这种事在当年的贫困落后的农村时有发生,早已见怪不怪,只要能自圆其说,也不会有人扯到法律上面去。也许是这个刚呱呱坠地的女娃儿命不该绝,年满十岁、刚放完牛回家的哥哥,听到屋里有婴儿哭声,知道妈妈临产了立即叫回婆婆,而此时妈妈正在将娃娃往布袋里装。婆婆见状,厉声喝斥道“你想干什么?”,一把夺来娃儿抱在自己怀里。儿媳妇流着泪说,“留下她就是五个娃怎么养得活呀!倒不如让她早些走……”婆婆说,“我负责把她养活”,可怜的小娃儿,逃过人间一劫。 终被留在了人间的小女娃,请在中学教书的三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一一金华,寓意金色年华。可就在她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时,赶上了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妈妈为了养活这个幺姑娘,把成人每天的二两米用来打糊糊喂养她,婆婆因饥饿加疾病在她两岁时离开了她。爸爸在外地一个媒矿做工,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还没有长大,只有妈妈一人在生产队挣工分,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为了让幺女能够活下去,于是妈妈再次作了一个极不忍心却又认为是万全之策的决定——将她送人。 小金华有个吃“公家饭”的大舅,结婚头几年尚未生下一男半女,虽家在农村,但生活条件比较优越。3岁那一年,一天午后,妈妈骗幺女说是走亲戚,将她带到了舅舅舅妈家,一会儿妈妈就不见了。舅爹舅妈一边摆出各种糖果点心哄她吃,一边对她说,以后就做他们的女儿,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什么有什么。小金华虽小,却发现不对劲,于是大哭起来,头也不回跑回了三里之隔的自己的家。家里人见到泪流满面跑回来的幺女,顿时哭着一团。妈妈伤心不已的对她说:“你苕不苕(憨不憨)呀,跟大舅他们过,吃香的、喝辣的,跟着我,天天肚子吃不饱,你饿死了怎么办啊?”妈妈虽然口里这样说,其实心里如刀割。俗话说,妈妈最疼断肠儿(最后一胎),要是有一点办法,哪里又舍得心头肉呢?一向寡言老实的爸爸开口了:“老话说了,家的赶不走,野的唤不来。”一场风波过后,妈妈决定不管以后日子怎么艰难,也不要再伤害她的心头肉一一懂事乖巧可爱的幺女小金华。 在幺女尚小的时候,妈妈出于对幺女未来的关心,专门找给人算命卦卜的瞎眼姑爹,给小金华看了生辰八字,抽了彩头,说这个孩子长大后会靠文化吃饭,是端国家饭碗的人,当妈妈听到这一吉言,无不喜出望外。随着幺女的一天天长大,上学后的她开始显露出爱唱爱跳的天赋异禀,一首歌从广播里听几遍,就能记住词,加上上天给的一副好嗓子,唱起来悦耳动听。妈妈收工回家做家务活时,她就唱歌给妈妈解乏。可爸爸不高兴了,见到她扫个地都是又唱又跳的,听烦了就朝她吼:“老子看你一天到晚地唱啊跳啊,看你长大后靠唱啊跳啊吃饭不成!”不服气的小金华有家里“一把手”妈妈护着他,顶撞爸爸说:“对啊,我以后就靠唱啊跳啊吃饭!”大约十岁那一年,小金华自己从屋后砍来黄金条和棕树叶子,扎了一只采莲船,怕爸爸生气藏在屋后阶檐下,被姐姐到屋后抱柴火时发现,胆子早已大起来的她,在妈妈支持下,索性当着全家人的面表演了一套完整的采莲节目,不仅唱的有板有眼,没有一句荒腔走板,而且划船的动作也是惟妙惟肖,整个动作找不到任何毛病,让全家人乐不可支、惊讶不已。一向木讷不苟言笑的爸爸也露出了难以见到的些许赞赏的目光,似乎有点相信他的幺女真的哪一天会端上唱歌跳舞这个碗饭。 痴迷唱歌跳舞旳小金华,机会就真的说来就来了,那是1970年,刚进入初中不久、时年12岁的她,被县文工团选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陪训,从全县初选的1OO多个学员,培训结束时,绝大多数被陶汰,只留下来少数学员苗子,其中就有她一个。欣喜若狂的她赶回家里报喜,结果在生产大队办手续时,因为爷爷解放前当过保长,大队干部怕担风险拒不签字,无论怎么交涉,就是不签字放人。在选拔小金华入县文工团这件事上,团里领导可是煞费苦心,每两个月就派两位老师去生产大队做工作,有时开会从晚上开到天亮,老师把好话说尽,手握签字大权的生产大队干部还是不放人。即使这样,团里始终没有放弃,“车轮战”一打就是两年,惹恼了生产大队干部,甚至上高中也不推荐她。1972年7月2日,县里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晚上要安排一台节目,县委主要领导询问有没有谭金华的节目?当得知真实情况后,县委主要领导被震怒了,当即严厉批评了与会的小金华所在区的两个一把手,指示不用大队签字,由公社直接办手续,限定下午5点以前将人接进县文工团,参加晚上的演出。时年14岁的小金华经过两年的痛苦煎熬,终于峰回路转,走上了她朝思暮想的从艺之路。不负众望的小金华在当日晚上的演出中,凭几个当时流行的样板戏选段演唱,引起全场与会县人大代表雷鸣般的掌声,她的演艺人生从这个晚上开始起步。 就在小金华成为县文工团正式演员的第二年,宜昌地区举行专业文艺汇演,团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出奇制胜”策略,冒险作一次突破性尝试,把现代京剧移植成宜都梆鼓形式参与汇演。对这个1958年才在乡村舞台发现的地方小曲种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谁心里也没底,就连文工团内的一些演员也看不起这个小曲种,认为太“土”了,但团里最终还是下了决心,集中团里编剧力量攻关,将《沙家浜》中的选段《军民鱼水情》移植成宜都梆鼓。在挑选演唱人选上,团里不加犹豫地把任务交给了初出茅庐刚年满15岁的谭金华。几经打磨,经过试唱后,团领导心里有了数,而这个有“数”并非这个移植的小曲种,而是小金华的表演天赋。地区汇演如期到来,小金华初登地区大舞台,结果力压群雄,一鸣惊人,不仅开启了宜都梆鼓这个小曲种的入世之门,而且让小金华一炮走红。 地区这次汇演夺魁,使宜都梆鼓这一年轻的地方小曲种在祖国曲艺大家族中有了一席之地,也从此让谭金华开辟了自己的梆鼓艺术天地。1974年,宜都梆鼓初登省城大舞台同样好评如潮,她的成名作《军民鱼水情》被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此后省里一些重要会议和中央来人都会临时把她调去武汉作演出。时任省文化部门领导称赞她演的梆鼓,“有一股子神气,有一股子帅气,有一股子蓬勃向上之气。” 真正让金华大放曲艺异彩的是1976年赴首都北京参与 的全国曲艺调演。这次演出,她是代表全省出征,代表的剧目是被移植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片段,得到首都观众高度赞誉。评委们说:“宜都梆鼓是曲苑中的一朵鲜活的小花,地方特色浓郁,演员表演潇洒大方,声情并茂,韵味十足……”调演结束后,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曲艺节目留京巡廻演出。一次在北京人民机器厂演出中,她的《打虎上山》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连谢三次幕观众仍不放过,只好加演《军民鱼水情》以谢首都观众的满腔热情。从北京演出大胜归来,亲自去武汉火车站迎接的省领导夸赞她说“你是山里飞出的金凤凰!”从北京演出大胜归来后,无限风光的小金华成为了县里最年轻的人大代表(时年19岁),一任就是三届,后来又接着任了一届县政协委员。 这只从农村飞出的“金凤凰”在荣誉面前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的道理不用别人去讲,早以深藏她的潜意识、溶化在她的坚强意志中。每天早上五点半钟起床练习,即使酷暑严冬,也不曾半点松懈。一次,饰演歌剧《洪湖赤卫队》主角韩英表演时,团里把她的父母特地请到剧场观看。当父亲看到韩英在牢房里,戴着铁链与母亲见最后一次面时激动不已,控制不住哭了起来。父亲看到卸妆后的幺女,一双手还像在台上演出时一样的血糊淌流(宜都方言:稀烂的意思),心疼的再次掉下泪来。幺女告诉他,这都是冬天早起练习时因团里规定不能戴手套练习而冻坏的。父亲连连说“这碗饭不好吃、不好吃啊!”一向在艺术上好强的金华,几乎是每上一个新节目,都会引起不同凡响,几乎年年不是在省里获奖就是在地区获奖。1985年她考上了湖北省戏曲学校,专攻表演专业,涉足京、汉、楚剧和歌剧、话剧,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学校执意留下她任教,省楚剧团千方百计想从宜都挖走她。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从关心她事业发展的角度,给她做工作,让她留在省城发展,提出省里任何剧团可以由她自主选择。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为人善良,心存感恩之心的谭金华,舍不得、放不下家乡对她有恩的人,舍不得、放不下她钟爱的宜都梆鼓。这些舍不得、放不下的人中,有县里的领导,有团里的领导,和指导帮助过她的老师。她说:“当年县里和团里领导要调她进文工团时不知下了多少力,费了多少功夫,当年要不是县里主要领导出面,还不知道现在在农村干什么呢!进入文工团后,要不是老师们的精心培育,我走不到今天,就这样离开他们,自己心里过不了那个坎,觉得是一种背叛。”从省艺校毕业选择回到家乡小县城后,有不少人背后说她“傻”时,她的心不仅是平静的,而且认为是她一生中作出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回到家乡不久,她当上了剧团副团长,此时的她立下大愿,一定要把宜都梆鼓这个曲种做大做强,做成享誉曲艺界的大品牌。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997年是谭金华演艺人生中最光彩夺目的一年,先是她参与创编的梆鼓《小太阳哈哈》,在中央2、7频道滚动播出,接着是她参与创作和主演的梆鼓《山娃子》(题材为解放军抗洪英模人物),参加省第二届“楚天群星奖”竞赛荣获金奖,此节目同年参加全国第七届“群星奖”进入决赛,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银奖。省里业界专家评价她的表演:“声音甜润脆亮,嗓声高低自如,力度强弱并济,丹田气足,送音宽远,韵味浓郁,把感情溶化于唱腔之中,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京城业界专家的评论为:“嗓音高亢、激昂、抒情;表演自然、大方、激情、精彩;气质优雅、文明、潇洒、不凡。”热爱她的观众,多用“嗓子好、表演好、气质好、形象好”以褒奖。闹出大动静,整出大影响的宜都梆鼓1998年入了《中国曲艺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史册,写下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光辉的一页。 宜都梆鼓成就了谭金华,谭金华成就了宜都梆鼓。1999年,谭金华以本团刘永本老师合作,呕心沥血创作出版了《宜都梆鼓》一书。全书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数十年以来宜都梆鼓所走过的踪迹,阐述了宜都梆鼓的产生、发展、衍变的全过程,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宜都梆鼓段子,总结了从事梆鼓艺术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此书无论是对继承和发展宜都梆鼓,还是对从事梆鼓艺术研究、梆鼓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获得了业界不少专家学者的赞誉,为宜都梆鼓申遗成功和宜都梆鼓剧团的诞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宣传与推动作用,此书获得宜昌市委宣传部“屈原文艺创作奖”。 与宜都梆鼓结下深厚艺缘并功成名就的谭金华,到了退休年龄,于2006年正式从她平生挚爱的表演艺术舞台退了下来。仍处于演艺巅峰状态的她,被团里返聘为艺术顾问,担负起为剧团建设发展出主意拿方案、做策划当导演、搞创作育人才的任务,一干就是十年,对昔日的学生当上团长后她尽心尽力扶助,团长先后换了五任,没有一个离得开她这个顾问。过去当演员是她本人年年在省里市里拿奖。她当顾问后,年年团里都出有新作品,她亲自编导的梆鼓、小品、表演唱,也频频在省市获奖。其中手把手教出来的梆鼓传承人申应平、丁蜀鄂、黎圆元、郑磊等同学,先后跟她一样在省市获奖。一些业内同行每每看到她跟退休前一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年干下来拿到的钱少的可怜,劝她学人家名家一样去外面赚钱。谭金华不是不知道自己在演艺界的价值与影响,可她的追求与别人不同。她曾说,“每当我创作、编导的节目能由她的学生登台亮相,获得观众的鼓掌叫好,也像她一样去省市获奖,就是对她艺术价值最高的褒奖,就是她最荣光的时候。” 可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她查出患有喉癌,右声带被切除,不得不辞去剧团艺术顾问一职,与夫君一起远离家乡去到天津女儿家休养。做完手术回家的那一天,是腊月二十八,时任市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上门看望,鼓励她用追求艺术的那种精神与意志战胜疾病,身体康复后继续关心本市的文化事业。乐观向上的她,痴迷演艺事业的她,担心宜都梆鼓后继乏人的她,人在天津,心一刻也没有离开她热爱的家乡,离开喜爱她的观众,离开跟随她一辈子的梆鼓。不能当面手把手再教学生了,她就通过微信和团里开办的“戏曲进课堂”网络平台,指导她的梆鼓学员。仅在2020年举国抗疫期间,她就亲手写了三个梆鼓段子,远程指导家乡梆鼓爱好者演唱。其编写的《万众一心抗新冠肺炎》梆鼓段子,就是通过微信一段一段讲给一名叫张运红的学生听,用低八度的音调教她唱、白、数、表,使张运红的演出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张运红和谭金华双双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抗疫优秀志愿者”。其指导的两个梆鼓段子一个上了本市的春晚,另一个上了宜昌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春晚。另一名叫张家芹的学生经谭金华尽心培育得到“真传”,已上报为宜昌市级非遗梆鼓传承人。 与宜都梆鼓艺术同成长、同荣耀的谭金华,这个十四岁从乡村走出来的文艺小苗苗,历经数十载的岁月磨砺,早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靠天赋加勤奋,迈上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戏曲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宜都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台阶,并先后获得“屈原文艺人才奖”及“杨守敬文艺奖。”作为本文作者,用四句拙诗对她的艺术人生作一概括:艺术殿堂一大家,独树一帜绽芳华。梆鼓敲来荣满身,德艺双馨世人夸。
作者系广西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大校军衔,1954年4月生,籍贯湖北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