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桃花临水 八字桃花位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李世民只有一个皇后,即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便没有再立皇后。李世民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长隋朝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此后,长孙皇后被舅父收养,在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李世民。和李世民成婚后,长孙皇后勤俭节约,深明大义,深受家人的称赞。大概是因为父亲常年征战的缘故,长孙皇后特别支持和理解李世民,有时候还会和他探讨军事上的策略,长孙皇后知书达理,为李世民排忧解难,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贤内助。李世民一生娶了很多位妻子,长孙皇后贤淑恭谨,为李世民打理好后宫事宜。

八字桃花临水

后来,长孙皇后为了李世民,向李渊争取对李世民的信任,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皇后亲自慰劳将要出战的士兵,为他们加油鼓劲。626年,李世民成功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同党,而后被李渊立为皇太子。同年,长孙皇后被立为皇太子妃,李世民登基后,立为皇后。长孙皇后是一国之母,她品行端正,以自己的举动来约束他人。常常借古喻今提醒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失误,并且极力向唐太宗推荐有才之士。和李世民结婚后,长孙皇后先后生下三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四女为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终年三十六岁,谥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李世民几岁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公元626年登基为皇帝,这一年他28岁。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三天之后,李渊下令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过了几天后,李渊表示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期间治理国家的政策,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唐高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任用贤能,安定国内外环境,促进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通过唐太宗治理国家措施,唐朝逐步走向繁荣,后人在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作为时,认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社会中期的繁荣。

因为隋末战争的缘故,唐朝人口不到三百户,为了兴旺人丁,唐太宗决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除此之外,他亲眼见证隋朝的灭亡时因为朝廷的腐败,为了汲取经验,唐太宗一直虚怀若谷,励精图治,积极听取朝中大臣们的意见。经过一系列的稳定措施,社会各方面逐步呈现回升趋势。唐太宗积极和其他国家展开友好外交政策,使国内外保持密切频繁的联系。促进了唐朝和印度、吐蕃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唐太宗重视教育的发展,他在唐朝首都设立弘文馆,欢迎各地学子来此交流。唐太宗酷爱书法和诗歌,在他的推动下,唐朝文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世民在位期间,进一步稳定了唐朝的统治。

李世民主张

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期间,颁布了针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提高了唐朝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从谏如流是唐太宗的主张之一。他亲眼见证隋朝的灭亡时因为朝廷的腐败,为了汲取经验,唐太宗一直虚怀若谷,励精图治,积极听取朝中大臣们的意见。以大臣魏征为例,根据书籍记载,魏征一共谏言200多次,在朝廷之上敢于直说太宗的过失和错误。唐太宗对魏征又爱又恨,爱的是魏征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谏言以提醒自己政事上的过失;恨的是,魏征在朝廷之上揭露自己的不足,让唐太宗屡次陷入尴尬之地。正是由于有魏征、马周、褚遂良等正直大臣谏言,唐朝才会显露繁华之貌。

“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一年判死刑二十九个。中国古代判死刑必须得皇上本人批准,而且大臣要求情三次,表示慎杀,不能随便杀人。一年才杀二十九个人,那证明社会治安好。“九州道路无豺虎。行旅自长安越海表,”你从长安出发到广州,不带粮食,当然也不用带钱,取给于道路焉,你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因为谁家都很富裕,都热情地招待你,粮食吃不了喂猪还不如喂你!出门也不用锁门,外户不闭,家家都富,我偷你干什么。这简直就和共产主义差不多。

唐太宗的政绩,政治方面,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知人善任是唐太宗的一大优点。他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个人指的是人才,一般老百姓叫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和民不一样。他的这个觉悟,使得朝里朝外冒出一大批的人才。

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哥俩一个多谋一个善断,有“名将有李靖、李勣。李靖就是托塔李天王,哪吒他爹。中国古代十大兵书里面,有一个《李卫公问对》,卫国公说的就是他。他曾以三千铁骑大破东突厥于阴山,俘东突厥颉利可汗。李勣,就是评书里讲的徐懋功。80岁高龄挂帅,灭高句丽,破吐谷浑,所以这两位名将不得了。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

长孙皇后带头,“衣不锦绣,裙不曳地”。穿衣服不穿绣花的,也不穿锦缎的,而且当时没有棉,穿的是麻布。为了节省布料,裙子做得超短,不能拖地。皇后这个样,嫔妃能越得过皇后去吗?一个比一个短吧!那文武百官能越过嫔妃去吗……太省钱了。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臣为君之镜

唐太宗最大的优点是虚怀纳谏。

唐太宗的谏臣是魏征。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当时老跟太子说,要把秦王李世民干掉, 早晚必图之”

“秦王有异志,。你干掉他,不然他会坐大,会发达。结果太子不听,顾及手足之情,于是被弟弟秦王干掉了。然后秦王就把魏征抓来,你看都赖你吧,你小子挑拨离间,你想怎么死,自己挑一样死法吧!魏征说,你要是用我的话,我能像忠于太子那样忠于你。李世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你就给我提意见吧!

皇上特奇怪,怎么了?今天祭祖啊?皇后说,我向陛下道贺。皇上说我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主明臣直。魏征这么直,因为你是明君圣主。隋炀帝时谁敢这样,别说抓袖子,抓鞋带就早宰了。所以为陛下道贺。再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皇上本来就不容易听进不同意见。大家都拍你马屁,不敢说真话,只有魏征这样的人说真话,简直是朝廷社稷之福啊!

名人介绍

八字桃花临水

长孙皇后一般指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 ,河南洛阳,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母亲高氏为汉族,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氏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

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即恒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氏于36岁在立正殿崩逝,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

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

八字桃花临水

《春游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花颔红騣一何偏,绿槐香陌欲朝天。

仍嫌众里娇行疾,傍镫深藏白玉鞭。

喷沫团香小桂条,玉鞭兼赐霍嫖姚。

弄影便从天禁出,碧蹄声碎五门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1、上苑:即皇家的园林。2、新桃:一作杏。

3、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4、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5、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6、来去:指舞蝶来去。7、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8、林下两句:林下、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

9、逺(yuǎn),古同远。

八字桃花临水

【作品鉴赏】

《春游曲》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美景写美人,寓情于景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

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八字桃花临水

《春游曲》抒发了游春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比林下之风的自信精神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9] 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名家点评】

《古今女史》:明代文学家赵世杰:长孙皇后,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唐太宗)见而诵之,啧啧称美。《说诗补遗卷五》:明代文学家冯复京:唐宫掖,文德皇后《春游曲》甚工艳。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觉身轻。虽江徐敛袵。《名媛诗归》:明代文学家钟惺: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盛德。诗中连用井上、檐边、花中、树上、林下,一气读去,不觉其复。可见诗到入妙处,亦足掩其微疵。休文四声八病之说,至此却用不著。《淑女诗300首》 :古代法律文献研究副教授洪丕谟:春天来了,扣动少女的春情,于是出游上苑。全诗从杏花明艳款款道来,一路穿柳渡桃,看蝶听莺,不着一个游字,而尽得春游风流,诗笔堪称女中一流。又,诗中不说人面如桃,反说桃偷面色,也足以让人叫绝。《历代女性诗词曲精粹》:云南省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理事仉凤峨:此诗很有趣,它不说游春的妾面如桃花,而是说桃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偷得了妾的面色;不说妾的腰肢好似风摆柳,而说是嫩柳学得了那妾的身轻。游春人在上林苑的红花嫩柳中看蝶舞、听莺啼,但上林苑又像一面镜子,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自游自乐的绝色佳人! 那么,这绝色佳人是谁呢?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