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安徽阜阳一家动物园的狼在院子里一直绕八字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围观群众纷纷说,这是只傻狼。那么到底是狼傻了还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是狼王在给部下探路吗?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如果留心观察,很多动物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北京动物园的一只白色孟加拉虎不停转圈的视频也引起很多关注。
这种行为尤其在动物园中比较常见,由于在动物园中生活得太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天性逐渐消失或者不能完全表达,这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刻板行为。
什么是刻板行为动物和人类都会出现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有三个很关键的特征:
1、反复频繁的简单动作
不断摆弄手指,不断拍打自己的脑袋,不断摇晃身体,不断重复转圈等是最常见的刻板行为。这类行为常常在孩子或者动物比较焦虑或者无聊的时候出现,如果转移了注意力,引导做出其他行动,这些行为就会自动停止。
2、固执的思维模式或规则
很多自闭症孩子不断把积木摆成一条长龙,水彩笔必须按照固定顺序放进盒子里,回家必须沿着同一路线,更换路径就不行……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些行为的共同点就是孩子遵循一个固执的思维模式或规则来行动,很难进行灵活的变通。
3、被打断后有问题反应
通常,刻板行为被强制停止或打断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冲突。如果是孩子,他们可能会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推搡父母发泄不满,甚至会拿自己脑袋撞墙、咬自己来表示自己的沮丧。
由于在动物园中生活得太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天性逐渐消失或者不能完全表达,这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刻板行为。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动物园不能提供充足活动空间和活动设施,比如环境丰容、食物丰容、感官丰容、气味丰容等,环境单一时动物也会觉得无聊,从而变得抑郁,不会遵循天性生活,不会像自然中一样去为了食物,为了生存去做一些事情,只会等着饲养员每天定时投喂,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食量,这种特别规律的事情就会导致动物刻板行为的产生。这是动物太无聊造成的心理问题,就像人类会抑郁一样。
刻板行为是动物过于无聊而产生抑郁的一种表现形式,好在这种病并不难治,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环境丰富法。
环境丰富法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通过有形或者无形的道具,让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得丰富起来,从而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例如日本茨城县神峰动物园的丰容设计:把布包在轮胎外面,任由老虎、狗熊、狮子撕咬。又或是北京动物园给大象设计的“痒痒挠”。还有给其他给人类幼崽使用的小玩具,对动物们也同样适用。简单的小物件蕴藏大智慧:既能激发起动物的天性,又能增加他们的活动量。
避免刻板行为的发生关键还是在于知识的普及。很多时候不光是游客不清楚,以为是动物犯傻,连饲养员也并不明白动物的重复行为背后代表的意义,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态的表现。科普的意义就在于让知识点传播到更多人的脑海里。
我两年前逛过合肥大蜀山野生动物园,当时就关注到,园里的白虎在不断的转圈,附近笼子里的金钱豹也总是来回踱步。两年后再次前往看望,已经大有好转,观察发现应该是饲养员投喂活物,增加攀爬架的功劳。
圈养本该野生的动物本就是人类自私的行为,如果再照顾不周,对动物来说,真的是一件很绝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