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杂谈人物,时间:2021年12月31日,下午16:00)
也许大家从小看过小说《杨家将》,这部小说里面历史上真有其人的有杨业、杨延昭、寇准,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恨的奸臣潘仁美。之后根据小说改编为戏曲很多,比如《双龙会》、《智审潘仁美》《三关点帅》、《寇准背靴》、《斩子》、《穆桂英挂帅》、《打焦赞、打孟良、打韩昌》等等杨家将的戏曲故事。
戏曲潘仁美
戏曲故事《双龙会》又叫《金沙滩》,是北宋初年,辽国天庆王邀请宋太宗在金沙滩(今山西朔州一带)谈判,外围设计让韩昌包围的陷阱,要把宋室君臣一网打尽,如此毒计让北宋大将杨业识破之后将计就计,杨业让儿子杨大郎装扮宋太宗去谈判,自己在外围阻挡韩昌的包围,双龙会是辽国设计的比鸿门宴还鸿门宴的一场宴会,席间发生了兵变,杨业的几个儿子死的死,亡的亡,大郎二郎三郎死亡,有的被俘虏,比如四郎和八郎,五郎看破红尘,奔五台出家,就剩两个武艺超群的六郎和七郎。
七郎去和元帅潘仁美搬救兵,潘仁美为了报七郎打败他儿子擂的仇,计捕七郎,倒着绑在芭蕉树上用乱箭射杀七郎,又在两狼山不发救兵害死杨业,寡不敌众杨业最后碰死在李陵碑自尽殉国。
杨业
而逃出来的另外一个杨六郎也就是杨延昭,被潘仁美派人沿路追杀,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京城,找到八贤王赵德芳,赵德芳是赵匡胤的儿子,本来应该是皇帝,被叔叔赵光义抢去,不过也给了他一个仅次于万岁的职位八千岁,在八千岁的支持下,六郎将潘仁美告倒,于是把潘仁美缉拿归案。
戏曲记得寇准
然而潘仁美之女是皇上的妃子,人称潘仁美是潘太师,或者国丈,气焰嚣张,一般人没有能力审讯,不但咆哮公堂,而且还动手打审判官。(头条杂谈人物)
在审讯不力的情况下,八千岁想起一个人,峡口县县令寇准,此人聪明能干,刚直不阿,不畏强权。
于是八千岁把峡口县(今山西灵石县)县令寇准调进京城,负责审理此案,寇准进京后,接手了案子,了解案情。潘仁美女儿潘妃给寇准送了很多礼物,一是让寇准畏惧他家势力,二是让寇准拿了礼物不要秉公办事。寇准就把礼物交给八千岁,不让八千岁失望。
经过一系列的了解和准备工作,寇准升堂问案,潘仁美听说主审官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更不放在眼里,朝廷大员京官他都不怕,你一个小小县令算什么?!所以寇准升堂,潘仁美自然也十分骄横,什么也问不得,还被潘仁美骂了个狗血喷头。
寇准这个人,在北宋时期名声是一个很好的官,但是这个人也喜欢花天酒地,就是之后澶渊之盟时,两军阵前每天也是大吃大喝的。
戏曲里的八千岁,赵德芳,
寇准审了一次潘仁美,就不再提审了,每天吃喝,让狱卒每天也给潘仁美送酒送肉,好好伺候。潘妃娘娘也感觉送了礼物发生作用,经常给寇准送美食,让他大吃大喝,希望把他父亲早点放出来。
寇准提审潘仁美一个月,好吃好喝供养着潘仁美,送饭的人和潘仁美熟悉起来,潘仁美放下戒备心里,认为自己家的势力大,用不了几天就出去了,认为这个最后的主审官县令很知趣,出去以后还要提拔一下,为自己服务。
一个月之后,寇准让送饭的狱卒如此这般,终于有一天潘仁美吃了饭就飘飘然,你迷迷糊糊,原来寇准让送饭的人给饭菜里下了迷幻药。
戏曲潘仁美
到了半夜,大概迷幻药将要过去的时候,寇准打发四个人,化妆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拿着铁链锁拿潘仁美,迷幻药刚醒的人潘仁美问是怎么一回事,黑白无常告他说,你已经到了阴间,阎王要过堂,让你交待凡间干的所有坏事,交待清楚评定把你打到几层地狱,于是潘仁美迷迷糊糊被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带到阎罗殿受审。
到了阎罗殿,阎王开口说,“潘仁美,把你阳间干的坏事交待清楚,我们这里已经都清楚了,就是核对一下,让你自述一遍。如有撒谎,将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终身做牛做马,做一个人人可打可欺的奴隶。”
潘仁美迷迷糊糊,怎么就到了阎罗殿?掐了自己一把还感觉疼,看来是假的,但是一看阎罗和旁边面目狰狞的小鬼,确实是阎罗殿,他听说阎王用的铜笔铁砚台,于是要的摸了一下,笔和砚台确实是冰冷的铜铁的。潘仁美确定自己到了阎罗殿,其实阎罗是八千岁装的,寇准扮演的陪审官,寇准这些都想到了,安排了铜笔铁砚台,要让潘仁美彻底死心。
杨七郎被潘仁美陷害
于是阎罗殿开始审潘仁美,潘仁美心想,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再说阎罗对人间每个人做的恶事都了如指掌,这里只是核实一下,于是潘仁美交代了如何害杨业和杨业一家,如何杀七郎,如何追杀六郎,一五一十交待的清清楚楚。(头条杂谈人物)
阎罗殿更多细节就不再说了,自此潘仁美怎么陷害杨氏一家,真相大白,并且全部出自潘仁美自己之口。然而这仅仅是小说和戏曲里杜撰的故事,整个故事,潘仁美白脸奸臣,面目狰狞,语言刻毒,处处设置陷阱害人。
小说和戏曲里杨业和杨六郎延昭是实名,八千岁德芳是实名,但是德芳没有那么大的官职和实力,后来高梁河战役之后也不明不白死去了。八贤王在宋朝有个,但是是宋真宗的弟弟赵元佐,不是德芳。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名将潘美,历史里面还有重要的一个人物,在戏曲里几乎没有说他,其实他才是害死杨业罪魁祸首,就是监军王侁。寇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杨业的儿子除了六郎之外,全部是杜撰的。
杨业之死是历史真实是怎么的样的?
这就得从宋太宗“雍熙北伐”说起,宋朝建国,由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宋朝失去北方屏障,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宋太宗发起了北伐。燕云十六州也是宋朝祖祖辈辈的一块心病。
历史上的潘美
公元986年,雍熙三年,宋太宗打发三路大军二十万人,东路军曹彬主帅,西路军潘美主帅,中路是田重进为主帅。曹彬和潘美以及田重进都是后周大将跟随太祖皇帝进入大宋的,三路主帅无论资历军功都是高过杨业的。他们参加过消灭南汉、北汉、后蜀、南唐的战斗,曹彬还是后周的外戚。所以他们都在军中有一定话语权,而杨业只是北汉的降将,话语权很微弱,因为武艺超群,能征善战被太宗所喜欢。
雍熙北伐,一开始步步为营,然而东路军曹彬被辽国断了粮道,半个月后败下阵来,辽兵精锐涌向西路,加大了西路军的进攻难度。
作为西路军的主帅潘美,久经沙场,知道西路军独立难支,有了退兵意思,然而宋朝,有监军制度,这是宋朝抑制武官的政策的具体表现。熟悉战场的潘美和杨业知道进军西路陈家谷是虎口送食,而潘美军中有个监军王侁,相当于现代军队里的政工干部,或者军统人物,当时宋朝是高于军职的。
然而王侁是让杨业进攻陈家谷的,杨业陈述厉害,不宜冒进,王侁然后说杨业是降将,害怕辽兵,又说杨业常胜将军是假的,逼迫杨业前往陈家谷,杨业无奈,只得蹈死不顾了。潘美是熟悉军事的,知道前去也是送死,也没有阻挡王侁逼迫杨业。潘美作为主帅,他和杨业约定,在谷口接应杨业,然而当杨业独木难支的情况下,接应的潘美由于信息失误,早已经撤离谷口。结果疏于协调,结果杨业寡不敌众,没有救兵,被辽兵俘虏绝食三日而亡。
杨业
那么潘美明知送死不阻止王侁呢?首先宋朝监军制度很可怕,王侁回去可能一句话就把潘美送上不归路,这是潘美从自身利益考虑的。其次了潘美可能骨子里形成对王侁的尊敬,不好驳斥他的面子,所以保持沉默。王侁是什么出身?他也是后周出身,其父是后周举足轻重的人物王朴,王朴帮助周世宗柴荣制定了三个十年计划,并且具体到收复那一块土地,潘美是柴荣护卫队里忠实的队员,自然对王朴尊敬有加,自然对他的儿子也特别尊敬,长期形成的思想惯性。(头条杂谈人物)
而从后周到宋朝,许多贵族还是延续了优越性,只不过改了国号和皇帝,大臣贵族一如既往,政策基本延续。所以王侁算贵族官宦后代,又是监军,话语权是很大的,几乎没有杨业说话的余地。
潘美这个人整个人脉关系处的很好,又有人情,也就是情商好。又能打仗,跟随太祖消灭南汉、平定后蜀,荡平南唐,在攻打南唐之后,许多人要求杀了李煜,然而潘美以不抵抗了何必置人于死地呢,全须全尾把李煜交给太祖。还有在后周时和大家处理的关系很好,太祖兵不血刃收复后周大臣,最大的功劳就是潘美,潘美在后周人脉关系非常好,有人情味,处理后周关系时,还收养保护柴荣的孩子,报答柴荣知遇之恩。所以赵匡胤派潘美做后周大臣的工作,潘美晓以利害说服后周许多大臣,以大周不可逆转的命运不如顺应天时,因此大周很多臣子归顺宋朝,兵不血刃地做了交接工作。因为大家都相信潘美。在处理大周臣子们的问题上潘美功劳是第一的。
戏曲里的潘仁美
所以说陈家谷一战,高情商的潘美知道战争结果,然而深谙世事的潘美选择不阻止王侁错误决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因为他懂监军的可怕地方。还有一个潘美对传统的认可,处事圆滑。
然而不明事情的人们都认为西路军的失败归结于主帅潘美,他们并不知道潘美之上还有一个监军。杨业的死让人们迁怒于潘美,于是后世文学家杜撰出一个潘仁美,一看就是潘美的原型,并且舞台上脸谱化,杜撰出许多让人切齿痛恨的故事,编入《杨家将》里面。
陈家谷一战,潘美并没有陷害杨业的意思,是害怕监军制度,宋朝开国名将潘美不是奸臣,陈家谷战役错误就在明哲保身,至于王侁也不能说是奸臣,只是官二代飞扬跋扈,不懂军事造成的。然而潘美在舞台上被黑化一千多年。
(头条杂谈人物,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