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综合气势法 如何看八字气势大不大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太极拳最重要的理论就是阴阳理论。在杨式太极拳家传的歌诀中,还专门传有《阴阳诀》,其第一句就是“太极阴阳少人修”。确实如此,许多人对阴阳之词耳熟能详,但如何落实到太极拳中,则又支支吾吾,不得其要也;也有的人常常借用哲学的语汇来说明之,比如,“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然而,这些词汇说得再多,如不应用于太极拳的实践,则对太极拳修炼者来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对身心修养和“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帮助不大。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对于太极拳(太极文化)功夫来说,这里所论的阴阳,主要的是从人的生命活动来表述。人的生命活动不外乎“身和心”两方面,这两方面蕴含着最重要阴阳关系。心,包含神意气的内容,是为阴;身,包含皮肉筋脉骨组成的动作姿势,是为阳。这其中的阴阳关系为:“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在先,内气催姿势”;“动作姿势”的变化,能酿造出“神意气”的变化来。

八字综合气势法

这个是混元庄,主要练定力

升降庄就是帮助我们明瞭太极拳这个阴阳之理,学练者不可轻视之。

基本站法:

两脚踩地,先外八字,后内八字,然后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腿自然直立,不偏不倚,脚尖指向前方,没有重心的区别;两臂放松,两肘微微弯曲,指尖向下,掌心对着裤线或微微向侧后;目视前方,似看非看。静心片刻,然后等待“静极生动”的时机。等内心里边有了杂念,或有了要动的感觉后,马上两臂从体前徐徐抬起,手心向下,指尖向前,肘自然弯曲,抬至与肩平的高度;同时,身体自然缓缓下蹲,两腿自然弯曲,臀部好像做在一个虚拟的一个椅子上,尾闾尖指地,头顶百会穴朝上,身体中正,不要前俯后仰。

进步阶梯:

在两臂抬起和身体下蹲的过程中,感觉应该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来。静止片刻,体会内心的宁静和安详。当内心有了要动的念头时,两臂缓缓落下,身体慢慢直起,返回开始的状态。此过程反复多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逐渐知晓,一体两面即为阴阳:阴阳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之间是互相依存的;阴阳互为合作,互为包容;阴阳之间可相互转化,有的时候,其相反状态也是阴阳平衡态的体现。

特别说明:

太极拳谱中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论述,但很多人对“动静之机”不理解,有的人还把这句话给删掉了。王壮弘老师认为“‘太极者,无极而生’讲的是‘无生有’的‘化生’道理。‘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是讲由‘化生’而带来的‘流行’和‘对待’的道理。”升降庄的关键点也就在于此。要在站庄的整个过程中体会其中“动静之机”的“中”之状态,特别是要锤炼内心中对“动静之机”的时机的把握。具体修炼过程中,还要体现出拳论中的许多内涵,比如,“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特性,也就是说,两臂上升时,“意在先”,意念先到头顶上方,然后两臂好像被上升的意念给带起来的一般;两臂下落时,“意在先”,意念先到地下数米、几十米的地方,两臂好像被沉下去的意念给牵下来一般。这样锤炼了第一段时间后,还可变换意念,用 “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的理法。来催动身体的上下起落(忘记两臂之升降,但两臂依然在升降)。

作用指要:

八字综合气势法

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等《太极论》中的内涵,许多人并不理解。不理解就会形成拳论是拳论,只是写在拳谱中的纸上玄机;拳法是拳法,并不能融进太极拳的实践中(于是,太极拳就成了肢体动作的运动了,缺少了内功的滋养)。这样太极拳和太极拳理论就成了两张皮了,脱节了。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意念的运用。“仰之则弥高”的意念是往上的,而且意念要高远;“俯之则弥深”的意念是往下的,而且意念要深入地下,好像地下有个深渊一样。升降庄就是贯彻这种理念的训练。太极拳其实打的就是一体两面,因此,升降、沉浮、起落、上下、轻重、高低等内涵,要通过升降庄来反复体会。精神不易集中的人,也可多练此庄法。

八字综合气势法

太极拳,一动一静一阴阳,上下升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