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校团委在团省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三五”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组织活力提升行动”、 “‘网上共青团’建设行动计划”、“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行动”、“昆工创客行动(MAK)”、“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行动”“六大行动”,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共青团工作取得新突破。
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校团委推荐两名青年教师分别荣获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经遴选被评为2018年“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及被团省委授予“共青团员先锋岗”;
在“三下乡”等活动中,学校学生在 “创青春”等赛事上都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创青春”银奖1项,铜奖4项;
校团委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构筑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培育六有大学生》获得云南省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二等奖。
云南省“2018年社会科学普及周”第一届大学生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现场展演活动昆明理工大学秀异剧团获二等奖,昆明理工大学团委获优秀组织奖。
接下来,就让昆青小蜜蜂带大家看看“六大行动”具体措施吧!
一、大力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坚定团员青年理想信念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团的十八大精神和《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共青团以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为重点,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大学习等活动,帮助青年学生和团学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
(一)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凝聚青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目标,以增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为着力点,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拥抱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十九大知识竞赛,开展两会“话中画”、“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青春奋进正当时”等主题团日活动,开展学习宪法的系列活动,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
(二)深入学习贯彻团中央十八次会议精神,省第十四次团代会,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
深入学习贯彻学校团中央十八次会议精神,省第十四次团代会,以改革创新精神、依法治理理念、新常态思维,按照“政治建团、思想立团、固本兴团、改革强团、从严治团”的原则和思路,正本清源,切实强化政治定位和主责意识,聚焦主责主业,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团员青年,大力锻造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强化“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帮助团员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
(三)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按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制定《昆明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施方案》,昆明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紧扣“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求真务实、堪当重任”的培养目标。完成2016级、2017级团支部书记培训,开展团校菁英班八期,联动学院团校普及班,培训学员10000余人,顺利举办昆明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18年开班仪式,切实引导参训团学骨干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感受时代发展、锤炼作风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构建“四类三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完成青苗班三次课程培训,参训学员为2018级新生团支部、校级团学组织大一学生、校级社团主要学生干部共计1085人。通过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经过笔试和面试环节,完成第九期菁英班学员选拔。
(四)制定“青年大学习”行动方案,在全校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
按照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全团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的方案》部署,在全校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加强共青团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交流、座谈等形式在全团掀起“青年大学习”的热潮。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倾听青年心声,梳理工作思路,科学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2018年一名团干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经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评审,我校获立项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各一项。
二、大力实施“组织活力提升行动”,夯实团组织基石
以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共青团活力。
(一)以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为龙头促进组织活力全面提升。
据《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创新举措和龙头项目,印发《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积分 细则(试行)》的通知(昆理工大团发〔2018〕15 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实现我校第二课堂制度活动认定的标准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基层团委书记、“到梦空间”校院两级运营团队负责人培训,完成2018级新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全面推广。2018年10月,印刷《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课程化培养体系手册(试行)》,并于11月9日正式发布。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化手册(试行)的发布,意味着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在前期完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又迈出了课程化的重要一步,对探索形成富有共青团特色的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工作机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截止目前,我校也是云南省首家完成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化的高校。
(二)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工作,聚焦团务管理。
一步落实从严治团要求,根据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智慧团建”系统组织树建立阶段工作的通知》和团省委要求,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录入工作。完成2018级新生团员信息转接和录入工作,实现团干部及团员信息100%录入。
(三)夯实支部,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
校团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全覆盖,工作到支部”的思路,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制定《昆明理工大学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班级团支部的组织设置和工作职责,强基固本,上下联动。完成年度团情统计、毕业生课外学分认定工作。持续推进学院按时召开团学代会,认真做好“智慧团建”系统组织树建立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基层团委、团支部信息录入。
三、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建设行动”,网络转型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一)建立校院两级新媒体矩阵
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着眼于共青团改革目标和学校第二课堂改革方向,以“智慧团建”、“第二课堂成绩单”、“昆青小蜜蜂”建设为重点,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计划。在宣传及新媒体工作上,形成以“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为主阵地,“一网两微一平台”的校媒联盟的工作阵列。结合共青团“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学校依托“昆工青年新媒体中心”成立了“昆工青年研究中心”,并定期开展“昆青道,新思享”主题沙龙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及时对青年问题进行反馈,加强思想引领建设。
(二)加强新媒体建设,培养和营造学校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我校团委充分利用“一网两微一平台”的校媒联盟全力推进新媒体队伍建设,全校开设共青团官方微博25个、官方微信24个;组建校院两级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组建了556人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招募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15000余名,截至2018年10月我校共制作舆情简报47期,巩固和加强共青团的宣传阵地建设,营造了网络舆论良好氛围,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汇总舆情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我校官方微博下开设#青年之声#话题,并设“学‘习’微语录”、“筑梦青春”、“遇见昆工”、“舌尖上的昆工”、“我要当学霸”、“网罗昆工事”等子话题,每天定时推送青年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话题内容,并通过转发、评论、点赞与校内外青年学生交流互动、传递信息。微博、微信联动,在关键节点、重大节庆日开展“安全教育”、“宪法教育”、“与信仰对话”、“‘四进四信’、‘八字真经’学习”、“我的中国梦”、“开学第一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2018年1月至10月共发布微博2900余条,总阅读量430万余次,微信推文240余篇,总阅读量384000余次,总点赞数10000余次。
(三)加强团委卡通形象建设,贴近青年,形成宣传合力
针对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载体进行团属元素的融入,设计制作并发布出符合大众审美并体现共青团特色和内涵的团委卡通形象“昆青小蜜蜂”及相关团属文化产品,彰显共青团的精神风貌及青年学子的青春活力。2018年9月28日,举行了“昆青小蜜蜂”小团形象发布会,寓意昆工学子“勤学笃实、团结奋进”的作风,充分传承了昆工“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的精神和“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传统。
(四)以数据分析为研判导向,定期汇总舆情信息,反应青年诉求、服务青年成长。
校团委专门成立了舆情小组和数据分析小组。对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实行重点引导,对青年学生在贴吧反馈的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宣传员予以回应,并定期对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数据统计,制作舆情汇总向团省委及学校反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并通过微信民主测评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满意度,及时公布公开校内重要活动信息,服务青年成长。目前已制作舆情汇总47期。
四、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行动”,发挥文化育人功效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以昆工精神和校训为重点,形成主线清晰、主题明确、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文化建设体系,力图让每一个昆工人都有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为内涵的校园文化主线。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为内涵的校园文化主线,重点打造“昆工印象”文化品牌。以“明德•秋•认识昆工”、“任责•冬•情暖昆工”、“致知•春•星耀昆工”、“力行•夏•希望昆工”四个板块为校园文化活动主线,推进“昆工印象”品牌活动体系建设。全年共组织校院两级文化活动三百余个,参与学生人次数达4万余人。
(二)本着“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的原则,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重点打造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情系昆工ž唱响校歌”合唱比赛、“金秋韵”文艺大奖赛、校歌发布会、名人名家进校园、校园迷你马拉松、荧光夜跑、“唇枪舌战”辩论赛品牌影响力的经典活动,提升文化内涵,凸显品牌活动文化育人核心。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指导作用。
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使青年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熏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优秀文化来夯实德育根基。
(四)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
坚持社团活动“指导常态化、活动自主化、内容多样化”,进一步协助社团完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相关规定,强化社团指导,规范社团管理,加强社团干部培训。以“全面建设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支持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性社团”为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社团主题活动月,社团风采展等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一系列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为主要内容的社团主题特色活动。
(五)加强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夯实校园艺术文化基础,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进一步收集整合学校艺术类人才资源,加强艺术人才的选拔、培养,构建校院两级艺术团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校园文化艺术培养工作;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名人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来自国家、省级文化艺术团体和个人走进学校,提升师生艺术素养;加强校艺术团的指导培训工作。搭建艺术交流展示平台,鼓励校园艺术走出校门,参加各类文艺交流活动,适时举办“校大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为艺术团发展提供交流展示的实践平台。
五、大力实施“昆工创客行动(MAK)”,搭建学生成长新平台
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聚合为重点,突破社会资源对接瓶颈,为青年学生搭建更好的“双创”成长平台。
(一)规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辅导,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利用组织优势,借力新媒体,增强体验感,线上线下全方位、广动员,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宣传,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社团组织的建设发展与指导培训,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KAB、MAK创客训练营师资队伍培训,广泛对接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来校辅导,不断充实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KAB、训练营课程体系规划建设,提高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校团委现已构建30余名KAB导师、校内外专业导师50余人组成的双创导师团队,依托学校优势,新增21 名校友担任“百名优秀校友就业创业导师团”导师(第一批),2018年度,对百余支团队和个人开展项目辅导200余次。
(二)加强昆工MAK创客孵化器等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运营管理有效开展平台服务运营与帮扶指导
不断加强与校外优质孵化器的对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MAK创客孵化器等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常态的创业团队入驻、服务、考核、退出机制体制,摸索建立专业专职管理运营团队,有效开展平台服务运营与帮扶指导。2018年接待来自省内外高校及社会人士参观交流昆工MAK创客孵化器20余次。
(三)搭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平台和创业体验平台,培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培育创业前景广阔的科技项目,强化创业储备;以“挑战杯”和“创青春”为主线,积极组织、广泛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赛代培、以赛代训、以赛代孵,在团属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9项,省级奖励30余项。其中,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再次实现突破,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二等奖项目:《有机/水混合系钠-空气电池的开发研究》是我校10年来在“挑战杯”赛事上获得的最高奖励,2018年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同样取得突破,获得1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我校双创教育步入新的台阶。
(四)争取党政支持,开展校企合作,精心打造 “昆工创客”众创平台,协同服务青年创新创业
昆工创客孵化器等平台的建设运营成效不断显现。昆工创客咖啡馆由学校与云南众创空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并获省教育厅25万建设资金支持。孵化器已成功孵化出孵团队6家(支),目前现有入驻企业(团队)28家(支),其中法人企业14家(支),入驻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前景和成长性良好,其中“watch me”团队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现已在中关村成功落地创业,并获得洪泰基金1500万融资支持,其第三代智能手表将面市发布;“丝路荟”项目现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各级会员达到25万余人,“丝路荟”产品已经逐渐走出国门,参加世界各国农产品展览,截止目前,丝路荟品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云南易口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100万天使投资;“云南合一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0万意向投资支持;“云南快惠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 昆工创客平台相互补充,为学生提供青苗成长、项目孵化、资本对接、沙龙路演、思维启迪和产品研发等资源在内的实质性帮扶,不断提升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六、大力实施“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行动”,创建共青团服务品牌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全校青年学生从社会化、生活化、身边化、日常化的事情出发,做传递“正能量”的倡导者、参与者和传播者。
(一)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与会员管理,加强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我校青年志愿者目前在“云南青年志愿者”网络平台中在册人数10148人,其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校青志联现已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与贴吧、QQ群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宣传,进一步加强了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二)认真组织青年志愿者做好校内外重大活动志愿服务
以校青志联与院青协为主体,以“青年志愿者文化节”为主线,全年共组织实施了多项专题志愿服务活动,倾力打造十大学生志愿服务精品样本,为省级、校级校园迎新、“南博会”、“体育文化交流周”,“团团营”等校内外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严把志愿者选拔关,通过对志愿者进行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环节,择优选拔优秀志愿者。2018年,我校文化体育交流周配岗21人,现全部上岗;南博会志愿者配岗108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4人、突出贡献称号5人、优秀志愿者称号15人。2018级迎新共招募243名志愿者,所有志愿者按时上岗成功完成2018-2019学年迎新工作。13个团队参与本次团团营精准治污项目,昆明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荣获“优秀团队”奖。
(三)组织开展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暑期“三下乡”等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18年共立项19项,团队和个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人数累计达95%以上,受益群体覆盖广泛。校团委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优秀新闻宣传单位等9项国家级奖励。
(四)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
认真设计报名西部计划工作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环节的选拔,择优选拔优秀志愿者。通过前期的宣传、动员,我校西部计划共报名70余人,通过遴选、面试,配岗5人,现全部上岗。
2018年,校团委在团省委和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强化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科学统筹规范,搭建服务平台,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勇于开拓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开创了我校共青团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