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没有文字,凭什么构成文明。#
#三星堆发现丝绸,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明的三要素是冶金术,文字,城市。#
#三星堆3号埋葬坑新出的神树纹玉琮#
支持原创,请按关注!
一:丝绸不易保存,考古学家们在三星堆丝绸文物表面是很难找到文字的。在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玉琮上,就能发现文字。通过识读该文字,就可以复原三星堆绚烂的丝绸纺织文明。
{上图为三星堆3号坑新出的玉琮}
2021年5月28日,“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的主题活动在全球引发关注。“三星堆没有文字,凭什么构成文明”的疑问,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话题。考古学家们很期待,希望能在三星堆出土的丝绸表面发现文字。丝绸文物容易腐烂,要保留文字,是极为不易的。令人惊喜的是,在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玉琮表面,发现刻画有2个美术体的绘画文字!
{上图为3号埋葬坑玉琮表面刻画的2个美术体文字,截图于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上图显示在三星堆玉琮的左面和右面,分别雕刻有2个美术体的文字。美术字,是指经过加工、美化、装饰而成的文字。美术字,是一种运用装饰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是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通过识读这2个美术字,我们就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三星堆人当年的生活场景,复原巴蜀人绚烂的丝绸文明。
二:识读三星堆3号坑玉琮左面刻画的美术字“索”字,复原三星堆人当年的纺织业。
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说文》
上图三星堆玉琮左面雕刻的美术字,读作“索”字。这个“索”字,描绘的是三星堆人种植的各种草,草的中间长有一根粗壮的根茎,四周叶子散开。
{上图为三星堆8号坑出土的黄金树叶}
2021年5月30日在8号坑已发现的金箔饰中,60件左右都有叶脉状纹路,并有穿孔。
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树叶,是对栀子{zhī zǐ}叶片外观的写实。
{上图为黄金色泽的布料}
【正韻】叶:同汁。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栀子果实中含有栀子黄色素,是三星堆人当年提炼黄色印染汁,用来染色布匹的原材料。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里,有草有叶,方能证实“索”字的存在。
{上图1为苎麻。图为野葛}
苎麻草和野葛草,根茎具有皮质的粗纤维,是三星堆人纺织麻布和葛布的原材料。
{上图为1麻丝。图2为三星堆遗址4号坑出土的麻线文物。}
【爾雅·釋言】綯,絞也。【注】糾絞繩索。
昼尔于茅,宵而索綯。——《诗经,七月》
三星堆4号埋葬坑出土的麻线,当年叫做索“綯táo”,现代的中国老年人俗称为“索子”。
《诗经,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是指在每一年的夏天,中国的古人们白天要收割苎麻和野葛,加工成一缕缕的麻线,在晚上纠绞成索子,用来织布做衣裳。
{上图为伊拉克泥板上雕刻的苏美尔人壁画,距今5000年前后}
【小爾雅】索: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三星堆人所生产的麻线索子,可以织造成“百结衣”和“结绳衣”,外贸出口到伊拉克,卖给居住在西亚的苏美尔人穿着。上图位于泥板中间的人物,他身穿的宝塔型的裤裙衣裳,是由麻线索子编织而成,在中国叫做“鹑衣百结”。
{上图为三星堆新出的青铜器人像}
三星堆新出的这件青铜器人像,头发高高耸立,在头发上缠绕着一块布帛,叫做“索”,是由丝绸的丝线索子编织而成。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屈原《离骚》
三星堆青铜器人像头发上束发的一块丝绸布帛,叫做“纚xǐ”,通假斯文人的“斯”字。
【集韻】【韻會】“纚”:音離。
三星堆人头上束发的布帛“纚”,发音为“离”,是后期楚国《离骚》书名的由来。
“胡繩”,古代是指香草。三星堆人头戴的丝绸布帛束发带,当年用香草熏蒸,他坐在那里,满室飘香。
{上图为三星堆8号埋葬坑出土的管状玉珠}
三星堆8号坑发掘出的玉珠已经超过100枚,有的是管状玉珠,有的是玛瑙珠。这些玉珠虽然形态不同,但中部有穿孔,穿线之后可当作戴在三星堆人身上的配饰。
《尔雅》索:紼也。
“绋fú”通“绂”字,是指古人系印章或佩戴玉器的丝带。
{上图1为古代的玉珠。图2为甲骨文“婴”字。
三星堆人当年用细绳索将玉珠穿孔穿线,链接起来,搭在肩膀上,垂于胸前,叫做“绋”婴玉。甲骨文“婴”字,古代的词义解释为玉石项链。
{上图为1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器人像.图2为湖北省石家河文化玉雕人像。}
绳,索也。——《说文》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巽为绳直。——《易·说卦》
三星堆3号坑青铜器人像和石家河玉雕人像头上的直发,犹如一排笔直僵硬的钢丝绳,是在强调当时夏布麻布葛布布匹的生产,已经具有了“上浆工艺”。
三星堆人所生产的苎麻和葛麻丝线索子,质地柔软绵软,织布做成衣裳之后,缺点则是易缩,易皱,人们穿在身上外观邋遢,不大挺括美观。
{上图1为三星堆青铜器人像的笔直头发。图2为夏布麻布的上浆工艺。图3为上浆之后的麻布}
三星堆人将稻米煮成米浆,用刷子沾上米浆,涂层在夏布麻布丝线的表面,叫做上浆工艺。
上浆之后的夏布麻布,质地犹如绳索般笔直,不易皱,人们做成衣裳穿在身上很挺括。
{上图为三星堆遗址4号坑纺织品扫描电镜图}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文物,证实了三星堆人手工业技术非常的高超。
三星堆3号坑出土玉琮上刻画的“索”字,也从侧面印证了三星堆绚烂的丝绸纺织文明。
看来,三星堆有没有文字,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文字,是三星堆人的灵魂。
三星堆人有了灵魂,才能创造出伟大的生产力!
三星堆玉琮上的“索”字,构成了纺织业文明的所有要素。
三:笔者能够识读三星堆3号坑玉琮上的文字,是基于对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对比。
三星堆玉琮上的文字,可以联合识读为“亞,索”。
{上图1,3为三星堆3号坑玉琮图案的局部。图2为石家河文化的玉器}
距今4000年前的湖北省石家河的玉器文化与三星堆玉器文化有相同之处,已经成为了共识。三星堆玉琮左面雕刻的“索”字,在字体下方还刻画有一个头顶蝙蝠的男子人首图案,和图2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雕人像完全相同。
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玉琮,是对5300年-4300年前浙江杭州良渚文化的继承。良渚遗址,考古出土了近560多个文字符号,已经成书出版了。既然,早期的良渚遗址就有文字的存在,后期的三星堆发现有文字,就顺理成章了!
「亞」前7.39.2合22086子組
{上图1为三星堆玉琮。图2为甲骨文亚字}
三星堆3号坑的玉琮,其外形是一个4维立体造型的“亞”字形玉器。
三星堆玉琮上雕刻的文字,可以联合在一起,读作“亞,索”。
亞旅。——《書·牧誓》
{上图为出土于山东省苏阜屯的商代青铜器铭文“亚,丑”}
【說文】亞:醜也。
三星堆人自称为“亞醜”人,于商代频繁出现在了山东省的青铜器上。
那么,在山东省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铭文里,是否也能发现三星堆人后裔们书写的文字呢?
四:三星堆玉琮上“索”字的对照体文字,出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大辛庄的商代青铜器铭文。
笔者识读三星堆玉琮上的“索”字,并非源自个人的胡乱猜测,而是通过文字对比而得知的!
{上图为1山东省大辛庄商代遗址的地理位置图,图2为该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铭文}
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郊历城区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为以商代遗存为主的文化遗址,出土了众多的青铜器。
{上图1为大辛庄遗址的商代金文“索”字。图2为三星堆玉琮上的美术字“索”字}
三星堆的“索”字,字体为美术字。
山东省大辛庄的商代金文“索”字,属于素描体的绘画文字。
这两个“索”字,整体的字形是一致的,在字体的局部,略有不同。
{上图为山东省济南大辛庄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索”鼎}
大辛庄遗址不仅出土了青铜器“索鼎”,还出土了“索刂”字的铭文。
{上图1为大辛庄金文“索刂”字。图2为三星堆美术字“索”字,图3为三星堆遗址新出的玉刀}
三星堆3号坑玉琮上刻画的美术字“索”字,是指制作麻布丝线葛布丝线的原材料苎麻草和葛草,三星堆人用玉刀和青铜刀收割苎麻草和葛草,是指“索刂”字。
很显然,山东省济南市大辛庄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铭文“索”字,是三星堆人的后裔们所书写。
上图三星堆3号坑玉琮右面刻画的文字,我已经初步认出来了。只是,我还没有找到可以对比的文字来解释它,我还需要寻找更多的文字资料,来完善自己的研究。
后记:
三星堆文字的研究方法
在距今4800年-3230年前后,三星堆人族群还不知道我们现代人所必须遵守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条例”。
三星堆人喜欢书写“异体字”,即一个字体有20多种不同的写法。
例如,“其”字,可以写作“丌,亓”字。
「其」甲2366
三星堆人喜欢书写同音字,例如“其”字,词义和发音是“箕”字,字形为竹编的簸箕。
三星堆人喜欢书写通假字,例如“亞”字通假“醜”字。
以上三星堆人的文字书写现象,在现代汉语规范条例里,都属于错别字。
三星堆文字,属于上古体系的文字,我们不能使用现代汉语的眼光来识读三星堆文字。必须穿越回到三星堆人的口语发音环境里,在考古文物的引领下,识读三星堆文字。
中国现代的考古学家们,将三星堆文字命名为“巴蜀图语”!
三星堆3号坑玉琮上刻画的美术体文字,并不新鲜,美术字在距今5400年前良渚玉器上就有很多案例的体现。
{上图为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商代青铜器,表面浮雕有美术字“臾”字}
三星堆玉琮上刻画美术体的文字,后期演化为商代青铜器表面浮雕的美术字。商代的美术字,很像装饰图案,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
三星堆的文字,不仅仅只是文字,它还是杰出的图绘艺术!
三星堆人对文字表现的方法多样性,让三星堆博物馆成为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文字”库。从青丝少年到白发皓首,我如果用尽一生的时间,也读不完三星堆人建立的庞大文字库。
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