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财多身弱走印比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我们之前介绍过好几位周总理的特型演员,比如王铁成、孙维民、刘劲,这些人也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扮演周总理的演员中,还有一个人看起来跟周总理毫无关系,却出演过两次周总理,就是“孙悟空”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

说起来,六小龄童的家族跟周总理很早就有渊源了,他的名字“章金莱”,也跟周总理有很大的关系。

1957年12月,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礼堂里,正上演着绍剧名段《大闹天宫》,台上的表演者中,就有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和他的二哥小六龄童。而台下的观众中间,除了来华访问的缅甸总理吴奈温,还有陪同观看的周总理。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接见各位演职人员,拉着六龄童的手说:“你的武功很好,外宾看了很满意。我是绍兴人,但是第一次看绍剧,文艺事业需要接班人,希望你多培养小六龄童。”

周总理说完后,又看向了一旁的小六龄童,还把他抱了起来,拍了下面这张著名的照片。很多人以为这个孩子就是六小龄童,其实是他的哥哥小六龄童。

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

一年多后,1959年4月12日,六小龄童在上海出生,父亲有感于周总理当年的亲切接见与嘱托,就给六小龄童起名为“章金莱”,作为纪念。

此时的父子两人肯定不会想到,六小龄童在日后会扮演周总理。

上世纪90年代末,六小龄童拍摄电视剧《西游记续集》,拍摄之余,剧组的造型师王希钟发现,六小龄童的身形相貌与中年时期的周总理有几分相似,就高兴地对他说,你可以试试扮演周总理。

六小龄童听后,心里非常忐忑,因为周总理在自己心里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自己怎么能演好他呢?

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六小龄童决定试一试,毕竟如果真的能扮演一次周总理,将是自己的演艺生涯中莫大的光荣!

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

当时,《1939·恩来回故里》正在筹拍,在王希钟的推荐下,六小龄童顺利通过了面试,导演决定让他来出演周总理。

六小龄童为了演好周总理,找来大量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著作,力求将周总理回乡访亲的那段历史背景吃透。

然后,他又观看了周总理的大量照片和纪录片,对周总理的表情神态、动作举止做了一番详细的研究,一遍一遍地模仿练习。

还有口音的问题,周总理的祖籍虽然在浙江绍兴,但是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又远赴东北、天津等地求学,因此他的口音融合了多个地方的特点,很难模仿。为此,六小龄童找来很多录音带、纪录片,反复研究,仔细揣摩,力求还原出周总理的独特口音。

最后,六小龄童还去拜访了当年亲历周总理回乡的老人,实地探访周总理到过的地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

2000年,《1939·恩来回故里》播出后,顿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毕竟在全国观众的印象里,六小龄童就是孙悟空的代名词,让他来演周总理,合适吗?他能演好吗?

但是,当大家看到他在这部作品中的表演后,虽然还是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大多数人还是表示了认可,也增加了六小龄童的信心。

2007年,导演田禾正在筹备电视剧《贺龙传奇》,为谁来饰演周总理而发愁。《1939·恩来回故里》的导演郭凯敏得知后,就向田禾推荐了六小龄童。

田禾有些诧异,心里禁不住嘀咕:“他不是演孙悟空的吗?能演周总理吗?”

但是,当他看到那部《1939·恩来回故里》后,随即拍板决定,由六小龄童来饰演周总理!

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

相较于《1939·恩来回故里》,电视剧《贺龙传奇》的时间跨度更大,拍摄戏份也更多,要从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拍起,直至1975年贺老总去世,周总理参加追悼会结束,时间跨度长达48年,六小龄童要饰演三个不同时期的周总理,包括青年、中年、老年,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六小龄童不敢有半点马虎,除了阅读大量资料外,还专门去请教周总理的著名特型演员王铁成。

王铁成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得知六小龄童的用意后,当即为他示范了一遍周总理的动作、举止、表情等等,还将自己多年来的演绎心得,一并传授给了六小龄童。

最后,王铁成对他说:“形似很重要,形似以后才有信心去演好,我也看过你的定妆照,说句实话,你化妆周总理的条件比我要好,以后啊,你要试着去扮演各个年龄段的周总理。”

六小龄童八字身弱用印比一路好运

王铁成的现场示范和一番肺腑之言,让六小龄童受用不已,事后他坦言说:“王铁成前辈对我的帮助很大,电视剧《贺龙传奇》我能顺利出演,离不开他对我的指点。”

《贺龙传奇》播出后,再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六小龄童也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16年,六小龄童还被江苏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聘为名誉校长,面对这份殊荣,他非常珍惜,还在该校设立了“六小龄童奖”,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周总理的敬重。

后来,六小龄童感慨地说:“周总理大到从国家和民族,小到对家人和亲戚,做得都非常好,做事非常缜密,人们说千古无完人,但周总理就是一个完人。”

(参考资料:《齐鲁晚报》《钱江晚报》《时代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