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张仲景的六经辩证体系,不能用《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必须用八纲理论来分析六经辩证体系。可以说,六经是来源于八纲的,六经是从八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用八纲解释六经体系?
一、什么是八纲?
八纲的内容最早可以见于《黄帝内经》,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张仲景将八纲运用于六经辨证体系。关于八纲的记载,还有很多,下面列举几条重要的:
《医学六要》: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
《景岳全书》: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又: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
《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
《医宗金鉴》: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可以说,历代医家,都特别重视八纲。八纲辩证,是各种中医辩证方法的总纲,包括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
八纲的定义:临床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取得患者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以得出疾病病位、疾病的病性、机体反应的强弱以及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二、为什么要用八纲来解释伤寒论呢?
1.八纲精神,贯穿整个伤寒论
《伤寒论》中,虽然没有提到八纲的字眼,但却处处可以看到八纲的精神,下面举出一些条文: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第11条: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第106条: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第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
八纲的精神,在《伤寒杂病论》是随处见,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伤寒论的始终。
2.六经病就是最好的八纲体现
六经病就是最好的八纲,六经病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和厥阴病。下面,我们将六经病进行八纲的分类。
(1)六经病的阴阳分类:
阳证: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
三阳病都属于阳证,三阳病病位属阳。外邪侵袭人体,机体机能相对充盛,抗邪有于表阳部位,不陷入阴证,在三个阳性病位抵御外邪,所表现出来的三大类阳性反应综合征。
阴证:少阴病、太阴病和厥阴病
三阴病都属于阴证,三阴病病位属阴,外邪侵袭人体以后,机体机能不足,抗邪无力,疾病陷入阴证,在少阴、太阴或厥阴三个阴性病位抵御外邪,所表现出来的阴性反应。
因此,三阳病和三阴病是最好的阴阳体现,六经病就是按照八纲的阴阳来分三阴三阳的。
(2)六经病的表里分类
*表证:是指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的躯壳,包括太阳病和少阴病。
太阳病:病位在表,病性属阳,是机体正气充足,感受寒邪后,抗邪于体表,表现为一派收缩寒凝的症状,聚集大量的津液在体表,欲汗出而不汗出的一种病理状态,代表方是麻黄汤和桂枝汤。
举例来说,一个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感受风寒邪气后,就容易出现这种太阳病,正气充足,正邪交争在表,出现恶寒,怕冷,头项强痛,发高烧,脉浮等太阳证。
少阴病:病位在表,病性属阴。人体阳气不足,风寒邪气侵犯人体的时候,无力抗邪,疾病就容易表现为在表的阴证,除了表证,还可能会出现阳虚的症候,少阴病恢复比较慢,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代表方剂是麻黄附子甘草汤和桂枝加附子汤。
举例来说,一个身体比较虚弱,阳气不足的老年人,如果感受风寒邪气,就特别容易出现在表的阴证少阴病。由于身体阳气不足,所以除了怕冷,流鼻涕,打喷嚏,头身疼痛以外,还可能会出现低烧,少阴病的发烧一般是低烧,而且患者的脉是沉细无力的,和太阳病的脉浮紧不一样。
*里证: 病位在里的疾病,一般是指食道、胃、小肠、大肠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包括阳明和太阴。
阳明病:病位在里,病性属于阳、实、热证。机体素为阳实热体质,感受外邪,邪从热化,或与体内有形实邪相结,伤津耗液,反应在以胃肠消化系统为主的里部,表现为大便难、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脉大有力、口渴、烦躁等。主要包括阳明经证和阳明腑实证,代表方主要包括四大类:白虎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栀子豉汤类方和芩连柏类方。
举例来说,像张飞这样的强壮体质,平时阳实热重,体质壮实,面红,急躁易怒,容易上火,平时容易生什么病?一般得病就容易出现从阳化热,出现发热不怕冷,口渴,烦躁,多汗,心烦,脉大有力等阳明热证。
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属于阴、虚、寒证。机体素为阳虚体质,尤其是脾阳虚弱,感受外邪后,邪从寒化,出现脾阳不足,寒湿内蕴的症状,症状表现在以胃肠消化系统为主的里部,比如大便溏或稀、腹胀满、腹部冷痛、口不渴或者渴喜热饮等恶寒症状,这个就是太阴病。
举例来说,像林黛玉体质,平素体弱阳虚,娇弱无力,生病时就不像张飞一样,一派热证,常表现出的是一派阳虚寒湿的症状,比如大便溏或者稀,胃口不好,肚子冷痛,手脚冰凉等,这个就是太阴病。
这类患者一般平时比较怕冷,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胖苔白,脉也比较沉弱无力。太阴病代表方是四逆汤。
*半表半里:病位在半表半里,一般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多脏器所在之地,如果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就称为半表半里,包括少阳病和厥阴病。
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为阳性,人体正气相对不足,生病后,病邪所反应的部位,不以皮肤、肌肉和筋骨为主的表部,也不在以胃肠系统为主的里部,而是反应在胸腹腔两大腔间,表现为胸闷,心烦,口苦,默默不欲饮食,目眩等症状时,就是半表半里阳证,就是少阳病。少阳病的代表方是小柴胡汤。
举例来说,一名女性,正在例假期间,身体相对气血不足,感冒了,出现了口苦,胸闷,一阵冷一阵热,心烦急躁,不爱吃饭,睡眠不好等症状,伴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这些症状不归为在机表的表证,也不属于消化系统的里证,归属于半表半里证,这些症状体现出一派阳性症状,没有虚寒证,便归为少阳病
厥阴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是阴性的。人体素来阳气不足,生病时病邪所反应的部位不在表,也不在里部,而集中在胸腹两大腔间,症状表现寒热错杂,有胸闷及头面耳鼻等孔窍热证,比如口苦,咽干,目眩,耳鸣等,同时可以见到大便溏或稀,下利,手脚冰凉等恶寒证,则属于厥阴病。
厥阴病为阴证,却可以见到一些热症,是因为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邪无出路,常容易郁久而化热。厥阴病的代表方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3)六经病的寒热虚实属性
八纲中,表里代表病位,阴阳代表病性,病位加病性就可以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那么,六经又有什么寒热虚实属性呢?
*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
三阳病,病位都在表,病性为阳。三阳为病,机体机能往往相对充盛,正气抗邪有力,症状表现常为阳实热证。
*三阴病:少阴病,太阴病和厥阴病
三阴病,病位在里,病性为阴。三阴为病,机体阳气不足,身体机能衰退,正气抗邪无力,症状往往表现为阴虚寒证。
因此,三阳病多为热,为实,三阴病多为寒,为虚。
正气阳气充盛的人,得病容易热化,往往容易得三阳病,表现为实证热证。比如太阳病,有发热恶寒,阳明病有发热不恶寒,少阳病有往来寒热。
阳气虚衰之人,得病就容易从寒化,往往容易得三阴病,表现为虚证寒证。比如,三阴病都容易出现手脚冰凉,脉沉弱,甚至有可能出现下利等虚寒证。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从临床来看,病位往往容易辨别,病性是辩证的难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识别阴阳呢?
八纲中的寒热和虚实常用来帮助我们辨别疾病的阴阳,尤其是虚实,因为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明确它的寒热属性,而虚实属性却相对容易判定,往往通过望闻问切就可以明确,尤其是舌诊和脉诊。那么,如何通过寒热虚实来判断一个疾病的病性,我们以后再探讨。
今天,我们把六经辩证体系里的八纲内容做了一些简单的梳理,以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八纲理论对六经辩证体系的重要性。
张仲景对八纲进行了发展,在病位表里之间,加入了半表半里,使疾病的病位定位更加精准。为什么要加入半表半里呢?
古人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复杂多变,疾病也是千变万化,想要解决复杂多变的疾病,简单的把疾病进行二分法,明显是不足的,需要搭建起更加完善的辩证体系。
所以古人治病,有时候就会犯了“不在表,就在里”的错误。三分法,加入半表半里,就可以更好地解决更多的疾病。所以,加入半表半里,是张仲景最伟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