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汝州府有个年轻的后生名叫冯天泽,他从小聪明机灵,乖巧懂事,亲朋好友对他大加赞赏。六岁那年,父母就将他送进私塾读书,可直到十七岁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冯天泽从小在赞美声中长大,从来没受到过挫折,考试屡屡失败,他感到脸上无光,整日闭门不出郁郁寡欢。父母生怕儿子在家憋出病来,心中焦虑万分。
一日清晨,冯天泽说要出去走走,父母闻言相视一笑,两口子巴不得儿子能出去散散心,他们满心欢喜点头应允。吃过早饭,他独自一人走出家门,失魂落魄地朝郊外走去。
山上百鸟争鸣,树木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象。冯天泽垂头丧气,无心观景。此时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既然活着看不到希望,还不如死了来得痛快。
他溜溜达达来到半山腰,一步步向悬崖边上走去,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只要纵身一跃,这个世界将一片安宁。冯天泽闭上双眼,刚想纵身跳下,忽然耳边传来一个声音:“救命啊,快来救救我”。
这个声音听上去十分虚弱,他低头一看,只见悬崖峭壁上躺着一位老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颗善良的心战胜了死神,冯天泽放弃自杀的念头,想尽千方百计救助老人。
半个时辰后,老人顺利获救,他身上多处骨折根本无法站立。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冯天泽二话不说,背上老人就走。等他回到家,早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父母都是淳朴善良之人,见老人伤势严重,赶紧出门去请郎中。
老人名叫孙良海,洛阳府人士。他外出探亲路过汝州府,途中不幸遭遇劫匪,跌落悬崖。说起来他也算命大,如果不是被及时发现,恐怕凶多吉少。
郎中检查完病情,给老人包扎好伤口,开了几副汤药。冯天泽一刻也不敢耽搁,拿着药方去药铺抓药,冯氏夫妇跟着忙前忙后,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天晚上,孙良海喝完汤药,一脸感激地看着冯天泽,说道:“如果不是冯公子好心相救,老夫必死无疑。您的大恩大德,我铭记在心,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投桃报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老人一番肺腑之言,让冯天泽羞愧难当,他长叹一声,喃喃说道:“老人家不必言谢,实不相瞒,您也救我一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恕老夫愚钝,不知公子何出此言?”孙良海紧锁双眉疑惑不解,他再三追问,冯天泽不好意思地道出实情。得知他想自寻短见,老人大呼荒唐。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公子读书多年,遇到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如何能成大事,又如何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孙良海越说越激动,不由自主地讲述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冯天泽闻言深有感触,老人几句话惊醒梦中人。东方不亮西方亮,他大彻大悟,决定振作精神弃文从商。
次日午时,孙良海的儿子孙万忠收到一封书信,得知父亲身受重伤,赶紧套上马车赶赴汝州。他按照信上所说的地址,来到冯天泽家中,见到卧病在床的父亲,心疼得直掉眼泪。
为感谢冯家对父亲的救命之恩,孙万忠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递给冯天泽说道:“冯公子的大恩大德在下莫齿难忘,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公子务必收下。”冯天泽说什么都不肯收,孙良海感动得老泪纵横。
全家人将孙氏父子送出家门,孙万忠临行前对着冯家人深深一拜,含着泪水转身离去。孙良海躺在马车上,使劲儿地朝他们挥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时隔不久,冯天泽说服父母外出经商。扬州府经济繁荣百业兴盛,街上人来人往,沿街店铺鳞次栉比。冯天泽走在街上,心潮澎湃,他下定决心大干一场,不混出名堂,绝不回汝州府。
一个月后,他盘下一间商铺做起丝绸生意。果然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冯天泽在学业上虽无建树,可在经商方面极具天赋。短短一年时间,他攒下不少银子。父母欣喜若狂,夸赞儿子经商有道。
手里有了钱,冯天泽打算回家翻盖新房。一个月后,一栋高宅大院拔地而起,青砖碧瓦,雕梁画栋,看上去十分气派。全家搬进新宅,冯氏夫妇笑得合不拢嘴。从那以后,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
好男儿志在四方,冯天泽不想这么早就成亲,父母只好依着儿子的心思。没过多久,他便返回扬州去照顾店里的生意。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儿子写一封书信。一家人书信不断,父母心中有了些许安慰。
一天傍晚,冯天泽收到家中来信,打开一看犹如五雷轰顶。信上说父亲暴毙而亡,让他速速回家奔丧。冯天泽看完书信,号啕大哭,眼看天色渐黑,他心急如焚。
山高路远,晚上出行多有不便,他思虑再三,打算次日清早返程。冯天泽躺在床上悲痛欲绝,一夜未曾合眼,快到天亮时,忽然困意来袭,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时,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快马加鞭直奔汝州,一路上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到家。不知过了多久,前面忽然出现一条河,河水湍急,巨浪滔天。
他束手无策,急得满头大汗。正在这时,河上出现一艘小船,冯天泽想乘船渡河,朝着船家用力地挥动双手。眼看小船即将靠岸,他正准备登船,忽然一个老人拦住他的去路。
冯天泽仔细一看,这个人正是孙良海,他紧锁双眉,惊声说道:“公子千万不要回去,恐怕你有去无回”。冯天泽急得高声大喊:“赶紧躲开,我着急赶路!”,此言一出,他忽然从睡梦惊醒。
回想起梦中的情景,冯天泽感到忐忑不安,他觉得这个梦实在有点蹊跷,尤其是想到老人所说的话,更是让人心惊胆战。他思虑再三,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回家。
天色渐亮,他收拾好行李,牵着马走出家门。须臾,街上传出一阵马蹄声,冯天泽来到德胜镖局门前,翻身下马叩击门环。不多时,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男子不耐烦地喊道:“门外是何人?”
冯天泽高声回道:“这位大哥,在下有要事找总镖头商议”。男子闻言打开大门,让他在厅堂里等候。大约半盏茶的功夫,总镖头何文庆走进门来。
两人寒暄过后,冯天泽开门见山地说道:“在下要回汝州,路途遥远,我担心路上遭遇恶人,请总镖头帮我安排一位武艺高强之人,护送我回家。”
总镖头闻言哈哈大笑:“我开镖局已有八年,押运的都是货物,您这要求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只要您付得起银子,这镖我就敢接。”冯天泽伸出两根手指,总镖头一拍桌子,说道:“好,公子果然是爽快人,我马上安排,您稍等片刻。”
不多时,总镖头带着镖师柳胜走进厅堂,只见他身高八尺,长得孔武有力,说话掷地有声,一看就是个习武之人。他们寒暄过后,柳胜去马厩牵来一匹棕色大马,两人一前一后走出镖局。
次日下午,他们来到汝州地界,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冯天泽觉得自己可能多虑了,想不到竟然是虚惊一场,一颗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正在这时,树林中忽然窜出六个蒙面大汉,为首的男子高声叫嚣:“留下钱财,饶你们不死”。柳胜手持缰绳,哈哈大笑,说道:“好大的口气,我不想与各位交手,劝你们速速离开,千万别逼我出手”。
话音刚落,几个人就将他们团团围住。柳胜从腰间拔出钢刀左右开弓,几个回合下来,打得几个贼人抱头鼠窜。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柳胜将为首的男子打倒在地,一把撕下他脸上的面纱。
冯天泽看清了贼人的脸,惊声说道:“想不到是你?”男子名叫鲁三,是城里有名的地痞流氓,平日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面对两人的追问,他说出实情。
原来,鲁三得知冯天泽在外地做生意发了财,故意托人捎去书信骗他回家。他猜想冯天泽回家奔丧,肯定不会空手而归,于是带人埋伏在他回城的必经之路上,趁机杀人越货。
可惜他计划落空,白白空欢喜一场,两人押着鲁三直奔衙门。根据鲁三的供述,知府大人派出官差将他手下二十多人全部捉拿归案。当地老百姓得知后,欢喜不已,纷纷奔走相告。
冯天泽突然回到家中,父母感到十分惊讶,听完儿子的一席话,两口子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孙良海老人托梦,估计儿子早就变成了刀下鬼。
后来,冯天泽托人给孙良海捎去一封书信。时隔不久,他收到老人的儿子孙万忠写来的回信,信上说父亲在两个月前已经病故。冯天泽得知后,禁不住伤心落泪。从那以后,每到中元节他都会专程去老人坟前祭拜。
结语:
冯天泽从小没受到过挫折,科考屡屡失败,他感觉脸上无光,最终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想跳崖自尽,无意中救起老人。正是这份善心,让他有了重生的希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在冯天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老人的谆谆教导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天生我材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冯天泽弃文从商,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让他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千万不要急于否定自我,更不要有轻生之念。时刻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找对方向,足够努力,相信早晚有一天自己定会在逆境中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