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萌芽于殷周时代的五方观念。此后的西周末年,史伯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五材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材料。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五方说、五材说已经有了最早整体观念的萌芽。而其后的《尚书·洪范》则最早明确提出五行这一概念,书中写道,所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黄帝内经》则把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方面,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人体内部以及与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养生、诊病和临床实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一、五行生克
(五行生克)
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五行反克
徐大升《元理赋》云:“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徐大升所论我认为如此表达比较确切:
1、水泄金,金受伤;木泄水,水受伤;火泄木,木受伤;土泄火,火受伤;金泄土,土受伤。
2、水泄金,水旺多,金销;木泄水,木旺多,水干;火泄木,火旺多,木焚;土泄火,土旺多,火熄;金泄土,金旺多,土散。
即五行之间存在着反克:生者减力,受生者增力。受生者如果旺且多,足以让生者灭绝。
三、五行生旺
徐大升《元理赋》云:“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塞;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经大量实践验证徐大升此说不正确。实际应为:金赖土生,土旺多,金增力多(此土必须是湿土);土赖火生,火旺多,土增力多;火赖木生,木旺多,火增力多;木赖水生,水旺多,木增力多;水赖金生,金旺多,水增力多。即:五行越生越旺,没有越生越衰的道理。目前有的命理学者还在用徐大升的这条错误的观点来分析八字,导致对八字格局、吉凶、应事产生错误判断。
四、五行生克的力量
1、木生火,木太衰,生无力;火生土,火太衰,生无力;土生金,土太衰,生无力;金生水,金太衰,生无力;水生木,水太衰,生无力。
2、木克土,木太衰,克无力;土克水,土太衰,克无力;水克火,水太衰,克无力;火克金,火太衰,克无力;金克木,金太衰,克无力。
3、土耗木,土太衰,耗无力;水耗土,水太衰,耗无力;火耗水,火太衰,耗无力;金耗火,金太衰,耗无力;木耗金,木太衰,耗无力。
4、木泄水,木太衰,泄无力;水泄金,水太衰,泄无力;金泄土,金太衰,泄无力;土泄火,土太衰,泄无力;火泄木,火太衰,泄无力。
这是在八字命理中判断干支作用力量和吉凶应事程度的理论依据。
五、五行作用法则
五行作用有两大法则:平衡法则和从势法则。
1、平衡法则:当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生克力量可以寻求平衡的时候,要抑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求平衡。
2、从势法则:当木火土金水某种五行达到旺衰极点——旺极或衰极,此时要从其势。旺极从其旺势,衰极从其衰势。
这两个法则是八字命理中确定八字格局的理论基础。八字中的旺格、衰格适用平衡法则;从旺格、从衰格、化格适用从势法则。
六、五行属性
(五行与自然属性)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未戌丑 申酉 亥子
五兽: 青龙 朱雀 勾陈/滕蛇 白虎 玄武
五色: 青(绿)赤(红)黄 白 玄(黑)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四季末 秋 冬
五星: 木星 火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五时: 平旦 日中 日西 日入 夜半
【注:古人把一日分为“十二时”。《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平旦: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间,即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3~5时,也是古时讲的五更。其别称有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等。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午时,即11~13时。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日西:太阳偏西。《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名日昳(dié)、日央等。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未时,即13~15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酉时,即17~19时。夜半:又称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等。与子时、三更、三鼓、丙夜相对应。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子时,即23:00~1:00时。十二个时辰的称呼为:夜半——子时(23:00—1:00);鸡鸣——丑时(1:00—3:00);平旦——寅时(3:00-5:00);日出——卯时(5:00—7:00);食时——辰时(7:00—9:00);隅中——巳时(9:00-11:00);日中——午时(11:00—13:00);日昳——未时(13:00—15:00);晡时——申时(15:00-17:00);日入——酉时(17:00-19:00);黄昏——戌时(19:00-21:00);人定——亥时(21:00-23:00)】
五节: 新年 上巳 端午 七夕 重阳
【注: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春节、大年、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一般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古代,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上巳: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也是祓禊(fú xì)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称女儿节。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等。七夕: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注: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类声音,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即肝主呼,心主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注: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五个基本音阶,相当于西乐的12356,即Do(宫)、Re(商)、Mi(角)、Sol(徵)、La(羽)(没有Fa与Xi),亦称为五音。五音又是音韵学的术语,是古人依发音部位对声母的分类和表记方式。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其顺序是:宫—喉音、商—舌音、角—齿音、徵—牙音、羽—唇音。《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五恶: 风 热 湿 寒 燥
【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邪所伤。肝恶风,风气偏胜则肝风易动,眩晕抽掣,故恶风。心恶热,为火脏,热极则心火炽盛;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zhān)妄躁狂等。脾恶湿,脾主运化水湿,湿盛则易伤脾阳,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四肢困乏等症,故称恶湿。肺恶寒,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寒气侵袭而伤卫外之阳气,也可直接侵犯肺经;又肺主气,寒则气滞,故恶寒。肾恶燥,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阴津受伤,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故有肾恶燥之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五志即分属于五脏的五种情志活动。情志疾病与五脏关系密切,七情过激则伤五脏,五脏病变亦可致情志异常。《内经》认为不同的情志因素对五脏有不同的影响,太过的情志刺激会引起五脏损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病理上,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
五指: 食指 中指 大拇指 无名指 小指
【注:1、食指:食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肝木。食指预示肝胆等免疫机能。2、中指:中指在脏腑五行中属心火。预示心脑血管、循环系统功能。3、姆指:姆指是各指之首。姆指为君,其余各指为臣。姆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脾土。4、无名指:无名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肺金。用以判断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统功能。5、小指:小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肾水。预示生命的整体素质。】
五窍: 目 舌 口 鼻 耳
【注:《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亦云:“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yōng)。”说明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密切,五脏的精气由经脉输送至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肝藏血,开窍于目,故“肝气通于目”。目能视物形态,分辨五色。心主血脉,心血可以通过经别上荣舌本,故“心气通于舌”,舌具有分辨五味,调节发音的功能。脾主运化,水谷赖口摄入,故“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调和。肺主呼吸,鼻为气道,故“肺气通于鼻”。鼻的功能是通行呼吸,辨别香臭。肾藏精,充养于耳,故“肾气通于耳”。耳具有主持听觉,分辨五音的功能。五脏与七窍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心火上炎,则舌赤红肿;脾虚不运,则饮食口淡无味;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肾精亏虚,则听力下降,不能分辨五音。故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五觉: 色 触 味 香 声
【注:即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
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饮食入胃,其精微之气化为津液,藏于五脏,五脏津液充盈,可输布于外窍,而为泪、汗、涎、涕、唾等,是谓五脏化液。五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组成部分,是五脏津液充盈,输布于外窍而成。】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臭: 膻 焦 香 腥 朽
【注:五臭也叫五气,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五气五味在中药学中为药物归经的主要理论基础。】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注:自然界五气:风、暑、湿、燥、寒。《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五色之气:青气、赤气、黄气、白气、黑气。《素问·刺法论》:“五气护声之华。”谓五脏内在变化反映在外表上的五种气色。青气自肝而出,白气自肺而出,赤气自心而出,黑气自肾而出,黄气自脾而出。观五色可察五脏之变化。】
五合: 肝合筋 心合脉 脾合肉 肺合皮 肾合骨
【注:“合”,配合的意思。筋、脉、肉,皮、骨分别受五脏的滋养,而五脏的生理和病理状况,也可通过这些形体组织反映出来。】
五荣: 爪 面 唇 毛 发
【注:“荣”,是精华显露的意思。五脏之荣,是指五脏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具体有:肝之荣在爪(指甲)、心之荣在色(重点指面色)、脾之荣在唇、肺之荣在毛、肾之荣在发。爪、面色、唇、毛、发是五脏精华显示之处。五脏的“合”,“荣”,在《内经》中又分别叫做“充”和“华”。分述如下:1、肝主藏血,肝血充足,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的运动。如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则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等症。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往往可影响到爪甲的荣枯。若肝血充足,筋强力壮,则爪甲润泽坚韧;若肝血亏损,筋弱无力,则爪甲淡白无光泽或软薄,甚至脆裂或变形等。所以说“肝之合筋,其荣爪”。2、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隧道。血液循环,则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作用,因此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血脉的运行。而脉的搏动和面部的色泽也反映了心脏的盛衰。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步,则脉搏细弱,面色淡白无光泽。所以说“心之合脉,其荣色”。3、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牡实,口唇色泽红润。若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不足,使肌肉失于营养,则肌肉消瘦,甚至萎废,唇色萎黄或淡白无华,所以说“脾之合肉,其荣唇”。4、若肺主宣发,皮毛得到卫气的温煦和津液的濡润,则皮肤致密,毫毛润泽。若肺气不足,宣发失常,则皮肤疏松,毫毛焦枯。所以说“肺之合皮,其荣毛”。5、肾主藏精,精能生髓,而髓居于骨中,营养骨骼。若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使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若肾精亏损,则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便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由于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其营养在血,而精与血又可互相转化,精足则血也旺盛,因此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都和肾气盛衰有关。若肾的精气充盛,则头发乌黑,丰茂光泽;若肾的精气虚损,则头发稀疏,变白,枯槁不荣,甚至脱落。所以说“肾之合骨,其荣发”。】
七、五行与身体疾病
(五行与身体属性)
1、木: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骨、神经。
2、火:心脏、小肠、牙齿、舌、血液。
3、土:脾、胃、肋、腹、背、胸、皮肤,肉。
4、金:肺、大肠、肚脐、痔、气管、筋骨,鼻子。
5、水:肾、膀胱、胫足、骨头、耳、腰、子宫、阴部、泌尿、淋巴。
八、五行与行业
1、木:木材、家具、装潢、纸业、纺织、种植、花草、苗木、香料、神物、素食等。
2、火:光学、油类、食品、理发、文艺、文化、化学、照明、化妆等。
3、土:土产、房地产、农业、畜牧、布匹、服装、石料、水泥、墓地等。
4、金:金属、坚硬之物、武术、鉴定、汽车、交通、金融、种子、矿山、机械等。
5、水:航海、渔业、水产、水利、洗涤、浴池、冷食、饮料、旅游、运动、软件、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