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王兰
本期名医
张涤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他最忙碌时,个人年门诊量超过6万人次,平均每天看诊164人次;在医院启动预约挂号系统之前,患儿家长凌晨3时排队挂号;为了避免“黄牛”,家长挂号需凭借孩子的户口簿或出生证明、监护人的身份证,这在当时全国绝无仅有……他就是妈妈圈中口口相传的“儿科圣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知名专家张涤。
清晨7时20分,阳光稍显温柔,在其他诊室静悄悄之时,身着圆领短袖、脚踏布鞋的张涤已快速地走进医院门诊楼二楼最角落的一间诊室,第一个开始了“望闻问切”。
从7时20分至12时20分,整整一个上午,张涤一共接诊了106名患儿,看诊一名小患者用时大概2分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至今,张涤已经接诊患儿超过78万人次。有人质疑,儿科又被称为“哑科”,一两分钟就作出诊断,张涤有这么“神”?近日,记者探班张涤门诊,近距离观察试图寻求答案。
门诊实录
“儿科圣手”的“AB”面
挂上张涤号的父母,对于张涤的初印象有两个:看病快、很严肃。
“细伢子一得病就打针,你没带好人就要挨批评!”“这药吃不得!会改变人的性格、让孩子脾气暴躁!”张涤看着病历本,皱着眉头,语气严肃。大高个的家长抱着孩子,虽然是第二次来看病,由于调护不当这次又被批评了。
看诊时张涤不苟言笑,当他发现家长治病、养护的不当观念时,往往会提高声调,略带长沙话的口音,强硬又严肃。
“有问题就要直接指明,和风细雨地讲,家长们出门就会忘,有时凶一点,他们才会认真记住医生的话,有利于患儿痊愈。”张涤说,一些家长有固化的思维模式,孩子一生病就非要用抗生素、做雾化、打点滴。
有人说,好的儿科医生应该具备天生的亲和力。张涤却表示亲和力确实有助于沟通,但作为医生最主要的是如何用最简单、最没有副作用的方法尽快让病人康复。
但在孩子面前,张涤有着自己的“冷幽默”。“今天吃冰淇淋了吗?”“吃了啊,那下周又要来看病。”
小朋友指着诊室窗外正在作业的机器喊:“伯伯看,有挖机!”张涤趁机握住孩子伸出的小手,查看食指处的指纹,“诶,伯伯也看见了。”
在年复一年超高强度的工作中,张涤可谓阅儿无数。他能迅速诊治,得益于在中医经验的不断积累下,练就了清晰快捷的思路。记者发现,虽然看病时间短暂,但张涤对每个患儿都会迅速根据不同情况,看咽喉、观舌相、听肺音……同时,他看病不是当患儿坐下才开始诊治,中医有望诊、闻诊,在孩子从门口走进来那一瞬,他已经在观察孩子的神色、形态、听咳嗽声音中,开始看病了。
学龄前儿童过敏、咳嗽高发
一上午的探班过程中,记者发现,106名患儿中,90%的患儿年龄在6岁以下,其中一半以上的患儿是过敏体质,且80%至90%的患儿都有咳嗽的症状。
张涤说,近年来,小儿咳嗽、过敏的症状呈上升趋势,这与生活环境、家庭护理、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患儿以6岁以下为主,是因为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脱离家庭单纯的环境,进入幼儿园,容易交叉感染,疾病发生率增高,而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6岁以上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增强,患病概率会大大降低,父母不必过于焦虑。
高频词 过敏
镜头一:4岁的迪迪(文中患儿均为化名)两个月来一直咳嗽,吃过药做过雾化未见起色,看着迪迪面色显黄,张涤询问:“平时食欲好吗?吃东西吗?”迪迪妈妈焦虑地说:“孩子对牛羊肉过敏,吃肉就咳嗽。”张涤认真检查后说:“牛羊肉过敏,可慢慢尝试,其他的肉也要吃,男孩子要多吃多锻炼,增强脾胃功能才能增强免疫力。”
解读:张涤表示,入夏开空调后,小儿容易出现过敏性问题。过敏原检查是国内比较普遍的一个检查,但是检查结果并非百分百准确,家长切勿过分纠结于检查结果。每个人对过敏原耐受程度不一样,面对轻中度的食物过敏,最好的脱敏方法就是去适应它。过敏是人体对外界的反应,如果一味避开,或者长期服用抗过敏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反而不利,适应变化、适应生长发育的规律才是最好的方式。
高频词 咳嗽
镜头二:“我不要检查!”三岁半的涵涵进入诊室便开始嚎啕大哭,在母亲怀里挣扎。“张教授,我从河南过来,女儿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咳嗽发热。”张涤检查后,一连抛出几个问题:“孩子在家脾气大吗?做过雾化吗?服用过抗过敏的药吗?”得到肯定回答后,表情立马严肃起来,“治疗要规范,欲速则不达”。
解读:张涤表示,孩子久咳不愈,家长想的是尽快控制症状,往往雾化、吃药、输液各种手段都用上。雾化短期内虽然可以迅速见效,但不规范使用和长期使用可能会埋下哮喘的隐患,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慢性咳嗽长期服药还可能影响儿童的性格、气质。
高频词 哮喘
镜头三:彭奶奶满面愁云地抱着孙女坐下,张涤用听诊器检查孩子的肺部后,一言不发开始伏案写病历开药。在低气压中,彭奶奶问出了心中的忧虑:“我孙女这病还要吃多久的药啊?都吃这么长时间了。”张涤闻声抬头:“你知道她什么病吗?”“我不知道。”“已经发展为哮喘了。”
解读
张涤表示,过敏、咳嗽、哮喘三者之间存在层层递推的逻辑关系。孩子的过敏体质,容易引起咳嗽,由于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或过度滥用激素、抗生素、抗过敏药,容易诱发哮喘。
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是几十年以来的误区。大部分孩子的咳嗽是很普通的病,呼吸道的病最厉害的就是肺炎和哮喘,没有什么太严重的病。出现非常严重的细菌感染,这样的情况是很少的。
雾化、抗生素并不是长远之计,中医认为抗生素是寒凉之物,过度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脾胃功能,还会影响免疫力。对于哮喘的孩子,更应该重视日常的护理。
“不吃冰的,不吹冷风”,家长都应记住这八字箴言。夏天不要让孩子吃冰淇淋、喝冰饮,冬天戴口罩、不吹冷风,张涤在看诊时,几乎逢人便讲。
快问快答
网上的“张涤处方汇总”别随意用
记者:老百姓的印象中,中医是“慢郎中”,调理找中医,急性病要找西医。是不是这样?
张涤:中医不是“慢郎中”的代名词,只要对症,用准了药,中医药见效非常快。在经典中医古籍中,我们可以查到很多治疗危重症、急症效果显著的方法。我从小目睹父辈们看病,包括很严重的疑难病都运用中医药的方法,三代中医世家,让我对中医有着坚定的信心。
记者:网络上有“张涤儿科处方汇总”之类的帖子,不少挂不上号的家长照着方子到药店抓药,这样可以吗?
张涤:不主张这种做法,药不对症,就是毒药。中医讲究“同病异治”,以咳嗽为例,在西医里只是一种病症,但在中医里,咳嗽又分为多种病形,比如风寒、风热、痰湿、痰热等。如果用药不对症,就没有疗效。同时,如果与孩子病情完全相反,还容易起副作用。有的家长在就诊时会问我,孩子咳嗽复发了,用我以前开过的方子给孩子抓药,为什么没有效果了?患儿的病情是随时变化的,即使是以前用过的处方也未必符合孩子当下的症状。每个患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辨证论治。
探班手记
细节背后的故事
细节能识人。细节是一串密码,最能洞察人性。记者在探班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节,背后皆有故事。
几年前,记者也曾带孩子挂过张涤的号看过病。这次走进熟悉的诊室,第一眼便注意到桌上多了个支架板,张涤伏案写病历有了支撑。之前已有耳闻,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2020年张涤患上了严重的颈部肌肉痉挛,头一动都不能动,入院治疗了好几月。十多年来从不无故停诊的张涤,无奈停诊半年。但这半年中,他嘱咐助理医师,遇到从外地前来求诊的家长或疑难患儿,要做好登记,自己再安排好时间来医院会诊。身边的医生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醒“你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现在张涤没那么“拼”,已经停开了下午的门诊。
当天35℃的高温中,诊室内即使开着空调也十分闷热。窗户开着二分之一透气,因为担心空调对生病的孩子有影响,吹风口被细心地调向最上方,不直接对着患儿。在5个小时的坐诊中,张涤没有去过一趟厕所,疲劳时他用鼻子闻一闻风油精,然后继续。早半个小时开诊、晚半个小时下班已经成惯例。
按相关规定,张涤的挂号费本可以升至300元,但张涤坚持现在执行的100元“不涨价”。他说,儿科复诊率很高,有些患儿过几天就要进行复查。一些从外地来的家庭更不容易,不希望他们看病因为挂号费“望而却步”。
儿科医生匮乏是业界共识,而中医儿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流水”一般的工作,依然满足不了病人,只有一个张涤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医生在守护患者的同时,能保护好自己的健康,也期待,更多优秀的中医儿科医生加入队伍,让中医儿科不再“一号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