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而就在前不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童书《动物小百科》中因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内容引发了不少争议。
《动物小百科》中《果子狸》一文,称果子狸的肉可以吃。目前该图书已下架。 新京报受访者供图
争议来源于书中这样一段表述:“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可以医治烫伤,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针毛可制成毛笔和画笔……”据此,武汉大学出版社回应称,《动物小百科》确实存在不当表述,已第一时间通知全国各销售网点全面下架该书。
在科普童书出版市场上,这样的错误或不严谨之处并不罕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做好儿童科普图书,难点在哪儿?对于科普类童书,业内人士又有何推荐?书评君采访了两位致力于儿童科普创作的学者——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和儿童科普作家、摄影师郝夏宁,儿童科普杂志《少年时》和《科普时报》的总编,以及几位长期制作儿童科普内容的出版社编辑,共同讨论了此次事件,以及有关儿童科普的诸多问题。
采写 | 杨司奇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这本《动物小百科》会在市场上流通多久?等到疫情结束之后,是否会有第二本类似的童书出现?而这样的科普童书又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多少孩子?这些都是值得提出的问题。
据悉,该书已出版多年,并曾在2017年再次印刷,距离2003年SARS疫情不过十几年。而这样的童书反复出版,是否表明,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问题?
其实早在2016年,就曾发生过一起科普书中出现大量错误的出版事故。人民邮电出版社在2015年3月出版的《常见动物识别图鉴》一书中存在多处错误,例如金丝猴的配图中出现松鼠猴的图片,海象图片为PS图,象鼻虫的配图实则为龙眼鸡等等,当时这本图书也进行了全面召回处理。
“儿童武汉书”现象指的是什么?
“儿童武汉书”,是图书电商在打假过程中,对于合法但品质低劣童书的一种称呼。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动物小百科》问题再次激活了这一曾经的热门议题。
童书市场十多年来的稳定增长,吸引了大量出版资源向童书倾斜。为追逐利润粗制滥造的科普童书进入市场,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劣质童书毒害青少年,破坏市场环境,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创作者和出版方的警醒。
科普童书乱象,暴露了什么问题?
谈及《动物小百科》中的表述,《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表示“非常惊讶,思想观念仿佛倒回了数十年前。”他回忆,在自己的少年时代,孩子们读过的所有关于动物的介绍文章,甚至于某些字典中,几乎都有类似这样描述动物“功用”的字句。在人们的潜意识和真认识里,野生动物与供人类食用的驯化动物都属动物,只是生活环境和被“利用”程度不同而已;能尝到“野味”被视为高级享受,许多人也以拥有由珍贵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为荣。“那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生态意识普遍匮乏。但是,在今天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国家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阶段,一本面向公众的‘百科’读物还出现这样的表述,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合适的。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出了问题,编者、出版者又没能把好关,面对众多小读者,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这是一次值得记取的教训。”
这一问题暴露了科普童书领域长久以来的乱象。而乱象源自当下科普童书创作的普遍困境。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分析:“长期以来,由于科普书籍在国内不被视为科研工作者的成果,不仅对升职没有帮助,有时反而会被看成是‘不务正业’。加之,稿酬或版税相对较低,因此认真写作科普书籍的经济回报也不高。如果缺乏情怀的话,科学家很少会问津科普童书的创作。这就给比较低劣的书籍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优秀的科普童书主要还是出自科学大家之手,靠百度条目拼凑、胡编乱写的非专业人士的书稿,出版社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要轻易出版,否则就无法杜绝这类乱象。”
另外,这也涉及出版社的社会责任问题。天地出版社编辑郭汉伟认为,儿童正处于知识积累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将会影响自己未来的知识储备、思维逻辑甚至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儿童是非常需要从认知和心理上进行引导的。而这其中体现的就是出版人的把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出版人有责任带给读者正确而且健康向上的图书,尤其是少儿科普这个领域。出版人有必要将这次事件以及类似的问题真正地重视起来,不仅仅是因为之前的SARS和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多的是关乎儿童的成长,关系到人类的明天。
给孩子做科普,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是仅仅告诉他们一些知识,还是要启发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分析事物的能力?或是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兴趣,传递对世界、对大自然的爱呢?蒲蒲兰绘本馆的编辑李波反思得更多。“像这样的书籍的出现,原因很多,它可能不单纯是编辑或审校是否到位,更重要的可能是观念的问题,即我们是不是真正把热爱自然、关心动物这样的问题放在心上。”
人类最初对世界的探索建立在掠夺自然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编辑肖诚梓认为,当我们的社会发展还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出现捕食野生动物这样的内容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依靠猎捕野生动物补充粮食,而且自然的平衡已经遭到破坏,代价已经逐渐反映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其状况从谈论环境保护的经典图书《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就能看到。“现在我们身处21世纪的高速发展时代,身处‘生态文明’这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却还有过时的文化产物在传播。文化的更替进行得如此之慢,这才是我们所感到叹息的。”
这次事件,从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从呈现载体上所反映出来的,是出版管控的不严谨和文化进步的滞后性,更深层的问题则是教育上的失职。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苗德岁著,活字文化丨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6月
对于那些从事儿童科普创作和编辑的人,科学家苗德岁恳切地希望,每个人要时刻牢记书籍的教育意义与社会功能。“说果子狸肉可以吃,这种表述本身在科学性上即便不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十分不严谨的,更是不负责任的!没错,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吃过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它们的肉大多是‘可以吃的’。但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已经驯化了若干种家养动物,为人类提供了既营养又安全的肉食资源,现代的屠宰加工过程中,还经过较为严格的检疫。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吃珍稀的野生动物,就不是可不可以吃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吃的问题了!世界上有些事‘可以做’,但并不意味着应该做,比如近亲婚配等。难道这些不正是科普书籍应该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的知识吗?怎么竟会出现《动物小百科》中这样的乌龙呢?”
科普作者还应该在作品中传递科学伦理,苗德岁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基因编辑目前在技术上是不难做的,那么是否就可以随便做呢?当然不是!同样,在使用实验动物时,必须考虑动物福祉问题;还有杂技团驯兽中虐待动物的问题等,都涉及科学伦理。我们在科普童书的创作过程中,都不能忽视这方面的问题,否则也会出问题的。”
如何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乌龙事件?
《动物小百科》事件提示我们,科普创作中也有个生态道德问题要考虑。比如在生态摄影中,青蛙背蜗牛、鳄鱼背青蛙、青蛙搭昆虫便车等“造假杰作”时有所见,《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提及,这是对真正的自然关系的歪曲。类似的例子还有:某些拍鸟大爷为获得动人画面,居然将雏鸟捉住,黏住双脚,待母鸟来喂食再行拍摄。
对此,科普作家郝夏宁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心,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创作者、科学家。因为大自然的很多东西,其实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它们,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敬畏和尊重。什么动物能不能吃的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有些野生鱼类能不能吃,需要我们科学地对待,但食用野生动物都应该尽量避免,或者严格规范。虽然现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有了一些规定,但依然不够。
《丛林里的猫头鹰》,郝夏宁著,蒲蒲兰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9年7月
比如,对于野生动物,非专业人员不能随便接触它们,这就是一个基本原则。2007年开始,郝夏宁迷上了鸟类拍摄,渐渐投身到儿童科普的创作中。在他新近出版的《丛林里的猫头鹰》一书里,他用摄影记录了红角鸮一家的真实生活过程。但只要是拍摄,就会对动物造成一定打扰,所以他强调一定要恪守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使用超远摄镜头,伪装拍摄;有时候需要使用预先设置的遥控拍摄设备,从而尽量避免人直接接近鸟巢;还有拍摄地点始终不对外公布,严格控制拍摄时间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以不过分干扰鸟类的生活为前提。又比如拍摄水鸟时,常常需要加上伪装网在水里站一天来观察记录,但这是必要的。
对话
其实,上面谈到的这些问题大多是老问题,只是它们一次次被谈起,又一次次被遮蔽。就像这本引发争议的《动物小百科》,出版于SARS之后,受关注于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但人们是否又会在伤口的慢慢平复中将这一问题抛诸脑后?
所以,虽然是老问题,我们依然需要不断讨论它们、规避它们。否则疫情过后,我们依然会遗忘,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
目前国内儿童科普读物在内容和观念上有哪些尚待努力的地方?在创作、出版和阅读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平时在做儿童科普内容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具体问题?
不能把儿童科普当作“小儿科”
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在内容上,不能把儿童科普读物当作“小儿科”,以所谓“通俗易懂”为借口,忽视科学内容的准确性与严谨。由于编辑未必熟悉自己所编辑的书的科学内容,如果作者或译者不是相关领域专家,应建立邀请相关专家严格审订这一关;而“审订”不应该走过场,为了确保这一点,必须给予审订专家署名权以及较高的审订费。
观念上,不要把儿童科普读物“愚笨化”,不要低估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作者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要做到深入浅出,要普及科学的探索精神、质疑精神与创新精神,而不只是提供一些碎片化的所谓“知识点”。
儿童科普作家、摄影师郝夏宁:既然是科普读物,当然要以科普知识为前提,首先就是展现真实性。这就要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研究观察,收集真实的资料。只是对一般作家来说,很难完成,尤其是野生动物类的,野外动物的记录、收集资料都非常困难。
再就是趣味性。一本枯燥无味的科普读本,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如果你长期仔细地观察一个动物,你就会发现它们有趣的一面。比如猫头鹰竟然晚上可以轻松看见猎物,飞起来几乎没有声音,而它们的一家让人联想到人类家庭的生活。这时候给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猫头鹰眼睛为什么这么大?那是因为要收集更多的光线。它们的猫脸形态有什么好处?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听力、猎捕动物定位。科普一些知识,或许孩子们将来就会因为这些好奇心萌发学习的欲望。
遗憾的是,现在大部分作品,时间太短,急于求成,无论是趣味性还是真实性、专业性都还不够。
做儿童科普尤其考验编辑
接力出版社胡金环:目前的儿童科普读物很多欠缺敬畏之心:对科学的敬畏,以及对儿童好奇心的敬畏。再者,欠缺工匠精神:国外一本《神奇校车》要创作一年,但现在有些童书,为了占领市场,赶热点,出业绩,不经反复推敲、打磨、审查,质量可想而知。还有就是欠缺创新精神:部分出版机构为了迎合市场,在创意策划和编校阶段就缺乏鼓励创新和出版精品的机制,导致各种重复出版、低质跟风。
作为编辑,碰到的困难主要在于好作家难找、好画家难找、好创意要落实成书很不容易。
作家难找:儿童科普图书的创作不仅要求作家专业过硬,也要有童心童趣,能掌握儿童语言。比如我们在做《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时,为了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作家写一部分,请孩子试读一部分,读不懂的就请作家改。
画家难找:国内童书对画家需求大,画科普童书不能天马星空,要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一个小错误就要返工,所以画家和作家、编辑之间需要大量磨合。
好创意落实成书难:需要出版单位从政策上扶持,策划团队深入研究、不断创新,还要能耐得住寂寞,因为好书的打磨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
《遗憾的进化:别笑!这是真实的生物世界》,[日]今泉忠明著,王雪译,新经典文化丨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7月
商务印书馆肖诚梓:与主要受众为成年人的普通图书不同,童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有欠缺的青少年,所以这类图书的内容其实更需要受到关注,把控、筛选的严格度甚至应该不亚于教材和工具书。然而实际上,大多数做童书的作者和编辑都并不具备专业的科学背景出身,也没有足够多的经验积累,以至于他们本身所具备的科学审核、判断能力比较弱,更别提拿出或根据第一手资料来撰写了。正如有网友所说的,这次事件中的内容“九十年代以前的工具书都这么写。”市面上很多图书的知识性内容都是抄来抄去,让人无法追溯它们的来源,也就无从去判断它们的真伪。
在科普书和童书方面,我一直觉得日本非常值得借鉴。日本有大量内容非常专业的科普童书和绘本,很多都是由专家与艺术家或出版者合作来完成一本书。虽然形式多样,但即使是一本漫画书,作者也会非常注意里面的科学细节,不会因为是童书而放宽标准。这就类似于文学中的儿童文学,不能因为读者是儿童就胡编乱造,即使是给孩子讲故事,逻辑、剧情、内涵、道理、知识,同样重要。
在我经历过做儿童科普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本书中所包含的知识涉及的学科通常过于分散,在进行知识内容的核查时,很难依靠编辑一个人的力量全部搞定。在学校里,每个学科都有专门的老师来负责,但是科普编辑所经手的稿件却可能是天文地理什么都有,即便是遇到自己不擅长的内容,有时也要硬着头皮上。除了基础的编辑校对,科普编辑还需要对其中出现的大量科学名词进行核对,以保证科学事实的准确性。
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这种工作就会请专业的人来进行外审,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书上会出现“XX专家审定”这样的标语。越是在这种细节的地方越不能放松警惕,不要认为反正都是给孩子看的简单基础知识,怎么会出错呢,殊不知,这种时候一旦出错就是大错。
《少年时》总编祝伟中:我们现在的信息“产量”是以几何倍数逐年增长,这反而对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要求。我们要搜索出需要的信息,也要有甄别和筛选的能力。这对一般人来说是这样,对科普图书的编辑,这种素养就更重要。
以我们做的“少年时”系列丛书为例。它是原创丛书,主题跨度很大,每个主题都和一些最新的发现有关。我们做的工作是从专家那里把干货“搬运”给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做到深入浅出和有趣,当然最重要的是准确。从文章到全书,我们不持任何主观立场,只是去组织、“建构”和核实。而对于每一个主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找到合适的作者,这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蒲蒲兰绘本馆李波:科普童书真的非常难做。不是说它非常复杂,而是我们的编辑本身并不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如何保证科普的准确性呢?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专家团队或是学者的力量,但是仅仅靠它依然不够,我们更多还是需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还应该有去质疑和探究的精神。比如说你把稿子交给某个人,然后你让很放心的人去审校,但是他审校完的东西真的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吗?谁都不敢这样说。
在做的过程中也往往会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是如果能真诚和作者讨论,能一起去走进大自然了解背后的东西,更容易建立起来一种彼此间的信任,能够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交流。而且当你真正亲身走进大自然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这和你看照片是完全不一样的,带着这样的情感做出来的书,它就不是冷冰冰的东西,而是有温度的。
《穿山甲的奇妙飞行之旅》,(英)海蒂·霍沃斯著,新华先锋丨花山文艺出版社2019年9月
从创作的角度看,一本好的儿童科普读物应该具备哪些要素?从编辑的角度说,如何为孩子制作合适的科普内容?
好的儿童科普应该有益、有趣、有爱
苗德岁:个人的创作体会,一本好的儿童科普读物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要素:科学性、文艺性、趣味性。科学性除了科学内容的准确与严谨之外,还有科学伦理、教育意义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考量。文艺性就是语言要美,使儿童读者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字的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趣味性就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不只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知识点,而是用人类文化起源以来所长期积累的“史诗般的叙事”传统,把科学叙述当作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三种,《物种起源》《天演论》《自然史》(少儿彩绘版),苗德岁著,接力出版社2012-2019年
郝夏宁:就自然属性的绘本而言,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征:首先是真实性。用野外真实照片等形式,直观真实地展现,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第二是科普性,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第三是自然性。展现神秘的自然界现象,更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第四是趣味和故事性。完成这些特征还是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自然界里的真实故事情节,它是不可控的因素,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仔细挖掘题材,并不断完善。
《观鸟:荷兰皇家图书馆珍藏鸟类观察笔记》,(荷)比比·多姆·塔克著,天地出版社2019年6月
做儿童科普,
深入浅出不等于简化
《少年时》主编祝伟中:除了筛选作者,对于儿童或者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内容组织是很重要的。
“少年时”的很多作者都是专家,他们往往愿意挑战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内容,这很有趣,但是在表达过程中,需要读者理解某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有这样的铺垫才能让读者理解。编辑需要进入作者的领域,提出合适的问题给作者,将这些铺垫、解释以及更深层的原理补充到文章中。但深入浅出不等于简化,简化就容易失去了解一个事物或过程最关键的地方。
此外,科学书离不开图片。为内容找到合适的图片也是编辑的挑战。
《少年时》内页。这张图片将线性文字以画面的形式组织起来,便于理解。
再次,有些科学内容是需要视频来帮助理解的,我们也花费了一些时间在视频制作上。比如我们在做《恒星大家族》这一本书时,有一篇文章介绍我们为什么身处银河系中也能认识银河。这是一个带有四维属性的问题(三维空间属性加上时间)。视频能很好地帮助理解,三维的立体空间配合时间的推移而转动,地球和太阳在相互运动、地球公转平面和太阳公转平面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视角,它们如何在3000光年厚的银河系圆盘中运动……当我们看待银河系的角度从盘面转到侧面的时候,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地球上的我们看到的一条疏密相间的“河”,也知道了科学家如何模拟出银河系结构、用其他星系作为参照物修正,最后确定地球的位置:在银河系的一条小旋臂——猎户旋臂上。
它要重视文章之间的连接,还有文章、图片和视频的连接,这里面每一个内容都不是在重复之前的内容,而是用每一种形式的特点,把原本复杂的知识表述的更清楚和透彻,再将这些知识相互关联、拓展,为小读者提供新的角度,帮助他们更好理解。
很多东西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蒲蒲兰绘本馆李波:市场上有一部分书籍会有习惯性的“知识先行”,更强调知识性,书里放了特别多的知识,但是它的趣味性和人文精神是不足的。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如果书里只是干巴巴的知识,它会让孩子望而却步,失去兴趣。只有知识里面有一些生动的、有感情的、神秘的、精彩的东西,才能真正启发和提高孩子求知的欲望和能力。这种自我求知和探索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再者,很多书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似的,尤其是我们国内的原创作品。真正贴近生活和富有情感的内容也不够丰富。我们习惯去做一些宏大的、常见的主题,但有时候,我们会缺少对身边事物、对生命的细致观察。比如我熟悉的一位日本自然科学绘本作者松冈达英,他从小就非常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同时因为自己很喜欢画画,经常带着画笔和速写本,到附近的山林里面去观察,看到自己喜欢的花鸟虫鱼就随手画在自己的本子上。他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两年前他受邀来到中国时,看到一种跟日本不一样的甲虫,顿时眼睛就发亮了。我觉得,不管是作者还是编辑,当你更多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更用心地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东西会更有情感,更能吸引人。
《变成了青蛙》,(日)松冈达英著,蒲蒲兰丨连环画出版社2018年6月
如今市场上的儿童科普书籍数量众多,不同类别、不同形式、不同年龄层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对于家长们选书,有什么好的建议?
天地出版社郭汉伟:首先建议给孩子选书不要太过功利,可以更多地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顺势而为地进行教育。比如说“死亡”,家长不太愿意谈,虽然“死亡”一直是传统文化中比较禁忌的话题,但是对生命的认识却是孩子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3-6岁的儿童,处于死亡敏感期,对生死特别感兴趣。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而非因为不愿意谈,而不让孩子接触。
推荐一本《我发现一只死鸟》。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科普童书,适合5-10岁儿童。说它特别,是因为它以死亡的角度去观察生命,让孩子通过观察身边死去的小鸟、虫子、枯萎的花草,来总结“活着”和“死掉”的区别,让孩子了解生命,正视死亡,理解生命的意义。
《我发现一只死鸟》,简·桑希尔著,天地出版社2019年10月
其次,孩子对于游戏是很感兴趣的。“玩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比枯燥单调的学习效果更加好。推荐《全景探秘3D立体书》。这是书,也是玩具,是关于军事航空知识的百科,也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宝典,更是培养亲子感情的神器。书里有各种纸艺机关,而且机关都可以动,就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做着各种机动一样。还可以用它读详细战机百科,看真实的战机照片和视频,听专业的语音讲解,玩AR空战游戏,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如果说飞上蓝天是人类的梦想,那么飞机就是人类的梦想与现实结合的产物,而战斗机则是集合人类工业与科技最高水平的富有美感的“艺术品”。这套书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对科技产生兴趣,对蓝天产生梦想。
《全景探秘3D立体书》,天地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商务印书馆肖诚梓:比起单纯给孩子选择知识丰富、无所不包的书籍,我更希望家长能关注知识背后的东西。是不是有趣味性?是不是有真情感?是不是在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是在关心生命本身的美好和神奇?有没有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挖掘背后的一些秘密?我觉得这些可能是家长更应该关注的内容。在此给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①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学习发展阶段选择适龄图书,不要选择过于超龄的图书。纸质图书一旦出版后就无法随意变更,很多年之后再看里面的内容,可能就会发现有些知识已经过时了甚至变成了“错的内容”。但其实所有书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如同我们回顾历史总会发现一些与现时代不同的观点一样。所以买知识性的书时一定要注意时效。
②学会选择好的出版品牌和出版社。这就好比《新华字典》要认商务印书馆的,好的出版社和出版品牌能够有效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过于便宜或来路不明的图书,优质的知识是由我们付费获得的。推荐天天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未小读等。
③不要过于依赖推荐语。推荐语或宣传语对于图书销售的引导作用很强,但家长要学会辨识核心内容的来源是否专业。有专业机构或专家的“审定”绝对比某某明星或网红“推荐”要靠谱得多。如果实在没有能力,那就还是认准出版社和出版品牌吧。
④学会区分文学虚构内容与真实科学内容。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也会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但不要误把这种作品也当做科普书。哪怕写得再真实,也不能把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或《地心游记》当做地球知识科普书来看,不能把刘慈欣的《三体》当做宇宙科普来看。
⑤涉及生物、文化方面的科普书,优先选择本土内容的图书。引进的图书多多少少会存在物种与国内不同、文化与国内有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生物图鉴、野外探索类的图书中会比较常见,选择这类图书时应予以注意。
《自然怪咖生活周记》,黄一峰著,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6月版
⑥家长要有提升自己的意识。买来的书不要直接扔给孩子就完事了,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进行内容的初步鉴别。科普图书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增进亲子互动的途径,家长可以跟着孩子一同分享知识。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博物图书《发现之旅·博物之旅·探险之旅》讲述的是过去300年来人类探索自然的探险故事,乍一看这样的内容更适合成年人阅读,但实际上看评论发现,这套书有非常多的青少年读者。
⑦不要期望科普读物代替学习。科普读物终归只是课外休闲的读物,不能代替学校知识体系系统的学习。
⑧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不要小看普通科普书对孩子的吸引力。在我经历过的很多科普书的活动中,活跃的参与者和购买者有很多是青少年。比如我们最新出版的一本讲述博物学家去野外观察猫头鹰的书《猫头鹰的秘密生活》,现场来参加讲座的读者有一半以上都是亲子。孩子自己的选择真正体现了他们的兴趣。
《猫头鹰的秘密生活》,利·卡尔韦著,任晴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2月版
《少年时》总编祝伟中:不论是童书还是成人读物,阅读科学类书籍的目的是扩充基本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探索问题、解答疑问等等,最终养成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的习惯。我觉得,孩子读科学书应该是培养对问题的敏感和对解决方法的积极思考,好的科普书往往能引发好奇心、对事物进行探索,而不是知识点的堆砌。
此外,小一点儿的孩子一般是家长在选书。想提醒的是,家长对这些内容也应该主动学习和了解。如果一本书可以吸引家长,家长也就更有意愿讲述给孩子听,亲子共读的过程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发现真知的过程,是美好的过程。
采写丨杨司奇
编辑丨走走、李永博
校对丨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