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军八字,将军八字特征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

开国将帅录姓氏大数据

“开国将帅名录”共收录了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旨在缅怀他们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从1955年第一次授衔,后来又经过几次晋升,到1964年,我军的开国将帅共有1614人,包括10位元帅(十大元帅名录),10位大将(十大大将将名录),57位上将(开国上将姓氏录),177位中将(开国中将姓氏录),1360位少将(开国少将名录)。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名录》统计,开国将军姓氏带有“林”字的将军中,元帅1人(林彪),大将0人,上将0人,中将1人(林维先),少将11人,合计13人。11名少将,分3批授衔:

1955年授少将的有:林伟、林浩、林彬、林遵、林忠照、林接彪

1961年授少将的有:林真、林茂源

1964年授少将的有:林毅、林乃清、林胜国

值得一提的是,少将中有3人原不姓林,他们分别是:

林浩(尹圭璋)

林彬(熊宗存)

林真(李志中)

因此,林氏开国将军实际上为10位(元帅1人,中将1人,少将8人),见下简介:。

1

林彪 元帅

【林彪年谱】33条链接揭示元帅前世今生

林彪一句话让斯大林刮目相看 想用十五位将军换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2

林维先 中将

毛泽东曾称赞他为“游击专家”-林维先中将(安徽金寨)

林维先(1912-1985)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特务营班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第二二二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皖西红八十二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参谋,第二二四团营长、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新四军教导总队第九队队长,第一大队队长兼军部特务营营长,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第七师副参谋长兼皖江军区副参谋长,沿江支队支队长兼中共沿江地委书记,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司令员,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委员。

身为红二十八军指挥员之一的林维先,出生入死,8次负伤,毛泽东曾称赞他为“游击专家”。

1985年7月28日因病在武汉逝世。

3

林伟 少将

开国少将【林伟】 在太行山区打中蒋介石要害

共和国开国少将【林伟】

林伟(1914-1979),福建省武平县武东乡人。

1931年参加工农赤卫队,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武平游击队独立支队书记员,红12军第35师105团宣传队队长,红一军团三师司令部参谋处书记、译电员,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测绘员,红32军政治部秘书科股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卫生学校秘书科秘书,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处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参谋。

1939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军政大学军事教员训练队指导员。毕业后,历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作战股长、通信科副科长。

1943年进入中共华北中央局党校学习,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局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政委、通信局局长兼政委,奉命在邯郸地区组建广播电台,出色地完成了接替陕北广播电台的任务。

1948年任华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通信处处长兼政委,参加了上党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第九团团长兼政委。

1952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二期学习。毕业后历任海军通信学校校长,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兵部副主任,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9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4

林遵 少将

林遵(1905—1979),福建省福州市人。

1924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

1929年考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

1934年毕业回国。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枪炮员,航海官,副舰长。

1937年赴德国学习海军潜水艇技术。

1939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永绥军舰代副舰长、第五游击布雷大队大队长、国防部研究院海军研究员、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

1945年后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国民革命军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

1949年4月23日率海防第二舰队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因病逝世

5

林忠照 少将

林忠照(1911-1992.11.18),福建省龙岩县人。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36师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108团机枪连副指导员,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机枪连指导员。

1933年进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历任江西军区独立第四团总支书记,红八军团21师62团代理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北红27军81师团政治处主任、师敌工科科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三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备三团政治处主任,军政学院三队指导员。

1943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留守兵团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热中军分区副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粤东军区第二政委,江西省军区副政委、第二政委,福州军区炮兵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顾问。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11月18日因病在在福州逝世,享年81岁。

6

林接标少将

林接标(1914-1989),原名林接义,曾用名林介彪,福建省长汀县龙归寨村人。1928年参加农民暴动,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区苏维埃政府儿童局书记,少共区委组织部部长。

1933年进入国家政治保卫局特派员训练班学习,此后历任瑞金红军学校团特派员,红军大学特派员,红军干部团特派员,军委纵队兼警卫营特派员,红军总供给部特派员,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兼保卫科科长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晋东北游击司令部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二支队六大队政委,第二军分区第四团政治部主任、政委兼军政委员会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19团政委。

1940年进入延安军政大学学习,

1942年参加延安中央党校整风,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干部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保北战役、平津战役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华北军区防空部队政委,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直属政治部主任。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5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7

林茂源 少将

林茂源(1919—1972)江西省泰和县人。

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三军第三十八师一团青年干事,军委外交部技术书记。

参加了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太原办事处机要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三大队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六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东纵队第十二旅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骑兵第五师(朱德骑兵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叁级八 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8

林毅 少将

林毅(1917-2000)陕西省华县人,共产党将领,少将军衔。

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参谋,教导第二旅教育股副股长,鲁南军区作战股股长,第三团副参谋长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军区警备第八旅十五团团长,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第四十七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三十五军一○三师参谋长,华东军政大学第五总队总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教导总队总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师长,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十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第七研究院院长,第七研究院顾问。

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0年10月31日逝世。

9

林乃清 少将

少将 林乃清(安徽金寨)

林乃清(1915—1995),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政治人物,少将军衔。

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第三十军通信队排长,八十九师二六五团总支书记,军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科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竹沟留守处特务大队政治委员,第四师二团营长,四师十一旅三十一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旅九十六团团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福建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副校长,工程兵工程部副部长,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因病于1995年10月31日在南京逝世,终年80岁。

10

林胜国 少将

林胜国(1914—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

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副政治委员,炮兵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

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三位不姓林的林将军

林浩 少将

林浩山东省牟平县人,原名尹圭璋。

林彬 少将

  林彬(1916~1994),原名熊宗存,金寨县斑竹园镇泰山村人。

林真 少将

林真(1918~2012.11.13),原名李志中,北京市人,海军原副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