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文殊八字咒怎么念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民俗文化普遍带有宗教文化色彩,但宗教文化不一定完全具有民俗文化属性。

民俗文化植根于基层社会大众的生活土壤,与众生习俗习惯、道德标准联系紧密,属社会学范畴。宗教文化属上层建筑,与时代及其思想、政治、理念、俯仰等密切相关,属意识形态范畴。社会众生关注的更多是民俗文化,上层领域关注的更多是宗教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两者关系很难截然划分,也很难各行其道,往往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互为解读的情景。譬如“祖先崇拜”习俗,民间往往通过敬香烧纸钱、作揖磕头、上坟扫墓、斋饭供奉等“敬祖宗”形式来体现祭祀内容,如果从宗教角度审视,它又反映了“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人在做、天在看”的宗教俯仰。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洗练后,到秦代,主要呈现为儒家、道家、法家三大阵营。经过汉初“黄老思想”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两次汰选,“法家”身影逐步退居身后,因为人们可以在“儒家”文化中找到“法家”的内容。到了东汉的汉明帝时期,异邦西土“佛陀”背负金光、闪亮登场,使华夏固有之本土文化在皇家率先倡导下,受到强烈冲击和变形,最终形成新的三大方阵: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陀文化。

由“文化”到“教化”,一字之差,却反映出了施教的手法、功能和目的不同,也是由佛陀形象及“佛教”教义所引发的不同思考。之前的我国传统文化中, “有教无类”之“教育”与后来之“教化”含义相异其趣。但为了与异邦之“佛教”相抗衡对垒,争夺传播领域主导地位,我国本土之“儒家文化”不得不被迫披挂“儒教”外衣上阵,我们的“道家文化”也不得不披挂“道教”外衣上阵。汉代以还,因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教”之内容在不断走形变样,从而出现不一样的“孔子”和“老子”。儒教、道教、佛教之宗教文化就这样在华夏大地上开始了鼎立相峙,推波助澜。后来之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相继传入中土,使华夏文化之宗教文化渐成泱泱大观。

“宗教”与“文化“相比,有它的独到之处,如有“教仪”“教规”,有“程式”“场所”,有“造像”“音乐”。佛教进入中土后,之所以能一下子抓住人心,与这些因素有很大关系。儒教与道教在许多方面向佛教效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所阵地问题。佛教的场所称“寺庙”“庵寺”,道教的场所称“道观”“宫观”,儒教的场所称 “孔庙”(“文庙”)以及宗庙等。佛教敬奉释迦牟尼为祖师爷,道教敬奉老子李聃为祖师爷,儒教奉孔子孔丘为祖师爷。当然,各教派在发展过程中,又孽乳生成出“子”系列和“孙”系列,以至于更远,这些都不是本文所要话说的重点。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现在让我们还是回到宗教与神的关系问题上。从宗教角度来审视,与佛教、道教相比,儒教出现较晚,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才完全成型。“儒教”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游侠列传》中:“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这里表达的是以儒家思想来教育的意思,没有任何宗教色彩。儒教以孔子为至圣先师,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以“十三经”为经典,以郊祀、祭祖、祭社稷、祈雨的雩祭、祭孔的释奠礼以及五祀为祭祀内容。我们知道,孔子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坚持的是“天子”“圣人”“贤人”、“君子”“小人”、“君臣父子”的等级序列,如果有“神”存在,那也只能是指统治阶级代表人物“天子”了,所以,儒教很受历代统治者欢迎。孔子不把“神”作为教育传授的内容,并不代表孔子就是个无神论者,也并不表示他不敬畏神灵。相反,他倒是要求人们:你既然相信神了,那你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就要庄重一点、严肃一点、虔诚一点。孔子曾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意思是说: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的就在那里;祭祀神的时候,就如同神真的就在那里。孔子又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佛教是造神高手,佛教拥有一个庞大的神谱体系。佛教神等级森严,最高神当推佛陀释迦牟尼这位“大雄”。佛居第一级,菩萨为第二级,第三等级以下又有十大弟子、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十九伽蓝、二十四诸天等。佛又有“三世佛”,且分为“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竖三世佛”(过去燃灯古佛、现世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根据职责分工不同,菩萨又分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日光、月光、地藏、准提等。佛教寺庙中供奉着这些神职分工不同的造像,给进入庙堂的众生以威严肃穆之感,出现拜神拜错了的事也在所难免,但只要心诚就行,在梵音和木鱼声中,使你受到视角和听觉的冲击,直至心灵震颤。

道教神是我们的本土神。现在我们民间信仰的天神地祇,除佛教神以外,大都是道教神。道教比佛教晚,东汉末年始现,在先秦鬼神崇拜观念、神仙方术基础上,以黄帝、老子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而形成。道教是多神崇拜,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谱系庞大,类别多样,不仅由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担当,也由人间凡人仙化而成。平常我们所说的福、禄、寿、喜、财“五神”,城隍神、土地神、厕神,雷神、火神、水神,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祖尊、道德祖尊、斗姆元君、太元圣母,四大真人、四大天师、三茅真君,东王公、西王母、妈祖等等,都是道教神。一句话,上至天堂仙界,下至凡间地狱,道教已经全部安排好大小神们来分司执掌了。这些神的使命,主要是扶正去邪,惩恶扬善,护佑人间太平。

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阻击“新冠肺炎”蔓延这场没有硝烟的艰苦战役中,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潜在精神价值作用得到了及时彰显,对于提高人们战胜瘟疫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产生良好的心理诉求与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其中以雷神、火神二位本土文化大神的出现为代表,让处在疫情笼罩氛围下的人们,仿佛感悟到了一股来自博华夏民族文化所赐于的底气和力量。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雷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管天上打雷的神。《山海经•海内东经》有:“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雷神出生于雷泽,老家在今天山东的菏泽。雷神的形象是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鸣,即敲打雷神的肚子,就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雷神好像也有一支队伍,主要是称谓不一所致。如“雷王”,传说是由出生在广东省雷州半岛一个名叫陈文玉的人成仙得道后变成。如“雷师”、“丰隆”。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 之所在”。这里的“丰隆”就是指雷神。民间俗称雷神为“雷公”,扬州地区有“雷公老爷不打吃饭之人”俗语。

在后起之道教神中,雷神是惩罚罪恶的化身。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了誓言,就有可能遭到响雷打脑子。每当夏天打雷时,如果有人害怕打雷,别人会安慰说:别怕别怕,雷公老爷专门打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雷神信仰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在原始思维阶段的自然崇拜:天空中电闪雷鸣,有时会击毁树木或击中人畜,造成生命死亡,人们会认为是天上的雷神在发怒了。雷神法力无边,人们由恐惧之感进而转为对雷神的敬畏膜拜。道教将雷神的生日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旧时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希望雷神来帮助人间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火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烟火和光明的神。犹如西方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为人类而盗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深受民间信仰祭奉。在神话与后起之道教神话中,“火神”也由一个神系组成。根据《尚书》《楚辞》《山海经》及《史记》《淮南子》等历史文献综合反映,最早称得上“火神”的应是“三皇”中的“燧人氏”。燧人氏与伏羲氏、神农氏合称“三皇”,位居三皇之首。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人的肠胃消化系统得到保护和进化,营养得到有效吸收,从而使智力得到了开发,最终从万物品类中脱颖而出。中国民间尊“燧人氏”为火神,称之为“火德真君”。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燧人氏之后的第二位“火神”是谁?应推“炎帝”神农氏了。“炎”字由重火构成,可见火力之威猛。《左传•昭公十七年》有“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管子•轻重篇》有“炎帝作钻燧生火”,又与“燧人氏”同;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远游》有“炎神,炎帝也”,即指火神是炎帝;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泛论训》有“炎帝,死而为灶”,又将炎帝称为与火有关的“灶神”。这些都可以说明,炎帝又是继燧人氏之后的又一名“火神”。

火神中名气最大的是第三位火神“祝融”。祝融是“五帝”之一的“颛顼氏”后裔,本名“重黎”。在同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时代,重黎任职于“有熊氏”之墟(今河南新郑一带),“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他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火施化,为民造福,政绩突出,所以帝喾就赐重黎新名为“祝融”,从而成为又一名火官之神。祝融在当时不仅是个称职的火神,而且还是个非常听从天帝指挥的战神。他曾听众天帝的命令,将大禹的父亲鲧给杀了,因为鲧从天帝那里偷窃了一种能自生自长,永不减耗的土壤“息壤”;他又曾听从天帝的命令,降火于夏城,帮助成汤灭了夏王朝,建立了殷商政权。

在古文献中,祝融还有其他别名,如:逴龙、烛龙,它们读音相同或相近,都是指火神祝融,区别在于,有时火神是司南方,有时又是表现为给北方极地送去光明和火热。《楚辞•大招》有:“北有寒山,逴龙赩只。”宋代的洪兴祖(今镇江丹阳人)在《楚辞补注》中,引《山海经》认为:“西北海之外有章尾山,有神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而赤,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疑此逴龙即烛龙也。”用现在的地球观来巡察,无论是地球的南极还是北极,都是极寒冷的地方,不仅南方希望诞生火神,北方也需要有火神的降临。在神话传说传承过程中,尤其是道教神出现后,人们把目光主要集中在了南方火神祝融身上。

祝融的地位被抬升,主要从东汉开始,因为在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中,祝融被位列“三皇”之一,与伏羲、神农并列,取代了“燧人氏”地位。再到后来,祝融的名字也在不断裂变,宋代罗泌的 《路史•前纪八•祝诵氏》中,出现了“祝诵”、“祝龢”,他们可以说是祝融的后裔或化身,执掌着“火正”,显然是备受民间敬奉的火神。另外,在传统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火神还有“阏伯”、“回禄”、“吴回”等称谓。民间供奉火神的地方,有的叫火神庙、火星庙,有的叫火神台,在这些庙台建筑中,往往都建有戏台,供人们祭祀时唱戏娱神用,江苏镇江市内至今还保留有一座火星庙戏台建筑。祭祀火神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夏天到来时的农历四月初八日,这一天可能就是火神的生日吧。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人类时刻会面临疾病和瘟疫的威胁,这一点,道教也通过“瘟神”形象来给我们以警醒。先秦时期,人们往往将病魔称之为“厉鬼”、“二竖”、“恙”等。相传黄帝始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后经唐人增补的《黄帝内经》之《素问》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里的“五疫”就是指五种传染病。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就将“五疫”具体化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说明一年四季都会有瘟神出来,随时向人间散播瘟疫。为了躲避瘟神,古人家家户户在门头上挂“艾草”和“菖蒲”,就是想利用艾草气味和菖蒲利剑之形,使瘟神进不了家门。在五位瘟神中,有一位秋瘟赵公明,在后来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封神演义》等道教书籍中,其瘟神形象实现了华丽转型,变成了财神爷。

在神话传说中,神的居住地一般都在山上。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们都居住奥林匹斯山上。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们主要分处东部和西部,西部神主要居住在昆仑山、不周山上,东部神主要居住在蓬莱山、方丈山、瀛洲山三座山上;当然,南部的九嶷山暨苍梧山也是神居住的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没有雷神单独住的雷神山,也没有火神单独住的火神山。但在公元2020年的2月,在华夏大地抗击“新冠肺炎”瘟神的战役中,这两位大神终于有了以自己名字冠名的“雷神山”和“火神山”了。不过,神界两位大神拥立的山头并不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山,也没有昆仑山、蓬莱山、九嶷山那样峻拔雄伟,而是两座拯救人类生命的现代化的医院神山,名曰“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后,这两座神山医院各自历时十余日,在武汉城拔地而起,救治患者,震慑瘟神。两座神山医院分别拥有1000张功能齐全的救治床位,已经有许多患者从这里治愈出院。两座神山医院,成了全面阻击“新冠肺炎”蔓延、彻底埋葬瘟神的重要战场。

君知否:人世间哪里有什么神话世界,有的只是人们思维中的一方虚拟的形象天地。如果说神话在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和信仰的力量,那也是新时代的华夏儿女们在奋不顾身、同心协力、慷慨逆行、大爱无疆,让神话成为现实,让现实变成了神话。这里哪有什么雷神火神,有的只是新时代建筑大军的忘我奋战的拼命精神和白衣天使的精湛医道、妙手回春。这里哪有什么雷神山火神山,有的只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忘和使命担当,有的只是共和国的脊梁们视人民的生命平安高于一切、重于泰山。一方有难,八方驰援;山川同域,袍泽不分。天上没有雷神,地上没有火神。

我们就是雷神,我们就是火神。雷神火神们共发力,一定会除尽灭绝这危害肆虐的“新冠”瘟神,早日还人间以清风明月朗朗乾坤!有道是:九嶷山下万马腾,斑竹千枝无泪痕。神农架旁天使村,尝遍百草有来人。雷神火神齐上阵,霹雳龙泉斩瘟神。此役何当天上有,人间无恙遍地闻。

治疗传染病的咒文殊八字咒

作者束有春,文学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感知风骚时代》等学术著作多种。现为《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