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治家八字诀的故事 曾国潘八字箴言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曾国潘治家八字诀的故事

在刻苦自励的过程中,曾国藩于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点翰林,其后迄于一八五二年离京返湘前,先后任过四川乡试正考官、礼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等职,使其默默无闻的家庭,声望陡升,特别在练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任两江总督之后。

曾国藩既注重齐家,在曾家成为仕宦家族(国藩弟国荃,因从征太平军有功,一八六三年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之后,曾国藩对齐家特别注意。

曾国藩中举人(一八三四)、进士(一八三八),使曾家由下层士绅的地位(一八三三年曾国藩与父曾毓济同中秀才)进入上层士绅。其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戡平太平天国,造中兴之业,二人同获封爵(国藩封一等侯,国荃封一等伯),更使曾家成为仕宦之家。

一个家族兴起,正如一个国家建立,主其事者必须兢兢业业,以保持家国于不坠。从各种文献看来,曾国藩对曾家的经营,确是非常用心的。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世以耕读传家,父亲出身秀才。曾国藩兄弟五人,己居长,次为国潢、国华、国荃、国葆。国潢在乡主持家务,其余三个弟弟随他读书、作战在外,其间国华战死,国葆在战场病死,独国荃立有战功,官拜巡抚。国藩的子女,有曾纪泽、曾纪鸿、曾纪芬等。

曾国藩对自己的家族,有三方面的期望:一是家中出现名学者,为世所仰望;二是家风廉谨敬慎,彬彬有礼;三是以稼穑为本,不废农圃。

曾国藩治家的八字诀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早者起早,扫者扫屋,考者祭祖,宝者对亲族乡里贺喜吊丧、问病济急,书者读书,蔬者种菜,鱼者养鱼,猪者养猪。

除八字诀外,另亦要求不信地师、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一八六〇年致四弟、一八六一年致四弟)。

曾国藩教子弟又有八本、二诗、四课之说。

八本是“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一八六一年致四弟)。

二诗指不忮、不求,所谓不忮是消除嫉妒,礼让外人,与人为善;所谓不求是能知足、戒贪得。

四课指慎独(为善去恶)、主敬(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求仁(仁民爱物)、习劳(不好逸恶劳)(一八六七年谕纪泽、纪鸿)。

又为诸弟立课程表,列举十二项:(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5)读史,(6)写日记,(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8)谨言,(9)养气,(10)保身,(11)作字,(12)夜不出门(一八四二年致诸弟)。

更以八德教诸子: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并以“浑”、“勤”二德分别教二子,谓“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直从‘浑’字上用工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工夫”(一八六六年谕纪泽、纪鸿)。

除前述较为有系统的齐家原则外,曾国藩在一八四一年至一八六七年的家书中,经常使家人引以为戒的,主要有以下两项:(1)骄、傲;(2)懒、惰、佚。

经常对家人要求的,约有以下九项:(1)谦恭、谦敬、谦谨;(2)勤、勤敬、勤苦;(3)俭;(4)劳苦;(5)孝悌、孝友;(6)逆来顺受;(7)持盈保泰;(8)重农事;(9)救济亲戚、族人。

曾国藩的家风,可以曾死后何璟的奏中略见一二:“安庆克复,则推功于胡林翼之筹谋、多隆阿之苦战;金陵克复,又推功诸将,无一语及其弟国荃。谈及僧亲王及李鸿章、左宗棠诸人,皆自谓十不及一。清俭如寒素,廉俸尽充官中用,未尝置屋一尘、田一区;食不过四簋,男女婚嫁,不过二百金,垂为家训。”

曾国藩由于剿太平天国有功,一八六〇年七月授两江总督,一八六一年十一月更受命节度江、皖、赣、浙四省军务。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自认“兵权过重,利权过大”, 因此个人小心翼翼。

到一八六四年曾国荃克南京后,由于军纪不良,大肆抢掠,颇为舆情所不容,曾国藩乃将曾国荃所部的湘军五万余人裁撤万余人,另并陈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

一八六五年八月,清廷授国荃为山西巡抚,曾国荃托病辞谢。直到一八六六年三月调其任湖北巡抚,始赴任。

曾国藩深悟“持盈保泰”的道理,故为曾家建立了谦逊自处的家风。

本文选摘:《近代变局中的历史人物》作者:张玉法,出版:九州出版社

曾国潘治家八字诀的故事

台湾中研究历任院长张玉法先生,为现代著名史学家,尤在研究清末民初社会政团、政党的著名学者。

本书收录的十五篇论文,均为张玉法先生精挑细选之精华篇目,主要探索十二位历史人物:曾国藩、袁世凯、孙中山、黄兴、章炳麟、苏曼殊、杨度、梁启超、谭延闿、蒋介石、胡适、傅斯年。或探索其一生成就,或探索其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在历史的洪流中,都能看到他们的浪花,虽然这些浪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