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老婆能力 老婆有能力的八字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

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北洋之家在线”、微博@央视新闻、@央视国家记忆

他的人生,是一张书桌

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

隐姓埋名

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研究

与时间赛跑

守护国防安全的一生

他就是

中国“氢弹之父”

核物理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于敏

今天是他逝世3周年

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

国之栋梁

视频来源:CCTV10

于老的一生

令人敬佩

他没在西方名校留过学

没喝过一滴“洋墨水”

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

他硬是在一张白纸上

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

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于敏,1999年9月人民大会堂 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

《那年那兔那些事》中亲切地把核武器比作“苹果树”

把研制核武器的人

比作是“种苹果树的人”

尤其是那一句:

亲啊,我们的苹果树

可以给种花家的兔子们遮阴了!

曾让多少网友泪流满面

……

“种苹果树”的国之脊梁

钱三强、邓稼先、于敏……

他们都离开了我们

而他们亲手种下的“苹果树”

庇护了我们50多年的“苹果树”

越来越枝繁叶茂

……

天才少年

赤子一腔报国情

于敏与父母合影

1926年

于敏出生于

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

一户普通的人家

父母亲都是小职员

靠着微薄的收入一家人勉强能过活

在那个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

侵略者的暴行

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童年于敏

有一次,于敏差点儿遭到一辆

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那一刻

只有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

更切身体会到了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的亡国奴滋味

童年于敏与小伙伴(右一)

从此

于敏更加发奋学习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

荡寇平虏,重振山河!

1944年

18岁的于敏不负众望

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然而,父亲突然失业

再也无力供他求学深造

同窗好友的父母听闻后

表示愿意资助他

于敏这才迈入北大校门!

于敏(左一)和同学们

在北大

于敏如饥似渴地学习

没有路费,寒暑假也从不回家

他跑到景山顶上去

拿着课本、习题乘着风学习

冬天

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

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

1945年8月6日

“死神”一箭射中了广岛心脏

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

像是魔鬼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

波及之处,灰飞烟灭!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

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

摧毁一座城市的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

被投放原子弹之后的日本广岛

于敏一面被核武器震惊

一面感受着自己的祖国积贫积弱

1946年

他决定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

正是这次转系

为于敏日后与被称为“魔鬼”的

核武器较量埋下了伏笔

三年后

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

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

张宗燧的研究生

张宗燧是著名物理学家

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

他对学生要求极高

讲课从头到尾用英文

内容更是深奥难懂

在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之时

于敏却专找极难的课题挑战

他超强的记忆力

超群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曾让整个理学院为之惊叹

于敏(后排左一)和同学们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在一次代数考试中

由于试题极难

数学系的平均成绩不足20分

而有一张成绩单

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

于敏

100分

从此

于敏的大名在北大校园

总是跟“天才”二字连在一起

就连张宗燧先生都无比欣慰地说

“我教学了一辈子

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原子弹要有

氢弹也要快

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

此时

身在北京大学的于敏并不知晓

他的命运已经随着战争时局和

国家发展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

1951年的一天

在北大当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

被神秘地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

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近代物理研究所

接待于敏的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彭桓武先生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核科学事业奠基人彭桓武

当时,这里集中了

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

于敏同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8人

一同分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

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

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

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

这些论文

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

上升到全新高度

1957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访华

当他得知于敏从没有出过国门

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

竟然仅靠独自钻研

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

惊叹他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1号”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

崭露头角的时候

1952年11月1日

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

毛泽东指示

1961年

苏联试爆氢弹“沙皇炸弹”

威力相当于

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3846倍

一时震惊世界

舆论哗然!

彼时,中苏关系破裂

悬在中国头顶上的

不仅是美苏霸权主义

更有原子弹和氢弹两大块乌云

1961年冬日的一天

大雪纷飞

于敏被通知到钱三强办公室

钱三强直言不讳

“经院里研究决定

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你看怎么样”

时年34岁的于敏

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

耕耘了十载春秋

眼看要有所发现

有所建树的关键时刻

组织上却让他转行

突如其来的决定

令他始料不及

钱三强拍了一下于敏肩膀

郑重地说

“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

把氢弹研制出来!”

脑子瞬间短路的于敏

很快回过神来

国家这是要把研制氢弹的重任

交给自己!

中国“于敏方案”

用一声巨响震惊全世界

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

但是一个属于核裂变

一个属于核聚变

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于敏和妻子孙玉芹

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

1951年

于敏从研究量子场论

转行研究原子核

1961年

他又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

转向研究氢弹原理

这意味着他不仅要

离开研究了多年的学术领域

而且需要隐姓埋名

长年在外奔波

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儿

从接受这份任务开始

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

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国产土专家1号”从此被雪藏

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

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

那时

世界上只有英美苏三国

成功研制了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曾赤裸裸地讲

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于敏说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

一定要全力以赴研制出氢弹来!”

研制氢弹

中国完全是

从一张白纸开始的

于敏和科研人员们只知道氢弹的释放当量

比原子弹要大

几十倍、上百倍

至于怎么造氢弹

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谁也说不清楚

就连彭桓武都说

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

他没有老师!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恩来立即部署

一定在1968年之前

进行氢弹装置爆炸试验!

时间紧迫

氢弹研究还没有关键性突破

于敏和团队科研人员

几乎时时刻刻都沉浸在

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

直到1965年

氢弹研制方案才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行得通

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

赶赴上海“百日会战”

上海有中国唯一一台

运算5万次的计算机

然而

95%的时间要

先保证原子弹设计的运算

于敏带着他的团队

就利用这5%的运算时间

甚至把算盘

计算尺这些原始工具都用上

于敏把自己埋在

数以万计的演算纸、运算纸带里

从大量密密麻麻

杂乱无章的数据中

他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

逐渐理出头绪找到关键!

终于形成了一套

从氢弹原理到构形的基本完整方案

有了突破之后

于敏激动地给在北京的邓稼先

打了一个著名的“隐语”电话:

于: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

打上了一只松鼠

(发现有效氢弹构型!)

邓:你们美美地的吃上了一顿野味?

(你确定?)

于:不,现在还不能把他煮熟

要留作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

……

(基本确定,但是要进一步研究!)

邓: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仅用五年不到的时间

于敏从一个对氢弹完全不懂的

“国产土专家1号”

硬是靠着独立自主

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

更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

为中国研制氢弹

打开了一扇大门

氢弹原理一突破

所有人都斗志昂扬

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

但是

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核试验场远在大西北

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

喝的是苦碱水

茫茫戈壁飞沙走石

大风如刀削一般

冬天气温零下30℃

道路冻得像搓板

……

生活的苦咬咬牙就能克服

可时时刻刻压在人心头的苦

却是最难以言说的

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

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

这时,只听到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电视剧《功勋》

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

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

《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

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

当时,法国也在抓紧研制氢弹

于敏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

如果中国能赶在法国前面

突破氢弹的话

不仅长中国人的志气

更能让中国在世界上挺直腰杆

1967年6月17日

一架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

投下了一个降落伞

氢弹试验正式开始

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

大漠上空同时升起两个太阳

蘑菇云随之拔地而起

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冲击波把距爆心投影点

近三公里、重约五十四吨的火车

吹出十八米

近四公里处的半地下仓库被揭去半截

十四公里处的砖房被吹散……

当日,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

“今天,中国的第一颗氢弹

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于敏说

当初设计是百万吨左右

而实际的爆炸当量是330万吨

更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是

“于敏方案”设计的氢弹更适合实战

中国氢弹诞生之初就已经接近

甚至完成了小型化的应用

就连美国军界都说

这家伙可抵十个集团军!

中国第一颗氢弹

苏联“沙皇炸弹”(氢弹)

美国第一代氢弹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

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

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

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

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

而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中国抢在法国前面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中国的氢弹从无到有

完全是自主化产物

是最地道的中国制造

惊天的事业

沉默的人生

于敏在平洞试验场

在四川绵阳

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神秘禁区

当地百姓们说

这里是研制中国核武器的地方

在氢弹试验成功后

1969年

于敏带领团队

来到了绵阳的深山里

开启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

已经有原子弹、氢弹了

为什么还要继续隐姓埋名研制核武器

于老说

“我们的武器在地下,是固定的

人家卫星一看你这个位置都知道

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丧失威慑能力

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中国氢弹之父”没有停止他的脚步

为了研发二代核武器

于敏深藏大山

日夜无休的科研

加上实验中放射性物质的侵害

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

在首次地下核试验

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

于敏上台阶都要抬着腿才能慢慢上去

同事都劝他休息

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

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

在工作现场,于敏几近休克

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上海神光装置旁讨论工作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

1971年10月一天深夜

于敏再一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

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1973年

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

送到医院时又一次休克

……

于敏, 这位中国的物理学天才

几乎是拼了自己性命为国铸核盾

尤其是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

他不仅一次次突破关键技术

更敏锐地意识到

核武器发展到一定程度

美苏肯定会采取措施

限制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

中国必须加速核试验

1986年

301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内

总是能看到于敏去探望病人的身影

他的老朋友邓稼先

在一次试验任务中受到辐射

已进入直肠癌晚期

除了探病,于敏同邓稼先谈论更多的

还是中国的核试验发展

他问邓稼先

“我们是不是到头了?”

邓稼先也很忧虑

但两人都意识到中国核试验

决不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于敏与邓稼先

当时邓稼先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

全身出血不止的他坚定地对于敏说

我们现在就上书中央!

在邓稼先生命最后的期限里

他和于敏一起字斟句酌地写下了

《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建议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试验前

加快中国的核试验步伐

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逝世

之后

于敏十年如一日

将两人合作的最后一份规划

一步步变成现实

上世纪九十年代 于敏在办公室

1996年7月29日

在邓稼先逝世10周年这一天

中国郑重向全世界宣布

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1996年9月10日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正是因为邓稼先、于敏的战略眼光

为我国争取了十年宝贵的核试验时间

更让中国赶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

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1999年9月18日

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勋章

在那里,他更替老友邓稼先

见证了中央领导

为“两弹一星”元勋颁奖的全过程

也正是在这一天

于敏、程开甲、王淦昌等功勋科学家

隐藏的身份才真正解密

15年后

89岁的于敏

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坐在轮椅上的于敏

华发稀疏 , 略有驼背

满脸谦逊慈祥

回顾自己一个甲子的科研历程

于敏淡然地说

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近半个世纪与“核”共舞

于敏有自己的看法

“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

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

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晚年的于敏与妻子孙玉芹

2012年

妻子孙玉芹的突然离世

给了于敏莫大的打击和伤痛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他说,一生最对不起的

就是为自己劳碌一辈子的妻子

不忙的时候

他就经常在房间里

反反复复地翻看妻子的照片

93岁高龄的他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仍是科研单位的重要“顾问”

他以平生所学

还继续在为祖国的

核物理事业,发光发热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于敏,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

一个绝密的名字

一个铸核卫盾一甲子的传奇

一辈子心甘情愿为国家

为人民保驾护航的民族脊梁

“愿将一生献宏谋!”

于敏,兑现了他对祖国的诺言

今天,请让我们一起缅怀于敏

铭记他的名字

感谢他的功勋!

参考资料:

央视科教频道 《大家——于敏》;

央视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2014最高奖于敏:氢弹研制“首功”“隐身”三十年人民网;

《科技人才》2014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作者:蒋向利等。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