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历来注重培植嫡系,陈诚是其培植出来和嫡系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之一。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蒋介石便有意培植陈诚,职务上提拨重用,生活上给予关怀,又给陈诚创造了党、政、军多方面的历练机会,甚至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
经过多年培植,陈诚对蒋怀有报效之心与报恩之情,唯蒋介石之命是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义为君臣,情同父子。
“名虽部属,恩深骨肉”陈诚曾说过,他与蒋介石“名虽部属,恩深骨肉”。而他的儿子陈履安则认为:“父亲始终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的重要选择。 ”
尽管蒋介石与黄埔毕业生均有师生之谊,但黄埔军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只有被蒋介石重用并甘愿为蒋效力者,才能成为黄埔系成员。这些人只有忠于蒋介石,才能被发现、提拔并引为亲信。
陈诚,字辞修,1898 年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镇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1918 年,读过师范的陈诚考进了保定军官学校炮科第8期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广东建国粤军。1924 年经邓演达介绍,陈诚进入黄埔军校出任教官。
陈诚被蒋介石发现并赏识的原因,一是他与蒋介石同是浙江人,且在1923年讨伐冯葆初的战斗中英勇过人,身负重伤,蒋介石亲至医院探视,对其印象深刻。当然,陈诚此时虽引起了蒋的注意,但却还没有发展为蒋的亲信。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发表《告中央各执监委员书》,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职,取道宁波回奉化老家。时任第 21师师长的陈诚,亦被解除了职务。陈诚深感"党失重心,群龙无首",于是致函蒋介石,建议其容纳众流,忍小忿以成大谋。
这是陈诚写给蒋介石的一封效忠信,时间是蒋介石复职前夕,可谓是恰到好处。陈诚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决心追随蒋介石,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后,蒋介石亲自接见了陈诚,夸奖他"为有志之官长",并在复出后提拔陈诚为警卫军司令,负责统辖桂永清、关麟征等三个警卫团和两个宪兵团,随蒋参加二次北伐。
从此之后,陈诚便跟随蒋介石参加了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并屡建战功,职务也从第11师副师长升到了18军军长。蒋介石对陈诚的表现也很满意,曾在日记中写道:"辞修实一将才也,甚有希望。"
为拉拢陈诚,蒋介石夫妇亲自做媒为了拉拢陈诚,蒋介石除了在职务上予以提拔外,还在生活方面给予关怀。1931 年1 月,蒋介石为陈诚牵线搭桥,将国民党元老谭延闾之女、宋美龄之干女儿谭祥介绍给了陈诚。陈这门婚事不仅提升了陈诚的地位,也进一步拉近了蒋、陈关系。
谭祥的父亲谭延闿是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后又在广州孙中山的陆海军大元帅府担任过内政部长。
1920 年,谭延闿的结发妻子方榕卿在上海病逝。当时宋美龄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
对于这个准女婿,宋家也很满意。但谭延闿却拒绝了这门亲事。他说自己在方榕卿病逝时发过誓言,说自己不再续弦,如果娶了宋美龄,对不起死去的方榕卿。
再者宋美龄是受西式教育长大的,两人年龄相差 17 岁,如果让宋美龄嫁给自己这样一个古板的中年人,岂是委屈了她?但不答应这门婚事,又辜负了孙中山的好意,还会得罪宋家。
于是谭延闿心生一计,备了一份厚礼来到宋府,给宋太夫人倪桂珍叩了三个响头,拜了倪桂珍作干娘,顺便就认了宋美龄为干妹妹。宋美龄虽然对这个男人没有爱情,但也为他能替自己考虑而深为感动。这一对干兄妹的关系,比人家亲兄妹还要好。
见谭、宋的婚事黄了,正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心中窃喜,于是委婉地请孙中山为自己做媒,想娶宋美龄。孙中山便自己给岳母写信,要她征求宋美龄本人的意见。但宋家除宋霭龄赞成外,其他家人都极力反对。
为了做通宋家人的工作,蒋介石便请谭延闿去宋家当说客。
宋家人对蒋介石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老太太对谭延闿的话却能听得进去。经过谭延闿的游说,宋家终于做让步,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蒋介石必须要断绝与其他女人的婚姻关系,二是要受洗入基督教。这两个条件,蒋介石都爽快地接受了。
1927 年 12 月 1 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谭延闿作为介绍人,出席了这场婚礼。
1930 年 9 月,谭延闿病逝前,嘱托宋美龄为女儿谭祥挑选夫婿。由于两家关系走得很近,谭祥经常看望宋美龄这个干妈,也称蒋介石为爸爸。蒋氏夫妇和谭祥也很投缘,对她视如已出,十分钟爱。
为这么个干女儿择婿,老蒋夫妇还是花费了许多心思的。陈诚虽然在老家娶过一门亲,但蒋介石知道陈诚与原配吴舜莲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于是也将陈诚列为候选人之一。
陈诚与原配吴舜莲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两人根本没有感情。陈诚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是看上了吴舜莲的娘家陪嫁的嫁妆。他知道有了这笔钱,就可以到杭州继续学业。所以这桩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根本不牢靠。
吴舜莲
1925 年,陈诚接到父亲病逝的电报,赶回老家奔丧。此时距他和吴舜莲的上一次分别已整整七年。吴舜莲希望这次能怀上陈诚的孩子,也好将来有个依靠。可是陈诚却借口身上有伤,和妻子分床而睡。
吴舜莲一开始以为陈诚是因父亲过世心情不好,反而对陈诚好言劝慰。但陈诚却对她很不耐烦,吴舜莲这才知道丈夫根本不爱自己。长此下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吴舜莲于是拿起一把剪刀,朝自己喉咙割去。
由于剪刀不锋利,加上抢救及时,吴舜莲保住了性命,但陈诚更加讨厌她了。没等吴舜莲出院,陈诚便回到了部队。从此,他便下了离婚的决心。
当时,胡宗南和陈诚都是蒋介石夫妇为谭祥挑选的候选人,而且没有婚史的胡宗南还比陈诚稍占优势。但出于政治目的,蒋介石夫妇最终选择了陈诚,因胡宗南是“天子门生”,陈诚却曾经和邓演达关系密切,蒋介石于是决定利用婚姻关系笼络陈诚。
谭祥见过陈诚,知道陈诚身高不过一米六,一开始对他并不中意,宋美龄便开导她,说陈诚是国军第一主力军十八军的军长(其实彼时陈诚还只是个师长),又说陈诚将来定会出人头地,前程无量,谭祥这才勉强点头答应了。
当时陈诚正在和一个名叫陈德懿的上海女大学生热恋。为了攀上谭祥这根高枝,陈诚把陈德懿骗去美国留学,给了她一笔钱,顺便结束了两人的关系。
但是女大学生好打发,老家的发妻吴舜莲怎么办呢?依吴舜莲的脾气,直接提离婚她肯定不同意,说不定又要自杀。陈诚想来想去,只好发电报给吴舜莲的哥哥吴子漪,要他帮忙。
吴子漪当时正担任十八军的军需处长,而他这个肥差,正是陈诚帮忙运作到手的。所以吴子漪便先斩后奏,替吴舜莲做主写了一张离婚书,并在上面声明:“舍妹不识字,故由本人代笔,一切由本人负责”。
经过多方工作,吴舜莲终于同意离婚。但她提了条件,离婚不离家。陈诚马上同意,还把老家财产全部转给吴舜莲。吴舜莲离婚后,陈家人依然对她很尊重,仍称她为“大奶奶”。
1932 年,陈诚与谭祥在上海结婚,开始了第二段婚姻。从这时起,他成了宋美龄的“干女婿”,迎来了仕途上的飞黄腾达。
跨界党、政、军蒋介石的黄埔嫡系中,在陈诚之前出任地方大员的有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张治中等人。陈诚虽然在1938年6月才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主席,比以上大佬们出道稍晚,但地位却异常显赫。
他担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时,平、津、沪、宁已相继沦陷,国内仅武汉、广州等少数大城市还没有丢失。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武汉能守,则国可存;武汉不守,则国将亡"。
为了确保武汉,1938年1月1日,蒋介石任命陈诚为武汉卫戍总司令,11 日又派其兼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6月14日再兼湖北省政府主席。对陈诚而言,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是其由军界跨入政界之开端。
1938年,蒋介石决定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指派陈诚、陈立夫等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由陈诚任召集人,并兼任三青团中央团部临时干事会书记长。这是仅次于团长蒋介石的重要职务。
陈立夫认为"蒋委员长派陈诚为书记长,是让他成为青年团的领导人物,将来可取党而代之"。
参与三青团的领导,让陈诚在国民党内的势力又高涨了一层。1945年5月,党、团在国民党"六大"中围绕大会选举展开激烈较量,陈诚极力反对CC系操纵选举,反对陈立夫当行政院副院长,以致蒋介石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
1948年,陈诚因东北惨败而遭党内攻击,心灰意冷的陈诚辞去本职,于10 月6 日移居台湾,决意远离官场。但12 月28 日,蒋介石却任命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这一任命毫无征兆,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何应钦、胡宗南、周至柔、关麟征等人对这个任命颇为不满,陈诚本人对任命同样颇感意外。
蒋介石之所以急促地任命陈诚接掌台湾,是因为国内败局已定,迫切需要一位忠诚干将为其固守台湾,建立"反攻基地"。而陈诚对蒋介石忠诚不贰,在党政军都干过,在台湾养病时对台湾的实际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在退守台湾战略上又与蒋不谋而合。
当时的台湾,涌入了大量散兵游勇,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物价上涨,人民民不聊生。为了把台湾建设为"反攻基地"。
强化台湾治安,陈诚以"肃清内奸"为名,在台湾实施“白色恐怖”,台湾一大批思想进步人士、优秀知识分子被捕、被杀,并造成了无数冤假错案,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时期,开创了中外历史上“戒严”时间最长的先例,对台湾人民造成难以抚平的伤害。
按照“戒严法”的规定,1946年由“国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宪法”中保障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十之八九被冻结,人民的人身自由,居住及迁徙的自由,言论、讲学、著作及出版的自由,秘密通讯的自由、集会及结社的自由,以及人民的生存权、工作权、财产权,请愿、诉愿及诉讼权,非现役军人不受军法审判等等,都已无从提起。
此外,陈诚还通过制定“出版法”,限制新闻、出版的自由在“报禁”之下,全岛只有29家报纸,岛内再无不同声音。
配合“戒严法”的实施,国民党当局在岛内实施特务统治。陈诚对蒋介石说:为“台湾存亡的必要,实施铁腕政策,只要行动可疑,经人检举,一概列入危险分子,格杀勿论”。此言一出,“白色恐怖”笼罩全岛。
小小的一个台湾岛,当时便有“调查局”、“保密局”、“军情局”、“宪兵”、“总政战部”、“国防部二厅”、台湾省警务处等多重特务体系。从党政机关到中小学校,从军队系统到社会各界,特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占总人口比例之高、网点之密,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逃台后,陈诚更加仇视共产党,辅佐蒋介石在岛内一再掀起“反共”高潮。国民党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倡导“四维”、“八德”,在学校成立“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实施“反共抗俄”思想教育。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陈诚还把在大陆时期所搞的“保甲连坐”制度照搬到台湾,要求台湾公民必须宣誓:“我自己绝不通匪,并不容他人通匪,如违反此誓言,愿受民众大会制裁。”逼迫人民互相监视,彼此检举,“凡是匪谍以及态度不暗不明、模棱两可的人,都将视为危险人物,必定要予以清除”。
不过蒋介石虽然信任陈诚,却也对陈诚心存戒心。1949年5月16日,陈诚未经蒋介石同意,由台北飞抵广州参加李宗仁召集的财经粮食会议。
对此,蒋介石极为不安,怕陈诚为桂系所利用。在日记中写道:"甚觉文武干部之骄横,其对余之态度渐不如前,郭(忏)、陈(辞修)皆如此也。"
陈诚的家庭1950 年 3 月, 蒋介石在台湾正式恢复了“总统”职务,国民党混乱的局面得到了安定。不久,陈诚接替阎锡山成为“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
从这时起,台湾开始形成了“蒋陈体制”。 陈诚以蒋介石的左右手身份,出现在台湾的政坛上。 1958 年,陈诚在台湾身兼“副总统”“副总裁”和“行政院长”三要职,成为国民党“二号人物”。
陈诚与谭祥结婚后,生育了六个子女:分别是长女陈幸、次女陈平,长子陈履安、次子陈履庆、三子陈履碚、四子陈履洁。这些子女们大多没有从政,而是从事经济或者科研工作。
陈诚的长子陈履安是几个子女中唯一一位从政的,任过台湾“经济部长”、 “ 国防部长 ”等职,与连战、钱复、沈君山并称为国民党 “四大公子”。九十年代退出国民党,逐渐淡出政坛。
淡出政坛后,陈履安渐渐开始转向了佛学研究。
2002年,陈履安的长子陈宇廷与西藏女企业家、歌手央金拉姆在北京饭店举行了婚礼。陈宇廷时年三十七岁,曾获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央金拉姆是藏族女企业家和歌手,曾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和兰州西北民族大学艺术系就读,近年出任奇正藏药集团营销副总经理。两人2001年在广东中山相识后,迅速坠入了爱河。
受陈履安影响,陈宇廷在高中时期就信仰佛教,还曾试图出家。不过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对他说:“你不能出家,你还要传宗接代呢。”这才把陈宇廷从出家的边缘拉了回来。
不过陈宇廷现在还是信仰佛教,近年来一直在积极筹备台湾最大的佛学院——中台禅寺佛教学院。这是件好事,也希望他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