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总是让人目不忍睹!
教育,已经成为最不公平的起点!
君不见,小学儿童的入学面试PK,已经成为家长财力的PK。
这条微信讲的是,南京“最贵族”的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校区,其小学一年级的面试题,仔细推敲这些题目,就立马会想起一句话,“八字校门朝南开,有才无钱莫进来”。
为什么?
羽毛球、高尔夫球的标准动作?记住,这是面试题,羽毛球且不必说,说起高尔夫球的标准动作,究竟有多少家庭具备这样的条件——从幼儿园开始,就能带自己家的孩子练习高尔夫球?
看着五线谱弹国歌?国歌,我相信小朋友们都会唱,但是,看着五线谱弹钢琴?幼儿园老师会普遍教吗?肯定不会,一般幼儿园老师可能自己都不会,这你得从幼儿开始,就让你家的孩子上专业性的培训班,要买昂贵的钢琴,还要学会看谱,会弹,缺一不可。
还有英文自我介绍一下?我想,就普通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财力水平,很能让一个6、7岁的小朋友,具备这样的英语口语能力吗?
对此,这位微信网友无奈感慨道,“这特么考的啥,考的是家里的经济能力”!
无独有偶,这两天我点开了《极限挑战》,让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关于“起跑线”的那一段。
在操场上,被画上了六条线,节目组会问出6个问题,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就向前走六步,如果没有就留在原地。
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父母双方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往前走六步。
父母有能力支持你学特长一直坚持到现在,往前走六步。
父母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往前走六步。
18岁前曾经有过出国经历的,往前走六步。
父母承诺过你出国留学的,往前走六步。
父母一直视你为骄傲,一直在亲友面前夸耀你的,往前走六步。
你会发现这6个问题,没有一个与孩子们有关。是他们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家庭物质条件决定着他们站在哪一条线上。
游戏开始,每提出一个问题,就会有一些学生往前走,但是也还有几个学生,直到最后也还停留在第一条起跑线上。
最终一声令下,所有的学生站在属于自己的“起跑线”上一同往终点冲刺。只有前20名学生能成功的进入体育馆,剩下的孩子被关在了门外。
是不是很残忍?
在第一条起跑线的孩子比最后一条起跑线的孩子要提前走上近百米,在奔跑时必定占了优势。最终先跑进来的20个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前列梯队的。也有第四梯队的孩子跑了进来,可是他拼尽了全力,累得气喘吁吁。
而所有孩子的家长都在翘首期盼着孩子们能跑进来,可最终跑进来的是别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关在了门外。
学生心中有苦说不出,而家长看着别人孩子往前走了那么多步,自己孩子还在原点,心中又有多少的自责和难过?
这期节目播出后,网络上的争议很大。很多人说不该给孩子灌输这些。
可是我想说,现实难道不比这六个问题更残酷吗?
首先你要先知道一个背景,这期节目是在上海崇明中学拍摄的!
崇明中学是什么样的学校?每年有近10%的学生能够升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著名高校,95%左右的学生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
能进入这所学校的,首先一定是经受过严格的筛选,成绩一定能过关,其次,他们的家庭至少也是中产级别吧?
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同学相比少走了这六步,可他们也甩开了N多的高考学生啊!
而放到大环境来看,现实中家长为了孩子起跑线更高所做的,真的又只有这六项吗?
前两年,曾有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很火,虽然描述的是印度的教育竞争,但是放在中国,好像也毫不违和。
一开始,主人公的妻子就说:“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所以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她表示:只有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接着开时装店的主人公夫妇用尽了一切办法只想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
他们从旧市街,搬到靠近学校的精英阶层居住区。为的就是孩子能进好学校,能有好的生活氛围。
搬到中国来说是不是惊人的相似,或许你还记得北上广那些动辄上千万的几十平米的学区房吗?
为了能报上面试,家长们深夜就开始在学校门口排队,有的家长凌晨12点就来了,为了确保位置不被抢走,甚至打地铺,用矿泉水瓶子接小便。
又是惊人的相似,在中国的学校门口,也有彻夜排队报名的中国家长。
因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进好学校,他们早早的带着孩子参加紧急培训,女儿全天参加各种兴趣班,全方位查漏补缺,只为了在面试中能去的好成绩。
这和我们的现状不是很像?有多少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已经被安排上各种“早教班”“培训班”,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优质的幼儿园小学招生时都需要“面试”了!
就像前段时间《妈妈是超人》里安迪就参加了小学的面试。安迪之前的孩子,老师要求:背一首你最拿手的古诗。结果那个孩子背的是:
说实话,我真的都没见过这首诗,如果我背鹅鹅鹅,会不会被鄙视?
接着就是英文。老师纯英文提问,也需要孩子们纯英文作答。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好像上了小学才开始识26个英文字母。
更别提接下来还对“逻辑思维”“数学能力”“观察力”“心算”等各个方面的面试题。只有最优秀的孩子才能通过。
但是!小学面试,不仅孩子需要接受考验,家长也是一样。
在电影中因为父母也要参与培训班,所以他们要模拟面试,学习一切应该学习的东西,着装上要像个“有品位的有钱人”,说话要像一个“会说英文且胸怀天下的精英”……
讽刺吗?可是在现实中,有的学校从最开始就设定了对父母学历的最低要求......
而早前曾曝出的小学招生时收到的简历,更是吓大家一跳。不仅孩子们牛逼到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个智障,父母们如果不是硕士博士,年薪百万,都不敢在简历上写出来。
在电影里,女孩面试没被录取,原因很扎心:
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父母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
跟这些为了孩子们能进好学校父母所做的相比,是不是开头那六个问题听起来好像就弱很多了?
还记得早前看到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小学毕业。他和王菲女儿就读同一所学校,学校的学费一年25万到35万左右,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全英文教学,高年级还要学法语、西班牙语。除此之外,他还上网球之类的一对一私教课。
每年到了学校招生季,那些优质的私立学校,都是十倍以上的学生去参加考试。家长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但你要知道,在此之前,高昂的学费、成绩的要求,就早已淘汰了一大批人。
在节目里,父母给孩子的“帮助”可能就仅仅30步的差距而已,可是在现实中,父母所给孩子带来的差距,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人家就生在了罗马。
所以,在今天一切市场化的时代,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从最基础的小学教育开始,你就可能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这一切,已经与30年前截然不同,在30年前,基础教育是相对公平,我在农村长大,在我的少年时代,镇长家的孩子、当地首富家的孩子,都是我们这些穷孩子的同学,都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念书,他们与我们所体现的不公平性,必须要等到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但是,今天的不公平性,已经提前到小学阶段,不,已经提前的幼儿园阶段。
当然,任何社会都会有特例,即便是阶层分化再厉害的社会,也总能跳出穷人家的“鲤鱼”,也总能飞出穷人家的“凤凰”。
但是,从概率上讲,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上不了好的小学,又能多大程度上指望你家的孩子能上好的中学?上不了好的中学,又能多大程度上指望你家的孩子能上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又能多大程度上指望你家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能够出人头地?
有没有成功的概率?当然有,但绝对不会超过2%。不相信,你去看看今天的985高校,甚至80%以上是中产家庭条件以上的孩子。而家境一般的孩子,绝大多数只能上三本和高职,勉强能上二本的都是少数。
今天的大学生,他们的儿童时期尚在15年前,而今天的儿童,他们所处的时代贫富差距更大,阶层分化也更为严重,当他们成年之后,90%以上会应了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今天的所谓顶级精英的教育,其教育成本已是60w+/年,准精英的教育,其教育成本已起码是30w+/年——贵族幼儿园、贵族小学的学费,起码是10w+/年,每年一次国外夏令营至少5w/年,高尔夫偶尔练一练5w/年,专业一对一的钢琴课800/小时,这还不包括其他……顶级精英的教育,父母每年至少还要陪孩子出境2-3次,长长见识,有的还要练习滑雪、练习马球……
看到这,一定会有人说:我们早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别人远远的落在了身后,那我们还努力有什么用?
可是就像黄磊说的那样:“起跑线决定输赢的那是短跑,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你的起跑线可能没别人高,可通过了你的努力,这场马拉松最后的输赢谁又知道呢?”换一句不中听话来说,就是: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所以,调侃归调侃,心酸归心酸,但是,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仅有,“庸俗地活着,努力地赚钱,我们不是富二代,但是要争做富二代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