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名人刘仁标
龙泉村有一自然村,名叫老树岗。老树岗,在凤岗圩北5公里,公路两侧的山丘下。“后山岗上多古树,遂得此名。刘元宗于清雍正戊申年(1728年)从长江碓撑陂迁此至今。”
老树岗,地名很普通,但近代却出了远近闻名的“江湖人物”——叫刘仁标。刘仁标,号井生,谱名从波。一九一六年1916年出生于凤岗乡龙泉老树岗,父亲刘一知是一位行走于江湖的“先生”,专门给人算命、测字、占卦做地理看风水、选日子,在家乡中算得是一位很有文化和见识的人。
最初,刘仁标跟随父亲在赣南最发达唐江镇街上居住,由于父亲的职业影响,让他有机会经常在街上的摊子上,模仿与父亲同出江湖的朋友练武、耍杂、翻筋头,其小小年纪表现出灵性和悟性,深得长辈门的喜爱。于是,许多练武、变魔术把戏的师傅和摊主们,都喜欢把刘仁标当业余小灵童或武童生,来为自己的摊点吸引人气。
民国时期,赣南广大农村还是处于贫穷落后状况,普通农民百姓饱受饥荒、贫困和疾病折磨,江湖阅历丰富的刘一知深知生活艰难,估计儿子刘仁标未来可能走自己的江湖谋生路,因此也没太多反对,对儿子幼年时表现出对江湖技艺的兴趣和天赋打从内心底赞许。
刘一知大半辈子在江湖上行走,对所谓的“江湖险恶”深有体会,知道儿子将来的江湖路要多有些胜算的筹码,最好能做到文武双全、刚柔相济。因此,刘仁标从小就受到父亲严格要求,除了按照自己的兴趣练武、学变魔术外,还要用大量的时间读书、习字。
后来,刘仁标对自己的后代及弟子这样解说“文”的概念:“能读进书,能听懂人言,能明事理,能悟门道,能用合适的词意、表情、姿态来表达自己的心思。”刘仁标晚年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如是总结:“练武之事能让自己的强身健体,身怀技艺之人,有抗御强暴的能力,就能做到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同时,练武之人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以练武之毅力学习文化,也为一弛一张之道,促进自己达到文武双全的境界。”
刘仁标的少年时期,和那个时代读书的孩子一样,接受了传统教育,受过传统道德的熏陶,读过传统的读书经典。不过,那些行走江湖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他的成长有着太大的影响,以至刘仁标这样一个爱好读书的少年,终究没有成为知识分子,而成了一个江湖人物。
在刘仁标的故乡方圆百里的老百姓当中,流传着刘仁标他有多种绝技的说法:一是流星锤,使起来不仅快如流星,还极有准头。一丈之外,指哪打哪,要打耳朵不伤鼻子,打蜡烛火,火灭灯不倒,指哪打哪。遇到使条子(棍棒)的对手,可用一锤将棍棒,一锤直奔门面飞来,对方必然弃棍而逃;二是千斤闸,两个手指放置能挑数百斤重担壮汉肩膀上,就能使对方不堪重负而颓;三是偷牛牯进坛,俗称“掩眼法”或“障眼法”。
刘仁标二十多岁时,为了娶亲成家,放慢了闯荡江湖的节奏,娶了邻村岗背村(在凤岗圩北5公里的山岗背,邱荣宿于清顺治庚寅年从信丰县迁此)的邱明兰为妻,在出生地老树岗安居。使拳弄棍惯了的习武之人,自然不能安静地过着普通家民百姓的生活,于是,刘仁标并带着弟弟刘石生(名从浪)在家教习青少年练武。
当时,到处都在那是个会抓壮丁当兵的年代,老树岗的青年都是仁标、石生的武术弟子,哪肯束手被抓?结果是一个个来抓丁的乡丁被缴了械,枪支都被扔进茅池坑里。这下祸闯大了,凤岗的董区长向县里反映,说身怀绝技、大名鼎鼎的刘仁标聚众抗丁,紧接着并调集几十杆枪,浩浩荡荡向老树岗奔来,要捉拿刘仁标一伙,镇压聚众武力抗丁事件。当晚,刘仁标因外出未归幸免被抓,其弟弟石生虽被抓住,因个子矮小未被重视且身体异常灵活,借脱衣之势,溜下村边河里涉水逃走。全村几十个习武青年,逃出一些,被抓一些,其中有的被严刑拷打,有些被罚钱粮。
而为首的刘仁标、刘石生兄弟俩,随即逃到十八塘乡,投奔其嫡亲姑父坳下亲戚家,在十八塘(当时叫沙溪)街上和坳下两个地方安家下来,一直到1964年迁回凤岗圩街上,1978年重新回到逃离几十年的出生地老树岗。
解放前,刘仁标根据自己的实力与条件,在江湖上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的了独特的走江湖的模式——组织队伍闯荡江湖。这个团队里,刘仁标是首领,大家称之为“老帅”或“师傅”,夫人随行,大家称之为师母;其弟弟石生一般为主武师,另请两个志同道合的武师助场,称“客师”;挑担、徒弟五人以上,这样就是一支规模十人以上的附队伍。
这支队伍的基本任务就是赶圩摆场子,在场子上表演武术、魔术戏法,现场叫卖膏药、痧丸、跌打打药丸,有时候也会在现场给病人号脉开方,也有的通过现场望闻问切给病人诊断病情。一个圩日,能摆场子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四个小时,期间,表演和号脉开方、问病断病都 是免费的,只有卖出膏药、痧丸、跌打打药丸才能收到钱,这个十多个人的队伍的吃住开销和酬薪就来自这些收入。
江湖名人刘仁标的这些技艺,绝不仅仅是传闻,以十八塘为主的南康北六乡,至今还有许多乡民百姓在叙述他的故事。
文/郭小山 文瑞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