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更是一位中国农民的儿子。
毛泽东自小就生活在偏僻的韶山土地上,他更热爱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从小就帮父亲在韶山的田地上劳作,帮父亲料理农事,记账,这个记账的传统甚至被他带到了中南海,那一页页账簿记录了人民领袖的生活日常,扑面而来的是艰苦朴素,忘我无我的高尚风骨。正是因为生活在农村,劳作在田地的经历,毛泽东身上,永远抹不去的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习惯,即便是贵为大国领袖,举手投足之间,日常生活之时,透着质朴无华和自自然然。由此,在毛泽东哪里,有着深深的农民,农村,农业情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极端重视的。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去田间地头,和农民攀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他亲自到地头,查看庄稼的长势,了解粮食产量,那一张张蹲在田埂俯看庄稼的照片,那一张张和农民攀谈的照片,鼓舞了亿万农民的干劲,温暖了他们的心。
毛泽东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可以从他的题词,政策,行动体现出来。他号召大兴水利事业,治理大江大河,高瞻远瞩的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今天来评判60年前的论断,依然是眼光高远,论断科学!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大兴水利,平田整地,修建了八万多座水库,修建了以红旗渠,大寨田为代表的大批水利,农业设施和良田。他还在1972年决策引进了化肥设备,建立了化肥产业,这一切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农业的率先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毛泽东心系农民,农村和农业,他还率先垂范,指导农业生产。专门为此制定了“农业八字宪法”,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做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八篇文章。一位最高领袖,在中南海,居然把农业生产的领导和管理,细化到了田间地头,令人不可思议,而又感慨万千!
从毛泽东批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部”,号召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到遍布广阔农村的赤脚医生,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不彰显着毛泽东,这位人民领袖,农民儿子深深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情结。为此,毛泽东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爱戴,毛主席,毛爷爷的尊称在辽阔的农村里,田野里,农民中经久不息,代代传颂!毛泽东永远活在万千农家里,万千农家的中堂画里,活在亿万农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