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个称号,很多家长对待孩子取名这件事十分讲究,要找先生看了八字之后然后再来根据孩子的情况取名,有的人觉得这是迷信,还有的人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随着电视剧里大量“涵”、“轩”等名字的流行,于是给孩子取名也叫某某涵,某某轩,更有人为了给孩子取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各种奇葩名字也都有。
名字基本都是家里长辈取的,包含着对孩子的美好期待,也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一个符号,但是久了之后名字成为一个人意识的载体,会承载个体在以往经验上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和概括。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比如你注册了一个账号,要给自己取一个名字,很多人就会认真的想名字,你思考之后取的这个名字就有了关于你的含义,会透露出你的信息,比如你喜欢百合,特别喜欢它的静雅和淡香,那么你可能会想要取“静静的百合”,它作为一个载体,就完成了你对于理想自我形象的认同,渴望像百合一样静谧、幽香。
名字就是优盘,优盘里装满了大量的信息,名字也成了一个人经验的载体。
所以,当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大时,孩子可能承受不了父母的期待导致出现这样的后果:
1.身体虚弱
2.精神上冲突,严重者还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为什么呢?
要解释这个原因,就要提到“超我”、“自我”、“本我”
“本我”是人作为自然物的动物本能习性的那一部分,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被激怒就要攻击,它没有理性,它是“我”最基础的ego,它支配着我们的本能需要。
“超我”是随着后天发展起来的,是社会规范和道德良心,同时也包含着理想的自我(I)。
“自我”是驾驭本我,不会让本我无所顾忌、让个体懂得收敛、自主的(me),它也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的中坚力量。
超我的工作原理分两部分,1良心;2.理想自我。
良心主要负责自我鄙视、内疚进行自我惩罚。
理想自我主要是教育产物的一部分,也是父母及其他人认同的结果,子女的名字通常承载着超我中的理想自我。
当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期待过高时,这时候就会引起孩子的超我部分“理想自我”这一部分过于不切实际。
现实中的孩子没得达到“超我”中的理想自我——也就是父母的期待。超我就会变得很龟毛,不断的对孩子吹毛求疵:你本应该做到的,你应该是那样的。
这时候超我中的良心开始起作用了,它对现实自我不满,超我(I)对自我(ME)进行评价和攻击,这时候孩子就开始不安,自责、内疚,久而久之精神支撑不住就开始崩塌、抑郁症、自杀等就出现了。
身体的虚弱也是因为精神的羸弱,思虑过重导致影响了身体健康。
当然不是所有的身体虚弱和精神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名字没取好造成的,不能随便把子女出了问题都归罪在名字上。
比起名字,家长更应该考虑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是否妥当,以及让子女实现期望的方法是否有效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