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点评曾国藩时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为什么天资“最钝拙”曾国藩,还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呢?
梁启超先生也给出了答案:“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曾国藩出生贫寒,天赋一般,但最后能够官至极品,凭借的就是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遭受了种种磨难,然后将挫折转化为成功的垫脚石,继而一步步成就了个人乃至于家族的辉煌!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曾国藩,是如何面对人生低谷,走出人生困境的呢?
曾国藩在思想上“一生三变”:在京城当官的10多年,他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崇尚“儒学”;受命镇压天平天国运动后,到咸丰7年回家奔丧期间,他极力推崇“申不害、韩非”的法家思想,为人刚强残忍,人称“增剃头”;咸丰八年再次出山后,曾国藩又转而推崇“老庄”的道家思想。
曾国藩一生打了无数败仗,但这些都谈不上是他的人生低谷,而他的人生低谷是从咸丰7年2月奔丧至家,到咸丰8年再次出山的闲居在家的这一段时间。因为他本来想借此机会要挟咸丰皇帝给他实权的,但咸丰就是不给,还顺水推舟,让他安心在家守丧,曾国藩真叫一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而且,就在他离开这段时间里,湘军打了不少胜仗,许多湘军将领因此被加官封赏,这就让曾国藩的心里更加不平衡了。
曾国藩在家不断反思,最后通过研读“老庄”道家思想,终于大彻大悟,并且在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说道:
“自从丁已戊午(指咸丰7年、8年)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九载,与四十岁以前泅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曾国藩通过道家思想悟出做人不可过于刚强,要学会外圆内方,办事圆融,以柔克刚,正如他在家书中深受感悟道:
“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那么,到底是哪一句道家箴言让曾国藩如此大悔大悟呢?其实,我们来看看曾国藩出山后的所作所为就可知晓了!
咸丰八年以前,曾国藩和左宗棠等湖南当地官员的关系很紧张;再次出山后,曾国藩首先拜访湖南巡抚骆秉章和左宗棠等人,意欲主动化解矛盾,这简直和之前是判若两人。而且,曾国藩主动邀请左宗棠书写十二字篆联送给自己,即: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左宗棠看完这副对联,也知道了曾国藩“守雌”让步的态度,继而两人关系迅速改善。
由此可见,就是这十二字的道教箴言帮助曾国藩大彻大悟,一改之前做人做事风格,继而迅速走出人生困境!这12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敬胜怠,义胜欲:用自己的勤敬去战胜懈怠,用正义去战胜自己的私欲。
而“知其雄,守其雌”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名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意思就是说:深知雄强、阳刚的显要,却能够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道教思想的精髓就是以柔克刚,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而曾国藩处在人生低谷时,深刻吸收了道家思想,又结合自身缺点,总结出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这句自勉联,继而使人生大转变,为人做事更加圆通,做起事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直至最后取得成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圆满胜利。
曾国藩人生低谷时,是凭借以上12字道家箴言——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大悔大悟,走出困境。我们如果人生低谷时,也能用曾国藩的这副对联来自救,或许可以早日否极泰来!朋友们,您觉得呢?
【琢磨君2019】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今日话题:
您觉得该如何渡过人生低谷呢?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发表您的看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