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太史公这一段话,为虞舜其人真实性和传奇性提供了最具权威的证据,舜帝遂成为永州的符号,零陵的名片。自此,南蛮之地的湖南永州,物华天宝,名闻遐迩,千年文化,万古流芳;历朝历代文臣武将、才子佳人趋之若鹜,朝圣者、祈福者比肩继踵;自先秦直至当代,吊赞碑铭、诗文佳作竞相问世……,一代伟人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则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创作方法,更人性化地塑造了这位“人文先祖”神奇的艺术形象,并使之走向世界。
虞舜是中华民族人文道德始祖,舜帝所推行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常之教,不仅使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华夏先民有了各居其位的家庭秩序,也为刚刚蝉蜕于母系社会的人群营造了井然有序的生存环境,开始跨进文明门槛,礼仪之邦的根基遂得以奠定。由于舜帝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他在华夏子孙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在某种意义上,虞舜形象已被神化,对他的祭祀也万世不衰。千百年来,上至君王公侯,下至黎民百姓,对其禅让恭谨之举、道德仁爱之心、孝悌温良之德,无不敬仰;以至于对其“重瞳”之异、“躬耕历山,象耕鸟耘”之奇、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痛悼舜帝,洒泪而染成斑竹”之说,均深信不疑;进而对体现其“民吾同胞,物为吾与”的《南风歌》及“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契稷经纶推崇之至。一言以蔽之,舜帝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已是一尊光辉极其灿烂的神佛,是至德至圣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一位人神同体的尊者。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帝的“明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上古文明社会的发展,使中国真正由野蛮蒙昧渐入文明;令人深思的是,社会发展,历史演进至今,“明德”,仍影响、甚至规范着当代中国人的言行。
尧舜禹是儒家最为推崇的“大同社会”具有崇高品德的三大“圣人”。千百年来,儒家几乎是“言必称尧舜”。清代学者崔述《唐虞考信录》曰:“然则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古人将尧、舜视为圣王,而且往往是尧舜并称;但事实上,在道德与政治的结合中,尧不能为而舜能为之,尧未能成而舜能成之。所以,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古时代的舜帝,才是中华文明最为关键的奠基人。正是舜帝的德行和以德治国的政治实践,才将伦理道德与政治韬略结合起来,使此后的中国文化一直沿着“伦理政治”的主流路径走下去,几千年基本保持不变。《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曰:“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则圣人之得埶(古通‘势’)者,舜禹是也。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由此可知,舜帝居“圣人”之中,承尧传禹,地位尤为特殊:他以道德为本,成为实现天下大治的圣王典范。
舜帝首开社会道德教化先河,用“明德”治理百姓万民。孔子“祖述尧舜”,将这种教化概括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孔子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论语·为政》)对舜帝以德治国的经验总结,给予了充分肯定。
舜帝的道德教化,更重要的是其以身作则、立身为范。他身体力行,处处为他人考虑,用行动去感化他人,创建了中国最原生态的道德文化。《尚书大传》赞曰:“舜不登而高,不行而远。”可知其光彩照人。
民国时大学者柳诒徵(1879-1956)在《中国文化史·绪论》中说:吾民族创造之文化,富于弹性,自古迄今虽有盛衰之判,固未尝有中绝之时。舜帝是这“未尝有中绝”的生命创造中的一环,是这文化长河中的一脉。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大多出现文化断层,唯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数千年以来传承不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道德文化如一条绵绵不绝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民族在追求尧天舜日的再现和对前贤的敬仰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中华民族遭受了千灾百难仍然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因此,舜帝既是中华道统的维护者,也是中国伦理之奠基者及中华传统道德之推动者,更是中华民族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先贤与最贤明的人君。这段论述,可领悟为:舜帝乃道德先祖,产生和发展已绵延了四千多年的舜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源,它哺育了世代华夏儿女,最终积淀为一种民族心理,构成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精神。舜帝持家为人、治国兴邦,均以德为本,为古中国人类社会从蒙昧步入文明,提供了全新的社会规范,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为中华道德文明的始祖,舜帝一辈子,始终践行个人身心道德的“诚”、家庭道德的“孝”和社会道德的“仁”。
1、孝敬父母,爱护兄弟。
舜帝推崇孝悌,是中华民族家庭伦理道德文明的始祖。我国的人伦道德,始于虞舜时代。“孝”为百德之首,虞舜是孝的化身。舜出身低微,其父瞽叟心地狭窄,后母言不及义,嚚悍卑劣,同父异母弟象,生性狂傲骄纵。瞽叟疼爱象,常欲杀舜。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亲善友爱,孝悌德行天下闻名。《史记·五帝本纪》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汉代著名学者皇甫谧(215—282)《帝王世纪》云:“其母早死,瞽叟更娶,生象,象傲,而父颃,母嚚,咸欲杀舜。舜能和谐,大杖则避,小杖则受。”瞽叟、后母、象视舜为眼中钉,肉中刺。舜在家中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骂遭打,每日担惊受怕,恐被后母害死,低三下四尽力侍候父亲、后母及小弟,仍不能得到谅解和宽容。舜在艰难和提心吊胆的日子中逐渐长大,为避后母与父加害而流离至雷泽等地;尽管如此,仍不忘孝敬父母、爱护弟象及妹敤首。时人誉之,孝子之名遂不胫而走。
更重要的是,舜将家庭道德加以规范,从而使之成为构筑文明社会的基本单元。历史证明,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的国家社会,都是“家天下”的政治模式的延续。舜帝笃诚孝悌,以德报怨,首倡了人伦道德之风,这是人类社会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家即是国,国就是家;而虞舜从孝顺父母,友善兄弟的孝悌之道出发,首倡“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恰恰是为“家天下”服务的政治道德。家庭如此,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法律制度,同样要求人们尊卑有序,行事处世都按规范的准则和尺度办事,方可臻“内平外成”之境。因之,从《周礼》到孔孟儒教,乃至儒释道合流的教化思想,诸如“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甚至“三从四德”等一系列伦理道德,几千年来,一直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追根溯源,皆来自虞舜。
可以这样说,虞舜之所以由一个普通山民而成为帝王,就在于他孝感天地。舜帝的时代,正是中国由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进化的转折时期,“孝”是当时社会文明的标志。在氏族社会时代,社会上第一美德便是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第一个故事便是舜帝“孝感天地”:
虞舜,瞽叟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孝经》曰:“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国孝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孝摆在了首要地位,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此而产生。孝道重于治道,父亲重于天下。舜帝的孝行说明:不是孝道重于治道,而是道德教化重于国家治理;不是父亲重于天下,而是人类文明重于天子的位置。
关于舜帝之孝,宁远九疑山地区流传着一个《舐目复明》的传说故事:舜陪同帝尧出巡,到了舜的家乡。回家看见父亲瞽叟忧愁的样子,忙问原因。瞽叟叹息说:“你现在是代理天子,你做了天子之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一点都看不见,我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舜听后哭得十分伤心,泪流满面,双膝跪在父亲面前,伸出舌头舔舐瞽叟的眼睛。瞽叟感到非常舒服,问道:“舜儿,这是什么药?抹上去很舒服。”舜止住舔舐,说:“这不是抹药,是儿用舌头舔呢!”瞽叟问:“是个古方子么?”舜道:“不是,是儿刚想到的。既然舒服,就让儿多舔舔。”弟象和后母暗笑舜愚笨,约有半个时辰,瞽叟兴奋地大叫起来,说眼睛似乎能看清楚东西了。舜更高兴,打起精神又舔舐了大半个时辰。瞽叟叫道:“好了,好了,我能看见东西了。”
关于舜帝孝感天地的故事,民间传说很多。一直到当代,孝道仍为华夏子孙所崇尚。2005年9月15日,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在宁远九嶷山隆重举行。拜殿的楹联“至孝千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是前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96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
2、重视教化,陶冶性情。
首先,虞舜非常重视通过音乐、诗歌的熏陶,以塑造高洁庄重的人格,最终达到社会和谐之目的。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唐人吴仲舒“薰风之有德也,使国富以人安;薰风之有惠也,使时和而俗阜”,均是对虞舜重视音乐熏陶人性作用的赞扬。
据《尚书》、《史记》记载,舜帝被诸侯、四岳举荐所任第一个职务,是掌管五常教育的司徒。所谓五常,亦称五教、五品,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这种教育重家庭伦理道德。舜帝正式登位后,设官分职,除四岳、十二州长官外,设有礼法专司祭祀,负教化之责任。还设有两个职位,属于纯教育:一是司徒官契,舜令其“敬敷五教”,施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家庭伦常教育;二是典乐官夔,舜要求他专用歌诗舞蹈形式教育青少年。典乐之教为实用教育,采用的方式是“声教”。所谓“声教”,就是以歌舞为手段,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教育子民,为文字产生之前,“寓教于乐”的重要教育手段。《礼记·郊特牲》曰:“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腥、焰,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这种口耳相承的方式,确定了“声教”的地位。此后,孔子将其扩演为“诗教”,演变成专门教育和专业教育。
帝舜执政期间,还派臣子四出各地采风,吸取民歌之长,亲自制定箫律、《南风》、《九韶》乐舞,歌颂太平盛世。《尚书·舜典》云:帝舜“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迹咸熙,分北三苗。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维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反映了天下大治和人民康乐的喜人景象。
舜一贯崇尚德教。《尚书》载:“(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何谓七政?即舜帝继位后至尧逝世前所办的七件事。第一件事是祭告上天、接受禅让,其它六件事依次为祭祀、班瑞、巡狩、划定十二州、公布五刑、流放四凶等。巡狩五年一次,巡狩归来,首要之事是祭祀;划定十二州疆界,也离不开祭祀。舜帝“封十有二山”,即于十二州名山上封土祭祀。祭祀对象主要为天地四时、名山大川、各路神祇,如天神、地祇、人鬼等,此举意义,为开三大祭祀系统之端。
虞舜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实现。为了处理好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他认真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检测天地二十八宿的盈缩进退,对照自己推行的政治纲领,严格反省天象所指示的微妙变化,根据上天的垂示修正自己的言行,以祈求天地诸神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地利人和。《史记·夏本纪》载:舜命“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这是“神人共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宁远九疑山的民间神话传说,俱称舜帝是与妖龙搏斗时中毒而亡的,但舜帝人神同体,为造福九疑百姓而献身,他不会死的,于是人们相信他得道成仙了。九疑山玉琯岩所刻东汉蔡邕《九疑山碑》之碑文至今仍清晰可辨:“……遂葬九疑,解体而升。登此崔嵬,托灵神仙。”为此,道家将九疑山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三,乃道家圣地之一。据光绪《湖南通志·方外志·仙释》记载,秦代以前,湖南成仙得道者全部出自九疑山;此后在九疑山炼丹修道、辟谷服气的羽士尼人络绎不绝,仅玉琯岩旧舜庙不远处的永福庄,就近三千人。且代有高人,传说先后有韩伟远、何侯、萼绿华等20多人得道成仙。这也是舜帝长期教化的结果:以舜帝为首的九疑山众仙成为当地百姓顶礼膜拜的庇护神而世代受祀,香火不绝。
3、吃苦耐劳,勤于农耕。
《孟子·告子下》曰:“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身卑微的舜,做过各种农活:种田,狩猎,打渔,挖井,制作陶器,造墙,修粮仓……少年、青年时,为躲避家人的毒打或残害,常到出生地东夷氏族部落避难、谋生。他吃苦耐劳,勤于农耕,学制造,烧陶器,并贩卖陶器,除供自己衣食外,还尽力供养父母和弟妹。历尽各种劳作的艰辛,坚持用人格的完善来熏陶人,带动人。20多岁就得到先民拥戴,被东夷氏族部落推举为首领。先秦至汉代许多文献,都有相关的记载。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曰:“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吕氏春秋·慎人》曰:“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尸子》记载:“舜爱百姓,务利天下,其田历山也。荷彼耒耜,耕彼南亩,与四海俱有其利;其渔雷泽也,早则耕者凿渎,险则猎者丧虎。故有光若明,天下归之若父母。”刘勰《文心雕龙》云:“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利民之志,颇形于言矣!”《鲁连子》云:“舜耕于历山而友益,陶于河滨而友禹。” 史载,舜治理本部落时,开始与其它部落酋长交往。不管是走到哪里,不管是干哪一行,都能以身作则,并以他的德行感化众人,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民风更加淳朴。《尸子》云:“舜事亲养兄,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者。” 舜帝威望之高可见一斑。 舜被举为“帝”后,依然保持勤劳、吃苦、农耕的美德,在都城蒲坂(今山西永济)附近,就带头进行农耕生产,乐而不疲。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圣人出,黄河清。”圣人就是极其伟大、极其完美、极其智慧的人。中国人把舜帝看成帝王中的圣人,中国文化史也就有了传之不朽的圣人情结。周朝《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舜帝的德行品格为民立极,成为了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几千年来,舜帝所创造的道德文化世代相传,永不枯竭,山岳般巍巍屹立于中华大地。由于舜帝道德教化的推行,当时社会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团结;而舜文化所形成的特有的民族凝聚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后人视为理想的太平盛世,或者说,形成了儒法墨道诸家所津津乐道的“大同世界”。由此可知:儒家心目中的舜帝,可谓道德人伦的代表,集诸多美德于一身的楷模。他既是一位善于“修身”的典范,又是一位善于“齐家”之样板,还是一代善于“治国平天下”的圣君。孟子评价说:“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今天,以舜帝道德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大舜精神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凝聚民心、侨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精神财富,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当代德治思想的渊源。
4、以德治国,造福百姓。
《古今注》云:“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有十二牧。”这几句话,概括了舜帝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以德治天下,实行仁政,造福百姓万民的为政之道。⑴任用贤才,天下大治。史载:皋陶任大理职后,执法严明,刑法宽和,民间没有冤情;伯夷主礼,井井有条,上下谦让,君臣一心;垂主百工,各种器具制造及房屋营修业兴旺;弃为稷官后,教民按季节种植五谷,粮食丰收,民不受饥;契任司徒后,百姓亲和,尊老爱幼;龙主宾客、纳言,远方部落长归服,各方建议及时达于帝舜。十二牧深得九州百姓的拥戴,其中以司空大禹的功劳最大,他带领百姓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治住了天下的洪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又带领百姓平土地,划定九州地域,水地种稻,旱地植粟,以土地好坏交纳租赋,民心大快。从此,疆域扩大,国家雏形机构初具,天下渐趋大治。另一方面,为稳定农业,扫除自然界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虞舜任命大禹治水,亦为一例。禹深感其父鲧未能完成治水大业而遭受诛罚,便劳苦身躯,竭智尽虑地投入治水工作,十三年间数过家门而不入。他导通了九大山,整治了九大泽,疏浚了九大河,让农业生产有了一个较为安宁的自然环境,使上古时代开始进入了农耕社会的发展轨道。《史记·五帝本纪》曰:“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责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四海之内,咸载帝舜之功。” ⑵广施德政,献身于民。帝舜在百姓丰衣足食后,很注意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竹书纪年》云:“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并时刻注意教化百姓,去除其陋习。《管子》云:“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封土为社,置木为闾,民始知礼也。当是其时,民无温恶不服,而天下化之。”舜还以身作则,劝导百姓节俭。《韩诗外传》云:“舜甑盆无膻,而下不以余获罪;饭乎土簋,啜严土型,而农不以力获罪;慶衣而盐领,而女不以巧获罪;法下易出,事寡易为功,而民不以政获罪。故大道多容,大德众下,圣人寡为,故用物常壮也。”《吕氏春秋》云:“舜之耕渔,其贤不屑,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丈夫女子振殷殷,无不戴说。舜自力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见尽有之也。”《尸子》亦说:“舜南面而治天下,天下太平,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这段话,赞颂舜为“帝”之后,仍坚持和百姓同甘共苦,心中装着百姓关心的事情,因而得到人民的赞扬。《新书》描述帝舜:“吾尽吾敬以事吾上,故见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焉;吾尽吾敬以使吾下,故见谓爱焉。是以见爱亲于天下之民,而见贵信于天下之君,故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敬也,故欲明道而谕教,唯以敬也。故欲明道为忠,必服之。”惟其如此,帝舜才能成为上古帝王的楷模。
舜帝当了三十九年帝王之后,觉得自己老了,决定把帝位传给治水有功的禹。在传位之前,有一段对话,用心良苦: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娶涂山,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史记·夏本纪》这段话的大意是:舜帝说:“你们不要学丹朱那样桀傲骄横,只喜欢怠惰放荡,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船,聚众在家里干淫乱之事,以致不能继承帝位。对这种人,我决不听之任之。”禹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而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万劳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只有三苗凶顽,没有功绩,希望帝王您记着这件事。”舜帝说:“用我的德教来开导,那么凭你的工作就会使他们归顺的。”
舜帝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后,南方三苗作乱,大禹带兵征战三十天,三苗还是不归顺。于是舜帝南巡,对三苗实行文德教化。三年之后,三苗终于降服。《史记·五帝本纪》载:他二月去东方巡视,走遍大江南北,风尘仆仆。最后,“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葬于“苍梧之野”的永州九嶷山。
舜帝一生,任人唯贤,勤政爱民,既成就了“内圣外王”的煌煌伟业,也赢得了华夏子孙的崇拜。后世之所以有“人皆可为虞舜”的励志格言流传千古,就是因为虞舜其人的理想人格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榜样。孔子明确承认圣人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已,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舜。他是孝子,是贤臣,也是圣君;他孝感天地,德播人间,治国以仁,为人以诚……其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伦理政治”或“政治伦理”的突出特点,终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楷模而被祭祀、膜拜。
千百年来,谪官贬吏,墨客文人,因崇拜虞舜而来九嶷者,不计其数。自西汉司马迁元朔四年(前125)到九嶷考察,拜谒玉琯岩拜谒舜帝陵后,东汉蔡邕、东晋庾阐、南朝宋张邵、颜延之、北魏温子升、后魏刘骘、唐代宋之问、张九龄、李白、元结、戴叔伦、张渭、元代元好问等名士,都在此留下足迹。他们拜谒而外,或勒石,或挥毫,抒怀述志,留下了宝贵的诗文碑刻作品。有的人,虽未到永州,也撰文作诗,表敬仰之心。屈原在《离骚》中大发感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意思是说尧舜行事是多么地正大光明,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正道。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更是用“舜日尧年欢无极”来盛赞尧舜的时代。杜甫遭受安史之乱,一辈子颠沛流离,但仍然念念不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唐代诗人马植七律《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舜德尧仁化犬戎,许提河陇款皇风。指挥貙武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四句,极赞舜德圣功,堪称精当。近代康有为写《大同书》,孙中山将“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政治目标;毛主席用“六亿神州尽舜尧”赞颂伟大的中国人民……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虞舜已成为中国人民共同崇拜的圣贤,故尔得到炎黄子孙的礼拜。
作者简介:唐之享,1945年10月出生,东安县芦洪市镇人。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70年北京外贸学院毕业后,任零陵地区进出口公司秘书、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副科长。1983年起,先后任湖南省外经委计划处副处长、望城县县委书记。1985年-1989年,任湖南省外经委主任、党组副书记。1990年任省外经委党组成员、省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贸促会湖南分会第一副会长。1990年9月任中共娄底地委书记。1993年1月起,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3年1月,任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8年7月任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2010年10月任湖南省创造学会名誉理事长。2011年2月退休。著有《以德治国论》《兴湘之本:湖南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