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现代区别 五行和八字有什么区别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初中阶段,需不需要进行文言文的系统学习?一些名著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兴趣,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所有的推荐名著都要读吗?古诗文中的一些字的读音该如何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日前对统编语文八年级教学上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答疑。

关于教材容量、难度、编排问题

典型问题1:课文文质兼美,但距离学生生活有点远,理解难度较大,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也吃力。可否选择一些时文?

回答:语文课本选文强调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结合。首先强调经典性,重视引导学生阅读经过时间淘沥的文质兼美、文化蕴涵丰富的文章,以期给学生更多的思想的陶冶和启迪。同时,为反映时代的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统编教材在重视选文经典性、重视文质兼美的同时,也比较重视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时代特点的文章。八上的《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国行公祭,为佑世纪和平》《梦回繁华》,都是比较新的文章。很多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最初也是发表在报刊上的时文,经过历史的淘洗,慢慢就成了经典。

语文的学习,包括语文课上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和在课外的自主学习、自然学习。课上的学习,有老师指导,有同学讨论,有预习有检测,宜乎处理比较难一些的文本。课外的学习,则可以多读时文,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价值观正确、语言规范、有写作特色的时文给学生。

典型问题2:八年级教材文言诗文集中编排,感觉压力很大,选篇难度也比较大。是不是可以像七年级那样与白话文混编?

回答:文言诗文集中编排,或是与白话文混编,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前者便于学生集中掌握文言知识,在一定时段内密集接触文言文,逐步积累文言语感;后者则有利于分散压力,给学生留下消化学习内容的时间。一般而言,混合编排适合小学高年段和初中低年段,而集中编排适合初中中高年段和高中阶段。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也是从八年级开始进行文言文集中编排,统编教材大体延续了过去人教版教材的做法。

从选文难度来看,统编教材继承了过去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课文和组合(如《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使得八上第三单元的短文都宜乎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集中体验文言之美。统编八上教材还很重视让学生在集中学习文言文之初就对不同体式、不同特点的文言文有整体性的理解,选择“浅近文言文”的代表《孟子》《史记》中的篇章,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感受。所选篇章,既注意篇幅精短、独立性强,也注意其故事性和语言表达的整饬。

典型问题3: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是否可以改为正楷字?行楷字的笔画,学生辨认起来有些困难,容易写错。

回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课程标准要求写行楷,是兼顾字形和速度的要求,到初中毕业中考时,如果学生还只能写正楷,其表达水平(包括中考答卷)会大受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宜只考虑字形这一个因素,而要综合考虑字形、速度两方面。学习比较规范的行楷,能避免学生自己胡乱连笔,以错误方式提高写字速度。

从一年级学写字,到七年级,学生都在学正楷字,对正楷字的写法,理应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经历了七年的写字学习,对如何把握一个字的正确字形,也应当有自己的办法。从正楷的角度来看,行楷、行书中的许多笔画可能是“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但如果要写连笔、提高写字速度,就必须对楷书的标准笔画做一定程度的变形、连接和转化。建议老师们在学生刚开始学写行楷时采用正楷、行楷并行的方法,先以正楷定字形、笔顺,再以行楷提高写字速度,逐步过渡,帮助学生提高写字能力。

关于一些比较难把握的内容(板块)的教学

典型问题4:综合性学习教学难度较大,里面所附的一些材料也有一定阅读难度,应该如何教学?农村地区学校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回答:首先明确一下,综合性学习中所附的材料,尤其文言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通,不需要当成文言课文来讲。

每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均分属三个序列:“传统文化”“语文生活”“语文综合实践”,各有侧重,如果教学有困难,可以选择某一个活动为重点任务完成,其他两个活动作为一般性任务。各个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均由两到三个任务板块构成。有的活动的各任务板块之间有一定联系,如“身边的文化遗产”;有些活动的各任务板块之间主要是意脉上的联系,如“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板块之间相对独立,使用起来较有弹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借鉴教材的设计,但更要注意学情,要依据本校、本班的情况做具体的“二度设计”。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当然,放手给学生自由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关注也要涵盖活动全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基本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开始之前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准备工作,大致包括以下两项:(1)组织学生自由分组,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方向,进行分工。明确分工后,小组成员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准备相应的内容;(2)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小组成员一起汇集、整理材料,讨论研究的思路或活动的方式。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与学生一起确定活动形式和过程,并对学生小组进行具体指导。

2.活动实践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过程实施,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预设的各项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看起来不需要做什么工作,实际上最需要做细致的、个别化的指导。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始之后,教师应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并积极参与到各组学生的活动中去。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教师要予以关注,大部分问题交由学生自己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或严重影响小组学习功能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介入。

3.表达交流阶段。这个阶段是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用口头或书面等多种形式(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展板、演讲、辩论、活动设计等)展示活动的成果,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探讨不足。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既要指导、协助学生组织成果展示,又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评价量表,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学生进行展示时,教师要注意进行具体的点评,尽量从正面凸显学生在计划、方法、合作、成果等方面的长处,也要客观指出存在的缺陷,以利学生的进步。

农村、山区学校条件有限,在选择重点任务时,可以尽量选择依托有限资料、能在校内完成的任务。同时,农村、山区学校也有自己的差别优势,比如某些传统技艺、古老风俗、口传故事、建筑遗存,往往有城市所不及之处,这些其实是农村、山区学校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比如“身边的文化遗产”)时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典型问题5: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兴趣,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否增加一些名著的片段?所有的推荐名著都要读吗?

回答:很多名著都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调动阅读兴趣是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容易感兴趣的是有故事、有细节的内容,以及突破自己“预估”和一般认识的内容,这些内容,《红星照耀中国》中都有,关键是教师的设计和引导。拿一本书直接给学生读,学生是很难感兴趣的。

就内容而言,可以指导学生在通过序言、目录大致了解全书的基础上,从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的故事,以及西安事变的经过等容易引起兴趣的内容读起,慢慢延伸到长征的过程、游击队的战术等。苏区的经济制度、苏联的影响等比较难的内容,可以只要求稍加了解。

八字现代区别 五行和八字有什么区别

就方法而言,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任务,推动学生的阅读。比如,给书中主要人物写小传;代斯诺给共产党领袖和苏区的普通军民写告别信;绘制斯诺进入苏区的路线图;绘制长征的路线图,并配以书中人物、时间、事件等;设计表现红军战士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纪录片脚本;利用书中图片或另外搜集到的图片,为小学同学编写《红星照耀中国》小绘本;将原著与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对比;利用《长征》(电影或电视剧)、电影《西安事变》等,帮助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等等。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有着丰厚内涵的名著,八年级的孩子不太可能对其理解得特别深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合理的预期,考虑学生的实际,只要他们对全书内容有所了解,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有比较细致的把握,对共产党人的信仰、人格和长征精神等有一定的认识,一般来说就可以了。设定合理且有个性的教学预期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兴趣。

在多年的教材使用中,很多老师已经积累了众多优秀的《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有不少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老师们可以大胆借鉴。

归根结底来说,教师只有自己细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才能设计出适合自己和自己所教学生的有效阅读策略。有不少老师问教材介绍中的“深入保安”是不是“延安”之误,其实《红星照耀中国》的目录中就不断出现“保安”。所谓“保安”,就是今天的志丹县,斯诺1936年采访的主要地点就在保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1937年1月才从保安迁到延安。斯诺在去保安的路上曾经经过延安,住了一晚上,是由张学良的东北军护送的。但他的采访活动并不在延安。如果教师自己完整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在现实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把整本书的阅读窄化为个别篇章阅读的情况,因此,从八年级教材起,不再提供名著的片段,意图是督促学生读整本书。

自主推荐的名著,是为了让学生开眼界,是否阅读,由师生酌情决定;但主推荐的名著基于课程标准,是必须阅读的。

八字现代区别 五行和八字有什么区别

典型问题6:新闻作品应该怎么教?需要学习写新闻评论吗?

回答: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指向的“新闻”,而不只是“新闻作品”。通过阅读作品,可以了解新闻文体、写法的最基本知识,了解典范作品的写法。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的采访、写作、制作中了解新闻,了解新闻“选择题材、获取事实、选择事实、呈现事实”的成文路径,运用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了解并妥善利用新闻与传媒、受众的关系。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得法,学生是会感兴趣的。如果只是一般性地读几篇典范的新闻作品,那学生的兴趣会大受影响。

不需要教学生学写新闻评论。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要求写消息,最多要求写通讯。引导学生理解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梳理文章思路即可。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及具体疑问

典型问题7:需不需要进行文言文的系统学习?教材中文言诗文教学要求较高,但文言诗文教学比较耗时,究竟教到什么程度为好?背诵的要求该怎么掌握?

回答: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集中学习文言诗文,还远远谈不上系统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都是强化语感,丰富积累,在此基础上适当梳理总结,使学生获得一些理性认识即可。具体来说,不妨听听王力、张寿康、张必锟三位先生的观点:

我们知道,语言有三个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那么,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方面,哪方面最重要呢?应该说是词汇最重要。我们读古书,因为不懂古代语法而读不懂,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所以语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不是太重要的。至于语音方面,更不那么重要了。(王力《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

词义的变化发展,古今词义不同是文言文词语教学的重点。其次则是文言虚词。讲文言虚词也不可面面俱到,每堂课应有重点。(张寿康《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初中阶段属于积累感性材料的阶段,其任务是为养成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做好应有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熟读、背诵”二三十篇文言文。……必须克服“毕其功于一役”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这种想法,主观上操之过急,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地加深讲解的内容,例如硬是把一些艰深的“规律”(其中多数是词法和句法的概念)灌输给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以为学生记住了它们就必定能用来解决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因为所谓语言规律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在千百次的重复应用中自发形成的,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做基础,就很难理解,即便一时理解了,也不见得就能用上。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体,它的这个特点尤其明显。(张必锟《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和教材的修订》)

老师们之所以觉得文言文教学很耗时间,很可能与教学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总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讲得过深过细有关。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要追求系统性,而是要以熟悉文言文语言特点、适当积累为基本指向,以诵读为主要方法,以形成语感、把握实词为重点。教学中要在解通文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领会文言之美,了解古人的胸襟和智慧;不宜过分追求“字字落实”,更不宜过度关注词性、句式等文言语法内容。

具体来说,有一些字词,没有必要解得过细。如:

①有老师问:《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的“至”“于”各作何解?其实这里的“至于”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另提一事,没有必要专门解释,更不必拆开解释。

②有老师问:《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以”究竟怎么理解?其实这里的“以”有两种常见解释,一个是理解为“此、这”,一个是理解为通“似”。这两个解释都是不常见的,对句意理解的影响也不大,学生了解之后,对未来的浅近文言文阅读价值有限,因此,只要大致了解“不以疾也”的意思就行了。

③有老师问:《三峡》中“或王命急宣”的“或”,该理解为“有时”还是“倘若”?其实这两个理解的差别并不大,对学生来说不必求之过深。对老师来说,“有时”说明是确有其事,“倘若”则更强调假设(也未必就没有其事)。在郦道元生活的时候,控制长江流域的南方政权,首都在长江下游,宣达君命,按照一般之理当从江陵往白帝,因此以解为“倘若”为宜。

④有老师问:《与朱元思书》中“互相轩邈”的“轩邈”怎么理解?其实课文注释的解释很清楚,“轩”是高,“邈”是远,这里当动词用,意思是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或者如《汉语大词典》解为“上举”和“远扬”,但不容易见出本义。这个词,学生能在句中理解即可,没有必要求之过细,它不常见,在未来阅读中也较难遇到,《汉语大词典》也只有《朱元思书》中这一个例句。

⑤有老师问:《富贵不能淫》中“往之女家”的“之”怎么解释?其实,“往之女家”就是“到了你的夫家”,理解到这个程度即可。“往”是“去”,“之”是“至”,合起来就是“到了”,对初中生,不必要抠得过细。

⑥有老师问:《愚公移山》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中“之”的用法是什么?其实,如果整句理解为“苦于山北道路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那就可以认为“之”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果理解为“苦于山北的壅塞,进出的迂远”,那就可以解为“的”。无论作哪一种“用法”讲,甚至就把它当成表示提顿的助词讲,对句子的理解影响都不大,而所谓总结“之”的用法,在这个阶段还嫌太早。顺便说一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放在一个义项中的,其本质没有什么区别。

不仅字词,有时文意的理解也不必求之过深。有老师问:《孟子》的三章看似没有关系,既然放在一起了,那么肯定有内部联系,只是找不到?怎么样才能找到联系?其实仔细看教材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就会发现,这三个短章作为《孟子》中的名篇,放在这里是呈现孟子的三个重要观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了解这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大影响的观点,有助于修身养性。三个短章之间未必有很深的内部联系,如果说有,也不必在这里深挖。

当然,有一些字词解释,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也不妨稍加引申。

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盖竹柏影也”的“盖”,解释为“原来”或“大概”,字面上都可以通,但前者意味着刻意探寻,后者意味着随意言之,也就是苏轼所说的“望南山”和“见南山”。在一个自己经常来的地方,在月色中玩味落寞而旷达的心境时,取哪一种理解更好,可以让学生讨论。

又如《周亚夫军细柳》中“将以下骑送迎”一句,教材不加注释,是因为情况复杂,提示师生不必深究,按照教参的解释即可。这一句的常见解释有四种:

将军以下马之礼迎送皇帝?【周亚夫如在马上,当云“介胄之士不下骑”或“介胄之士不揖”;“拜”是立地之礼,亚夫立地,他将自可下马。将军一人下马迎送皇帝,谈不上“儿戏”】

将军以下的将士下马迎送皇帝?(韩兆琦说法,认为有脱文,当为“将以下,下骑送迎”)【理解的路径与上一译文接近。众人迎送,将军不下马,有点奇怪,但也不至于“儿戏”】

从将军到下级的材官骑士都来迎送皇帝?(吴孟复说法,以“下骑”为下级军官)【词义解释可通,突出了军营的“大脱岗”。但是增加了一个比较少见的词】

将军率领着自己的部下(骑马)迎送皇帝(秦国说法,把“以”解释为“率领”,“下”解释为“属下”)【词义解释可通,这一理解接近于1982年全国高考题的翻译(把“以”解为“和”)。也突出了军营的秩序混乱,还不增加新词语】

教参的翻译有理有据,从之即可,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汉文帝的评价“儿戏”究竟指什么。

典型问题8:关于通假字,统编教材的处理与以前不同,能否有个说明?有一些字音,希望能明确究竟应该怎么读。

回答:统编教材不严格区分通假字和古今字,统一以“同”字提示学生“这个字在这里不是它自己”。这是因为通假是个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很多学者、辞书都会有不同意见,没有必要在教材中求之过确,给学生增加负担。

此外,对通假常有“扩大化”的做法。比如《子衿》中“宁子不嗣音”的“嗣”,有的资料注为“通‘贻’或‘诒’,给、寄的意思”,而教材注“嗣”为“接续,继续”,依据的是《汉语大词典》。一般来说如果本字可通,就不采取通假的解释。

古诗文中的一些字的读音,简要回答如下:

1.书中多次出现的“骑”,最先出现应在七下《木兰诗》,应该读作“qí”。《现代汉语词典》标注,有些义项“旧读‘jì’”,但在现代汉语中可以都读“qí”。《汉语大字典》只标“qí”一个音,《汉语大字典》“jì”音下只有一个姓氏义项,其他义项都读“qí”。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裳”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除了一个只在“衣裳”中出现的轻声“shang”外,只有“cháng”一个读音,应该读作“cháng”。《汉语大字典》也只有一个读音“cháng”。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裳”的意思不是“下衣”,而是“泛指衣服”(《汉语大字典》义项2,例句即课文句子),因为泪水只打湿下衣不合情理。《现代汉语词典》把“裳”只解释为“下衣”,是将词义缩小了。

3.“浑欲不胜簪”中“胜”的读音,应该读第四声。《现代汉语词典》解为“能承担,承受”时读第四声,又标注有旧读音为第一声。《汉语大词典》解为“能承担,承受”时直接标第四声,《汉语大字典》“胜”只标一个读音,就是第四声。

4.“松枝一何劲”中“劲”,读后鼻音“jìng”。《现代汉语词典》区分得很清楚,作“刚劲有力”讲时读后鼻音。《汉语大词典》的区分相同。“劲”这个多音字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诗作赏析中明确给出了“刚劲”的解释,读音是不难弄清的。

以上这些读音,按照现代汉语的常见读音读即可。

5.“空乏其身”中的“空”,应该按教材标音读第四声。《现代汉语词典》的区分很清楚,“空乏”作“空洞乏味”讲,“空”读一声;作“贫穷”将,“空”读四声。《汉语大词典》的区分也是这样的。

6.“曾不若孀妻弱子”的“曾”,应该按教材标音读“zēng”。“曾”在这里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竟然”,也可译为“连……都……”。“曾”读cénɡ时作为副词,主要意思是“曾经”。具体可以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

其他具体问题

问: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第五段引文,为什么没有反引号?

回答:按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连续引用的某人话语(或文章)分为几段时,只在引文最后一段使用上下引号,表示引用结束,第一和中间引用段均只使用上引号。这样的用法能够避免读者把一个人的话语(或文章)误认为不同人之间的对话。

问2.茅盾的《白杨礼赞》有一句“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原来的教材上是“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

回答:《茅盾全集》中原文即“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问:《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以前的教材注音为quán,本套教材没有注音,应该读什么?

回答:应该读juǎn。在此前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卷石底以出”的“卷”注音为quán,解释为“弯曲”。此次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审查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读quán是不妥的。读quán的意思是“弯曲”,形容词;但“卷石底以出”的“卷”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看都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这里读juǎn,意思是“翻卷”。我们删去quán的注音,但并未加注juǎn,是因为教材文言文注音有一定的原则,一般只注生僻字或易误读字,如果与现代汉语常用音义差别不大,则不加注。不注,就意味着读现代汉语的常用音,即juǎn。

问:《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应该读shí还是dàn?

回答:应该读sh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新华字典》(第11版)都在“石”的“容量单位”这个义项下明确标注“在古书中读shí”。《马说》来自古书,因此应该读shí。

至于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压根儿没有收dàn这个音,把“容量单位”这个义项直接收在shí这个音下,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遥相呼应。追根溯源,“石”这个字在宋代的韵书《广韵》上只记了“常只(zhī)切”这一个音,对应到今天的读音就是shí。

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去放在九年级的议论文单元,现在放在八年级,是否仍应按照议论文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回答:不应该。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单元,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篇文章现在编入演讲单元,这就意味着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作为演讲的特点。这一点在教师教学用书里有详细的说明,可以参看。

问:《小石潭记》中“隶而从之”的“而”表示并列还是修饰?

回答:“隶”表示跟随和“从”表示跟随是有差别的,“隶”有仆役、奴仆的意思,这里确切地说应该是“作为仆役跟随着同去”,“隶”是修饰“从”的,所以“而”是表示修饰关系。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