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谈古论金的读者一猜就猜出本文标题说的这位出身木匠的亿元级大画家就是齐白石先生。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
(齐白石老人画像)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他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15岁开始)曾为木匠,27岁开始学习画花鸟草虫,并自学诗文,此后改以卖画为生,57岁离乡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天趣横生。
齐白石早年声名不显,但卖画生涯中,也不是没有碰到过豪阔的“金主”,比如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因为为一个江西盐商画《南岳(衡山)全图》,他赚到了220两银子,轰动湘潭;光绪二十八年(1902),陕西臬台、清末著名诗人樊樊山(增祥)给了他50两银子作为刻印的润资;而之后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北京之行,各种收入加起来大约有2000多两.。
可是整个这一时期的齐白石,总体说起来半红不紫:他的老师是曾经当过肃顺和曾国藩幕僚的一代通儒、湘潭的大名士王闿运(士人称湘绮先生),朋友中有清末曾任江西巡抚的儿子、光緒二十四年戊戌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夏寿田(午诒),清末湘军名将郭松林的儿子、候补道台郭人漳(葆生)(他是本文涉及的齐白石最重要的朋友,后面还会具体提到)等贵介公子,和蔡锷、杨度等人也有交集,陕西臬台(负责一省司法的按察使)、清末著名诗人樊樊山(增祥)给他定了润格(书画价目表),比起35岁以前活动范围基本就在家乡杏子坞方圆百里左右,他增广了见闻,结交了名士知己,作品个人的风格也在逐渐形成,但就是怎么也红不起来,换言之,并没有达到他后来风靡海内、洛阳纸贵的境界。
(《齐白石画集》)
这时,转机不期然地出现了。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44岁的齐白石因为寻访在广东从军的四弟和长子,辗转来到钦州。
原来,这两位齐家子弟追随时任钦廉兵备道兼钦防督办的郭人漳来到了钦州,亲人朋友都在钦州,齐白石也就顺理成章到了钦州。
在钦州期间,郭人漳盛情款待齐白石,齐白石倒也不是白吃白喝,他一方面教郭人漳的如夫人画画,一个方为郭人漳代笔应酬——用齐白石本人的话来说“(郭人漳)自己的画虽不太好,却喜欢挥毫,求他画的人倒也不少”。
(钦州收藏家苏武业先生收藏的落款为郭人漳的齐白石书法,经考证其雕刻也是由齐白石完成)
另一方面,郭人漳收藏颇富,他这里有很多八大山人(朱耷)、青藤(徐渭徐文长)、金冬心(扬州八怪之一)的画作,齐白石都临摹了一遍,得益不浅。
此后的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齐白石45岁)、宣统元年(丁酉,1909,齐白石47岁),齐白石又两次前来钦州,这两次都在荔枝成熟季节,齐白石一览荔枝风光,日啖荔枝美味,留下了150余件画作和180余方印章(其中5方有钦州的别称“天涯”字样)。
齐白石的钦州之行是钦州艺术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这离不开好友郭人漳的鼎力襄助和盛情款待。前面我们提到,郭人漳是清朝湘军名将郭松林之子,郭家的家风,固然有故示豪爽喜欢摆谱的一面, 当年何绍基赠郭松林“古今双子美,前后两汾阳”,套用郭松林的和杜甫一样的字“子美”和与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一样的姓褒扬郭松林,从郭松林这里得了一千两银子的润笔,虽也不失为佳话,但是颇有人心里暗笑郭松林是冤大头,到了郭人漳是二代,从小富贵风流,花点钱招待朋友吃好玩好,不算什么。
但是,郭人漳本人并不是纯然附庸风雅,在艺术方面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很关心齐白石艺术上的成长进步:
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观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古人云,得江山之助,即此意也。作画但知临摹前人名作或画册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兄能常作远游,眼界既广阔,心境亦舒展,辅以颖敏之天资,深邃之学力,其所造就,将无涯涘。较之株守家园,故眇自封者,诚不可以道理计也。关中夙号天险,山川雄奇,收之笔底,定多杰作。兄仰事俯蓄,固知惮于旅寄,然为画境进益起见,西安之行,尚望早日命驾,勿劳踌躇!
这是齐白石“五出五归”(齐白石40岁到47岁的五次离家出游)中的第一次出行即应夏午诒邀约去西安前,郭人漳怕齐白石不肯去,特地给齐白石写的一封信,从如何提高绘画艺术修为的角度劝说齐白石一定要去,娓娓道来,语重心长,既有朋友的殷切期望,也不失为一篇微型的艺术创作小论文。
所以后来他请齐白石来钦州游历,除了有需要齐白石帮忙代笔教画的这些实际功利,说到底还是希望帮助齐白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为和境界的一番苦心,以及朋友有通财之义的慷慨大气。
无怪乎后来郭人漳英年早逝,齐白石痛哭流涕,悲恸不能自已。
齐白石的钦州之行,收获有二:首先,增广了见闻见识,提升了艺术创作的境界。齐白石一生以钦州荔枝为题材的画作有500多幅,仅次于虾画,荔枝树百年而不凋,成熟后的鲜红果实和墨绿树叶给了齐白石独创“红花墨叶”画派以重要的启示,钦州成为白石老我手写我心、师法自然的艺术转折的起点,是他老人家“衰年变法”的源头活水。
(齐白石创作的荔枝图)
(齐白石创作的荔枝图:人间佳果,荔枝为先)
其次,得到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使得家庭生活安定,腾出时间从事创作和积累。钦州归来后正好齐白石原来居住的梅公祠房屋典期将满,于是齐白石在“余霞峰山脚下、茶恩寺茹家冲地方,买了一所破旧房屋和二十亩水田。”之后将房屋翻盖,取名“寄萍堂”,堂内造一室名“八砚楼”。此时又添了长孙,可谓人财兴旺,齐白石自称“我的心境,确比前几年舒展得多了”,“天天读些古文诗词,想从根基方面,用点苦功。有时和旧日诗友,分韵斗诗,刻烛联吟,……还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画了一遍,编成借山图卷……”,为十年后北上北京打下了扎实基础。
(白石湖公园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齐白石先生)
(白石湖和和谐塔,诉说着钦州和齐白石的不解之缘)