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意外应该是读完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套曾经想都不敢想的鸿篇巨作,居然被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咬牙啃完了。
《追忆》的难度不在于文本,而在于读者是否能在阅读中保持耐心。普鲁斯特向来反对创作者故弄玄虚,不说人话。他的文字优美流畅、通俗易懂,甚至比想象中的要亲民。因此,《追忆》虽写日常事、无聊事,却能让人读著津津有味。
总之,不管你“有文化”还是“没文化”,都能在《追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去理解普鲁斯特要揭示的“真相”。
而普鲁斯特要揭示的真相就是:万物皆可爱,万事皆可悟。生命中每一个无聊的无关紧要的时刻都值得被感受被珍视被纪录。被你感受过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而你这种独一无二的感受和思考也反过来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你。
(选填) 图片描述
一、关于《追忆》的版本选择及阅读体验《追忆》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故事。所谓的现在就是过去,而所有的过去也都难以抹去。全书一共有七卷。前半部分在讲故事(文学向),后半部分则对前面的情节进行综合性解释(哲学向)。
至于版本选择,前四卷我选了徐和瑾,第五卷用了周克希,后两卷用了多人合译版。所有版本皆出自译林出版社。徐版的优点是考据严谨,注释详实。周版的优点是行文流畅,没有半点翻译痕迹。这两个版本我都很推荐。
个人认为,《追忆》(卷一)应该是叙述者思维最活跃、情绪最粘稠、最细腻的一卷。
首先,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流畅。我甚至觉得自己在给一个神经症患者做精神分析和催眠治疗:先把他领入他的记忆宫殿,随便找壹个房间,打开门,仔细描述这个房间(布局、摆设、颜色、气味、温度、湿度、亮度),描述房间里的每壹件物品。接著,让他描述这个房间出现过的人和事,以及这个房间对他的意义。
通过他的描述,我终于找到了他的“痛点”。然后根据他的“痛点”,选择壹个特定的记忆点(生命中最美好或最困顿的时刻)。通过改变他的“记忆变量”,构建新的故事场景,重塑他对事件的记忆和感觉。
普鲁斯特的文字画面感很强。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房子的四季,一朵花和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族的兴衰,一段爱情的萌芽和消亡。除了放大每个微小的情绪和不断变更的象徵物什外(比如用各式各样的花暗示人的内心&感情进展),他对自然环境的精心描摹总让我想起哈代的《苔丝》。不过,同样是“景随心转”,哈代是“景归景,人归人”,普鲁斯特则是“人、景、梦、忆四合为一”。
普鲁斯特认为,最大的幸福和不幸,我们也许永远无法见到,因为幸福和不幸在生活中产生得十分缓慢,使我们无法见到。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会变心,而这是最大的痛苦;但我们只有在阅读时、在想像中才能了解这种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变心如同某些自然现象,是相当缓慢的过程,如果我们能依次看到这变心的各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甚至不会感到这是变化。
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幸福,那就要学会捕捉生活中不易察觉的变化,感受并珍惜生命中每个瞬间的美。比如通过一阵风的温度、气味;比如顺著一片叶子的形状和摆动的频率;比如聆听一首曲的前奏,扭曲一幅人像素描的线条。
《追忆》(卷二)主要写了两个事:一是上流社会社交生活的常态及规矩,二是壹个男人在爱情里的不同状态。
社交场上的“我”挑剔、毒舌,爱情里的“我”却敏感、脆弱。单恋的部分让人想起《少年维特之烦恼》,写女孩的部分又让我想起《红楼梦》。因为普鲁斯特笔下壹切关于情欲的描写都十分干净、纯洁、轻盈,完全不同于其他男作家对女性猥琐的意淫和凝视。
我在男主无疾而终的初恋中还看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舔狗式卑微。当然,《追忆》对爱情的诠释和恋爱中男人的内心剖析和《霍乱》壹样细致。
只是《霍乱》里的男主性爱分离(从不同的女人身上获得性的满足,以维持精神上对爱人的忠贞);《追忆》的男主性爱合壹(只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爱),失恋后开始把爱情与爱人分开(铁打的爱情,流水的爱人,最后明白爱人只是获得爱情的工具,所谓爱情只是根据个人期待的模式产生。
在爱情的世界裡,我们往往需要同时接受爱人的付出和伤害。人无法在情感上伤害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轻易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所伤害。
卷三关于人物和作品注释的数量惊人(感谢译者因为这对理解人物思想脉络很重要)。较之于前两卷少年的诗意和爱情的梦幻,卷三的说教和冗长的社交细节描写让人疲惫。这部分展现了男主的生活全貌(社交与写作),以及个人生活的全部意义(成为作家并写出伟大的作品)。
“我”一边在社交生活中获取一种人格美学,一边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在小说中重新体现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既可以把卷三当作是一部《上流社会的社交指南》,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普鲁斯特对美学和文学的批评思考。
这也是我为啥会说注释特别重要(了解作品才能读懂评论,才能把握人物的审美喜好思想脉络)。外婆之死无疑是最让人深刻的部分。普鲁斯特对病患病徵和弥留之际的客观描述真实得让人怀疑他当过医生。社交部分也挺对我胃口的,特别文学和美学部分,但对战争的讨论则和《战争与和平》一样难以下咽。
第四卷正式转入对同性恋的探讨。普鲁斯特似乎认为同性恋比异性恋更能得到“纯粹的性”(没有生育的顾虑)和“纯粹的爱”(挣脱伦理的束缚和超越舆论的勇气)。
关于同性恋的论述有:性慾错乱(以花为喻)、被诅咒被迫害的异族(与犹太族对比)、男同与女同的区别和误解(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同之间的引诱(熊蜂给兰花授粉)。
较之于前三卷的浪漫和纯情,卷四的选题和描写更大胆露骨。比如卷四的开篇就写了一个“超级海渣”的故事:男人抛弃了同性恋人和女人结婚。在女人孕期又与同性恋人复合,并结交新的同性恋人。为了社会认同和肉体的欢愉,他骗婚姻、出轨,同时伤害了深爱他的男人和女人。普鲁斯特以男人的同性恋人为叙述视角,描写了他从性欲错乱到进入爱情,从被分手到主动介入别人婚姻,再到被背叛、被抛弃的心路历程。
这段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让男人和女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第一次产生了共鸣:每个人在爱情裡感受到的快感和痛感也是相通的。这与性别无关,只与你有没有认真爱过有关。
卷五再次回归到对爱情本质及其阴暗面的挖掘和探讨上。“我”与斯万互为镜像:我们都因为爱而不得不去包容一个女人的过去。但这种包容和妥协并未换来对方的悔改和感激,反而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妒火”。普鲁斯特似乎认为,爱情伴随著痛苦,而嫉妒是爱情的表徵。爱情始于好奇,并毁于因嫉妒所产生的好奇。
爱情让我们强烈地想去了解一个人并佔有一个人。但事实却是,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拥有另外一个人。因为人心都有留白,而留白的部分都是不可揣度的。最熟悉的人,也可能是最陌生的路人。
我们因无法拥有恋人而不安,因无法得知他的内心而备受折磨。不知让人生疑,故而生忌,继而生怨,最后生恨。爱像监狱。我们困住了对方也困住了自己,我们拥有了对方也失去了自由。
卷六无疑是全集中最好读的一卷。普鲁斯特悲观地告诉我们,人一旦开始去爱,就会充满痛苦。一起前是“求而不得的痒”,一起后是“所得非所愿的恨”。分手前埋怨爱情消磨意志,让人平庸;分手后又为无法戒掉对恋人的惯性而痛。
如果说但丁的《神曲》是个人对宗教的朝圣之旅,那麽追忆便是个人对爱情的探索之旅。爱情的起点在天堂。我们抱着对爱人的幻想进入天堂,并在得知对方的真实面目后跌落地狱。因为想找回最初的美好,我们来到炼狱,反复接受嫉妒与不安的折磨。我们曾经以为,爱是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除非自己死了,或者对方死了,这份爱才会结束。
然而,我们忽略了时间和遗忘的力量。当我们对旧爱的记忆支离破碎时,对他的思念便能被对新欢的关注所替代,只要他带来旧爱相似的感觉。我们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带给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爱没有变,因为我们爱上的类型没有变。
卷七是对前六卷内容的收束,主要讲时间对我们的改变/我们该如何抵御遗忘,并重新阐释了社交自我与创作自我、有意识与无意识回忆的区别。
“我”重新回到了巴黎,并受邀参加盖尔芒特王妃的聚会。“我”在聚会上重遇了很多老朋友,可他们都老了。他们似乎是“我”曾经认识的人,也似乎与“我”不曾认识。“我”在他们的身上悟到了“时间的本质”(事件发生的真正日期并非是我们感情记载的日期)和“无意识回忆的价值”(无意识的回忆是作家写作的动力/写作能使人同时拥有失去和复得的感觉)。
除此之外,普鲁斯特还特意强调了痛苦对人生的意义——有痛感的思考比无痛感的思考更能指引我们通往真理。他指出获得智慧两种的途径:一种是老师传授(间接经验,毫无痛苦);一种则是得自生活本身,充满痛苦(直接经验)。
只有受到真实的痛苦的刺激,我们才会对难解的真实拒不接受,继而迫不及待去消解我们的痛苦。而在这个消解的过程中,我们将无限接近事实的本质和真相。所以普鲁斯特才会说:“快乐对身体是件好事,但唯有悲伤才使我们心灵的力量得以发展”。
如果说前六卷写的是失望与失去(天堂与幸福只存在于过去,因为人的智识和感受滞后于时间),那麽卷七讲的就是是复活和拯救(用写作挽回失去的时间)。唯有写作能将逝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并让生者在文学与记忆中得到疗愈和重生。因为“完整的生活艺术,在于对让我们陷入痛苦的个体善加利用。当痛苦转化为思想的那一刻,痛苦加于我们的影响即随之减轻”。
二、相关资料推荐能同时扮演好作家与评论家的人不多,普鲁斯特是其中一个。
在《追忆》中,他一边创造自己的作品,一边向读者传播他的美学理念。他在小说中虚构了三位艺术家:画家埃尔斯蒂尔、音乐家凡德伊、文学家贝戈特,其目的就是要阐发自己关于绘画、音乐和文学的理论。
他认为,绘画能够揭示主观的现实,而音乐能够激发某些无意识的记忆,并使这种记忆进入人们的意识。而文学呢?普鲁斯特认为这是他的人生使命,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在作品中表达对世界的敏感和对世界的看法。如果你想对这方面了解更多,不妨看看《驳圣伯夫》和《阅读的时光》。
普鲁斯特在《驳圣伯夫》中驳斥用作家生活来解释作品的做法,认为创作源自于自我的深处,而自我并不体现于社会的存在中。他主张从作品内部出发对作家和作品进行评价。
作家的高光时刻只存在于作品当中。离了作品,作家便与常人无异(甚至各方面还不如普通人)。而在《阅读的时光》中,普鲁斯特则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对罗斯金的崇拜。
他认为罗斯金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宗教热忱。而这种伟大的信仰和热忱使他在艺术品中体会到某一种神圣的、深邃的情感,有能力在各种异教和基督教的形象中辨识出某些一致的宗教思想。最后,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共同决定了他的品位,并使之创作出兼具宗教价值和审美趣味的作品。而这一切,只有心怀慈悲和伟大信仰的作家能做到(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
可以说,普鲁斯特有多迷恋罗斯金,就有多厌恶圣伯夫。而且他老拿圣伯夫作为参照对象,不管夸谁骂谁,都要拿圣伯夫出来拉踩一下。导致我几度以为这圣伯夫文不行武不行,审美不行人品也不行。
结果这坏印象刚建立,普鲁斯特又说“ 可不争的事实是,正是因为圣伯夫具备非凡的才智,他才成为了最理解波德莱尔的人之一”。似乎因为肯定了波德莱尔,就四舍五入肯定过圣伯夫了。
只能说,普鲁斯特的嘴真毒。不过他对波德莱尔和巴尔扎克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特别是对“恶之花”意象及精神世界的解读,非常精准。而波德莱尔从现实提取意象,再用意象重建现实的技艺也被普鲁斯特用在《回忆》裡。
接下来推荐的是萨缪尔·贝克特的《论普鲁斯特》和德勒兹的《普鲁斯特与符号 》。
贝克特主要是从“时间”、“习惯”、“死亡”,“回忆”这四者间的关係来阐释普鲁斯特的。习惯在时间的流逝中不经意形成,已有的习惯让我们产生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被埋藏在回忆深处,并通过某个类似的场景被唤醒。当感觉被唤醒,过去的场景就会在我们的想象下,以一个新的面貌呈现,死去的时间在回忆中得以重生。
这也是为什麽普鲁斯特会否定时间(人生中有无数个相似的瞬间)、否定死亡(被重现的过去)、否定意志(潜意识的留白)、否定理性(对已有习惯的依赖和摆脱)。
但个人认为,普鲁斯特的时间理念更像是在抵御存在主义的虚无感: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证明“我是谁”,而在于“我做了什麽”。与其纠结自己的“存在”,还不如放眼当下,认真感受生命中的每个瞬间。因为存在是虚的,感受才是真的,完全属于你的。
德勒兹则认为《追忆》是一个由多元符号构建的系统,裡面包含社交、爱、感觉和艺术四类符号。社交符号指向规则(文化/民族/家族/社群规则)、爱的符号指向重複(爱的规律不变/爱上同一类人/用同一种方式去爱人)、感觉符号指向无意识回忆、艺术符号指向事物的本质。
这些符号以具象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以隐喻的方式重现在作品裡。每种艺术都以不同的路径探索事物的本质。
比如画家用颜色,音乐家用声音,作家用文字,导演用影像⋯艺术家在作品中重新定义时间,而我们则在作品中重新观察和理解时间,在那些失去/逝去/寻回/重现的时间线上找寻”真理“。因此,所谓“追忆”,更像是对过去的覆盘,是对过去出现的一系列符号的学习。一切的学习成果均服务于未来,而非单纯地缅怀过去。
另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是乔治·普莱的《普鲁斯特的空间》。
乔治主要聚焦追忆的空间叙事技巧。他认为普鲁斯特追忆的是特定时间、空间状态下的人和事,以及个人的感觉。普鲁斯特将真实的世界转移到一个个想象的空间,完成了现实场所到精神场所的连结。
在普鲁斯特宏观的想象世界裡,既有真实的生活(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也有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对艺术创作及其美学的讨论)。重建后的“新世界”是艺术的、碎片化的。而过去那些不被满足的欲望则变成每个记忆空间的边界。一旦触碰,当时的感受便会重现、被放大。
可以说,回忆与感受让普鲁斯特完成了新世界的拼图,并在五维空间中找到每段记忆的场景坐标(类似于《星际穿越》的设定)。他告诉我们:过去不会消失。当我们获得与过去相同的感觉时,逝去的时刻就会被找到。
至于普鲁斯特的传记,这里我也推荐五本书。第一本是莫洛亚的《普鲁斯特》。
(选填) 图片描述
其实普鲁斯特的身上有许多标籤:文学大师、社交达人、神经症患者、同性恋者……身体的孱弱促使他重新掂量生命的轻重,审视周边的生活。在母亲去世后,写作成为了他人生中最要紧的事。随著《追忆》的成功,普鲁斯特也完成了从一个废人到一个文学大师的转变。
不过这本书最启发我的却是序言。因为它让我意识到为什麽有些人读追忆会很吃力,有些人却很轻鬆。这都是与追忆的创作背景有关的。
当时,尼采提出了“上帝已死”,老陀写了一系列长篇思考人的生活状态及人生的终极追求。精分开启了对潜意识的探索(意识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粉碎了传统的时间观,然后伯格森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
因此,人的生存状态和终极追求、意识流(感受和需求)、以及“心理时间”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题。而写法上则与法国象征主义和印象派画派的表现方式相似。
比如普鲁斯特和马拉美、波德莱尔拥有相似的美学理念,和兰波一样用“通感”呈现客观世界和梦境,和莫奈一样记录不同时间光线下景物的不同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提前了解过以上的思想和创作风格,那麽你读追忆的时候就会觉得比较轻鬆。
第二本是《追寻普鲁斯特 : 莫洛亚文学传记》。
莫洛亚用作品来诠释作家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把主人公等同于普鲁斯特本人(我的感觉)。读书时你能明显感受到男主对母亲和外婆的依恋。他的爱是被爱而非爱人,是索取而非给予。他在社交场上自命不凡,对所有事物都有诸多挑剔。
他对人充满兴趣,对文学和艺术的鉴赏力一流。神经衰弱的他在母亲与外婆离世后彻底崩溃,只能在童年的回忆中获取安慰,用“幸福的童年疗癒一生”。
他无法在别的女人身上体验爱情,因为他要的也不是爱情而是母爱。所以他只能转向同性索取,并为了表现自己是“正常的”所以在精神上假装爱异性(我的分析)。他在爱的怀疑和病态的敏感里痛苦挣扎。
幸好,这种痛苦虽侵蚀他的精神,却也滋养了他的写作。最后,我们多了一个神经症患者,也多了一个伟大的作家。
第三本是爱德蒙·怀特的《马塞尔·普鲁斯特》。
这八卦的小本子真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普鲁斯特虽然从未读过精分理论,但这些理论套他身上真是一个比一个准。特别是他的恋母情结和各种神经症病状。
普鲁斯特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和母亲分离”,认为天才混乱的私生活可以得到原谅。他大胆地书写各式各样的同性恋情,渴望年轻男性的肉体并肆无忌惮地追求他们,却坚决否定自己的同性恋倾向。
他声称“只在精神上爱过女人”,且“只有男人才能激起他的欲望”(但仅仅是欲望,而非忠贞的爱)。他批判爱情,却最懂爱情。他还是海王,同时追求不同的男人。只是大部分被他追求的男人都是直男,无法按照他的期待给予他想要的感情。
不过话有说回来,虽然普鲁斯特和佛洛依德都在探索人的潜意识,但两人应该聊不来。因为普鲁斯特心目中的母亲是温柔、温暖、神圣不可侵犯的。佛洛依德对母亲除了依恋还有欲望,而且动不动就扯上性,两人阐述个人的根本需求也不一样:一个是性的满足,一个是爱得满足。一个受限于本能,一个尝试在性灵的领域探索突破。
第四本是亨利·拉西莫夫《亲爱的普鲁斯特今夜将要离开》。
这本书纪录了普鲁斯特去世之前的一些片段,篇幅很短,读著很让人心酸。普鲁斯特在生活中估计不太好相处:心智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过剩,对人吹毛求疵。他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偏爱和夸奖,如果没有得到别人长时间的关注,他就会疑神疑鬼,否定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和付出。每读他的传记,都会更坚定我的想法:我爱他的文字,却一点也不爱他这个人。
最后一本是阿兰·德波顿的《拥抱逝水年华》。
在别的传记中,普鲁斯特是身体羸弱心理敏感的妈宝男,是讨好型人格缺乏被讨厌勇气的文艺咖;是否定爱情和友谊的毒舌,是私生活混乱挥金如土的巴黎浪荡子。
但在阿兰的笔下,普鲁斯特是一个善良的天才和理想主义者。敏感让他善于捕捉流动的情绪,了解事物的本质洞悉他人的内心。他一方面对人保持公平缄默的包容,另一方面则用文字记录人性的闪光和不足。他否定爱情却最懂爱情,否定友谊却依旧得到朋友的一致盛讚。
事实上,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讨论普鲁斯特对我们的改变,还不如说是阅读对我们的改变:“把读书当作修行,则未免将其看得过重,阅读本不过是一种刺激。它是通向精神生活的一道门槛,能将我们导入精神的世界,却远非精神生活的全部。纵使一个作家的作品再好,我们若胶柱鼓瑟,入而不出,最后亦必陷入愚蠢、痴癫、抑屈、谬误、荒唐可笑。”
当然,如果你是普鲁斯特的超级粉丝,那么《普鲁斯特私人词典》和《方舟与白鸽》也可以收一下。
《普鲁斯特私人词典》的翻译略生硬,但查起来也确实方便。我觉得普鲁斯特的粉丝比他本人更浪漫。普鲁斯特留恋过去,于是把过去写进书裡。他的粉丝因为迷恋他,于是把他的一生编成了词典。挺好的。
《方舟与白鸽》收录360余幅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手稿等资料。而且少女粉特别梦幻!读追忆配这本慢慢翻超赞的。
(选填) 图片描述
三、写在最后对普鲁斯特而言,一切艺术都是用来观照生活的。一部艺术作品是否伟大与其取材如何毫无关系,而与对题材的处理则息息相关。
因为万物皆可爱,万事皆可悟。无聊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有心,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能成为我们思考的起点。
最后想说,《追忆似水年华》虽长,但读完也不难。希望这篇笔记能让你入坑普鲁斯特。也希望你一旦入坑,能够像我一样耐住性子把这240万字鸿篇巨作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