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基础讲座第四十四讲 八字基础讲座第四十九讲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从本讲座开始,我们将介绍欣赏奇石形式之美、发现其审美价值的三个具体方法。现在讲第一个具体方法——“赏石'内摹仿'法”。

一、何谓“赏石'内摹仿'法”?

它是赏石主体以自身的人体器官的生理、心理功能为基础,在想象中把自己摹拟为奇石具象形式的一种方法。显然,该方法是对具象类奇石形式进行审美的具体方法。

一般来讲,人的摹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摹仿,即行为摹仿;另一种是内摹仿,即心理活动摹仿。

心理学家们调查后发现,不少观众在看了惊悚片以后,不但眼睛、大脑疲劳,就连四肢、身体也很疲劳,甚至免疫力都会下降。因此,在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内摹仿”活动。

二、 “赏石‘内摹仿’法”的具体运用。

比如对长江石《白猴捞月》(见图1),如果

八字基础讲座第四十四讲

图1,白猴捞月 南田石,22*13*8cm,台北市 朱国魂 藏

运用浮龙·李的“内摹仿”学说,即“线性运动”理论,那么,该“图”派奇石形式就呈现为一个整体。对这个整体的构图,赏石主体的身体感觉是很平静、很匀称的,各部分都与之互相对应:当眼睛注视它的奇石底座时,赏石主体的脚会情不自禁地紧按在地上;在看到奇石底座向上升起时,赏石主体需要既抬头又仰脖,这些仿佛是“上升运动”;这种运动正是在“内摹仿”活动中完成的。于是,当赏石主体利用这种“内摹仿”法观赏这块奇石时,他们自身的眼、头、颈等便产生了“线性运动”,而这些上升运动就形成了一个总的感觉、体验:自己的身体也随之向上升起。

但是,当看到奇石表面的构图逐渐扩大时,这正如浮龙·李所体验的那样,赏石主体会微觉头部有一种压力向下垂引,因为该奇石表面构图是左右对称的,人的两肺的活动也因而左右平衡:当石头表面构图的曲线左右同时向外突出,赏石主体的眼光移到石头表面图案的最粗部位时,他们随即会作吸气运动;当看到石头曲线凹入时,赏石主体随即会作呼气运动,于是两肺都同时松懈起来;但是,当再看石头表面图案由细转粗时,赏石主体又会作吸气运动。如此反复。

由此可见,石头表面的左右构图会让赏石主体产生左右摆动以保持平衡。

三、“赏石'内摹仿'法”的实质。

赏石主体在采取浮龙·李的“内摹仿”说,对“图”派奇石的具象构图进行欣赏的时候,比如南田石《白猴捞月》,那个具象构图对他们的全身,包括筋肉和呼吸系统都会产生明显的反应,随之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审美情感。这就是“赏石'内摹仿'法”的实质。比如对南田石《白猴捞月》,于公老师的《浪淘沙:白猿捞月》,就反映了这种情绪:“夜色尽栏栅,水月斑斓。清风掠过舞翩跹。别有风骚勾浪漫,醉了白猿。

万物各婵娟,自涌心泉。勾魂撩魄不无端。捞月始终一场愿,享受缠绵。”

同时,通过“赏石‘内摹仿’法”,赏石主体对具象类奇石形式的审美体验,特别是对奇石范式——“道相”系列的审美体验,比如长江石《逍遥图》(见图22),他们体验的实际是自身的

八字基础讲座第四十四讲

图2,《逍遥图》,长江石,吕耀文 藏

“真朴”之美、“逍遥”之美以及“隐逸”之美。这种体验尤其是在自身处于喧嚣的时候、困顿的时候以及不如意的时候,尤为深刻!

不仅如此,奇石范式——“道相”系列的形象也能够表达赏石主体的内心所需。这正如美学家朗格所认为的那样,艺术的外部形象(形式)之所以能够表达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情感),乃是因为这一形象与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具有逻辑类似的缘故。也就是说,艺术是能够将内在情感整体的系统的呈现出来以供我们感知的形式。这种形式即是一种逻辑形式,也是一种情感表现性形式,更是一种生命形式。

如此,通过“赏石'内摹仿'法”,我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形”派具象类奇石的生命形式之美,或者“色”派具象类奇石的生命形式之美。随之,它们都具有了审美价值。

吕耀文完稿于“二为斋”

练习一:试着对身边的动物、或者植物,进行“内摹仿”的心理活动。你能够猜测出它们所想吗?

练习二:试着对周围正在交谈的人,进行“内摹仿”活动。你能够大致猜测出其中一个人的所想、所思吗?

练习三:试着对具象类人物形状的奇石、或者动物形状的奇石、或者植物形状的奇石、或者其它形状的奇石,进行赏石的“内摹仿”心理活动。你能够体会到哪些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