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八字的信息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刘镇华与他的镇嵩军

清末民国时期,在豫陕两省刘镇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谋取高位不惜四处倒戈、卖友求荣,是小人的典型代表。

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八字

刘镇华

刘镇华起家的资本是镇嵩军,而镇嵩军主要是由豫西一带的土匪组成,刘镇华能够指挥这些桀骜不驯的土匪为他卖命数十年,不得不说刘镇华本身也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刘镇华1883年出生,河南巩县人氏,家有兄弟七人,他是老大。辛亥革命前,曾担任河南法政学堂的庶务长,在此期间与学校内富有进步思想的教职员结交,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刘镇华与石言等人一起来到陕西投到张钫麾下,随张钫东征西战,直到1912年清政府倒台,刘镇华也只是一个负责外交事物的参议,这只是一个文职,手中并没有兵权,而此时张钫则从部队中挑选出豫籍士兵3000人,组成镇嵩军,由石言统领开回豫西剿匪。

张钫在下完这道命令后,刘镇华与石言二人都愁眉不展。

刘镇华当初去陕西参加革命之时,曾遭到族人的白眼与嘲笑,一气之下,他发誓不出人头地绝不还乡。而如今清政府倒台,他自认功劳不小,但是此时高不成低不就的他,认为回去也并不能扬眉吐气,他认为只有握有兵权,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而当初与他一同投奔张钫的石言,成了统帅3000人马的将领风光回乡,这让刘镇华内心极不平衡。

石言这边接到命令之后,非但没有沾沾自喜,反倒心事重重。他认为自己是教书匠出身,并不能驯服这些土匪出身的士兵,更何况让土匪去剿灭土匪,更是天方夜谭,因此闷闷不乐。

当天晚上,身为同乡的二人聚在了一起喝酒,互相吐露了心事。石言知道刘镇华贪图名利,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当场表示要把职位让给刘镇华。说到做到,第二天一早,石言就到张钫面前力荐刘镇华。

张钫听到石言的推荐后,沉默不语。张钫之所以不让刘镇华担此重任确实有他的道理,当初刘镇华投到张钫麾下的时候,被任命为都督府书记官,办理文案。可是刘镇华嫌官小,还发牢骚说要出家当和尚,当时正是用人之际,张钫无奈,最终给了他一个外交参议一职,刘镇华才勉强上任。像这种一味追逐名利之人,张钫很是反感,所以他并不愿让刘镇华统帅3000人马回去剿匪。

石言知道其中原由说道:“刘镇华虽然热衷功名,但也算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此用人之际,能够扬长避短,也不失为上策。”

张钫此时听后内心一动,当初函谷关一战,是刘镇华号召嵩洛一带的有识之士,率部前来救援才让东征军转危为安;陕州之战,张钫6次请陈树藩派兵解围,陈都无动于衷,最后刘镇华只去了一次,陈就迅速派兵驰援,由此可见,他也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想到这,张钫才改变了主意,向军政府保荐刘镇华统率剿匪部队。

命令发布当晚,刘镇华单独去见了张钫一面,给张钫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都督再造之恩如同父母,镇华此去定当肝脑涂地、建功立业,报效都督。”而此话说出去没多久,刘镇华就为了自己的野心,背叛了张钫,险些让张钫丧命,小人之心尽显。

由于刘镇华的名字中有一个镇字,再加上这些挑选出来的士兵大多数是嵩山附近的人,所以他将这支部队命名为镇嵩军,从这时起,他开启了自己二十多年野心勃勃的军事生涯。

为了在河南站稳脚跟,两次出卖张钫

此时刘镇华带领3000人马意气风发地回到了豫西的洛阳、宝丰一带驻扎,不料当时的豫督张镇芳却对他事事提防、处处刁难。

由于这支部队是由土匪组成的,所以张镇芳一直视这支部队为匪军,而镇嵩军的粮饷本应由河南省财政发放,在张镇芳的授意之下,财政厅今天给镇嵩军断粮,明天给镇嵩军断响,弄的镇嵩军的士兵怨声载道、士气低落;再加上袁世凯刚刚当上总统,对地方剿匪抓的很紧,这弄的刘镇华天天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为了取信张镇芳,刘镇华伪造了一本“图豫计划”,并献给了张镇芳,说此次奉张钫之命率军回豫西,名为剿匪,实则是借机谋取豫西。

这让张镇芳大吃一惊,从此对刘镇华不那么刁难,但他并没对刘镇华放松戒备,他知道今天刘镇华能出卖张钫,明天也许就能出卖自己。

善于钻营的刘镇华看出了张镇芳的心思,他知道自己想要在河南站稳脚跟,首先就要靠住张镇芳这颗大树,而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自然对袁世凯言听计从,此时他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在袁世凯面前美言几句,不久后,机会就来了。

一天他探听到张钫为改编陕西军队要去进京见袁世凯,于是他假借回乡探亲之名,潜入西安来到张钫家中,在张钫面前,他吹嘘自己在豫西剿匪如何卖力,并痛骂张镇芳百般刁难自己,央求张钫在袁世凯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

张钫信以为真,趁见袁世凯之际不吝赞美之词大加夸赞刘镇华,而袁世凯也正在用人之际,于是当即答应写信给张镇芳多加照顾刘镇华,这样刘镇华才算在河南站稳了脚跟。

1913年7月,孙中山、黄兴等人看清了袁世凯的真实面目,发动了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

在准备阶段,也就是6月份的时候,孙中山特意派人给张钫、刘镇华送去信件,告知反袁计划。

刘镇华看到信件,当场慷慨激昂地表示一定支持孙中山,并设宴款待送信的人。第二天刘镇华就派出亲信扮成土匪,在半路枪杀了送信的人,截获了他们身上准备送给张钫的密信。

刘镇华激动不已,亲自带着信件进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先发制人,把张钫调来北京软禁了起来,刘镇华则因告密有功,被袁世凯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在此期间,刘镇华经常派人到北京给张钫送钱送物,让张钫感动不已,颇有种让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的感觉。

袁世凯称帝后,蔡锷发动云南起义,护国讨袁,国内形势急转直下。张钫假借回河南筹备军队,助袁世凯镇压起义为名,写信给豫督赵倜寻求支持(此前张镇芳因围剿白朗起义不利被免职)。同时张钫给刘镇华送去密信,让刘在豫西起义讨袁,刘镇华回信表示同意,并约定二人在郑州见面,一起去见赵倜。

刘镇华此时早已把张钫要他起义之事告诉了赵倜,二人刚一到赵倜府中,张钫就被赵倜抓起来送回了北京,张钫一直蒙在鼓里不知怎么回事,直到军政执法处拿出他写给刘镇华的信,张钫才恍然大悟。

幸亏后来黎元洪、段祺瑞为张钫求情,拖到袁世凯死后此事才不了了之,否则张钫就成了刘镇华投机钻营的牺牲品了。

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八字

刘镇华荧幕中的形象

刘镇华冒功领赏

1913年夏末,白朗起义,誓要杀尽天下贪官、驱逐袁世凯。豫督张镇芳这边,奉命围剿白朗起义军,但起义军越围剿越多,气得袁世凯撤了张振芳的职,由段祺瑞接任豫督。段祺瑞刚一上任,赵倜立功心切,迫不及待请命围剿白朗,转眼间过去半年有余,白朗义军避实就虚,转战陕甘一带,赵倜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损兵折将。而白朗起义军则因水土不服,染上瘟疫,军心涣散,兵力只剩两三千人,致使白朗不得不杀回豫西老家,准备休养生息后再做打算。

而这个消息则被刘镇华探听到,于是派人到白朗的老家鲁山、宝丰一带埋伏。没多久后,白朗起义军就进入了镇嵩军的包围圈,战斗刚一开始,起义军就被打散,白朗本人中弹,临终前让心腹给自己的尸体运回老家埋葬,为了防止坟墓被掘,没有立碑。

刘镇华最终没能找到白朗的尸体,于是派人刨开一个新坟,把里面的尸体用火烧的面目全非之后,亲自写了一份杜撰出来的作战经过,大意是派人打入白朗起义军内部,然后里应外合火烧了白朗起义军,并呈给袁世凯。

袁世凯看后大喜,把刘镇华升为中将,并赏了镇嵩军10万元奖金,以示表彰。刘镇华就这样没费吹灰之力,把剿灭白朗起义军的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赵倜那边损兵折将,一点好处没捞到,却被刘镇华抢了头功,他不甘心,派人查明了真相,并呈给袁世凯。袁世凯虽然心里有气,但已经赏赐出去的东西又不能收回,为了安抚赵倜,袁世凯把段祺瑞调走,封赵倜为豫督。

此时赵倜因为刘镇华冒功领赏之事,对他怀恨在心,想要除之而后快。在去开封上任之前,他就与几名心腹密谋好,借口刘镇华不肯将镇嵩军司令部迁出洛阳意图谋反之名,派兵对其围剿把他除掉,他手下的几名心腹也摩拳擦掌,准备给自己的主子出口气。

到了开封赵倜刚一下火车,就看到刘镇华的军队穿着笔挺的军装、奏着军乐、鞭炮齐鸣,一派热闹的欢迎景象,刘镇华则毕恭毕敬的对着赵倜敬了个军礼,把刘镇华让到了马上。

一路上,刘镇华组织的人马对赵倜夹道欢迎,给足了赵倜面子,赵倜沉醉在赞美与掌声之中,脸上渐渐有了笑意。

到了晚上,刘镇华邀请河南高官、社会名流大摆筵席,为赵倜接风。在席间,刘镇华拿出帖子恭恭敬敬地递到了赵倜面前,要与赵倜结拜为异姓兄弟。

这一举动让赵倜非常为难,但当着众人面前,他又不好推脱,只得硬着头皮与刘镇华结拜,至此,赵倜的计划彻底落空,刘镇华死里逃生。

1917年冬,陕西爆发了以张义安等人为首讨伐陕西督军陈树藩的靖国革命,陈树藩被打得狼狈不堪,此时他想到了请刘镇华施以援手,助自己脱离困境。

刘镇华两面三刀,当上陕西省长

刘镇华接到消息后,暗中派人与靖国军的首领联络,表示绝不向靖国军开战;另一方面刘镇华派自己的心腹告诉陈树藩,说自己师出无名,不便去陕西作战。

靖国军方面得到刘镇华的保证之后,把用来防守镇嵩军的兵力全部调往西安讨伐陈树藩,陈树藩迫不得已,承诺将保荐刘镇华为陕西省省长,刘镇华这才出兵,靖国军疏于防范,很快便解了陈树藩的西安之围,并乘胜追击杀死了靖国军的首领张义安。

剿灭靖国军后,刘镇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陕西省长,他强迫陕西百姓种植大烟,大发横财,部队也由最初的3000多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到4万多人,编成了3个师,至此,刘镇华跻身军阀之列,成了陕西一带颇有实力的人物。

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八字

《白鹿原》中镇嵩军的形象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刘镇华派心腹张治公出兵援助段祺瑞,没想到张治公刚到潼关,就传来皖系战败的消息,眨眼间吴佩孚的大军就逼近了洛阳。

眼看大军压境,刘镇华不想因此次派系之争把自己的部队损失进去,因此他已决心向直系靠拢。一方面他找到陈树藩,力劝陈树藩抵抗到底,并指天发誓与陈树藩共存亡,并帮助陈树藩制定了作战计划;另一方面他派人找到了吴佩孚,表示陈树藩要顽抗到底,并将作战计划和盘托出,以表诚意。

刘镇华的心腹张治公由于此前看到太多他两面三刀的做法,因此对刘镇华产生不满,把这件事偷偷地告诉了陈树藩,陈树藩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连夜跑了。刘镇华趁机收编了他的手枪队和重炮营,实力又大大增加,而此时直系将领阎相文成了陕西督军。

当时陕西境内情况非常复杂,小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省财政非常困难,阎相文当时带进陕西的部队有三个师和一个旅,粮饷筹集非常困难,部队已经到了断炊的地步。当时刘镇华为了保住省长的位置,曾拍着胸脯向阎相文保证:“省库尚有数百万元,部队的粮饷不成问题。”

等到他的省长位置坐稳之后,阎相文在找刘镇华讨要粮饷的时候,刘却一口咬定是阎听错了,省库里只有不到一万元经费,根本不足以支付粮饷。阎相文心中有气,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在督军的位置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吞烟自杀了,而接替陕西督军位置的,则是冯玉祥,他与阎相文是连襟,刘镇华知道冯玉祥是一个狠角色,而且冯一贯作风强硬,这让刘镇华坐立不安。

一天,刘镇华突然收到了冯玉祥的请柬,邀请他和手下的几个师长去督军署赴宴。刘镇华神色大变,心想冯玉祥会不会摆的是鸿门宴,借机除掉自己,但他和手下的几个师长合计来和合计去,也没想明白冯玉祥是什么意思,眼看赴宴时间就要到了,几个人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督军署,冯玉祥非常客气,热情地邀请刘镇华等人就座,寒暄了几句,冯玉祥就招呼人上菜,菜很寒酸,只有白菜炖萝卜和一盆玉米面窝头,刘镇华非常不解。

冯玉祥边啃窝头边说道:“实不相瞒啊镇华老弟,今天的饭菜对我来说已经很丰盛了,平日里我和手下的几万弟兄经常连这个都吃不到呢!”

刘镇华听后强颜欢笑,心里尴尬不已。

冯玉祥盯着刘镇华接着说道:“我如果平日想要大鱼大肉倒也不难,只怕这样会失去军心,到时候部队哗变,落得个连阎督军都不如的下场可就惨喽!”

刘镇华听后脊背发凉,他明白冯玉祥这是借题发挥,给自己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解决粮饷问题,那他冯玉祥就不客气了!

他早就听闻冯玉祥胆子大,连袁世凯、曹琨、吴佩孚这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他这个省长?刘镇华当即表态:“镇华掌管财政大权,竟让督军大人和数万士兵饿肚子,罪该万死,我这就回去筹备粮饷,保证3日之内解决。”

这下刘镇华不得不忍痛拨发了粮饷,改善了与冯玉祥的关系。

刘镇华两次背叛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建国民军,力推段祺瑞执政。刘镇华表面上拥戴冯玉祥,背地里却投靠了阎锡山,游说吴佩孚与张作霖消除隔阂,齐心合力消灭国民军,刘镇华被吴佩孚任命为豫陕甘剿匪总司令。

几番血战,刘镇华击溃了国民军二军主力并长驱直入,围攻西安8个多月,饿死城内军民5万多人。

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八字

围困西安剧照

最终冯玉祥率军解了西安之围,刘镇华一败涂地,逃回豫西,惶惶无所依靠。走投无路的刘镇华只得去找曾经的老上司张钫,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求张钫原谅的同时,请他与冯玉祥说和,让冯玉祥不计前嫌,重新投到冯玉祥的麾下。

张钫看刘镇华沦落到如此地步,于心不忍,去西安找到了冯玉祥,替刘镇华求情,冯玉祥看在张钫的面子上,答应收编了刘镇华的部队,并拨款接济。

不久后刘镇华在张钫的陪同下,面见了冯玉祥。刘镇华刚走到会客厅门外,就对着冯玉祥弯腰九十度,鞠了三躬,以示赔礼。冯玉祥则哈哈大笑道:“都过去了,从今以后你我兄弟同心,互相帮助吧!”

刘镇华又一次渡过了危机。可是等中原大战的时候,他料定冯玉祥和阎锡山不是蒋介石的对手,于是又背叛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

刘镇华被吓疯,最终病死在台湾

1933年,刘镇华出任豫鄂皖边区清乡督办,率部驻扎在潢川一带剿共,当时除了他的部队以外,还有徐源泉、上官云相等人的部队,他们大多对蒋介石不满,当时把刘镇华也误认为是反蒋的角色,因此他们之间走的很近,多次密谋意图反蒋,并推举刘镇华为首领。

刘镇华表面上和他们打得火热,细数蒋介石的罪行,背地里却将这些人的言论和活动整理出来,通过蒋介石的秘书杨永泰转呈给蒋介石,从而取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因此当上了安徽省政府主席。

此时的刘镇华认为已经巴结上了杨永泰,背靠了蒋介石的这棵大树,以后便可高枕无忧,仕途能更为顺畅之时,在1936年的深秋,传来了杨永泰遇刺身亡的消息。

刘镇华听后脸色大变,他认为以杨永泰的地位,除了蒋介石以外没人敢杀他,而自己与杨永泰又交往甚密,很怕牵连到自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失魂落魄的刘镇华来到杨永泰的灵前,杨的家人并不认识刘镇华,刘也没自我介绍,只对着杨的遗像自言自语,时而嚎啕大哭、时而仰天大笑,完全成了疯子模样,弄的杨家众亲友尴尬不已。

1937年5月,刘尚清接任安徽省主席,从此刘镇华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抗战开始后,刘镇华一家逃往西安避难,因为此前刘镇华带兵围困西安造成城内5万余军民饿死,城内百姓有人扬言要抓住刘镇华,割下他的头颅以告慰死难的军民。刘镇华的家属看情况不妙,连夜带着他逃往陕西固县隐姓埋名的度日。在此期间刘镇华时而疯癫、时而清醒,发病的时候甚至跑到街上纠缠漂亮女子,口口声声要与人家谈恋爱。

抗战胜利后,刘镇华的弟弟刘茂恩出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镇华才回到开封居住。

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八字

刘茂恩

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的时候,刘镇华被解放军抓住,他胡言乱语、丑态百出,解放军看他是个疯子,就把他放了。开封第二次解放前夕,刘镇华随弟弟刘茂恩先逃亡上海,后来去了台湾。

全国解放后,巩县人民要找刘镇华一家算账,但此时刘镇华已远在台湾,最后把刘镇华父母的坟墓挖开,暴尸泄愤,可见刘镇华一家对家乡人民的迫害有多深。

1956年,刘镇华病死在台湾,终年73岁。

回顾刘镇华的一生,在他发疯之前,为了谋取高位,不是在出卖朋友就是在出卖朋友的路上,把小人二字的含义诠释的淋漓尽致。冯玉祥将军曾对刘镇华做出过十字评价,极为标准:“官僚的典型,小人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