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用钟表计时,电脑、手机还自带钟表功能。没有电子钟表,也没有机械钟表的古人,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
圭表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早在公元前20世纪,陶寺遗址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已使用圭表测影法。到了汉朝,学者还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采用圭表测影法定出黄河流域的日短至(白昼最短)这天作为冬至日。由于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故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均分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古人把这种方法叫“平气法”(又称“平均时间法”)。
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将表影的长度以一年为周期标在一个圆上,圆心为表的立点,形成的图就是中心不为零的太极图,将每天的日影长都减去夏至 的日影长,形成的太极图就是常见的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日影太极图(未减去夏至的日影长)
日影太极图(已减去夏至日影长)
圭表能让我们知道大致是哪一天。要知道大概时辰,古人就该看日晷了。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也指古人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有人说,子时从23:30到次日的1:30,依次类推。大差不差)
日晷
这张图非常清晰。晷面每个时辰被均分为8,每个刻度称为“一刻”,即15分钟。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
日晷和圭表虽然有用,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笨重而且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
如果古人在家读书,门外有朋友邀“半个小时后一起去郊游”,怎么办?该“漏刻”登场了。
漏刻,又名 刻漏、箭漏,是我国古人发明的计时器。漏是指带小孔的壶(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 带刻度的浮箭(标尺)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漏水计时的,又称“水钟”,分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早期多为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壶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为了得到均匀水流可置多级受水壶。
多级受水漏刻
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古埃及、古巴比伦也用漏刻。
最早的漏刻也称箭漏。使用时,首先在漏壶中插入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箭下以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以壶口处箭上的刻度指示时刻。漏刻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单只漏壶,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人进一步创制出多级漏刻装置。所谓多级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一来,对最下端的受水壶来说,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壶因为有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我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如以称量水重来计量时间的称漏和以沙代水的沙漏等。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藏语chu-tshod直译为“水量”,由滴漏计时法而得名。在时轮历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计时单位。时轮历把一昼夜分为60个chu-tshod,因此每个chu-tshod等于24分钟,这是这个词的本义。现在藏语中一般把小时叫做chu-tshod.
漏刻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最古漏刻为西汉遗物。
《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
《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昼夜120刻,每刻12分钟)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朝 彭乘《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台、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民谚“初三初四峨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看月相也可以大致确定农历日期。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满月称为“望”,农历每月十五至十七 中的一天;农历每月的末一天称为“晦”。
月相
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傍晚的意思。
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
五鼓即五更,“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4时12分。
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一昼夜24小时均分为100刻,每刻 即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2分。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朝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其它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也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
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计量时间的用语。
明清小说中常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计量时间。
“一炷香”、“一盏茶”、“一顿饭”计量时间非常粗略,说法不一。
“一炷香的时间”这个概念起缘于僧人打坐。僧人焚香计时,如僧人“打禅七”时一个白天要焚11炷香,中间休息约20分钟。在古时,这是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响,携带方便,制作简单,且能营造气氛。那时的香皆为手工制作,且有标准,一炷香燃尽约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古代经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压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样,称之为“香篆”。如唐宋时,就有人将香料捣成末,调匀后撒在铜制印盘里,做成篆文“心”字的形状,燃其一端,整个香篆就会循序燃尽,用以计时。人们还在香篆上刻上刻度,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这种香又称为百刻香,常被寺院用作计时器。元代著名的天学家郭守敬还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这种方式在民间流传很广。
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
一般来说,一顿饭、一炷香 约30分钟,一盏茶约10分钟。
唐朝 韩偓《秋村》:“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
北宋 苏轼《书双竹湛师房二首》“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唐朝 许浑《秋夕宴李侍御宅》“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
《僧祇律》记载:1刹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须臾,1昼夜 有30须臾。换算结果:须臾=48分钟,罗预=2.4分钟,弹指=7.2秒,瞬=0.36秒,刹那=1念=0.018秒。须臾弹指瞬间刹那=1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