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辰八字起名公司,取名字大全男孩生辰八字起名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

一部“过时”动画,却被20万人打下9.2超高分。

38年后,它被做成4K纪念版搬上银幕。

今天肉叔终于逮到机会去重温,没想到豆瓣上有人冷嘲热讽:

我作为一个15年资深电影人

想认真的问一句

中国电影怎么了病得这么严重么

这是要倒退50年的节奏?

憋不住了。

就着这部动画,我想聊聊所谓的“倒退50年”,我们看的到底是什么?

对,说的就是昨天上映的《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是上海美术电影厂出品,改编自罗贯中、冯梦龙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神魔小说《平妖传》。

讲,神仙袁公看守一本天书,书上记录着一百零八条法术。

袁公觉得这书能造福人间,于是把它偷下凡。

没想到三只狐狸精偷吃仙丹,幻化成人形,也想得到天书以祸害人间。

很快,袁公偷天书被玉帝发现降罪,他只能派徒弟蛋生守护天书。

就此,蛋生和三只狐狸精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故事。

嗯,对比如今什么转生到异世界变成史莱姆(游戏里最菜的怪物)的“萌王”;什么中年危机躺平男秃了也变强了,变身超人一拳拯救世界等清奇设定,我们很难硬夸这故事新奇。

与此同时,和李安每秒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直接用数字硬造出一个小史密斯的《双子杀手》比起来,《天书奇谭》4K纪念版的精心修复……更是被“秒杀”。

但,这些作品,从来都不在一条赛道。

我们真的是花钱去电影院看“倒退50年”吗?

事实上,我们是想跟着这动画,回到50年前。

再看一眼,那段发生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传奇——

“50年前”的辉煌

实不相瞒,《天书奇谭》乃我童年阴影季军。

里头不是有三个狐狸精嘛,一个漂亮的狐女,一个因为贪吃被废腿的书生阿拐,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八字眼老太太狐母。

那个老太太,打一出场那古怪和奸诈的气息就让我汗毛直竖。

另外《宝莲灯》中脸色铁青的的二郎神舅舅位居第二,《黑猫警长》中新婚夜吃掉丈夫的螳螂新娘喜提恐怖冠军。

巧的是,我这童年阴影前三,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经典作品。

这种“黑红”,也从侧面证明了上美影确实陪伴了很多人的一整个童年。(特别是我,高三时周末还在百忙中坚持看《大耳朵图图》被老爸嫌弃智商)。

上周看《一年一度戏剧大赛》,于和伟点评时借“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上美影经典IP做类比。

满场在座的一下就都意会了,也能感受到其作品的国民度。

可以说,上美影的成绩单,国内至今尚且无人能及。

不是比什么日新月异的票房观影量。

而是比其创新理念的划时代意义。

彰显国家动画水平在当时领先全球的奠基式巨作,不计其数。

1941年创厂之初,就拍出了《铁扇公主》。

比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仅仅晚了3年。

据说,日本国宝级动画教父手冢治虫就是看了这个,开始弃医从画的。

之后,上美影创下了多个“第一”:

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第一部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的木偶片《小梅的梦》,还有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第一部彩色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里程碑式的动画诞生:

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影片拍竣后的十多年,仍在国际上获得荣誉。

仅15分钟的短片,却让宫崎骏赞叹:看得都傻了。

后来,手冢治虫(对的,又是他)甚至千里迢迢跑来中国探访。

画下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的友谊合照。

第二年,1961年年底,《大闹天宫》上集拍完。4年后,下集拍完,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1978年,英国《电影与摄影》评: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

芬兰报界评:动画技术在国际动画界是第一流的,它把动画技术最杰出的特点和传统的东方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

1980年《三个和尚》拿下柏林银熊奖,1983年《鹬蚌相争》也拿下了柏林银熊奖。

之后,这个“第一”的精神始终在推陈出新:

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第一部木偶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第一部科普动画系列片《黑猫警长》……

在创新意义上,上美影每个作品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周总理还曾赞扬美术电影部门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是具有独特风格、比较优秀的部门。

回首辉煌容易。

但只有创造辉煌的上美影老一辈,才知道从零到一有多难。

“50年前”的艰难

《天书奇谭》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袁公给男主取名时说的:

你是蛋生的,就叫蛋生吧。

那上美影是怎么诞生的呢?(谐音梗自罚鸡腿)

上海石库门里的一间只有七平方米的小屋子,就是上美影原址。

就是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资金不足是创始人万氏兄弟四人最大的难题,前面提到的《铁扇公主》进入紧张的制作关键期时,钱又不够了。

最终,幸得到他人资助,还调动了其公司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花了一年半才最终完成。

《天书奇谭》作为中国第三部彩色动画长片,采用的仍然是最古朴的动画生产方式。

你能在片前的字幕中,看到描线、上色、调色这样的专人专职岗位,足以猜测当时工序之多。

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没有电脑合成的年代,创作条件令人头秃。

当时的员工回忆:

一部动画,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拍摄、后期。

一张图,要经历铅笔稿、描线、上色、前景背景贴合、摄影机拍摄等。

每个镜头要画几十张纸,上千个镜头。

这么浩大的工程,能配置到的资源却很有限。

厂里的老员工就回忆道,后期一系列繁琐的工作,都有他一个人完成, 工作量相当大。

而肉叔之前这写过《葫芦兄弟》之父胡进庆,就讲过一个创作细节。

这个故事原本原本取材于民间传说《十兄弟》,讲天生异相的十个兄弟和恶势力斗智斗勇。涉及皇帝、卫士、宫娥、才女、丞相、县官、地主、贫民等大量角色,场景也从农家、庄园、官府一直跨越到了皇宫。

但《葫芦娃》只有七个兄弟,除了颜色,其他的还一毛一样。

反派只有蝎子精和蛇精。

场景嘛?除了户外山野,就是洞穴。

《葫芦兄弟》分镜头台本中首次出场的“葫芦娃” 胡进庆手稿

为什么会做这么大量的缩减呢?

答案让人“哭笑不得”:

经费不足,要省钱。

而被最被外人津津乐道的水墨画,也同样是用辛苦换效果。

一帧,就要四层纸

然后他合成

就这样一层一层的

现在电脑都好做出来

不稀奇现在科学发达了嘛

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研发了剪纸动画,有了中国第一部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再后来,胡进庆又发明了“拉毛”剪纸:剪好的角色放到水里浸泡,当纸张的边缘生出毛边的时候,就好像水墨在宣纸上渲染开来。

让剪纸片既保留水墨的质感,还更便宜了。

和厂里员工反馈的一样,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就是一直队伍的例子太多了。

比如,在《葫芦娃》片头的字幕中,胡进庆、进庆,还有笔名“墨犊”……全部都是胡进庆。

这么难,老一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再难也要搞艺术

先看看命运多舛的《铁扇公主》后来怎么样了呢?

在上美影创始人的坚持下, 最终耗费画稿近两万张,拍成了。

而当初,这四兄弟为什么煞费苦心一定要干动画呢?

一个,是他们热爱艺术。

搞艺术,他们是认真的。

厂里的老员工说,那时候条件艰苦,创作设备、技术简陋。

但大家都把动画当艺术,而不是挣钱工具。

以前就是做片子就是搞艺术

不像现在就是第一是说商业

(当时)就是为了多拍点儿童教育片嘛

就是把一天的工作量自己安排好

怎么抓紧搞好

然后能在这个基础上计划完成后

然后再去多搞一点

所以在有限的条件下,用耐心、苦心打磨作品,让它称为艺术品,就成了厂里每一个人的常态。

创作前期。

为了更好的了解主题,会组织整个主创团队去采风。

拍《草原英雄小姐妹》去西藏体验生活,拍木偶戏《孔雀公主》去云南和当地人同吃同住。

所以孔雀公主中,每一帧都充满民族风情。

宰相麻哈仙的坐骑是大象,百姓人人布包头。

女性角色爱用镂空金银、鲜花装饰。

这些煞费苦心,都是为了更细致、更贴近生活。

再到动画设计阶段。

上美影每个员工座位上都有一面镜子,用作自我观察。

一个人,只分配到研究“一张嘴巴”的工作量。

一整周,就研究这个。

一个人张嘴是怎么说话的,必须一边观察自己一边画。

细致到什么程度呢?

说话时舌头是怎么抖动的,都要钻研清楚。

研究完了,把稿子给导演看,导演觉得还不行还得打回重画。

有些动画形象,甚至有真人原型。

像《大闹天宫》中玉帝的形象,其实是按照演员富润生设计的。

与此同时,精巧的还有神态。

作为天庭的九五至尊,设计者陆青设计动作时,为了体现玉皇大帝身份尊贵,人物不能离开宝座,说话慢、肢体语言也不能夸张。

那还怎那么搞呢?

她把戏放在玉帝的脸上和手上。

臣下谏言把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处死时,他震惊于臣下的鲁莽愚钝,所以他先是眯眼撇过一个轻蔑的眼神,后一只眼瞪大了表示震惊。

一秒不到的神态,就体现了玉帝的城府。

就连配音,都是讲究得很。

《天书奇谭》中,有个一个任性刁蛮的小皇帝,当他向狐母提要求时,一句台词“鸟——”,喊进了很多人心里。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它出口直爽,是孩子的耿直。

但小皇帝又不比寻常人家的孩子,“鸟”字的尾音又转了好几次,用作表达他的顽劣。

最绝的是,当时为了体现这孩子气的专横,配这句词时,曹雷老师全程含着半口水。

艺术大过天。

这是一代老艺术家的理想。

但万式兄弟拍《铁扇公主》,还有一个原因——

他们想争口气。

吾辈自强,不只是一句口号

万氏兄弟看《白雪公主》后,觉得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公主”。

在传统神话中,他们挑中了铁扇公主。

你会发现,和中国的“第一个动画公主是铁扇公主”一样,以前的很多中国动画,民族元素都很浓烈。

动画技法上。

《铁扇公主》中,主创大胆尝试古典绘画和山水画的风格;《小蝌蚪找妈妈》采用了齐白石水墨画的动物形象。

《猪八戒吃西瓜》吸收了民间皮影戏、北方剪纸、窗花工艺。

剧本创作上。

不仅有从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延申出来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猪八戒吃西瓜》;

还有民间传说《田螺姑娘》《人参果》《九色鹿》《孔雀公主》《阿凡提的故事》;

田螺姑娘

成语寓言《猴子捞月》《鹬蚌相争》《南郭先生》……

还有人物设计。

《天书奇谭》中的三只狐狸精,还结合了中国戏曲脸谱样式。

特别是狐女,瓜子脸上的两坨红晕,就是经典花旦的妆容。

还有高瘦的知县,眼睛是星星,乌纱帽两边的配饰是铜钱,暗示他是见钱眼开的势利眼。

这些形象,带着对人物品性的暗示,十分精巧。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又发挥丰富想象,注入了生命力。

《天书奇谭》有个幕后花絮。

原定是中外合作,BBC给了一版剧本。

但上美影主创们觉得框架太大,不是很满意。

再加上BBC资金不足退出,上美影主创们最后只摘取了其中一个段落加以改编,有了今天的版本。

你会发现,《天书奇谭》既保留了传说中原汁原味的“每当仙炉冒烟,发出声响时,袁公必须立即到天宫述职”这种和民间习俗相呼应的传统细节。

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加入了很多大胆创新的部分。

比如狐母与狐女跳舞动作,像极了80年代迪厅流行的迪斯科、霹雳舞。

昨天去看,当动画中“闪亮的灯球”一闪,电影院里的观众们一下就懂了,都笑了起来。

那时候,上美影的老厂长特伟先生常常强调:

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

不重复别人,讲的是一种自强。

说到底,追求的是文化自信。

就像上美影最辉煌的时代,很多作品都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挖掘。

上美影的老厂长严定宪先生为了更好的挖掘,他和同事们背着工具,冬天北上进京,一路从故宫、颐和园、西山碧云寺到大慧寺,收集佛像、壁画,了解古代建筑、绘画、雕塑。

而近几年,无论是吹响中国动画号角的里程碑《大圣归来》,还是动画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或是前不久又推新的白蛇2《青蛇劫起》,都是基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

不用急着照搬别人,我们本身就有足够的底蕴等待深挖。

《宝莲灯》的弹幕:这才是东方特色

而不重复自己,讲的是不停止自我创新。

同样是这几年的动画,基于传统,又大胆改编。

虽然观众对此褒贬不一,但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老故事焕发新神采。

《天书奇谭》修复完成后,当年的影片导演之一、90岁高龄的钱运达老先生,成为了第一位观众。

钱老的眼睛里,反射出大银幕的斑斓的色彩。

看到一帧帧亲手绘制而成的图像,从小荧幕到大银幕,一定是一代中国老动画人共同的梦想。

可惜,从片尾能看见,《天书奇谭》的很多主创已经逝世。

——他们再也看不到了。

回到最初那个话题,肉叔不喜欢部分人冷嘲热讽怀旧的意义。

怀旧,不是为了回到当初什么都没有的技术环境。

我们怀念的,是那一个个从无到有的历史时刻。

和那一代动画人什么都没有,依然能讲好一个故事的自强不息。

聪明的阿凡提骑着驴儿走四方;

神勇的黑猫警长眼睛一瞪,总能找到真相;

舒克和贝塔开着飞机闯世界;

掀开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人见人爱的孙大圣;

莲藕长成了能上天下海的小哪吒……

还有人像老一辈动画人一样,纯粹地未中国人造梦么?

当你在不屑一顾谈什么“倒退”之时。

先问问你自己,何曾为中国动画事业,添过哪怕一砖一瓦?

本日打工人:绿里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