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八字金句,四柱八字金口诀全书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今天是中秋佳节,也是团圆的日子。

据历史记载,“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我国农历中,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有三个月,分别叫做“孟月”“仲月”“季月”,因此秋季的第二月被称为“仲秋”,八月十五在八月中旬,故名“中秋”。唐代初年,中秋已经成为正式的节日,民间又称“月节”“八月半”“秋夕”等,盛行于宋朝,明朝清朝时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古代,名人雅士不仅特别爱过中秋,在这一天还会即兴写下点诗歌什么的,跟咱们现在发微博和朋友圈差不多。

于是,从这些诗里,我们知道,他们在中秋节这一天都干了什么。

四柱八字金句

做梦

这是一个关于唐玄宗的故事。

据《唐逸史》《龙城录》《太平广记》等相关文献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温柔地洒下层层清辉。唐玄宗李隆基与方士罗公远在宫中饮酒赏月,广袖舒展,琴弦笙歌。望着皎洁的月光,玄宗不由地说:“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好去处。嫦娥窃药,奔在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说到此处,玄宗仰面长叹:“只是如何得上去?”

罗公远说道:“启禀皇上,这有何难?”说着,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一座银色大桥,直通月宫,“皇上请御驾启行。”于是,玄宗与罗公远二人移步踏上银桥,直上青云。过了桥,走上10余里,见到一座城阙,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拢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鎏金大字“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说:“此乃月宫也。”玄宗从大门走进去,但见庭前有一棵大桂树,扶疏遮荫。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起舞于广庭中。

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默记下仙女们优美的舞曲。回到人间后,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唐明皇夜游月宫由此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了“广寒宫”之称。

这件事,柳宗元在《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里做了记录。

不得不说,“广寒宫”三个字,还真是美轮美奂,意境深远,引得后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这个地方写到作品里。比如——

唐朝的鲍溶在《宿水亭》里写: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清朝的蒲松龄也在 《聊斋志异·白于玉》里写:

童导入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

四柱八字金句

喝酒

说到喝酒,大家都会想到唐朝的诗仙李白。

这位大诗人,给人的印象是有事要喝酒,没事更要喝酒。一旦赶上过节,那更得喝得非同凡响。

在《月下独酌》里,他讲了中秋节干了什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意思是,坐到花园里,拿着一壶酒,对天邀请头顶明月,对地邀请我的影子。就算咱是一个人,但咱也能喝成三个人的既视感么么哒。

是不是real棒?

李白喝酒喝得张扬,搞得现在的电影里电视里,他总是醉醺醺的。

但实际上,喜欢喝着酒过中秋的人,还有宋朝大名人苏轼。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开头就写明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而这首词还有一句备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意思是,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一直喝到了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就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一下弟弟苏辙。

这首著名的作品,可谓到处都是blingbling的金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些句子,供咱们这些后代凡人用了无数回,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可见这些大才子,喝酒归喝酒,从来没误事。

四柱八字金句

赏月

中秋节,月亮当然是第一主角。

古代人也发现,在这一天月亮大又圆,大家抬头看看月亮,就会忍不住留下很多诗词佳作。

其中最牛的句子,来自唐朝开元年间著名的宰相张九龄。

他的《望月怀远》是这样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口就是传诵古今的名句。雄浑阔大,笼罩一切,宇宙人生,情怀思念,都被大海上那轮涌浪而出的明月,浸润包容在浩茫无际的莹洁之中,天上人间,一轮共照,大美同享。远隔天涯,头上明月永在,心中真情永恒,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古今中外所有咏月诗中,这是当之无愧最大气最美丽的诗句,被引用之多之广之久远,也罕有其匹。

一轮明月从海空升起,普天之下,共沐月色,遥想天涯游子,此时此刻,和我一样,也在仰望明月呢。情思难禁,彻夜无眠。且把灯烛灭掉吧,让整个屋子都盛满月光,盛满思念。徘徊,思念,思念,徘徊,屋里,屋外,屋外,屋里,不知不觉间,寒气和着夜露,把身上披着的衣裳都浸湿了。多想拘满把月光,和着这无尽思念一起送给你,但毕竟远隔天涯啊!还是睡下吧,在美好的月光里,做个美好的梦——相见在月光中……

在大气中极尽缠绵,在缠绵中蕴无比大气,在豪放中婉约,婉约而不失豪放,温柔敦厚,怨而不伤。清新雅洁的意象,神秘梦幻的意境,朦胧,意识流,这些被现代诗广泛运用的技巧,在张九龄这首小诗中已是炉火纯青,且如羚羊挂角,鬼斧神工,了无痕迹。读此诗,不仅能多获美感,涵养性灵,也能深悟诗技。

意境同样很美的,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作品,也算是这位唐朝诗人的巅峰之作了。

四柱八字金句

想嫦娥

中秋节,月亮是主角没错,但嫦娥经常抢戏。

诗人们在提到嫦娥姐姐的时候,通常会想象她的生活状态,借这个表达表达自己的三观。

比如以细腻多情见长的唐朝诗人李商隐,一首《嫦娥》是这么写的: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他的观点很明确:

人间如此美,嫦娥想必悔恨偷吃下药,如今只能独自一人,对着碧海青天,夜夜思念人间咯。

摆明了是一种心疼有木有?

唏嘘命运,感叹孤单,相当多的诗人都是这么理解嫦娥的。

不过,宋朝大神辛弃疾,在《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中,就有不一样的发挥: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词,辛弃疾模仿了屈原的《天问》,一问接着一问,思绪也上天入地,很像在观赏一部色彩激烈的音乐短片。

四柱八字金句

赏花

八月十五,桂子花开。赏花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唐朝诗人皮日休有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隔着屏幕仿佛感受到了桂花的芳香扑面而来……桂花桂花,快到我的碗里来。

四柱八字金句

思念

中秋节讲究的是团圆。在这一天没能团圆上的人,纷纷思念亲人。

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诗中的曲江指的是长安,湓浦即现在的九江浔阳。在白居易的笔下,湓浦的中秋月夜格外冷清,遥想昔日此时的曲江池畔是何等热闹,被贬的诗人不禁心生愁绪。冷清的不是月夜,而是作者的心境。跟繁华熙攘的长安城相比,九江多一分山野间的开阔和恬淡。

简单说,就三个字:我想家。

苏辙,也就是苏轼的弟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第一句就是:我们离别得太久了啊。结尾还感叹,只怕思念而不能见,只能登上高楼远眺,互相遥望。(来源:《海南日报》郑言/文、《天津日报》刘隆有/文、《楚天都市报》)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